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拥抱散文世界的人

2023-09-13 15:12张中飞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志成刊物散文

张中飞

认识刘志成,完全是一次偶然的相遇。

大概是二OO六年的初夏。一天,我在鄂尔多斯日报社振荣兄的办公室谈事,敲门进来了一位憨厚的年轻人,这人便是刘志成。振荣兄介绍说,他是全国著名的散文作家。

从此,便与刘志成有了十多年真情实意的交往。

刘志成,陕西神木人。体胖脸宽,相平貌敦,实属平常之人。其少时,家贫人众,生活维艰。高中毕业后,谋生北上,闯荡于鄂尔多斯高原。起初,钻煤窑,蹬三轮,是为业。随后,入职企业,以文务职。其间,苦读苦写,出笼颇多散文篇什,引起文学界业内人士关注。从此,一发不可遏止,至今,为文甚多,尤以散文而著称,成为一代散文名家。他的散文名篇《怀念红狐》《去赶那达慕》被收入教科书,也有多篇散文,被多个省市高中作为语文试卷阅读试题。因散文得奖,总计已超过百十余次,可谓蜚声文坛,硕果累累。

然而,在我看来,他写的散文固然佳篇叠萃,厚重凝华,多有赞辞。但他钟情于散文的拳拳之心,不变的执著情怀,炽热泼洒的一腔热血,不遗余力追求的唯美境界,并为此敢于牺牲自己一切的高尚风范,却更使人们感动,也更值得人们的钦佩。毫不夸张地说,刘志成是在用生命,蘸着浓浓的血液,书写散文,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散文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为了散文。

刘志成写散文是不要命的。早些年,但凡熟悉刘志成的人,都对他有着深刻的印象:不修边幅,长长的头发,黝黑的面孔,深邃而带着血丝的眼睛,粗糙的大手,一副疲惫而坚毅的样貌。这般形象,就是刘志成不要命写散文而塑造出来的。

东胜城郊有一间小茅屋,很不起眼,刘志成就租住在这里。夜深人静之时,这间小茅屋里的灯光像幽灵一般,射出灼灼光芒。刘志成就在这里通宵达旦,创作着自己的散文。饿了冷馒头一个,渴了一瓢冷水。

这样的日子,一熬就是五年。这五年,刘志成受尽了寂寞、孤独、寒冷、酷暑、饥饿、贫穷的折磨,但他收获了喜悦与成功。

二OO七年,刘志成已享誉文坛,可谓红极一时。评论他散文的文章,汹涌如潮,遍及长城内外。

而就在此时,他却萌发了一个想法,创办一本杂志,专门为作家们发表西部散文提供一个平台。这个想法很单纯,却又很大胆,这符合刘志成的性格。任何事情在他的心目中,就怕想不到,不怕办不到。果然,这份名为《西部散文家》的刊物,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一举就办成了。这确是散文界的一件盛事,也为刘志成的人生涂抹了一层明丽而辉煌的色彩。而且,这刊物一办就是十多年,至今还像一棵常青树,蓬勃地生长在中国文学的天地中。当然,办刊期间的曲折艰难,他付出的心血,是一言难尽的。他的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流淌在静悄悄的夜晚,那份孤独与无助,只有他才体会到了那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但是,刘志成却用坚强的信念,慰籍着他滴血的心灵,因为,在他看来,尽管自己付出了物質上以及精神上的诸多牺牲,能为散文作家们提供一块阵地是值得的。他曾感慨地说,能办成这样一件好事,是我前半生最值得骄傲的事。由此可以看出,散文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早已与他的生命融为一体了。

早些年,刘志成是个极度贫困的人。起先靠打工为生,之后才在东胜文联有了一份稳定的职业。他的妻子高彩梅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夫妻俩有两个儿子,一家生活过得很紧张,生活负担很重。可是你要知道,自从创办起了刊物,他们夫妻俩不仅要编辑稿件,而且每年还要自掏腰包举办一届散文节,北至呼伦贝尔大草原,西至甘肃贺兰山,南至贵州的崇山峻岭之间,至今已举办了十四届。别说这十四届的费用需多少,单就其间不厌其烦地奔波,就足以使一般人难以承受。但刘志成就是刘志成,他的感受与局外人是不一样的。每届散文节,他和他的妻子高彩梅都要精心组织,他都要热情洋溢地致辞,他把这当作了他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因而,他饱满的热情,时时激励着他周围的文学界朋友。他的朋友,著名散文作家史小溪说,志成心里有一团火,处处温暖着大家。这话是真心话。刘志成的温暖,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少的开支。因为办刊的原因,也由于他的散文,他结识了全国不少作家。因此,还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朋友。就连著名的老作家蒋子龙,来鄂尔多斯采风,也是由刘志成夫妻以个人名义接待的。因此,鄂尔多斯文学圈子里的同仁们戏称他们是当地唯一的文学专业户。这是戏称,却也是事实。原先,高彩梅是不写散文的,或许受刘志成的感染,后来也操起笔来,独辟蹊径,专写情感散文,行文流畅,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犹如涓涓细流,一篇篇佳作应运而诞生,终于集为巨制,有了名头,还多次获得奖项,现在也是一名响当当的作家,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夫唱妇随。他们夫妇的热情,让好多外地来的文友好生感动,分别时的场景,往往是热泪涟涟,难舍难分,那场面令人感动。一位来自四川的文友说,到鄂尔多斯能受到刘志成、高彩梅夫妇亲人般的接待,他才真正感到了文人相亲,草原宽广的含义。

对于刘志成这些举动,有些亲朋好友不理解,对他说,你家经济条件也不大好,每年却要花费这么多资金,用于办刊物,接待文学界的朋友,这是图啥了?刘志成对他们说,我甚也不图,就图我对散文的一片真情。

刘志成是个非常执着的人,特别是对散文的钟爱,已到了痴情的地步。他的生活中,似乎不能没有散文。一旦有了散文,他就会变得精神十足。这也是刘志成的一个特点。当然,刘志成对散文的梦想,是绚烂多彩的。不仅自己写散文,妻子写散文,创办刊物,而且他还到一些高等院校搞文学讲座。他这十多年去内蒙古大学搞过散文创作讲座,也去延安大学搞过讲座,也到全国各地搞讲座不下20场。听众的反响,一致叫好。这使刘志成得到莫大的荣幸与安慰。他说,我能将自己的创作经验,分享给大家,才不负我的使命,我的生命才有价值。近几年,他又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在网上面向青年散文爱好者授课,二是在当地开展小学生散文创作培训班,以培养散文创作青年作家和后续人才。每每谈到办培训班的事,刘志成总是动情地说,能培养出更多的散文创作人才,就能写出更多的好的散文作品,就能起到鼓舞人教育人陶冶人情操的作用,中国的散文园地也会更加绚烂多彩,散文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或许,刘志成对散文的作用,寄予的希望太大,也太深远了。但是,谁又能说,没有这样的深层次的思考,远大的报负,刘志成哪来那么大的动力,能忍辱负重,殚精竭虑,二十多年持之以恒写散文,十多年坚持办刊物。试问,这种精神难道是一般文人所能企及的吗?

刘志成不仅有情怀,而且还是很有情趣的一个人。他爱好朗诵,也喜欢唱秦腔。在接待远方来客时,向客人敬酒时,往往是他的两大拿手好戏,朗诵与唱秦腔。他朗诵的姿势很滑稽,往往让人忍俊不禁,大声发笑。但他很认真,也很真诚,他那并不标准的陕北普通话,往往又使人们有了另一种的享受。他唱秦腔,高亢嘹亮,喊声震天,像有千钧之力,能把厚厚的陕北大山撕开一个豁口一样,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听者。这些朗诵,这些高唱,似乎也成为了刘志成散文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刘志成还像一头牛,鞠躬写作散文,竭力创办刊物,奔波四方讲学,潜心辅导文学新人。我想,中国的散文天地里,能有刘志成这样钟情于散文的人,实属散文世界的一件幸事。当然,我们期待的刘志成,大放异彩的一天,一定是未来岁月中最值得庆贺的那一刻。

猜你喜欢
志成刊物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连志成:一心向战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周志成:我们要从跟跑迈向领跑
天天都是感恩节
我最喜欢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