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营造林技术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3-09-14 21:04:59齐艳红俞春花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生态修复环境保护

齐艳红 俞春花

摘要 在环境保护中,林业的研究和应用是有效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支撑和重点。然而当前在林业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问题,需要各部门找出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分析了营造林技术的概念与重要意义,介绍了林业营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并针对生态修复营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生态修复;营造林技术;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7–0068-03

我国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大,覆盖面广,营造林已成为林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利用林业资源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然而,我国林业资源保护现状并不乐观,由于乱砍滥伐等问题,林业资源在不断流失。加之森林火灾时有发生,目前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关部门需要在林业经营中增强自身的森林保护意识,利用现有技术开展森林管理工作,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营造林技术的概念与重要意义

1.1 林业造林技术

我国在1971年提出营造林的概念,营造林是一项防护林工程,旨在通过合理的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善土壤严重退化地区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营造林技术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选择优质树种,根据当地环境和土壤的实际情况,开展植树造林,防止地区的荒漠化,保护环境[1]。

1.2 应用营造林技术的意义

1.2.1 水土保持 营造林的重要性在于森林资源的消耗与环境建设的平衡,即对林业长期发展的贡献。除了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的作用外,营造林还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的根系在稳定土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和水中的污染物,还可以作为水脉。在林业建设中应用营造林技术,有助于维护水土资源,长期保障人民生活,是林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1.2.2 防风固沙 乱砍滥伐会导致森林资源中植物种类的减少,不利于植物的生态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而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环境的恶化也会导致气候变化和土壤条件的改变,形成恶性循环,使植物无法长期生存。从防风固沙的生态学角度来看,林业对调节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林业可以增加植物的覆盖面积,改善人工林的生态环境,增加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对稳定当地的生态环境、保证林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3 提供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对社会的 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工程。而应用营造林技术,可以维持森林资源的平衡,以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林业发展的机遇

“十四五”规划通过以来,我国林业发生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林业改革深入推进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林业产业已进入体制创新、积累发展活力、全面开放优势的阶段,加速转型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

(1)经济新常态下,林业经济增长和体制调整力度加大。“一带一路”建设催生了区域发展新模式,林业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林业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经济减速转型,环境加速提质”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即对林业的投入力度必须加大,绿色产业发展要提高经济总量,绿色建设必须加强,拓展发展空间新常态下要加强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导向,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构建新的发展体系,提高质量和效益。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蕴含着新的发展任务,森林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福利的保障,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人民福利最普惠的保障。从“生存”到今天的“生态”,在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应以森林的保水、净水、保土作用,碳、氧、降尘、调节气候作用,环境美化、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等强大的生态作用为根本,为人们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3)应用先进的信息和其他先进技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这为中国林业的发展积累了新的活力。通过中国林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林业产业的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促进了林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创新。构建万众创新的发展模式,实施“互联网+行动”战略。

3 林业营造林的主要技术

3.1 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是现代林业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营造林方法,其是先培育幼苗,然后运输至需要种植的森林。植苗造林方法基本不受外部条件的限制,可以创造生长条件,对于抵御外部环境和受污水严重影响的地区的应用至关重要。

3.2 分植造林技术

分植造林是以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植的造林方法,与其他造林技术相比,分殖可以节省时间和劳动力。由分植造林技术培育出的枝、根能很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基因性状,树苗在初期生长速度较快,生命力强,成林效率高。分植造林的特点是造林要求高,受母体数量和地域分布的影响[2]。

3.3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最原始的植树方法,是通过在森林中直接播种实现的,这种造林方法需按照严格的造林条件和较高的造林后繁殖措施质量要求。

3.4 混交造林

混交造林是指两棵树或多棵树相交、相互交错或分散的过程,或者种植区被分成多块并混合。混交造林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产资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树种结构,从而提高森林的稳定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混交造林種植森林时,必须严格考虑树种的选择。

4 生态修复营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有关我国林业资源现状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林地面积逐年增加,植被分布也更加广泛。但我国林业南北差异大,分布不均,南方森林覆盖率大,沙化土壤少,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严重,林地面积较小,对中国的林业资源开发有限制作用。虽然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在积极开展生态造林工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也影响了林业的发展。

4.1 忽视整地工作

整地是环境转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整地可以为种植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加强种子管理,并特别重视林业技术的发展。而由于当前部分工作人员的林业工作经验不足,缺乏适当的技术指导,加之一些地区土壤环境状况不良,出现忽视整地工作的情况,最终造成生态修复营造林技术效果不佳。

4.2 缺少造林规划

生态修复中营造林的技术不一致、不科学会直接影响森林生长率。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传统林业观念的影响,林业蓄积量主要集中在森林数量上,缺少造林规划,并未系统地监测和分析种植地的实际地形,加之缺乏森林管理预防措施,导致实际种植活动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存在适合树木生长的情况[3]。

4.3 后期养护不足

造林后,需要管理人员精确管理,并了解林木生长模式,以便以不同的方式管理不同的原木,确保造林效率。但由于相关部门对森林管理重视不够,专业的管理员比较缺乏,这给生态修复和后期的森林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加大植树造林后的养护管理投入,林业应重视培养专业人员,加强林业生长周期。

5 生态修复营造林工作的改进策略

真实、统一的数据是前期规划阶段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求基层单位准确无误地完成以下工作内容:营造林范围与布局、营造林设计与种苗的选择、林内树种组成、森林保护及培育的方案、施工单位资质要求、工程量与投资预算、工程进度的规定、营造林质量的标准要求、管理人员的安排等。对于造林地地形等指标,要求统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准确判断各造林地情况,作出专业的数据统计并制成统计报表,根据统计数据合理规划项目,设计出合理可行的项目方案。

5.1 做好前期造林工作

5.1.1 制定林业规划 全面科学的方案可以有效保证人造林的质量。在开展造林活动前,林业部门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林业规划,通过究造林地区的土壤和环境条件,模拟试点的种植情况,根据案例数据,选择最能满足当地需求的优质方案。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还可参考其他地区的林业经济规划,确定区域森林方案,既能降低植树造林成本,又能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5.1.2 选择合适的林地和树种 林地的地质特征决定了营造林方法的选择,林业部门应科学、合理分析地质条件,选择最适合树干生长的区域,在营造林开发中,选择符合林地需求和当地地质生态条件的营造林技术。

为给林苗创造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植树造林前,要调整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立地条件,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为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在造林过程中,树种的选择是林业生态修复的关键,选择遗传特性好、质量好的树种,可以降低造林成本,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树种的选择要充分满足营造林的需要,平衡保护森林与森林采伐的关系,同时保护森林免遭自然灾害,改善区域生态系统[4]。

5.1.3 科学选择苗木 造林地点和种子确定后,优质原木将为营造林项目的快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种植一段时间后,相关人员应细致记录和分析植株的生长情况,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排序并汇总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在一些地区,实际造林成本低于生态成本,因此需要将物理与造林系统相结合。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林业应持续关注市场发展,根据市场发展,科学、合理地调整林木,如对于干旱肥沃的土壤,应种植哪些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树木。

5.2 加強幼苗的抚育管理

植树造林进程中对幼苗进行差异性、全面性、阶段性的抚育工作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植树工程效率、增加植树造林产出的重要管理工作。林业部门应结合幼苗的需求和特点,通过对水肥、温度、光照的控制,全面提高和确保幼林的成活率。还应通过控制密度、修枝等基本操作,使幼林能够健康而迅速地生长。对于营造林的抚育管理,除了需依靠林业部门的统一协调,还需要营造林单位约束自身行为。营造林主管部门要健全林业抚育管理机制,实施工作责任承包制,深入林区进行巡查,随时查看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对新造林进行补种,确保林木达标;加强对营造林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营造林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其主动采取育林、护林措施,改变传统的抚育习惯,及时定期管理,确保营造林的质量。

5.3 建立科学、合理的造林结构

森林的数量、结构组成、分布会直接影响森林木材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砍伐森林时,林业部门必须注意森林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考虑树种选择和分布对森林的影响,严格遵守植树造林要求,根据地质条件和森林经济发展情况,在不影响当地经济和交通的情况下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不同树种的逻辑排列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不同树种的均匀分布可以促进林木的光合作用,防止不利环境因素影响其生长,增强其抗逆性。

5.4 改善集约化经营

集约化经营是进一步开发森林经济资源价值的趋势,想要提高营林造林的效率与质量,要将集约化的营林造林理念贯彻到实际经营工作中。可设立一个管理办公室,根据森林经济资源的规模制定标准,以实现生态效率指标,加强地方经济标准的统一。通过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可以为森林经济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拓宽资金来源,有效提高营林造林的工作效率,并提高营林造林的质量。

5.5 加强监督和管理

管理环节是整个营造林项目的实现与质量体现的关键环节。此环节要严格遵循“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造林成效,以确保营造林质量[5]。监控是在一个可靠的管理系统下,检查特定活动执行者的过程和结果。健全的监督机构是造林的主要保障之一,也是营造林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

首先,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建立责任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管理措施。在开展营造林工作时,施工方要及时向营造林质量管理部门汇报各方面进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营造林质量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林业部门应派遣专业人员监督整个施工过程,尤其是在现场施工项目的控制和管理方面,严格核实营造林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有效,管理方根据项目各指标施行情况指导造林施工。在植树造林后续管理过程中,可以设立护林员,每天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树木和害虫状况,有效预防森林火灾,促进森林健康发展[6]。

其次,為提高监督水平,林业部门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和高质素人才,并定期培训,以提高其业务能力,以便仔细、科学地收集相关数据,并确保所有数据都得到验证,相关工作人员应收集相关管理经验,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制定更科学、完善的营造林保护措施,从而促进营造林工程的良性发展。

最后,林业部门应提高对林地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视,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活动,使人们了解森林的社会价值,增强森林保护意识,并自主参与森林保护。还应结合实际应用,有针对性地推广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和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相关工作人员应收集相关管理经验,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提出更科学、完善的营造林保护措施[7]。

5.6 合理用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一直是林业的研究重点。如果虫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大量树木枯萎、腐烂,甚至死亡。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一些林业人员会大量使用杀虫剂,通过多次喷洒以控制虫害。而部分杀虫剂具有一定毒性,多次喷洒、过度使用,容易产生药害,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等危害,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死亡,最终威胁林业生长和人类安全。因此,林业人员应正确使用药物,控制药物浓度和剂量,达到预期的防御效果,减少环境污染。林业部门可以通过生物力学保护措施,利用喜鹊等鸟类控制森林中的虫害,减少药物使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进一步提高森林的价值。

6 结束语

作为保持自然平衡的有效工具,森林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提高我国社会经济水平。鉴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性如今仍存在重要问题,营造林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尚彬.生态修复营造林技术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种子科技,2021,39(15): 139-140.

[2] 宋升治,马骏,罗薇羽.昆明市营造林地组织管理模式及发展对策[J].林业建设,2016,34(1):10-15.

[3] 毕琼仙.生态保护修复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农业,2021,51 (3):31-32.

[4] 程洪桥.梁山山系南郑段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5,38 (14):171-172.

[5] 邢春兰.玉溪市营造林的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J].绿色科技,2020,11(21):149-150.

[6] 王春龙,冯杰.吉林省沙化地区营造林现状分析与质量提高措施[J].南方农业,2022,16(23):196-198.

[7] 邱学进.影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新农业,2022,52(21):31-33.

Common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in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Camp

Qi Yan-hong et al(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Forestry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Zhouqu, Gansu 747000)

Abstrac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focus for effectively achiev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actual work of forestry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each department to identify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forestry construction process,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m. Analyzed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introduced the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of forestry afforestation, and proposed specific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est planti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猜你喜欢
营造林技术生态修复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关于林业营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马尾松营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基于桉树的营造林技术及效益的研究
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及应用实践解读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现代园艺(2016年9期)2016-07-16 11:09:19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