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楚翎
【摘 要】2022年4月,中宣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来,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进入了快车道,本文通过分析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存在的误区,提出坚持组织系统性再造、深挖本土化内容、全方位拓展业务和人才项目化管理等突围之策,以期为新时代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地市级媒体;融合困境;融合突围;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地市级媒体加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重形合轻神合、重新兴媒体轻传统媒体、重技术轻内容、重输出轻运营、重全才轻专才等误区,未能充分展现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优势。地市级媒体处于我国主流媒体系统的“腰部”位置,如何通过深度融合发展,让“腰杆”强起来、硬起来,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答题”。
一、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现状
(一)坚持力量聚合,赢得党政大力支持
媒体融合是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改革难题,不仅需要媒体内部上下齐心,科学谋划,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例如,江西省萍乡市于2020年9月成立了以市委领导为组长和副组长的推进市级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从财政经费、人才支持、税费减免等角度予以政策支持,推动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成为江西省首家由地市党报、广播电视台融合而来的市级媒体,入选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1]
(二)坚持资源整合,因地制宜重构媒体
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媒体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不能搞“一刀切”。不少地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区域特点的融合发展路径。例如,2022年8月,贵州省毕节市市属的毕节日报社和毕节广播电视台,选择了分设融媒体中心的融合路径。[2]
(三)坚持手段综合,企业化经营激活力
积极探索企业化运营思维,强化自我造血能力,改革人员薪酬体系,是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作为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集团化改革试点单位的江苏无锡广播电视集团,较早通过资源整合和体制创新,已实现所有媒体单元在集团框架内的一体化发展。2021年,无锡广电经营总收入达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年均20%以上增幅,其中新媒体收入增幅在50%以上。[3]
二、一些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存在的误区
媒体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地的现实情况不同、发展情况不一,推进媒体融合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笔者通过分析多个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的情况,发现部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误区。
(一)重形合轻神合
合而不融是媒体融合首要避免的实践误区。一些地方对主流媒体进行跨媒体整合后,却没有在组织架构上实现破旧立新,有的挂了牌子,报社和电视台仍然各行其道,有的合并后仍有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媒体融合应当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融媒体基因再造,而不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简单相加,基因再造是实现真正融合发展的关鍵。无论融合发生在媒体之间,还是媒体内部,如果只是机构和人员的简单合并,没有良好的顶层设计,没有可行性强的流程再造,没有操作性强的配套激励措施,很难走向真正的深度融合。
(二)重新兴媒体轻传统媒体
媒体融合本意是取长补短,但一些地方没能认识到传统媒体的价值,忽略其发展需求,出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此消彼长、扬短避长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4]传统媒体的优势是公信力、专业度和新闻生产流程的规范化,新媒体的优势集中在信息传播的触达率、覆盖面和互动性。要取长补短,避免融合后新媒体的创新活力受传统体制的禁锢,难以施展,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严谨性受影响,出现信源把关不严,内容呈现娱乐化、浅薄化和低俗化,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重技术轻内容
技术平台的建设和软硬件的升级,只是媒体融合的先决条件。在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的今天,“内容为王”依然是需要坚守的基础。如果人为割裂技术与内容的关系,那么即使硬件设备再先进,也未必能带来效益优化,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如一些地方把“中央厨房”和智慧大屏等视为媒体融合的终极目标,要求采写回来的稿件都上传到“中央厨房”,然后各个平台到“中央厨房”抓取稿件,分别发布。表面上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分发”的整合,但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却是“一稿多发”现象,出现内容和平台不匹配的“两张皮”问题,没有实现信息的分化再现和深层挖掘,反而失去各自的优势,难以实现传播效率的整体提升和传播规模的立体扩散。
(四)重输出轻运营
一些地市级媒体虽然提升了硬件,建立了媒体矩阵,但在传播上沿袭传统媒体的固有思维,习惯走“单向输出”模式,重输出、轻互动,缺乏运营思维,缺乏大数据意识。
新技术让原本一直依附在传统媒体上的受众清晰化、对象化,并被技术记录、记忆,成为可被抓取和分析的数据。只是,当前具有较高价值的互联网用户数据、网络行为数据、社会管理数据等,主要掌握在各大型商业社交平台和政府机关手中。传统媒体尤其是地市级媒体,往往缺乏自有数据平台,积累和可调用的数据资源都十分有限,数据获取的意识和能力也欠缺,无法满足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5]
互联网的流量逻辑就是以大数据为根基的用户中心化,跟“单向输出”是有根本性冲突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单向的输出、推送、呈现等模式,融合就只能停留在表面。
(五)重全才轻专才
不少媒体组建融合型队伍时,将队伍建设的关键定位在“全媒体人才”的培养上,表现为:一方面鼓励记者全面掌握多媒体技能,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不同平台提供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推动编辑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能编发纸媒和新媒体不同类型的稿件。多个地市的实践证明,这种相融不容易实现。
全媒体的多技能要求,给采编人员带来学习和工作上的挑战。复杂的人才培养要求,对不少地市级媒体本身也是极大的挑战:培养成本高,磨合期漫长且艰难,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体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让记者编辑具备全媒体技能,且要实现全媒体效益,那是很难的。
在“全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下,采编人员独立生产、相对割裂,从互联网时代的协作角度来说,既难以发挥集体合力,又未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难以实现融合。
三、走出误区的对策与突围路径
地市级媒体要从本地区域的现实情况和媒体发展阶段出发,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不断优化改革方案,持续推进深度融合。
(一)组织系统性再造,动真格才能真融合
构建与时俱进的组织结构才能为媒体融合提供保证。可以说,媒体深度融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特别是顶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改革落实是否坚定有力。
组织再造是肯定要经历改革阵痛的,必然要进行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多项制度改革。要达成思想共识,放下利益,谋求共融。地市级媒体在进行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时,要敢于刀刃向内,打破利益固化格局,大胆创新改革,制定合理的顶层架构,彻底地进行一次系统重塑、机制再建、流程再造、人员融通,实现媒体组织架构一体化,完成双方在生产、传播和经营上的紧密配合。
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整合为例,2018年11月,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指导和推动下,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整合后,其内设机构由117个压缩至57个,削减6个正局、21个副局,处级干部职数由433个压缩至197个,主动关闭10个子报子刊、6个电视频道,调整2个广播频率定位,停更合并5个新闻网站和3个新闻客户端。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推进力度,让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全面融合推进顺利。
(二)深挖本土化内容,掌握核心竞争力
媒体融合,融合的核心在于内容的生产,而地市级媒体内容生产的核心在本土化。
一些地市重视硬件和技术的提升,重视形式上的媒介合并,却忽视了作为根基的本土化内容创作。事实上,媒体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高效连接后,连接的入口仍然是内容,信源作为信息流通首要关口的地位没有改变。可以说,在“早一步10万+、晚一步没人看”的流量时代,深耕本土、手握第一手信源的地市级媒体具有独特优势。
因此,推进媒体融合,地市级媒体要把握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内容生产上,发挥本土化这个最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生产出具备互联网气质的本土化优质内容。同时,用好新技术,为本土化优质内容插上“翅膀”,更快、更广地触达用户,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迭代融合。
(三)全方位拓展业务,强化运营思维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强化以用户为中心,是主流媒体拓展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之一。[5]媒体融合的下半场,既要做好宣传主责,又要强化运营思维,向 “新闻+政务+服务+产业”全方位拓展,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与产业经营的双突破,建立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产业格局。
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的底层逻辑,用好大数据,强化互动运营,通过社交化传播,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在业务拓展上创新改革,背靠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将业务从传统媒体向全网传播平台、群众服务平台、基层治理平台、产业发展平台等方向延伸创新。
地市级媒体要把自己的用户“底盘”摸清楚,获得本土用户的支持,用好用足大数据算法等新兴技术,摸清不同平台的主要受众是什么群体、关注点在哪、需求是什么,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从内容生产、公共服务的逻辑上进行融合转变,从技术上寻求精准推送,建立包容性强的传播平台、互动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产业平台,打造一个黏性强的地方融媒体生态系统,变“钓鱼”为“养鱼”。
(四)人才项目化管理,构建全媒体团队
全媒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够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去创新内容生产。融合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的优势互补,是人才协作真正融合升级的关键。
一个全媒体团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人才各展所长、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从顶层设计入手,尝试以项目组等形式,组建全媒体团队,以激励机制鼓励有能力的领头人召集组队,以团队形式完成大型新闻报道的策划、采编、传播“一条龙”运作,从而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由统筹型人才进行选题策划、笔力强的记者负责采写、政治敏锐度高的编辑进行把关等,這种模式更专业、更具活力也更能激发生产力。例如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团队规模由3人扩增至6人,最多不超过7人,却能生产出刚刚体、梨花体、二十四节气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媒体“爆款”产品,靠的正是以团队协作带动项目落实的超级执行力。《人民日报》以“学习小组”“侠客岛”等为代表的47个融媒体工作室作为全媒体生产的突击队、生力军,通过跨部门组合、项目制施工,推出《时光博物馆》《复兴大道100号》等一大批沉浸式、互动式新媒体产品,成为互联网上的刷屏之作[6]。
媒体融合,既要推进外部融合,也要加强内部融合。越是“全民记者”的时代越需要建设一支专业人才队伍,让专业的人发挥所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结语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应对全媒体时代机遇挑战、担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的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机制、内容、业务、人才等方面大胆创新,因地制宜探索一条既尊重互联时代新闻舆论运行规律,又符合自身区域特点的融合之路,是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改革的破局突围关键。潮
参考文献
[1]杨彩玲.打造地市级媒体融合的“萍乡样板”[J].新闻前哨,2022(20):25-26.
[2]高大涛,张丽莎.贵州毕节:两家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EB/OL].(2022-08-30)[2023-07-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565672203353685&wfr=spider&for=pc.
[3]朱骏,李昀.改革促深融 探索城市广电转型之路: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实践解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129-132.
[4]任杰.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新闻世界,2023(7):22-25.
[5]梁昌杰,岳小乔,冯慧文.以用户为中心,探索沉浸式传播新模式: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例[J].新闻战线,2023(12):19-22.
[6]王一彪.走好新型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之路[J].传媒,2022(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