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艳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以下简称“云龙区”)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的主城区,被徐州市委市政府定位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承载着“繁荣新城区、提升老城区、建设开发区”的多重任务。作为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以及徐州市唯一的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单位,云龙区始终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适度超前”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重要指示精神,紧抓数字转型机遇,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前,义务教育工作重心已由“基本均衡”转至“优质均衡”。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期待越发强烈,对更好、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破解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发展瓶颈?教育信息化无疑为教育样态和组织方式、教育资源和课程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带来了诸多改变,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撬动教育整体变革。教育信息化不是单纯的技术应用,而应成为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2023 年年初,江苏省颁布了《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指南》。从十项共性要求、六大特色发展方向方面为区域教育新一轮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云龙区第一时间申报创建了智慧教育样板区,这与全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愿景不谋而合。云龙区以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作用,通过创建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着力破解教育领域中的重难点问题,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二是构筑校际协同发展样态。当前,集团化办学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上好学”需求的实践路径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制度易于复制,但“优秀教师”的均衡配置是一个难题。教师属于经验型人才,成长周期长,名特优教师短期内难以有效、快速复制。为破解这一制约因素,云龙区依托青年教师启航、骨干教师领航、名优教师远航“三航”工程,实施“大先生”培根计划、“好教师”三航计划、“共成长”协同计划、管理干部选育计划、银龄教师余晖计划等,以建设“双师课堂”为突破口,实现传统的教育供给与互联网教育供给之间的相互补充。在技术手段上,从“一间教室”到“N 间教室”;在覆盖范围上,从集团内走向集团外;在运行模式上,从网络教学到教学教研一体,构筑校际多样化协同发展样态。
三是持续优化管理手段。“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云龙区充分发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领头羊优势,研发“作业管理平台”,推广“精准教学平台”“课后服务管理平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实现信息技术助力“双减”工作的全过程、全时域闭环管理。通过建设一体化基础平台,集成一体化应用环境,开放不同数据端口,云龙区整体统筹,解决技术支撑以及数据的跨校、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和互通,实现区域各类教育应用的集约化统一管理,实现区域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提升区域教育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持了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教育信息化2.0 的核心是由技术驱动向育人为本转变,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渗透于教育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环节,为“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提供了技术支撑。2023 年,云龙区在教育部主办的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作《智慧研、精准教、个性学:基于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区域实践》的专题推介,应用“云码云学”,赋能教学模式变革,促进育人体系升级,支持教育生态优化。
一是智慧研,以“融合资源”赋能教学模式变革。云龙区坚持教研作为各校教学改革的永恒动力,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全区立足“三三三研训”模式,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省、市平台优质资源,以“云课堂”“云教研”等技术为支撑,围绕影响课堂增效的因素和环节,加强对课题、项目的研究管理,实现教科研与教育教学的有机整合。云龙区通过整合教师个体和群体创建的过程性资源、各级各类优质教师资源和课例资源,构建特色教学和教研资源库,形成结伴互助的区域智慧教研共同体。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网络教研全过程一体化环境,不断增强教师的深度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优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二是精准教,以“四学”模式促进育人体系升级。云龙区牢固树立“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理念,用“精心”和“精细”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追求“精致”和“精品”的教学管理成果。云龙区借助精准教学平台的智慧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优势,通过跟踪、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以及研判得失的成因,为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决策、教学指导、个性化干预和学生的学习补救及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协助教师开展差异性和个别化教学,深入推进“开放自主学、精准有效学、结伴互助学、持续深度学”云龙“四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是个性学,以“云码云学”支持教育生态优化。结合各类学生不同特点,云龙区将“云码”作为学生学习资源链接,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节省学生寻找网络资源的时间;鼓励各校师生积极开发“云码”2.0 资源库,以“小的知识点讲解、阅读小技巧分享、科学小实验、运动小达人、劳动小能手”为主题,梳理后形成“云码”2.0资源库,成功打造“精准教学+云码”应用模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义务教育开始进入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的新时代。充分认识和发掘学校内涵、创设和创建拥有深厚内涵的学校,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全面发展观、人人成才观、系统培养观,持续助推教育质量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一是促进高品质内涵发展。聚焦“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整合课程、联通数据、配置资源,持续做好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围绕建设数码社区、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等主题,实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精品”。指导学校利用教育信息化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一尊名人雕塑、一面文化墙壁、一组文化景观、一串文化故事、一门文化课程、一套文化读本、一个文艺团队的校园文化“七个一”工程,打造学校可观的“外在美”和可感的“内在美”,引领学校向内涵发展转变。
二是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把“以完整人格为核心,着力发展‘四力’——健康力、学习力、合作力、创造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通过顶层设计,建设“一个中心、五条路径”,即一个数据诊断中心,课程统整、学程优化、资源共享、评价改革和数字武装五条实践路径,探索促进素养发展实施路径,构建素养发展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成为具有云龙特质的“四力”学子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科学完善素质评价机制。基于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区域整体推进数据驱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验”,云龙区建设完善大数据支撑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构建适合云龙教育发展需要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全区持续推进完善评价机制研究应用的深度和范围,使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切实落地。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云龙区将继续锚定“全市第一,全省一流,淮海经济区领先”的奋斗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智慧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擦亮“学在云龙”金字品牌,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