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文明起源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多元一体 B.领先世界
C.范围广泛 D.历史悠久
2.二里头文化以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直接控制范围在方圆200公里内。如图为二里头文化兴盛期,具其文化风格的陶酒器(盉、鬶、爵、觚)分布的情况。据此可知在当时()
A.大一统秩序已建立
B.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
C.阶级分化日趋明显
D.形成了地域核心文化
3.陕西姜寨遗址的14号房,位于村落东部1号大房子的右前方,半地穴式,进门正中有带灶圈的灶坑一个,房内出土计有陶盆2件、陶钵3件、陶罐5件、陶甑1件、石斧1件、石铲2件、石磨棒2件、石球1个、骨鱼叉2件、骨镞1件、骨笄1件。这表明当时姜寨聚落()
A.采集渔猎与原始农业并存
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已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D.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4.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周天子()
A.掌握封国所有官吏的任免权
B.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C.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建立严密的官僚制度
5.据考古发掘,洛阳东周王城,东西长约2890米,南北长约3200米;曲阜鲁国故都城址,东西长约3500米,南北长约2500米;新郑郑韩故都城址,东西最长5000米,南北最长4500米,河北易县燕下都城址,东西长约8000米,南北宽约4000米。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宗法礼制遭到僭越
B.专制王权遭到冲击
C.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D.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6.“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消失
B.华夏认同感增强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农耕文明的扩展
7.荀子主张“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墨子主张“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两者的主张都()
A.推崇法家的思想理念
B.规范了统治者的行为
C.体现相同的政治立场
D.为治国理政提供建议
8.春秋时期,晋楚鄢陵之战中楚人苗贲皇为晋国出谋,楚国任用晋人伯州犁,出现了“楚材晋用”和“晋材楚用”的情况;战国时期,秦王重用楚国人李斯,“二十余年竟并天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华夏认同
B.不同学派提出各自主张,出现百家争鸣
C.统治者为争霸招揽人才,推动士人流动
D.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9.周公“制郊甸,方六百里,因西土,为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这一变化表明()
A.地方政府职能发生变化
B.君主专制理念有效落实
C.地方治理体系有序建构
D.郡县制具有较大优越性
10.史书记载,秦完成统一后,曾一次将各地豪富二十万户迁到咸阳,还曾“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免除赋役)十二岁”;击退匈奴后又“为筑城郭,徙民充之”。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豪富势力 B.开发边疆地区
C.增加政府收入 D.巩固国家统一
11.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
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
A.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
B.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13.汉初通过严密的关禁制度监视诸侯与中央的来往,后来汉文帝为彰显“天下一家”的理念,将这一制度废除。这一举措()
A.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
B.是“汉承秦制”的体现
C.为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D.奉行了尊崇儒術的政策
14.汉初建都时,多数大臣建议定都洛阳,但娄敬和张良却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最终刘邦决定“都关中”。西汉定都关中旨在()
A.防范诸侯的分裂割据
B.依托有利地形发展经济
C.维持统驭全国的优势
D.加强对关中地区的控制
15.公元前119年,汉朝把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并命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钱作废熔化,把铜料送到长安的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重量和成色都有保证,私铸者无利可图。这一做法()
A.确立了长安的经济领导地位
B.消除了各郡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
D.促进了汉朝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16.从某种角度看,东汉部分士族的萌生是一次巧妙地“钻空子”:政府允许时人“通经入仕”,但经书并不易得。他们以“诗书传家”的方式保障文化特权在代际之间传承,世代为官。这说明()
A.统治阶级限制经书的传播
B.东汉后期国家吏治的黑暗
C.察举制选官标准存在弊端
D.文化垄断与传播工具有关
二、非选择题
17.有同学研究先秦文献中禹的形象,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大戴礼记·五帝德》
材料二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馀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墨子·节葬下》
材料三 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分别阐述上述材料(儒、墨、法家)中记述的禹形象。
(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墓葬,在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每个宗族都有一块公共墓地,宗族内的家族又有相对集中的墓地区。与商代相比,周代人殉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随葬品中的铜礼器组合发生了重大变化,食器增多,酒器相对减少。最常见的礼器有鼎、簋、盘、匜、壶等,形成了以鼎、簋配套组合的定制,分为5个等级。这类墓葬主要分布在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甘肃灵台、江苏丹徒和安徽屯溪等地区,对于研究西周时代的葬俗具有重要作用。
——摘编自吴存浩《西周时代葬俗试论》等
材料二 据考古发现,汉墓中大量使用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画像石(砖)上常见牛耕、嘉禾、狩猎、放牧、楼阁建筑、人物、车马行列、舞乐百戏、祥鸟瑞兽、天文星象、历史故事等图案。许多画像墓是气势宏伟的多室大墓,墓葬形制结构复杂,墓主多为官僚和地主。墓内随葬品往往有大量钱币和陶器,其中陶器多为鼎、壶、瓮、仓房、厕所、灶、炉、磨、牛、豬、狗等。
——摘编自安金槐《中国考古》
(1)概述材料一西周墓葬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2)分析材料二汉代厚葬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的趋势?原因有哪些?
(2)从材料可知,在这一趋势下,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并说说秦汉这些努力的共同点。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始皇用秦朝的经济模式来统一原六国的经济,把货币统一作为国家控制经济资源的手段,沉重地打击了东方六国的私营工商业。在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贵族和地方豪强都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和山川林泽等经济资源,在长途贩运、贱买贵卖的同时,经营矿冶和经济作物种植等商品生产活动。而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除了厉行重农抑商以外,还严控山川林泽等资源,吏民均无使用山川林泽的自由。始皇帝统一货币后,那些贵族和工商业主不能像以往那样凭借其技术和资源私铸钱币以牟利,其正常的商业经营也因此而中断或者受到限制。
——摘编自臧知非《汉初货币制度变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动——兼谈张家山汉简、(钱律)问题》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