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中的文化表达与品格锤炼

2023-09-14 16:12
江苏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泥人活态泥塑

赵 华

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柏庄实小”)的“泥塑惠人:非遗项目的校本化‘活态传承’”项目,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借助泥塑这一非遗项目,惠养童趣、惠泽童心、开启童智、开悟童品,每个学生在“泥塑世界”里濡染真、善、美,领悟智、仁、勇,惠山泥人非遗项目得以活态保护与传承、创意实践与转化。

一、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传承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轨迹的凝视与尊重,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呵护与承继。“活态传承”的价值在于追溯精神发育和文明生长,发现未来如何更好地生活,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是思想观念的碰撞。从柏庄实小“泥塑惠人:非遗项目的校本化‘活态传承’”项目实践中可以看出,惠山泥人的“活态传承”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深入思考非遗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选择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品格提升的非遗文化教育内容。惠山泥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凝聚着无锡人民的智慧,也是地域文化发展沉淀的见证。学生经过优秀的非遗文化“洗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会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2.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非遗传承

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看柏庄实小的“泥塑惠人”。第一,“泥塑”是实践育人,能让学生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与“遥远时空的先辈们”的对话,让学生成为“不断脉的文化循环链”中的关键人物;第二,“惠人”的价值,学生能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表达理解、实践创意、生成美好、陶冶心智。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史徒华提出,文化生态学的“生态”不是把文化学与生态学中的自然环境因素简单叠加,而是从生物的生存状态中发现研究文化生存环境与状态的方法,其核心是文化的生态。本质上来说,就是要把非遗文化看作一个有生命的“超有机体”,将生态学系统的方法和认知引入其中,借用自然环境的生态理论研究非遗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了解文化的变迁。人的特征是由不同地域的生态所决定的,而人作为文化的载体,其特征也影响到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因此,非遗文化是生物层与文化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非遗传承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共生、共长的关系,让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跨学科创造中锤炼品格。

3.借助非遗载体提升学生品格

柏庄实小以泥塑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和优秀文化的浸润。首先,让非遗文化有传人。学校借助泥塑这一非遗载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在做中学做人。学校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品质。再次,在课程中育人。学校以“泥塑+”为抓手,积极拓展跨学科学域,丰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途径,实现育人方式的多元打开。最后,在生活中立人。学校用泥塑扮靓学生童年,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乐于分享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4.以文化场域建设传承非遗文化精神

学校坚持“秉承传统文化,彰显泥塑特色,打造和美校园”的文化建设主题,合理规划校园布局,精心打造品格锤炼场景。其核心理念是:每一个泥塑景点有“故事”,每一条走廊过道会“说话”,让校园成为开放的“课堂”、流动的“书本”。为传承非遗文化精神,学校精心打造校园“泥塑六景”,主要包括“百合墙”“惠山泥人工作坊”“中国泥文化长廊”“课本里的中国故事主题馆”“二十四节气体验馆”“大师传习所”。学校还注重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发,组织学生走进中国泥人博物馆、惠山泥人厂和惠山泥人研究所,探寻泥人的前世今生;寻访泥人大师,走进大师工作室,面对面感受匠人匠心;参观名人故居、红色基地,用泥塑作品传承红色精神。

二、非遗传承中的文化表达

柏庄实小既注重泥塑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贯通,也注重跨文化理解,贴近时代生活,在国家课程的深入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创意开发上,形成了立体化平台。

1.研发主题课程

学校将国家课程与泥塑深入融合,以“泥塑+”方式整合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学科,用泥塑“讲述”课本里的故事,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浸润学生童年,以美养性,以文育人。学校还将校本课程进行主题化构建,通过少先队活动、研究性学习、少年宫活动,以及信息技术、劳动等课程,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设计序列活动

为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活动,学校每年举办“泥塑节”,通过系列活动,传播泥塑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柏庄实小精心设计“泥塑五角色”,赋予每个学生不同角色,讲述泥塑的构思、创作和背后的故事。如“小小巡讲员”负责向观众讲解红领巾泥人文化研究院的规划布局,介绍泥塑大师的成就和学校师生的作品,讲述一个个泥塑作品背后的故事;“小小记者团”通过调查采访、参观交流等形式,及时分享师生参与泥塑活动的体验和感悟,策划主持学校“泥塑节”专题报道;“小小戏曲社”的成员选取《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沙家浜》《红灯记》等经典片段,通过演一演、捏一捏的方式让泥塑作品焕发生命精彩;“小小推介家”结合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社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学校特色泥塑成果;“小小设计者”通过创意表现,用泥土阐述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模仿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3.构建成长型评价体系

学校构建指向学生品格提升的评价体系,不断丰富评价模式,以《和乐娃成长手册》集星争章的方式对全体学生品格成长进行过程性评价,并优化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以《和乐娃成长手册》为例,主要设计有:工序册,学生逐步掌握泥塑“一印、二捏、三镶、四压、五扳”五道工序,建构“自评、小组评、导师评”的逐级评价体系;绘本集,设计泥塑作品手绘稿,装订成绘本手册,右下角设有评议栏和改进建议;荣誉卡,设计作品发布栏,展示学生成果,包括体验日记、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成长型评价体系让泥塑伴随学生品格成长。

三、非遗传承与品格锤炼的关联

柏庄实小的“泥塑惠人”实践,探寻非遗传承与品格锤炼如何贯通,实践了文化表达中的德性在场,探索了实践育人中如何传承文化。“非遗传承”与学生“品格锤炼”的关联,实质是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发展、文化自信、民族自强的打通,是塑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核心主题。非遗传承与品格锤炼如何贯通,需要深刻的育人思考与实践智慧。

1.非遗传承中浸润品格生长,要认同非遗文化精神价值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黄正泉在《文化生态学》中阐述:文化生态并不是简单的“文化”加“生态”,而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所产生的文化生态的哲学。因此,探讨非遗文化的生成、发展与演变,强调文化生态学的实践与社会价值,认同非遗文化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有助于文化生态转化为社会和谐,让学生濡染“贤者画像”,进而塑造自己的“精神画像”。

2.非遗传承中实践育人,要认同“劳动立美”的价值

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需要持续发展,不仅因为它的无形性、活态性、实践性,更重要的是人类天然具有的“创造美”的天性。“劳动立美”是人的本能和天赋,让学生在非遗传承中设计美、表达美、创造美,是“活态传承”的目标,也是“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传承,认同中华文化;活态传承,绽放生命精彩;实践育人,唤醒良知良能。

猜你喜欢
泥人活态泥塑
泥塑玩具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我是“泥人罗”
捏泥人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活态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