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光林/ 编辑 曲艺
3月15日,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印发《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方案》并明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自愿组织优选不超过1个县域,申报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这是2018年国家能源局复函河南省兰考县同意其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以来,首次在全国各省份同步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
作为先行先试的兰考县,在这片希望田野上播下的农村能源革命火种,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效?能为其他试点县提供哪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借鉴?如何继续巩固领先优势推动农村能源革命走向深入?就上述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河南省能源局副局长丁志强。
《中国电业与能源》:对照《兰考县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总体方案》,作为先行先试的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兰考在推动农村能源革命方面是否实现了当初设定的目标?成效如何?
丁志强:农村能源革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地处中原的兰考,放在全国范围内比较,风电光伏资源一般,农林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在这种资源较为普通、均衡的条件下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有利于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探索新时代县域能源转型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年来,在国家能源局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牵头组成的专家团队的有力指导下,在河南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能源局等省直有关部门和开封市、兰考县党委政府奋力推进农村能源生产革命、消费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到2022 年底,全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15.16 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96%。2022 年4月8 日—12 日,首次实现5×24 小时全县域清洁能源连续供电,充分证明了我国广大县域可以实现能源从“远方来”到“身边取”,依托本地资源提高清洁能源当地保障能力。目前,兰考各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助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就地利用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村农业资源,发展光伏扶贫、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制气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到2022 年底,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1.75 亿千瓦时,实现收益1.52 亿元,惠及贫困户6044 户。农林养殖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收储运等环节,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1.1亿元。2016年以来,兰考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5.6%,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7.1%,高于全省0.5 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5.82万人。
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废弃物“收—储—运”体系,实施垃圾分类系统工程,有效消纳农村各类有机废弃物,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县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600 吨,大中型养殖场粪污得到有效处理和转化,因地制宜建设生物质热电、生物天然气、有机肥等项目,打造“种植—饲料—养殖—制气—沼肥—种植”产业链,构建“气、热、电、肥”联产循环经济模式,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生产生活垃圾能源资源化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16年以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65%提高到100%,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0%,生活用薪柴和散煤全部清零,县域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助力乡村低碳发展成效明显。全面推进民用清洁能源供应和燃煤设施清洁改造,基本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消费体系。2016年以来,全县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22%提高到75%,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从37.5%提高到66.3%,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从21%提高到96%,清洁取暖率从14%提高到99%,公共绿色出行率达到90%以上,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县域从“能源消费前端”变为“能源生产前端”,农村居民也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转变为“产销者”,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兰考县的重要基础产业,2022 年产值达到11.86 亿元,成为兰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2016 年以来,兰考县GDP 年均增速达到8.1%,高于全省1.6 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速21.8%,高于全省15.9 个百分点,增加地方税收超过5亿元。
《中国电业与能源》: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兰考试点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重点发力和推动的?有哪些参考意义和示范价值可以向全国推广?
丁志强:2018 年兰考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成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伊始,我们便深知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在试点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我们组织当地高质量编制试点建设总体方案和5个专项方案,以及能源互联网、气化兰考、清洁供暖等若干建设方案,形成兰考农村能源革命试点“1+5+N”方案体系,并且每年还要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二是注重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国家级专家决策、省级厅际协调、县级推进落实”三大机制作用,一体推进。专家团队给予发展方向和思路指导,省级着重协调多方形成政策支持合力,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定期专项调度,在当地形成高位推进的强大执行力。同时,为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叠加效应,将收益较高的盈利性项目和企业投资意愿较弱的公益性项目捆绑打包,依托大型企业整体规划、整体布局、整体推进,优化要素配置,实现市场化运营。
三是注重项目支撑。高质量的项目不仅能发挥投资带动作用,还意味着未来的生产能力、产业竞争力。依托新能源建设,兰考还谋划引进了一批相关产业项目。当地党委政府对重大项目实施领导分包,责任明确到人,强化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顺利推进。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力度,为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当然,开展农村能源革命是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农村篇章,首先应该满足“四个革命”的普遍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充分体现“三农”特色。具体有如下做法:
加强“身边取”,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当地农村可再生资源,因地制宜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发,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高。2022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装机容量比2016年增长31倍、发电量比2016年增长7 倍。一是加快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统一编制县域风电开发方案,目前已累计并网风电79.4 万千瓦,其中集中式76.7万千瓦、分散式2.7万千瓦。二是有序发展光伏项目。充分利用公共建筑和村民屋顶、闲置土地、院落空地建设光伏和太阳能供热项目,累计并网光伏装机31.86 万千瓦,其中集中式20 万千瓦、分布式11.86 万千瓦。三是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梯级利用。发挥兰考县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牧废弃物富集的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建设生物质开发利用项目,建成投运2.4 万千瓦生物质热电、1.5万千瓦垃圾发电和2.5 万立方米(日产能)生物天然气项目,全县生物质能梯级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支撑“本地用”,不断完善群众用能基础设施。多家骨干能源企业投资推进本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能源就地利用的支撑能力,特别是电网企业,近年来在兰考持续加大投资,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一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新建110千伏以上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311.5兆伏安,建成9.6兆瓦储能电站,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100%,集中式新能源场站功率预测系统覆盖率达到100%。二是提高农业电气化水平。完成全部463 个行政村农网改造,农村户均配变容量2.54千伏安,户均停电时间缩短至10 小时,电压合格率99.906%。实现全部11792 眼农田机井“井井通电”。三是实施管道天然气“村村通”工程。全县天然气中压管网584 千米,覆盖全部行政村,服务用户22.7 万户,本地生产的生物质天然气直接通过管网销售给居民。
用能“低碳化”,促进农村能源消费绿色转型。一是持续扩大清洁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规模,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免除农民燃气设施初装费,在保障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让农民享受到更加经济的高品质用能服务。2022年,全县人均用电量、用气量比2016年分别增长63%、95%。二是推进清洁取暖工程。累计完成“双替代”改造4.68 万户,地热供暖面积1100 万平方米,基本形成“县城和乡镇中心社区以集中供暖为主,农村地区优先发展电供暖”的清洁供暖格局。三是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在县城和乡镇中心区域布局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已建成充电站23座、充电桩165个,投运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751 辆,替代燃油246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67吨。
发展“新模式”,着力提高能源管理和利用效率。积极运用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和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兰考能源系统运行创新突破。一是建设能源互联网平台。在全国率先建设多能互补、信息融合、联动协调的农村能源互联网,累计接入电、热、气、油等能源数据1 亿余条,建成“能源监测、运营指挥、公共服务”三个功能中心,基本实现“全县域、全品类、全链条”能源运行可观可测可控。二是贯彻落实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求,推动“源网荷储”“风光火储”“光储充”等一体化模式在兰考落地实施。三是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实现应对电力负荷的实时调节和需求侧响应,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能力,缓解电力供需匹配矛盾。
《中国电业与能源》:在2018 年复函兰考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工作时,国家能源局特别提到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在推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过程中,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
丁志强: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习近平总书记将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强调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结合新的实际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在推进兰考农村能源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在屋顶光伏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群众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创新机制,采用政府统筹、群众参与、企业运营的方式,由兰考县政府与国家电投集团签订整县推进户用光伏框架协议,并设计了两种模式实施农村居民屋顶光伏开发建设:一是农户出屋顶,企业出设备,联合建设开发屋顶光伏电站。与农户签约后统一报装,由县电力公司报县发展改革委备案并进行并网。企业首先保障农户每年的基础收益,另外在满足企业基本盈利要求后,剩余利润全部返还农户。企业负责电站20—25 年的运维管理,农户不出一分钱,每年增收光伏共享收益1500—3000元。二是农户贷款自建屋顶光伏电站,国家电投集团做担保,设立“户用光伏电站专项贷款”,农行负责放款,政府做好宣传,企业负责建设并运维担保20 年的发电量,确保农户收益和银行还款来源。通过这种模式,我们把屋顶光伏这一民生工程努力办成民心工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电业与能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如何确保兰考能够巩固并利用好先发优势以创造新的更大的成绩?
丁志强:在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资源能源化、用能低碳化、服务智慧化、发展普惠化,以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提升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能力为重点,支持兰考以绿色能源项目带动产业集群,着力深化农村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提质发展、城乡用能低碳转型、农村能源智慧化升级、能源产业延链强链和惠民利企机制创新六大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多能融合的新型农村能源体系,强化当地能源保障能力,力争探索形成更多创新“兰考”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
在“开发”上用力,探索能源发展新模式。一是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兰考全县150个行政村,根据电力负荷一个村单独或多个村合作建设1 台风电机组,到2027 年,力争实现“村村有风电”。二是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到2027 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40 万千瓦,有效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
在“消费”上用功,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新增地热集中供暖面积500 万平方米。完善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域布局光储充一体化车棚,新建集中式充电站25个,新增集中式充电桩300 个、分散式充电桩900 个,推广农机电气化,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低碳化。
在“惠民”上用心,释放能源发展红利。探索开展绿电交易和直供,协调推进分布式交易试点进程,新增储能能力30万千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自用比重,实现电力系统运行“对内智能、对外友好”,力争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中国电业与能源》:推动农村能源革命不同于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必须充分认识其复杂性,牢牢把握农村农业特点,利用好农村农业资源,并服务好乡村振兴工作。对此您有何体会?
丁志强:在推进试点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实施农村能源革命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既有能源领域自身发展中面临的技术经济、体制机制问题,也有与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等其他方面的政策协调推进的问题。此次发布的在各省(区、市)分别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文件,就是由四个部门共同印发的,说明国家充分了解推动农村革命试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开展一项工作,总有比较容易推动的环节,也总有难以推动的环节。从兰考试点建设情况来看,针对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国家已经出台较为完善的支持政策,开发成本随着工程技术和装备水平的进步而不断降低,整个产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但是还有一些环节存在比较具体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突破创新。我举两个方面的实例:
一是农村电网建设。河南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改造提升农村电网,保障了较低需求水平下的普遍服务均衡性,但围绕新能源发展,以及国家最近提出的农村充电桩建设等重点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规划研究合理的农村电网改造建设方案,突出重点、扎实有力推进构建坚强智慧农村电网,同时,也需要突破当前体制机制的一些限制,通过农村微网及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提升新能源发展空间。
二是与农业农村结合比较紧密的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支持政策还显得有些不足。例如兰考的生物天然气项目,如果完全靠市场化运行,其成本收益情况很难保证可持续经营,但开发生物天然气的同时也处理了禽畜粪污、农林秸秆等废弃物,产出了有机肥料,项目还具备相当的环境价值,如果在农林废弃物处理、有机肥料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会更好保障这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阶段,在国家统筹安排部署下,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支持配合下,形成合力,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工作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