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伟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仅滋养与丰盈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还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基于深入探索山西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进一步厘清其在保护、开发与传承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然后从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主题研学项目、加大全媒体宣传力度、组织实践活动等角度入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展现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
山西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省政府于2022年8月制定了《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在坚持保护优先、时代传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一心引领、一廊贯穿、三带协同”(一心引领即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成为全省黄河文化中心和国家级文化旅游集散中心;一廊贯穿即以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黄河沿线为主体,以沿线A级景区和重要镇村为支撑,打造黄河流域最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廊道;三带协同即以黄河文化为主题,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晋商文化为重点,按照“以线串珠,以珠带面”的思路,打造历史文化发展带、红色文化发展带和晋商文化发展带)的空间格局,分阶段助推山西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中国”标志性省份。
《规划》的提出为山西省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根本遵循、组织保障、体制支持、政策支撑,意味着山西黄河文化旅游业在《规划》指引下拥有了强大的实施保障与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有效转化黄河文化的深厚内涵,探索发展山西黄河文旅产业新业态。
从地理位置来看,黄河流经山西忻州、运城等4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与560个村落,总长度接近整条河流的五分之一。山西黄河沿岸由河流、瀑布、温泉、峡谷等构成的自然风景名胜区数不胜数。如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俯瞰时宛如一幅天然的太极图,蜿蜒曲折、蔚然壮观;每到汛期,由于上游水量增多与万家寨水库放水的影响,形成滚滚波涛倾泻而下、气势恢宏壮观景象的壶口瀑布;经过地壳运动,在千年河水冲刷下切而形成的龙门古渡,游客置身其间既可以欣赏蜿蜒河道,也能看到黄河一泻千里不顾一切向峡口奔下的场景。
除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之外,山西省的人文资源也有很多。现阶段,山西黄河人文资源大多为寺观祠庙、陵墓、古人类遗址、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民俗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景点有:芮城古文化遗址群、碛口古镇、鹳雀楼、黄河铁牛等。同时,山西省还有一些遗产入选了省级甚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碛口号子、禹王传统祭祀文化、晋北鼓吹、河曲民歌等。这些都是山西沿黄地区群众生产实践的产物,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西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文旅产业整体规模较小
尽管山西的文旅资源丰富,但与黄河流域其他省(区)相比,其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并不突出。目前,山西黄河沿岸的4个地级市的景区资源明显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特征。山西只有一家AAAAA级景区壶口瀑布,其他的均为AAAA、AAA、AA级景区。国家AAAAA级景区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的客流量。除此之外,山西黄河文旅产业还呈现出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均衡、产业链不健全等问题。换句话说,其并未将独特的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严重制约山西黄河文旅产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对黄河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不够
山西黄河文化涉及晋商文化、农耕文化、民族融合文化、根祖文化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山西沿黄地区的文旅部门存在注重物质文化遗产、轻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陈旧观念。现阶段,山西黄河文化资源的系统性开发存在流于形式、对自身蕴含的时代价值关注度不足、文化遗产活化力度低、没有围绕黄河IP形成特色的产品与服务等问题。以河曲民俗走西口文化为例,其本身蕴含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等鲜明的精神内涵,但在开发过程中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推广手段较为单一
在眼球经济时代,需要借助新兴的科技手段,制订营销计划并严格实施,方能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反观现实,山西黄河沿岸不少旅游景区仍然采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有的景区甚至没有开通新媒体账号,而且宣传内容与形式陈旧,致使粉丝规模较小,宣传成效甚微。如偏关老牛湾风景区至今没有开通抖音、微博等新媒体账号,相当于放弃了一个可以引入亿万游客量的机会。
山西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借用新兴科技手段,打造特色文旅产品
文化是内容之本,旅游是物质载体,科技是创新手段。山西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演出、5G博物馆、VR互动游戏等特色文旅产品,丰富山西黄河文化旅游的教育与体验形式,提高人们的旅游体验感,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所承载的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等精神内涵。
开展主题研学项目,深挖黄河文化内涵
近些年,研学旅游成为众多旅游项目中颇受游客青睐的一种方式。其集研究性学习与沉浸式旅游于一体,属于一种体验式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国家也接连出台了多个文件大力支持研学旅游项目的开发。山西黄河沿岸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对黄河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力度,系统性挖掘和宣传黄河承载的精神文化内涵,积极开发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意义深远的山西黄河文化研学旅游项目,加快培育一批黄河文化研学旅游示范性基地,共同促进本地区黄河文化主题研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全媒体宣传力度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用户的思维方式与观看习惯大大改变。山西要与时俱进,革新營销手段,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广播、电视、演出、展会等传统形式和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推广黄河文化,提升山西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如采用当下最热门的“网红+直播”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山西黄河沿岸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网红”的名人效应,以最小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最大程度地发挥山西黄河文化资源的优势,向世界讲好山西黄河故事。
组织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组织策划与黄河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有利于切实提升黄河特色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山西可以组织策划黄河非遗购物节、黄河文化摄影大赛、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文化读书月等活动,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活动的同时,向其宣传普及黄河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参与者近距离接触黄河、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需要将主题活动的全过程影视化,通过短视频、微电影、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对山西特色的黄河文化主题活动进行“二次传播”,以突破地域的制约,进一步拓宽目标受众群体,从而全方位提升传播效果,提升山西黄河文旅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