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法 何学洲 张伟波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近年来,全球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恐怖主义发展态势,其中出现了一些以矿业活动为攻击目标的恐怖活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国际矿业投资造成了较大影响。随着中国矿业企业越来越多参与国际矿业投资合作,也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形势。目前国内外学者聚焦全球恐怖活动的整体特点分析、时空分布、演化趋势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模型和分析研究[1-8],对于民航、外交等领域[9-10]的恐怖活动特点也有研究,但目前为止未开展过攻击目标为矿业活动的恐怖活动的研究。为了更好服务“走出去”矿业企业开展国际矿业投资合作,规避和降低因恐怖活动而造成的风险,减少财产损失、降低人员伤亡,基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lobal Terrorist Database,简称GTD),筛选和整理了1970—2020年以矿业活动为目标的恐怖活动,从恐怖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恐怖活动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攻击武器的类型特点,被攻击对象和施暴恐怖组织等角度对涉矿恐怖活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资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结合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对恐怖活动的定义,本文所提到的涉矿恐怖活动是指非政府的行动者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以矿产勘查、开发、运输等矿业相关活动为攻击目标,通过恐惧、强制或恫吓的手段,来实现其对政治、经济、宗教或社会的目标。涉矿恐怖活动包含4个要素:一是侵害者必须是非国家的行动者,二是必须是侵害者有意的,三是必须牵涉一定级别的暴力或暴力威胁,四是攻击目标为矿业活动。
本次对50 a来涉矿恐怖活动涉及的范围进行研究,主体覆盖了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涉矿恐怖活动发生的区域特点和研究的需要,沿用GTD对全球的区域划分,即将全球分为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北美、中美和加勒比地区、南美、东欧、西欧、东亚、中亚、南亚、东南亚、中东和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共12个片区。
本次研究所使用数据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构建的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该数据库记录了1970—2020年全球发生的恐怖事件,包括武装袭击、绑架、劫持、爆炸等9种恐怖活动类型,受袭目标涉及政府、军队、机场、商业、学校、港口、宗教、电台等11个大类。本次选取矿业活动相关的受袭目标,共542次恐怖事件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研究,其中1993年数据由于遗失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
50 a间全球共发生涉矿恐怖活动542次,造成人员伤亡1 191人(图1)。总体可分为“两稳两升”4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约为10 a,整体呈现双峰式分布。第一阶段1970—1986年,为稳定少发阶段,涉矿恐怖活动整体处于单点散发态势,活动次数、伤亡人数均比较少,属于比较稳定的时期;第二阶段1987—1998年,为震荡上升阶段,涉矿恐怖活动次数小幅增加,伤亡人数大幅波动,形成第一波波峰,这可能与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动荡变化相关;第三阶段1999—2008年,再次进入稳定少发阶段,涉矿恐怖活动次数、伤亡人数大幅减少,年度间变化很小,这与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加强全球反恐关系紧密;第四阶段2009—2020年,为大幅震荡上升阶段,主要受经济危机引发失业率上升、拉美和非洲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恐怖活动次数、伤亡人数呈现大幅波动上升的情形,形成第二波波峰。
经分析,全球涉矿恐怖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3个大洲,从具体区域而言,南美、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4个区域涉矿恐怖活动次数位居全球前4位(图2);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以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多,随后依次为南亚、南美。而同为矿业大国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东亚地区等国家(地区),其矿业相关恐怖活动次数、人员伤亡都极少,主要与其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密切相关。
涉矿恐怖活动集中多发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菲律宾、印度、哥伦比亚、秘鲁、刚果(金)、新喀里多尼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土耳其是涉矿恐怖活动次数排名全球前10的国家。刚果(金)、布基纳法索、苏丹、尼日利亚、安哥拉、苏丹、菲律宾、秘鲁、印度、委内瑞拉、阿富汗的涉矿恐怖活动伤亡人数排名前10。总体而言,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涉矿恐怖活动具有次数不多,但平均人员伤亡大的特点,以布基纳法索为例,其50 a间仅发生7起涉矿恐怖活动,但伤亡131人,平均每起涉矿恐怖活动伤亡近19人。苏丹50 a间仅发生6起涉矿恐怖活动,但伤亡122人,平均每起涉矿恐怖活动伤亡20余人。南亚、南美洲、东南亚国家具有涉矿恐怖活动数量多,平均人员伤亡较少的特点。如印度50 a间涉矿恐怖活动87起,伤亡105人,平均每起伤亡近1.21人。菲律宾涉矿恐怖活动96起,伤亡63人,平均每起伤亡近0.6人。作为恐怖活动频繁的中东和北非地区,由于其矿业活动少,涉矿恐怖活动次数和人员伤亡也较少。
涉矿恐怖活动中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武装攻击,50 a间,发生武装攻击152次,伤亡644人(图3),每次伤亡4.24人。其次是爆炸,105次爆炸造成人员伤亡243人,每次伤亡2.31人。基础设施攻击的次数共140次,造成72人伤亡。人质劫持共发生103起,其中92起绑架,造成78人伤亡,11起路障事件,无人员伤亡。
枪支和炸药是涉矿恐怖活动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武器类型。50a间,涉矿恐怖活动有209次是与枪支有关,造成393人死亡,303人伤亡,占整个涉矿恐怖活动人员伤亡的58.4%。炸药相关的恐怖活动114起,119人死亡,153人受伤,占整个涉矿恐怖活动人员伤亡的22.8%,二者合计造成人员伤亡占整个涉矿恐怖活动人员伤亡的8成以上(图4)。
在542次涉矿恐怖活动中,有403次是由实名恐怖组织实施,139次是由未知恐怖组织实施。在所有涉矿恐怖活动中,主要被攻击对象为本国公民的为465次,占比高达85.8%;主要被攻击对象为非本国公民的为77次,占比为14.2%。次数在10次以上的主要被攻击对象目标国依次为印度、菲律宾、哥伦比亚、秘鲁、新喀里多尼亚、刚果(金)、巴基斯坦、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阿富汗。
2007年首次以中国公民为攻击目标的涉矿恐怖活动发生在尼日尔,未造成人员伤亡;其余均发生在2010年之后,涉及菲律宾(4次)、巴基斯坦(3次)、厄瓜多尔(2次)、安哥拉(1次)、刚果(金)(2次)、老挝(1次)、缅甸(1次)、尼日利亚(1次)等,累计死亡9人,受伤21人。从中不难看出,随着中国矿业企业越来越多参与国际矿业投资合作,中国矿业企业和员工已经成为被攻击目标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参与投资的矿业项目561个,分布在59个国家(地区)[11],以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南亚东南亚、美加澳等地区最为集中。通过与涉矿恐怖活动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发现,我国矿业境外投资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东南亚、南亚、西亚的重点国家与涉矿恐怖活动区有重叠,在如下国家开展工作的矿业企业应予以关注:非洲的刚果(金)、尼日利亚、布基纳法索、苏丹、安哥拉,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委内瑞拉,亚洲的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随着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的持续影响,将对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或将进一步加大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和贫富差距,削弱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这些因素助推了恐怖活动高发,各国对新兴战略性矿产的关注也提升了矿产经济价值,使盘踞在矿产富集区以矿养战的恐怖组织更加活跃,未来随着我国境外矿业投资活动区域的进一步拓展,恐怖活动威胁将上升成为影响我国矿业企业开展矿业活动的主要风险之一。结合中资矿业企业全球矿业投资现状和全球涉矿恐怖活动特点,提出3点建议。
一是加快海外安全保护体系和机制构建。加大外交、军事层面的保护力度,鼓励商业性专业安保力量发展,推广与属地社区联防联控的经验模式。加强国内各部门间沟通协调、高效协同的机制建设,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海外安全保护体系。增强海外投资安全理念和危机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模式,制定涉矿恐怖活动预警、联动和应急处置方案,因地制宜利用好海外投资保险和安保服务。
二是加强涉矿恐怖活动的数据采集、研究和风险预警。构建涉矿恐怖活动信息采集网络,加强国际信息共建共享,基于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已经开展的涉矿恐怖活动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涉矿恐怖活动数据库。对涉矿恐怖活动多发、我国矿业投资集中的国家,开展系统深入的安全形势研判和涉矿恐怖活动趋势分析,及时为我国企业发出安全风险预警的信息提示和咨询服务。
三是企业在境外矿业投资前应做好充分评估和应对预案。开展国际矿业投资合作的中资矿业企业应熟悉合作国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遵守合作国法律法规,规范海外矿业投资经营行为;减少赴涉矿恐怖活动高风险地区开展矿业开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恐怖活动应对预案,做好自身风险防范。
全球涉矿恐怖活动的形成与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涉矿恐怖活动呈双峰式分布,高峰和低谷时间持续约10 a,2009年以来次数显著增多、暴力程度增加;在空间分布上,涉矿恐怖活动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3个大洲,集中多发于南美、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等4个区域的发展中矿产资源大国,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矿业活动,部分涉矿恐怖活动高发区,与我国企业国际矿业投资合作区重叠;在恐怖活动特点上,涉矿恐怖活动主要由恐怖组织实施,以暴力攻击和劫持人质为主,面向包括本国公民在内的矿业活动相关人员,枪支和炸药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致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