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转移与承接能力评价
——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

2023-09-14 03:15付晨玉秦尊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年17期
关键词:走廊经济带生态

付晨玉,秦尊文,3

(1.湖北经济学院 财经高等研究院;2.湖北经济学院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205;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0 引言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和国土空间体系是中共二十大对我国区域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是承载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带,也是联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抓手[1]。然而,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基础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三峡库区、中部蓄滞洪区和7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滞后,并且存在区域合作虚多实少、城市群缺乏协同、带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中都强调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分工协作[2]。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也提出,要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引导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

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要把握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接合部,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综合试验走廊,对于长江经济带全流域、全线、全局战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呈带状分布,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覆盖湖北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和重庆市部分区县以及周边地区。该走廊不仅位于长江流域中上游节点,而且处于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既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也是国家少数民族聚集区、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肩负脱贫脱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使命,同时,面临自然环境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刚性约束。在长江经济带产业呈现梯度分布的格局下[4],积极开展产业转移承接成为该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出路。因此,本文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这一特殊区域为例,研究各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态势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对于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现有的产业转移承接研究或侧重于分析产业转移模式、区域产业转移特征,或侧重于分析比较各区域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和承接方向,较少将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结合起来。产业转移研究主要形成了雁形模式[5]、梯度转移模式[6]、边际产业扩张模式[7]、国际生产折衷模式[8]、中心—外围模式[9]、网络型模式[10]、选择性和复制性转移模式[11]、全球价值链模式[12],以及集聚、扩散、承接、回流、替代等产业转移模式[13]。其中,梯度转移模式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中应用较普遍,产业梯度系数模型常用来计算与比较不同地区产业发展梯度差距。戴宏伟等[14]采用区位熵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乘积表示产业梯度水平,随后部分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入比较资本产出率或生态指数等指标。在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方面,展宝卫[15]根据不同能力类型,从吸引力、支撑力、发展力等方面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4]、灰色关联法[2]、熵权TOPSIS法[16]等,研究区域主要涉及京津冀地区[17]、中部城市群[18]、长江经济带[2,4,19]、西部地区[16]、淮河生态经济带[20]等,针对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这一特殊区域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实际上,产业转移模式、转移方向与各地区产业发展比较优势、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将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结合起来研究,更有利于全面分析和科学判断特定地区的产业选择与产业布局。同时,在分析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时,不能忽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应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指标体系。

由于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综合试验走廊,又是践行和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区域,本文以该区域为样本,研究该地区产业转移态势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2 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与承接能力测算方法

2.1 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态势

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向其它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21],主要表现为特定区域将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出或承接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活动[22],是各区域产业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的重构。产业转移基础是区域间存在产业梯度,即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专业分工、资源禀赋等不同而在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上呈现阶梯状分布格局[23]。

IGij=CLPij×LQij

(1)

(2)

(3)

2.2 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2.2.1 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产业转移活动除转移环节外,还包括承接环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自身在资源、技术、人才、市场、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吸纳产业入驻并稳定发展的能力,其对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承接地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一般包括产业吸引力、产业支撑力、产业发展力3个方面,具有丰富内涵。

产业吸引力是特定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主要来自市场需求、规模效应和资源供给等方面比较优势,表现为市场潜力、集聚水平和要素成本3个因素。其中,市场潜力影响产品需求水平和企业生存发展,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市场潜力越大,越有利于市场导向型产业转移。由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反映市场需求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反映市场消费能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化率可以反映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使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化率等指标衡量市场潜力。产业集聚有助于吸引关联产业集中连片布局,推动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利于改进技术、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生产要素使用率。由于产业集聚会带来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可以使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指标表征产业集聚水平。要素成本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和投资收益,低成本、高质量的要素投入有利于增加企业经营利润、实现产业经济效益,促进产业转移。由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成本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生产要素,因此使用年末全部就业人员数、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指标表征要素成本。

产业支撑力是特定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主要源自承载地软硬件设施比较优势,具体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和政策制度3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产业转移稳定进行的必要条件,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流通时间,便于跨区域产业交流合作;便捷的通信服务有助于在产业转移中获取信息资源、降低信息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使用公路密度、每百户移动电话用户数、每百户宽带接入用户数等指标表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保障产业转移可持续的重要条件,直接决定产业承接类型和布局特征,是影响承接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本文从资源禀赋、能源消耗、环境治理3个方面选择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指标衡量。政策制度是规范产业转移发展环境的必要条件,通过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为产业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由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反映承接地投资能力和政府调控力度,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能够反映承接地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供给能力,因此采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等指标表征制度保障能力。

产业发展力是特定地区顺利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发展规模、发展动能、发展前景等方面比较优势,既反映产业自身发展潜力,又反映转移产业和承接地原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具体包括发展规模效应、科技创新水平和开放发展程度3个方面。其中,扩大规模效应是产业转移的首要目标,其结果表现为产值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经营利润增长,因此采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利润总额等指标衡量。科技创新能够为产业转移提供新动能,是提高产业发展效率、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关键。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既能改善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使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专利申请授权数等指标测度科技创新水平。开放发展是产业转移稳定开展的必由之路,要求实现内外联动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向外扩大市场规模,融入世界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向内追求普惠发展、共享发展,提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由于产业向外辐射发展情况可以通过出口情况考察,产业向内辐射带动情况可从解决就业、提高财政收入等方面反映,因此采用出口依存度、登记失业率、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衡量开放发展程度。

由于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为全面衡量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科学研判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选择,需要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简洁性原则,本文建立涵盖产业吸引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3个一级指标,市场潜力、产业集聚、要素成本、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制度保障、规模效益、科技创新、开放发展9个二级指标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capacity

2.2.2 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方法

基于构建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计算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综合水平及内部的产业吸引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水平,并使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制约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阻碍因素。熵权TOPSIS法结合了熵权法和TOPSIS法的优点,在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先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然后利用TOPSIS法通过比较测度对象与最优方案、最劣方案的相对距离,对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量化排序[24]。障碍因子诊断模型通过引入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等指标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影响程度,识别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弱势因素,从而为提高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提供决策参考。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指标数据作标准化处理,统一指标数量级和量纲,构建标准化后的指标矩阵Z=(z'ij)n×m,如式(4)所示。

(4)

其中,i表示地区,j表示测度指标,n表示研究样本数,m表示评价指标数,xij和zij分别表示原始与标准化后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值,max(xij)和min(xij)分别表示xij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第二步,利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首先按照式(5)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Ej,然后计算各指标权重Wj,如式(6)所示。

(5)

(6)

rij=Wj×zij

(7)

(8)

(9)

第五步,计算各测度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度,即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综合评价得分Ci,如式(10)所示。其中,Ci取值在0与1之间。Ci值越大,表明地区i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10)

第六步,结合因子贡献度Wj、指标偏离度(1-zij)等指标,计算各指标障碍度Iij和各子系统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障碍度Ij,具体如式(11)所示。

(11)

3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转移态势与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综合评价

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该区域覆盖沿长江三峡两岸分布的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重庆市部分区县以及辐射的周边地区,共42个区县。其中,包括宜昌市13个县市区,分别是枝江市、当阳市、宜都市、远安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西陵区、点军区、伍家岗区、猇亭区和兴山县;恩施州8个县市,分别是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鹤峰县、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神农架林区全区;重庆市20个区县,分别是开州区、万州区、涪陵区、武隆区、南川区、长寿区、黔江区、梁平区、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城口县、忠县、垫江县、丰都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在重塑长江经济带产业格局中须践行和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其对工业绿色发展和转移承接具有更高要求与限制,因此本文研究主要聚焦于工业领域。为确定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沿线各地区工业发展优势产业,基于数据可得性和地区产业发展实际,主要计算2019年重庆市、宜昌市和恩施州3个地区39个工业行业产业梯度系数(由于神农架林区以农林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工业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采选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受资源条件限制和林区保护政策影响,工业规模较小,再加上分行业相关统计数据缺失,因此不测算和分析该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态势)。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年鉴。参考索罗丹等[20]使用工业销售产值计算区位熵的思路,基于数据可得性,将产业梯度系数模型中的产业总产值Yij替换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进行稳健性检验。为确定适合产业承接的重点区域,进一步计算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内42个区县2010-2020年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数据来源于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宜昌统计年鉴》《恩施州统计年鉴》《神农架林区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以及各区县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网站资料等。对于部分缺失数据,采用线性插补法补充或运用关联数据进行匹配。

3.2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梯度转移态势评价

2019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地区产业梯度系数如表2所示。从整体上看,位于走廊东部的宜昌市和西部的重庆市产业梯度系数均大于1,说明具有工业比较优势,且宜昌市略高于重庆市;位于走廊中部的恩施州产业梯度系数小于1,说明工业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走廊地区工业发展整体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东部和西部地区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中部地区是主要的承接地,区际产业转移总体呈由外向内的发展态势。

表2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地区产业梯度系数Tab.2 Regional industrial gradient coefficients of the Three Gorge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rridor of Yangtze River

从地区看,重庆市39个细分产业中有16个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其它制造业4个产业优势较大,可以重点实施产业转移;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的产业梯度系数接近1,前者可以通过承接走廊外地区产业转移做大做强,后者可以承接走廊内部宜昌市、恩施州产业转移,形成集聚效应。此外,该地区农副食品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有望进一步培育形成优势产业。恩施州28个细分产业中有10个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是主要的产业承接地。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5个产业优势较大,可以重点实施产业转移;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业梯度系数接近于1,可以承接宜昌的产业转移。宜昌市36个细分产业中有20个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它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8个产业优势较大,可以重点开展产业转移;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的产业梯度系数接近于1,可以承接恩施州的产业转移,进行集聚发展;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与发展前景,可以承接重庆市的产业转移,进行协同发展。

从具体行业看,3个地区均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可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医药制造业可以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外转移,形成产业规模效应或向内承接,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在重庆和宜昌均具有比较优势但在恩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其它制造业等,可以由重庆和宜昌向恩施转移。其中,恩施的造纸及纸制品业产业基础较好,可以重点承接产业转移;恩施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产业基础较弱,但长江经济带区域在汽车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等相关产业的集聚效应显著、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也可以重点承接这类产业转移。在恩施和宜昌均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重庆比较优势相对较弱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上述产业可以由恩施和宜昌向重庆转移。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与家具制造业是恩施与宜昌具有较大优势的产业,可以重点实施产业转移并培育形成规模效应。在重庆和恩施均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宜昌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生产和供应业,可以由重庆和恩施向宜昌转移。此外,在3个地区均不具有比较优势或者只在其中一个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属于长江经济带区域重点培育的产业有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产业,可对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方向,重点发展,培育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世界级产业集群。

3.3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

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从总体上看,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呈上升发展态势。其中,重庆的涪陵区、长寿区、万州区,以及宜昌的枝江市、当阳市、宜都市、夷陵区等地区发展较快,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其余地区发展较平稳,但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弱。从空间上看,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布不均衡,呈现由两端向中间递减态势,与该区域产业梯度发展格局一致。其中,宜昌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整体水平最高,重庆地区次高,而神农架林区和恩施州各县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水平普遍在0.2以下,主要受限于产业规模较小、企业营业利润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和产品出口量较少等因素,导致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发展后劲缺乏。这可能是因为神农架林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区域,是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开发地区;而恩施州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国家少数民族聚集区,8个县市都属于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因此,这些地区需要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承接绿色产业转移。

图1 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发展情况Fig.1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ransfer capacity in the Three Gorge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rridor of Yangtze River from 2010 to 2020

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地区产业吸引力情况如表3所示。总体来看,各地区产业吸引力不断增强,相比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表现更优,但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产业吸引力较高区域集中在走廊左右两端,主要分布在宜昌市主城区和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以及重庆市中南部地区,主要有宜都市、当阳市、伍家岗区、枝江市、猇亭区、夷陵区、武隆区、涪陵区、万州区、巫溪县、长寿区等。这些地区属于市辖区或较大规模县级市,经济发展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较高,市场潜力大,并且工业基础较好,要素成本较低,具有较强产业吸引能力。但是,这些地区产业吸引力仍然受到产业规模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制约,需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要素质量。产业吸引力相对较低区域集中在走廊中间区域,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恩施及其周边地区,具体包括忠县、丰都县、彭水县、咸丰县、来凤县、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鹤峰县、点军区、秭归县、长阳县、兴山县、五峰县和神农架林区。这些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和贫困县,产业基础薄弱,工业规模小,市场消费动力不足,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更适合引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表3 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地区产业吸引力情况Tab.3 Industrial attraction capacity of the Three Gorge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rridor of Yangtze River from 2010 to 2020

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地区产业支撑力情况如表4所示。总体来看,各地区产业支撑力不断增强,但发展水平较低,不及产业吸引力。产业支撑力较高区域较少,主要位于长江沿岸,呈带状分布,具体包括猇亭区、夷陵区、万州区、涪陵区、长寿区、开州区、云阳县、恩施市等。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好,工业发展质量高、企业绿色转型扶持力度大,适宜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产业支撑力较低区域集中在走廊南部,主要有梁平区、丰都县、秀山县、巫山县、巫溪县、酉阳县、利川市、咸丰县、鹤峰县、建始县、宣恩县、来凤县、点军区、长阳县、秭归县、西陵区等。这些地区大部分属于武陵山区,是贫困连片地区,交通和电信基础设施落后,固定资产投资不足,金融资源较少,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不足。但是这些地区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加工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表4 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地区产业支撑力发展情况Tab.4 Industrial support capacity of the Three Gorge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rridor of Yangtze River from 2010 to 2020

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地区产业发展力情况如表5所示。总体来看,各地区产业发展力显著提升,但整体水平不及产业吸引力和产业支撑力,且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产业发展力较高区域也集中在走廊左右两端,位于走廊东部和西南部,主要分布在宜昌和重庆的主城区或区域中心城市,主要有涪陵区、长寿区、万州区、宜都市、猇亭区、兴山县、当阳市、枝江市、夷陵区等。这些地区大部分设有国家级工业园区或者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规模大,企业创新活力强,外贸出口量大,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发展力较低,主要集中在走廊中部,如重庆的东南部、神农架、恩施及其周边地区,具体包括恩施州所辖8个县市、神农架林区、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武隆区、丰都县、石柱县、彭水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秀山县、巫溪县、巫山县、城口县等。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国家少数民族聚集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收入不足,工业规模较小,工业利润率低甚至为负,就业率也较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需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表5 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各地区产业发展力情况Tab.5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the Three Gorge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rridor of Yangtze River from 2010 to 2020

4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4.1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工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特征,区际产业转移呈由外向内的发展态势。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是走廊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未来需重点培育与承接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绿色生态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及产业吸引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均呈上升发展态势,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空间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为顺应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趋势,提高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一步优化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空间布局,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是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因地制宜编制产业转移承接规划。对于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的重点开发区,聚焦优势产业,在“调结构、提效益、降能耗”的基础上集聚创新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上下游产业转移,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限制开发区,可基于自然条件差异和资源禀赋特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能源密集型产业,稳定农产品生产和供给,优化提升资源加工型产业;对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屏障区等生态保护区,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实行保护性开发,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打造和承接绿色生态产业。

二是根据地区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重点、分梯度、分批次地有序安排产业转移承接。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可以由市中心和两江新区向其它地区转移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可以重点承接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转移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强化;宜昌市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明显,可以向恩施及其周边地区转移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加工制造产业,也可以重点承接来自江苏、浙江等地转移的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恩施州食品加工型产业优势较强,但是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弱,可以由恩施向外转移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产业,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来自重庆、湖北等地的绿色生态产业转移,逐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神农架林区农林资源和中药材资源丰富,但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弱,可以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积极承接来自宜昌、恩施等地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与中医药制造业等,发展生态经济产业。

三是依托政策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提高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对长江经济带沿岸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少数民族聚集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峡库区等地区提供的政策优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支撑力。发挥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接长江经济带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势,依托当地产业资源特色,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高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力。

四是创新产业转移方式,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实现走廊地区协同发展。发挥各地区国家级工业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与布局,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畅通“产业链”堵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协同发展。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转移,不断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新产业转移合作模式,搭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打破地区行政分割,推动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实现跨区域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

4.2 不足与展望

本文聚焦研究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转移承接水平和空间布局优化策略,旨在解决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但是,该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与周边地区发展密切相关,而本文尚未涉及长江经济带其它地区相关研究。而且,本文主要采用县域经济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受数据可得性限制,也存在一些指标无法计算的问题。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获得更丰富的研究数据,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探索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方向与空间布局优化措施。

猜你喜欢
走廊经济带生态
神奇的走廊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住进呆萌生态房
走廊上的时光
生态之旅
走廊上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