劳旭影,陈奕,龚逸颖,丁克琴,焦素黎,谢蕾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较快,波及范围较广的特点[1]。我国近年来的流感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评估流感大流行的风险以及对其提出适当的防控措施,监测是一个重要的手段[2]。本文通过分析宁波市2005—2020 年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来预测其流行趋势,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报道如下。
1.1 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 数据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宁波市两家哨点医疗机构(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监测科室包括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及儿内科急诊,门诊医生负责诊断ILI(体温≥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每天统计ILI 数及就诊病例总数,计算ILI 就诊百分比。
1.2 病原学监测 哨点医院采集ILI 病例标本,采集对象为发病3 d 内,体温≥38 ℃患者,每周采集≥20 份样本送至宁波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病毒实验室检测。
1.3 观察指标(1)分析2005—2020 年流感流行特征、ILI病例流行特征及流感病原学分布;(2)分析流感发生、时间及人群分布特征;(3)分析ILI病例的人群、时间分布特征,以及各流感病毒亚型的构成情况。本研究获得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2106)。
2.1 ILI 监测结果
2.1.1 时间分布 2005 年1 月到2020 年12 月,1 月份达到最高水平(5.40%),此后随着月份逐渐降低,7及8 月份有回升的趋势,9 月份开始再次降低,11 月份重新开始上升,呈现冬春季节及夏季的“双峰状”流行趋势。ILI 中位数变化趋势同ILI%相近,见图1。
图1 2005—2020 年宁波市哨点医院ILI时间分布图
2.1.2 年龄分布 2005—2020 年哨点医院报告ILI数431 075 例,其中0 ~4 岁最多(60.84%),其次5~14 岁(19.91%),60 岁以上最少(1.92%),见表1。
表1 2005—2020 年宁波市哨点医院ILI 年龄分布例(%)
2.2 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 2005—2020 年分离得到的甲型H3 流感病毒株型最多,标本阳性数为891例(38.01%);其次为甲型H1 流感病毒株型,标本阳性数为817 例(34.85%);乙型流感病毒株型标本阳性数为621 例(26.49%),见表2、图2。
图2 2005—2020 年宁波市各亚型流感病毒构成图
表2 2005—2020 年宁波市各亚型流感病毒构成比例(%)
2.3 流行趋势 2005—2020 年分离得标本阳性数2 329 例,其中甲型占比较高(73.34%),乙型占比较少(26.66%)。分离阳性标本数1 月达到高峰为427例,此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在6 月达到低谷为56 例,此后再呈上升趋势,8 月达到第2 个小高峰为267例,此后又呈现下降趋势,自12 月份再次呈现明显升高趋势。甲型流感病毒株为主要的优势病毒株,在冬春季节以及夏季变化趋势同总分离标本阳性数一致,而乙型流感病毒株只在冬春季节呈现比较明显的高峰,在夏季没有明显的流行情况,见表3、图3。
图3 2005—2020 年宁波市各亚型流感病毒的季节分布情况
表3 2005—2020 年宁波市各亚型流感病毒月份分布情况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宁波市流感流行呈现冬春季节大高峰,夏季小高峰的“双峰状”流行趋势。其原因主要与宁波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有较大的关系。宁波市位于我国的南部,地处于东部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寒冷干燥,而对传染性气溶胶来说,温度和湿度可以显著影响病毒在其中的存活时间,寒冷干燥以及温暖潮湿的环境可以使病毒稳定性得到更好控制,并且能使排入外界的病毒存活时间增长,从而增大人群感染流感的风险[2-4]。而全球的监测和环境数据得到绝对湿度、温度以及流感之间呈现“U”型形状,也证明了以上观点。此外,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时段较长,流感发生时间也集中在冬季[5-8],而南方地区的季节性流行特征与宁波市相近[9-10]。宁波市部分年份夏季小高峰的出现没有统一的解释定论,有猜想认为其可能与当年的台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台风天气带来大量的水汽,增大夏季宁波的湿度,从而可能导致流感的发病。此外夏季宁波地区天气炎热,空调使用时,门窗闭合空气不流通,也有利于呼吸道气溶胶的传播。因此,宁波市相关部门需要更加注意冬春季节以及夏季的流感防控,提前1 个月左右在人群中进行疫苗接种,以便降低流感的流行风险[9]。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5—2020 年ILI 病例的人群分布中,0 ~4 岁组儿童占比最高(60.84%),15 岁以下儿童占比达80.74%。其主要原因与流感的人群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一致,但哨点医院的选取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14 岁以下儿童发生ILI症状以后,大多会选择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就医,但是中老年人群在出现相关症状以后一般选择就近医院就医,因此在人群特征上面存在一定的信息偏移,导致儿童占比较真实情况要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5—2020 年流感流行病毒均为甲、乙型混合流行,但每一年的流行优势病毒株会发生变化。2005—2020 年甲型为主要流行病毒株,占73.34%。这与西太平洋地区的流感流行优势病毒株相同。其原因可能为以下几点:(1)H3N2 流感亚型的疫苗的有效性相对于其他亚型效果并不理想,我国一些疫苗覆盖率较好的城市针对疫苗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在13 项对甲型H3N2 病毒亚型的疫苗有效性研究中,结果显示9 项报告中对H3N2亚型的流感疫苗有效性低于总流感疫苗有效性水平,3 项报告显示对H3N2 亚型的流感疫苗有效性呈现阴性[11-13]。(2)H3N2 病毒抗原变异速度较快,从而加剧了疫苗的不适配情况[14]。相较于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的情况,乙型流感病毒因为抗原的相对稳定性一般只引起散发或者局部暴发,且在冬春季节发病数量较多,这与上海市的研究结果相同[15-16]。2020 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居民日常个人防护都做得更完善[17],使2020 年标本阳性数较前几年有显著的下降,流感总体发病情况也趋缓。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劳旭影:分析数据、结果解释、撰写论文;龚逸颖、丁克琴:分析与复核数据;焦素黎、谢蕾:实验室检测;陈奕:构思研究、结果解释、论文修改、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