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

2023-09-13 10:59李春雷高会武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石头煤层

李春雷 高会武

赵云飞,1989年1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的一个贫困山村。

林州,您不一定听说过,但一定听说过红旗渠!

二十世纪60年代,当地10万群众,为了改变千百年干旱的命运,完全依靠人工,用10年时间,削平山头1250座,开凿隧洞211个,在太行山的山腰上修建了长约1500公里的水利工程,创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他的爷爷,他的伯父,他的父亲,都是当年修筑红旗渠的石匠。

石匠,就是在大山之上、太阳之下,终年累月地敲击石头、琢磨石头,与石头相伴、与石头为生。

他的人生轨迹,原本也是沿着祖辈的脚窝,成为一名石匠。

但是,因为新时期,因为新时代,他的生命轨道,转向了。

只是,他的工地,由山上转向了山下;他的对象,由石头转向了煤炭;他的工具,由铁锤转向了机械——现代化的智能机械。

于是,他逐渐成为一名大国工匠!

一、石头缘

他,从小就与石头打交道。

住的是石头屋,走的是石头路,爬的是石头山,就是摔倒,也是磕碰在石头上,带来实实在在的疼痛。但是啊,舒适、幸福和安全,也都是实实在在的。正是石头垒起的太行山,给了他一切,他的祖祖辈辈,他的世界,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性格。

即使是他的体格,也长成了石头般坚硬、壮实。

只有智商,没有像石头,而是水晶般透亮。

透亮中闪着光,那是他的梦想。

的确,虽然贫穷,虽然顽皮,但他也很聪明呢,对于知识,有一种海绵吸水般的饥渴。对于未来,有一种超越祖辈的自信和豪迈。

他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远离石头,在城市里当一名白领。

可是啊,人生中有些事情总是说不清楚。明天与意外,偶然与必然,往往会发生变道或出轨。2007年高考结束后,他意外地被华北科技学院录取,专业呢,竟然是采矿。

兜兜转转,仍然是与石头打交道!

他有一些沮丧,想过放弃,但很快就调整了自己。既然是石头命,那就老老实实地走进石头世界吧。况且,人类文明就是从石头世界走出来的。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正是从石头里发现了玉,发现了铜、金、锡、铅、银、铁等各种金属,人类才真正进入了农业时代,进而进入工业时代和如今的信息时代。而且,石头,仍然是一个浩瀚莫测的未知世界,永远蕴藏着意料之外的石破天惊。

大学四年里,他认真学习,钻研各种与矿石有关系的机械原理。

由于积极努力,他先后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孙越崎奖学金等,专业成绩年年名列前茅。

大学毕业时,神东煤炭集团来学校选拔人才。他,顺利地获得了进入这家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的通行证。

岗位:集团旗下的榆家梁煤矿综采二队。

二、火与冰

神东,他再熟悉不过了。

专业课上,老师们经常讲到煤炭名企案例,神东是重中之重。

可以说,入职神东,是每个矿业学子的渴望。

喜讯传到家里,父亲却眉头紧锁。

首先,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父亲希望他毕业后回归故里,早早结婚,延续香火;再则,在这位老石匠的印象里,煤矿处于深深的地下,洞里到处是岌岌可危的石头,砸死砸伤,事故不断,远没有地面上的石头安稳。

但是,他的信念,石头般坚硬。

由于出身石匠世家,身体壮实,力气大,人又勤快,同事们都愿意与他搭伙干活。

60公斤的水泵,抱起来就走;4.2米的单体支柱,独自搬运。

有一次,井下更换馈电开关,单巷狭窄,车进不去,只能依靠人工。班长说:“谁跟我一起抬?”

大家面面相觑,默不吭声。那家伙,太重了。

他从后面挤进来说:“我试试。”

在逼仄的地下巷道里,两人吭哧吭哧地抬了50多米,直累得浑身大汗,瘫痪虚脱。安装完毕后,查查资料,这个“大家伙”,居然重达170公斤!

出力流汗倒是不怕,最怕的是水牛掉井、老虎吃天、张飞绣花,空有一身力气,却学不到一身长技。

但很快,更复杂的感受来了。

他的专业是采矿工程,最适合的岗位是煤机司机,不料队里缺电工,竟然要将他赶鸭子上架。

说实话,当电工不仅专业不对口,收入也相对较少。想到自身,想到父母,想到现实,他心里七上八下,犹豫了、迷茫了……

但队里给出的解释也合乎情理:当司机要戴护目镜,近视眼不方便。

的确如此。

可为什么自己是近视眼呢?

尽管思想别扭,只好服从安排。

三、脱胎换骨

对于井下复杂的电路世界,他真是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一窍不通。

跟着师傅学了几天,仍然一头雾水。只能沉下心来,从最基础的“开关”学起。

井下开关,远非外人印象中的普通開关。一个开关就是一个电机控制器,冰箱般大小,结构复杂,沉重异常,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把原理搞明白了,但具体到现场操作,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拆开机器,似蛛网,若蜂巢,捣鼓半天,毫无头绪。

可这一切,对于师傅来说,手到擒来。

术业有专攻,不服不行!

他泄气了:“要多久才能学会啊?”

师傅笑道:“当一个好电工,至少要三年!”

天啊,此言如当头棒喝,让他几乎晕倒在矿井里。

为了尽快学成,下班后,他将废旧开关拆下来,抱回宿舍,摆到书桌上,对着原理图捋接线图,把线拆了再接,接了再拆。零件散落满床,油污斑斑点点,思绪沉沉入梦。

足足苦熬了一个多月,复杂的线路才像一棵大树的干枝叶果,在脑海里形成整体脉络图。一个原本幽暗的世界,悄悄明朗了……

当电工,他不止干好本专业,别人的事情也多多帮助。天长日久,竟然学会了设备维护与维修、故障处理、安全防护等多种技能,成为队里名副其实的全能手。

毕竟还年轻,毕竟还生涩。面对夸奖,说话的嗓门不自觉高起来,走路也有些飘飘然。

2012年9月的一天,井下运输机电缆突发漏电事故,队长火速通知他赶紧去现场维修。

关键时刻,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故障点。

于是,机器被迫停止,生产戛然中断。

生产中断就意味着产量降低,产量降低将影响到绩效考核。

队长怒不可遏,急得蹦高,圆瞪着大眼,像饿兽一样围着他团团转,恨不得像某些抗日战争影视片中的英雄人物那样,直接手撕踢爆。

他又急又怕,惊慌失措,一遍一遍地排查,却又一次一次地失败。

秒针滴滴答答,汗水滴滴答答,心跳滴滴答答。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在电缆夹板中间一处极其隐蔽的地方,发现了故障铁片,犹如一枚小小的胆结石。

肝胆俱裂,浑身湿透!

队长满头大汗,精疲力竭,哭笑不得,旋即作出决定:“你打破了榆家梁煤矿因机电故障停产的时间纪录,罚款2000元!”

一次摔跤,生疼生疼。

一次教训,惨痛惨痛。

这次教训,让他进一步认清了现实:全能不代表全精,若要全精,唯有扎扎实实,唯有从深从细。

于是,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废寝忘食地钻研,全面走进了地球深处石头包裹中的煤炭世界,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绚烂多彩的技术世界……

半年后,他被任命为综采二队检修班副班长。

四、厚积“薄”发

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能源支撑,而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研究表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煤炭工业虽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但过去很长时间里,由于工业条件和思想观念所限,为了快捷方便,企业总是愿意开采厚煤层,而忽略或轻视薄煤层,造成了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

数据显示,薄煤层可采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8%,产量却只占总产量的7.3%,远远低于储量所占的比例。

薄煤层,泛指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米以下的煤层。

薄煤层也是煤啊,也是国家珍贵的一次能源,不能浪费,必须“吃干榨净”,既要采得出,又要采得尽!

榆家梁煤矿地处陕西省神木市店塔镇,现在虽然机械代替了徒手,但由于开采煤层厚度小,与中、厚煤层相比,薄煤层工作面开采仍然困难重重。

特别是综采工作面,当最小采高降到1米以下时,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高,在井下作业时,根本无法直起腰身,更不用说还要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了。

而他呢,身高1. 82米,在井下作業,很多时候需要匍匐,甚至爬行,像土行孙,似穿山甲。

原来在地面上打篮球时,总感觉个子矮小。如今来到井下,举手投足,磕磕碰碰,真后悔长的太高!

薄煤层采煤机械和液压支架受空间尺寸限制,既要求立柱缸径粗一些,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更希望立柱细一些,不占用太多空间。为此,设计人员无不抓狂。而综采工作面的单产和效率,只有中、厚煤层的一半,甚至更低。

两相比较,多劳却少得。干这一行,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那个著名的歇后语:老公公背儿媳妇过河——费力不讨好。

不讨好也要做,而且要做出成绩,探出新路!

这是煤炭工业绿色发展的需要,这是国家能源长远保障的需要,这是科学技术实现创新的需要!

薄煤层夹在地壳深处两道厚厚的岩层中间,犹如夹心饼干。在重力作用下,夹心部分极容易变形,导致压架事故。

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机械结构破坏,甚至顶板漏顶,涌入作业空间,生产瞬间中断。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神东煤炭集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薄煤层开采初期引进了波兰塔高支架。

然而,该支架应用到榆家梁煤矿后,又陆续发生了几起压架事故。在中国的土地上,洋玩意儿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如何改良设备?

起初,他们想让国外厂家帮忙改进。对方却答复说,我们的产品出厂之前已经反复调试,不会有问题。

聘请外方工程师前来呢,费用按小时计算,价格高昂。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他深受刺激。自己技术不过硬,尽管花了大钱,仍旧受制于人。

怎么办,怎么办?

进口机器就在眼前,为何到了中国就出现偏差呢?然而,徘徊在大门口,自己没有钥匙。

求人不如求己。苦苦思索之后,他决定自力更生。

翻阅资料磨破手指,实地考察走烂鞋底,渴了喝一瓶白水,饿了嚼半包饼干。

没有人知道,在改造机器的那段时光里,他曾经怎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但他的全部兴趣,就在于此。正像战士喜欢枪炮、良驹酷爱草原一样,这是他追求多年的梦想所在啊,是一种出自本能的迷恋,一种超越生命的关切。

终于,渐渐有了思路,渐渐有了方向,渐渐有了方法。

随之,他的建议在论证后得到采纳。矿上根据实际需求,决定同郑州煤机集团开展合作,进行机械国产化替代之路。

几经研发、试验,成套支架装备在工作阻力、结构性能上大幅提升,基本适应了薄煤层生产需求,压架事故得到有效避免。

除了改良支架等机械设备,他还和同事们一起对工程和生产措施进行了改善:深孔爆破上覆集中煤柱,弱化集中载荷;顶板长孔水预裂,弱化顶板,使基本顶能及时垮落;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设备改良,技术改善,问题解决,效率倍增。

青春作燃料,智慧为引信,山沟沟里也可以爆发出先进生产力!

五、智能变革

2018年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工业智能化大潮涌起。国内不少行业已经先下手为强,蓬勃发展。

以神东煤炭集团为代表的中国煤炭行业,必须顺应世界科技潮流,使传统的煤炭工业脱胎换骨。

理想很美好,但如何实施呢?

谁敢吃这第一只螃蟹呢?

重压之下,众人无语。

领导又找到他:“你们综采二队先上马一套国产智能采煤机,怎么样?”

他点点头,内心却在咚咚打鼓。

上马容易骑马难呀,智能化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无人化。在无人化运行前,工作面必须有几个人跟机巡视,如果把这些人撤去,万一出现事故,影响生产,如何是好?

何況,当时大家对国产设备普遍缺乏信心。

他决定以身试机。

作为技术负责人,自己不主动,又能让谁上前呢?

于是,他通知撤下员工,独自默默地走进工作面。连续几天监测、观察,但对机器不操作、不干预。终于确定,无人化是可行的,从而消除了大家的惶恐。

谁知正式投入生产,问题便开始浮现。有一次,由于震动剧烈,采煤机的机身竟然四分五裂!

看来,还是水土不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与现场的生产实际,总是存在距离。

而这一切,都需要现场工程师来解决,来改进。

于是,他又一项一项地观察、实验、调整、修正,而后向厂家提出意见,进行改进。

每天参加完生产调度会,他必须下井察看现场。

偌大的作业现场,随时都有紧急情况,这儿怎么修,那儿怎么改。已经开创的产量纪录需要保持,层出不穷的新发难题需要解决。稍有偏差,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元的损失啊!

思维像一条柔韧的蚯蚓,在深深地寻觅,寻觅着那一片幽明。

有时候,晚上失眠。睡不着,就到井下转一转。渐渐地,黑黑的煤炭、隆隆的声音,静息了他内心的躁动。

针对智能化采煤机械出现的不同问题,他经过苦苦思索和反复试验,设计出了不同的改进工艺,比如“以顶控底”“顶模板+底平刀+底调整”“顶预测+模糊计算”“顶模板+模块调用”等方案……

半年时间里,这样大大小小的改进,达50多项。

任何变革,不仅有阻力,还会有缺陷。

不久,在经过种种改进之后,智能化采煤机械的最大缺陷,终于明显了,那就是三角煤区的回采难题。

所谓三角煤区,就是自动化机械手在工作面来回采挖时,至两端拐弯处,各形成一个三角地带。机械手每每在这个三角地带作业时,不仅速度慢,还可能造成端头搭桥、过渡不平等工程质量问题,影响产量。

国外煤矿的类似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外国人认为这是机械作业的客观现象和天生缺憾,无法改进。

但他不甘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对三角煤区进行了仔细观察。针对不同的运行区间,将煤机和支架需要的动作做出分析和固化,一点一点试错,一点一点修改,像蚂蚁搬家,似蜜蜂筑巢。每操作一步,都会判断和记录下这一点改动带来的细微变化。

一个月后,终于利用上位机软件对三角煤工艺编辑固化,使煤机得以在正确的位置完成正确的动作。

而后,他又利用端头“顶模板+定采高”的割煤策略保证了作业质量。

然而,煤机到端头极限位置如何能够准确地停下来,并精准返刀,又是一个技术难点。

他通过“动态极限位置采集+惯性修正”的方法,确定了返刀点,用物理极限位置触发返刀的方法,为端头返刀提供了保护。

……

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最后,无论在割通段、返刀段、扫底煤段,还是斜切进刀段、吃三角煤段,无人设备均能与人工操作相媲美。而且,其高度可靠的执行性,使无人化生产工艺远远优于人工割煤!

六、黑领白领

无人化,是不是就不需要人呢?

虽然智能科技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但在生产过程中,随着采场条件不断变化,难免会有需要人工调整的地方,这就又出现了人机配合的现象。

若收到调整信息,工人必须精准发送命令,做到令行禁止、使命必达。

对此,他一边改进编辑模板,一边培训复合型操作人员,用班组示范的形式,教一个、带一个、帮一个,掰开揉碎,毫无保留,充分保障了无人化生产的工艺流畅和生产效果。

随着智能化的深入推进,榆家梁煤矿的作业人数,像鹞子俯冲,急转直降。具体到综采二队,先是从12人精减到8人,而后又从8人压缩为5人,最后只剩下3人。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员减少大半,工效翻了四番!

再看看我们的矿工兄弟,纷纷从井下回到地上,换上白衬衫,端坐操作岛,手执热咖啡,浅尝细品,满室飘香,满脸堆笑……

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在千里之外,也能遥控指挥大地深处!

多年以来,社会惯于把职场人群统分为两大阵营:白领和蓝领,前者指商务人士,后者即体力劳动者、工厂工人。

在以上两个熟悉的说法之外,你或许还会发现媒体中出现的其他“领”。

譬如,技术员叫灰领,秘书及其他文职人员叫粉领,环保主义人士叫绿领……

而矿工呢,则被叫作黑领,俗称“煤黑子”。

如今,煤黑子被洗白了!

昔日黑领,俨然成为白领!

蓝天白云之下,黄土沟壑之间,绿色覆盖黑色,巨龙般的皮带运输长廊,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

2020年1月,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2021年6月,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运城举行,主要考核智能化参数设置、现场故障处理两项指标。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带队一路过关斩将,独占鳌头,获得全国冠军。

2022年12月,榆家梁煤矿顺利获评“A类智能化矿井”。

……

七、大国工匠

从2011年正式入职榆家梁煤矿,他已在这里整整干了12个年头。

当初和他一起到来的15位同学,有的跳槽走了,有的转岗去了办公室或其它部门,只有他还滞留在生产一线。

不能說他不向往舒服的地方,就算自己无欲无求,老婆孩子也需要更好的生活啊。

事实上,自从他进入煤矿,家属不仅没有过上更好的生活,连最初的稳定也失去了:由于他专业精通,几次被集团旗下的其它分公司借调,有时一走就是一年。这样,妻子和孩子也只好跟着他,六次搬家。

幸好,近几年终于结束漂泊,在神木市大柳塔镇买了一套楼房,一家人总算安顿下来。

小儿子只有五岁,正是淘气的年龄,常常把他辛辛苦苦获得的奖牌、奖杯哗啦啦扔一地,随意摆弄,踢来踢去。

妻子见了,眉头紧皱,难免责怪儿子,甚至要打屁股。

他看小家伙哭泣的样子,心疼地抱起来:“玩吧,随便玩,荣誉代表过去,过去的事儿别太当真。”

那堆“玩具”里,有集团和矿上的奖励,有行业、专业大奖,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级荣誉……

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比肩的,是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发的“大国工匠”证书。证书放在抽屉里,被好奇的小家伙经常翻出来,摸得油渍斑斑。

很难想象,1989年出生的他,已做出了这么多成绩。

多少年了,他就是这样,点燃着自己的青春,照亮了漆黑的矿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就好像是一棵繁茂的大树。这棵大树需要艳丽的花朵、甜美的果实,但更需要朴实的主干和侧枝,而他,无疑是侧枝上长出的杈丫上的一片绿叶。

采访中,我总想让他尽量把荣誉背后的故事多多地叙述出来,无奈他的嘴巴总是笨拙,表达不出我的急切。

而他的妻子,似乎有些紧张和激动,又似乎不忍回味过去,眼角含着泪说:“过去的不提了、不提了……”

再问,怎么也不肯说。

赵云飞,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赵是赵钱孙李的赵,云是云朵的云,飞是飞翔的飞。

生于红旗渠的石头旁,投身榆家梁的煤矿中,他希望青春的自己像一朵洁白的云,在煤海上空永远地飞翔……

——选自2023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石头煤层
路上的石头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薄煤层综掘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煤层巷道支护研究
松软低透煤层CO_2爆破增透技术应用研究
移不走的石头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三软煤层掘进支护综合分析
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