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颖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条标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深刻”作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三是观点具有启发性。要使作文做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辩证分析,揭示因果
事物是纷繁复杂的,我们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单化,而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这样我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合乎事理乃至深刻的评价。所谓的辩证分析,就是要仔细辨析此事理与彼事理之间多种多样的关系,它们或相通、或相似、或相关、或相反、或大同小异、或似是而非。从思辨角度看,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从多角度、多种因素中考虑问题;不仅要看到问题的异中之同,还要认识到同中之异;不仅要从一般的、静态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要注意到特殊的、动态的因素作用下客观事物的变化。
我们要善于“以问引论”,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在論述中,要善于提出“为什么”,以此引入深层次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因果论证是就论证而言,它表现在外部方法上;“以问引论”是就思路而言,它表现在内部逻辑关系上。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等。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这些不同的联系。
2.横向分解,阐述内涵
我们要想把一个问题解说得透彻、深刻,对这个问题横向剖析是比较易于操作的办法。即把一个问题横向分解成若干个角度,从这些角度出发,逐项探究说明。这是横向思维在论证上的具体运用,可以反映出考生思维的广阔性。
3.纵横开掘,多面剖析
除了横向分解,在写作中,为了把道理说透彻,也可采用纵横开掘、多面剖析的方法。即把纵向思考和横向思考结合运用,既要能将纷繁复杂的各种视角正反结合,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又能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让事理贯穿古今。这样纵横开掘,多面剖析,能有效地把问题说深说透。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一座高山,人们会有三种态度:一是畏惧攀爬艰难选择放弃,错过了山上美景,却可以将时间用于领略别地的风景;二是选择出发,但在最险峻之处后退,虽没有看到最美的风景,但可以无悔矣;三是敢于“犯其至难”,可能登上巅峰,领略奇伟、瑰圣之景观,但也可能遭遇生命之险。人生如登山,这三种态度对人生选择和社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维分析】
文题所供材料呈现出对登山的不同态度,第一种,拒绝登山,但可以领略别处风景;第二种,选择出发,尽志无悔;第三种,迎难而上,坦然接受后果。材料最后一句点出“人生如登山”,启发我们要从这三种态度对人生选择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出发进行思考。所给三种态度并无高下之分,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不同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要自己感觉幸福、有意义,就是好的人生选择。选择第一种态度,可以理解为不必纠结、专注于成功,人生处处都有美丽的风景。选择第二种态度,可以理解为尽人事、听天命的一种豁达通透的人生选择,既积极进取,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坦然接受命运。选择第三种态度,可以理解为激流勇进,知难而上,在领略美景的同时,也接受生命可能面临的危险。考生写作时,当根据自己的人生追求,选择其中的一种展开论述。
优秀作文首先要做到审题精准、主题鲜明,若能将两种或三种态度有机融合,论述人生选择应该多样,价值观可以多元,从而成就独特人生,则思想深刻集中。考生在作文时要想把题目导向做深做透,不但取决于立意是否深刻,而且要看立意在作文中如何向纵深发展。从思路上来说,这就要求考生揭示其矛盾如何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从写作技巧上来说,考生要驾驭文脉,控制立意,使其贯穿作文的首尾,不受相近、相似的观念的诱惑、干扰,保证文脉层次分明地走向深入。而文脉的层次深化则是通过分析矛盾转化的条件、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实现的。当然,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他方面的二元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主次关系。
在具体行文时,考生要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不惧艰险,勇于向最难之处攻坚。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勇于攀登,“会当凌绝顶”,才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绝美体验。不管是个人的人生,还是国家的发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都应当有勇于向最难处攻坚的勇气。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不要贪恋眼前“躺平”的快乐,“与世无争”“无欲无求”只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二要勇敢行动,脚踏实地,通往山顶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三要目标坚定,坚持不懈,不断向上攀登,最终抵达顶峰。
【写作示范】
人生百态,但行己志
◎一考生
群山在前,高度不同。你我恰好立于山脚,仰望其高峰,是转身挥手作别,还是去征服那高山、征服自己?
这是人生何处行止的议题。但看世间众生、人生百态,便知没有答案。吾以中国文人之例省问之,探究一二,与君共勉。
若问东坡居士,应得其言,向远而行。他的一生虽有被迫无奈之处,但也皆化为了自得之乐。他远离朝廷的高山,避开了钻营的人群,向远而歌。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转身挥别高耸的山峰,径自走远。这,是一种自由。
若问王子猷为何雪夜访戴,至其家门不见而还?答曰:“吾乘兴而往,兴尽而还,何必见戴?”王与戴之居所,有一夜舟程,王子猷见雪而喜,欲与戴同享,不畏道阻且长,至其门而返,是尽兴也。这,是一种自在。
不妨再问徐霞客为何抛家舍业,遍游名山大川?那一路跋涉,其间险阻,是旁人难以体会的。他历漫漫风尘,得《徐霞客游记》。这,是直面高峰勇攀登,自得其乐也。
夫三子者之行,何如?其有上下高弱之分乎?自由、自在、自得,皆有一“自”,若得此“自”,高山平地又何异之有?而此“自”谓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自”,各人各自之命运也。高山直立于此,攀之与否,全凭自身愿与不愿,仅此而已。
无论我们如何抉择,都是百态中的一景,便如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皆为自然点缀。兽贵于虫鸟、贵于花草乎?若无虫,则无鸟,若无鸟,则无兽,更无花草,浊气不得清,万物俱寂。由是观之,攀登之人、远行之人、半壁见海日之人,于人类这个大的共同体面前,不过各展其态。人生百态,如大道三千,是自然之理。
那整日居家饱睡之徒,于世界亦有益乎?非也。如此不知己为何物、胸无大志、目无远见之人,其未见山也,自无将高山与平山视为一景之过程,怎可谓之为百态之一?不过社会之无益蛀虫耳。
既如此,君子又应以何立世?《易经》云:“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与之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君子最初的人生路途是迷茫的,顺应己心才是正途。其间或有良人引路,然后独立前行,是为君子之成。
综此,山无异矣,攀登由己。只要能明辨事理,苏、王、徐三人皆为吾等“西南之朋”。但行己志,莫问前程。
◆素材链接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
◆点评
本文如行云流水,文脉一气呵成,围绕登山的三种态度,分别赋予了攀人生之峰时“自由、自在、自得”之意,且能运用苏轼、王子猷、徐霞客等事例论述其内涵,又能顺畅引用《周易》的经典语句,可见考生审题之精准、文学积累之深厚。考生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圆融的结构,首尾相应、正反对比,摆事实、析原因、明方向,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