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泊酚与丙泊酚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症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2023-09-13 03:51吴金龙许敏王莉珍袁季王胜贺克强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丙泊酚置换术髋关节

吴金龙,许敏,王莉珍,袁季,王胜,贺克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合肥 230001

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各种终末期髋关节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故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显得十分重要。现有研究[1-3]表明,不同的麻醉方法如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术中全身炎症反应的抑制程度不同。在全身麻醉中,不同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七氟醚等对其抑制程度也不相同。环泊酚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静脉麻醉新药,属于短效GABAA受体激动剂[4],与丙泊酚作用原理类似。现已被批准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及维持等[5]。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用药及围术期外周血炎症指标、术后恢复等情况,比较环泊酚与丙泊酚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优劣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5—10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采用依托咪酯注射液行麻醉诱导,并采用丙泊酚或者环泊酚作为镇静药物行麻醉维持;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BMI)18~30 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Ⅲ级。排除标准:术前3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同时行双髋关节置换;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有颅脑或心脏等重要器官手术史;肾脏或肝脏等器官功能不全;术后切口感染;通过病历系统无法获取围术期数据或数据缺失。最终252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女性128例,男性124例。根据麻醉维持期间使用的镇静药物进行分组:应用环泊酚维持镇静的环泊酚组147例和以丙泊酚维持镇静的丙泊酚组105例。本研究方案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3-RE-109)。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予以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麻醉深度监测,必要时行有创动脉压监测。麻醉诱导:依托咪酯注射液0.2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罗库溴铵0.9 mg/kg。麻醉维持:环泊酚组采用环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麻醉,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麻醉。根据Narcotrend监测情况调节用药,使Narcotrend值稳定在40~60之间。术后常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昂丹司琼16 m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每小时背景量输注2 mL。

1.3 数据收集 患者围术期数据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入院主诊断];慢性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检验结果[术前及术后患者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苏醒恢复情况[气管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日]等。

1.4 分析指标 分析患者一般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体重指数(BMI)、主诊断];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液检验结果,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炎症指标:ESR、CRP、术前及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术前及术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术前及术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变化情况。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有无差异。

2 结果

2.1 2组基线情况比较 2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ASA分级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入院主诊断的构成比较及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疾病史等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2.2 2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3 2组炎症指标比较 各组内患者术后PLR、NLR及CRP指标较术前显著升高,LMR、ESR较术前显著下降。单因素混合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丙泊酚,环泊酚对NLR、PLR、LMR、ESR、CRP影响的β值及95%CI分别为0.5(-1.0~2.0)、20.4(-15.1~56.0)、0.2(-0.7~1.0)、-0.4(-3.7~2.9)、-2.0(-7.1~3.1),2组间对炎症指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变量校正后结果相同。见表3。

表3 不同镇静药物与炎症指标的关系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晚期髋关节炎等无法复位的髋关节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6-7]。手术创伤和刺激会诱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8-9]。因此,应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抑制术中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丙泊酚是目前全身麻醉中最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10-11],环泊酚在丙泊酚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环丙基,通过增加空间效应降低了分子结构的亲脂性,增加了与GABAA受体的亲和力[12],具有起效迅速,苏醒平稳,安全范围宽的特点。目前,环泊酚用于普通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以证实[4]。在一项关于环泊酚与丙泊酚在无痛内镜中应用的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中,应用环泊酚引起的注射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丙泊酚组[13]。在全身麻醉的管理中,本中心常规使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并动态调整药物以达到合适的麻醉深度。在针对2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的比较中,环泊酚组与丙泊酚组平均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别。这表明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在相同的麻醉深度范围下,人体对2种药物的代谢基本相同,环泊酚与丙泊酚具有相似的药效动力学参数,这与既往研究[14-15]的结论一致。对2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环泊酚及丙泊酚对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短期内恢复的影响也并无差别。

有研究[2]指出,不同的麻醉药物对外周血炎症指标影响不同。在本研究中,混合线性模型结果表明,2组术后炎症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应用环泊酚进行麻醉维持,其可能在抑制手术应激、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上发挥与丙泊酚相似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并无差异。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肿瘤、慢性疾病、年龄等因素都对外周血炎症指标有明显影响[3,16-17]。为减少掺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只针对18~65岁的患者进行了资料收集与分析。随着环泊酚注射液的更广泛的应用,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针对全年龄段人群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研究,减少偏倚。此外,仅对简单的外周血炎症指标及ESR、CRP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能还有不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其他检验手段对包括白细胞介素、降钙素原、炎症免疫细胞等进行分析,所得结果可能更为全面。

综上所述,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与丙泊酚相比,应用环泊酚进行麻醉维持也是安全、有效的。且环泊酚与丙泊酚对于该类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全身炎症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也无差别。

猜你喜欢
丙泊酚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