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提出的客观依据、深远意义及落实举措

2023-09-13 23:32丁声俊
中州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粮食食物资源

丁声俊

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再到大食物观乃至“大健康观”,是确保“大国粮安”的不断丰富发展的新思维。2015年以来,党中央在发布的多个文件中都明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并把这一新理念作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1]。这段具有纲领意义的论述,是党中央为我国农业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的大方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大食物安全”做出的大决策,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实施的大举措。

一、大食物观提出的客观依据

一个经济科学新命题或新理论的产生,都是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产物,也是以客观环境为必要依据的。目前我国提出大食物观的新论断,自然是以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与发展环境为支撑的。由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再生产规律,以及我国农业粮食产业发展的实践,可以引导出大食物观提出的四大基本依据: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是时代背景,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是基础条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水平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需求条件,统一大市场体系建立、全面市场化流通搭起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物流条件。

(一)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所谓大食物观,是指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面向全部国土、充分开发以谷物为重点的全部食物资源,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需求。开发全部食物资源,是落实大食物观的重要基础。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是在充分保护、用好耕地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草原、森林、海洋、湖河、沙漠等资源,向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要热量和蛋白。也就是说,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蛋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多种类食物的有效供给。严密的逻辑表明,大食物观是一个完整的新论断:开发“大资源”是基础,是为了满足居民对“大食物”的需求,以促使其取得全面充足的营养素,即实现科学“大营养”,最终达到增强民众“大健康”的目标。正确处理它们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推进“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是构筑大食物格局的完整统一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变化

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粮食总产量创“十九连丰”的奇迹,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这意味着,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党和政府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客观分析人民生活的发展变迁与历史格局得出的科学判断。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由解决较低层级的供需矛盾转向解决中高层级的供需矛盾,从解决“数量短缺单一型”供需矛盾转向解决“优质充裕多样型”供需矛盾。由此可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具有强大的逻辑必然性和时代必要性。

这里还需要清醒看到,当今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新形势、新环境: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所谓的大变局,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是百年来一系列历史变局的演进、叠加和积累,昭示着未来的新归宿。所谓大冲突,是当前仍处在激战中的俄乌军事冲突,其已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事件,严重影响粮食、化肥等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导致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动摇了全球价值链的基础。

综合上述,大变局和大冲突相互叠加、交织,必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冲击。当然,既有严峻挑战,也有难得机遇。我国的根本对策在于,在坚定保持战略定力的前提下,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切实落实大食物观,高质量发展农业粮食产业,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农业强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持续提高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也是践行大食物观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多年来,我国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投入、扩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可逾越,并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在16.5亿亩以上。迄今,全国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4亿亩,普及推广良种、良技、良法和节水、节地、节肥的先进技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以上。所有这些促使我国粮食总产量打破一般周期,创造了“十九连丰”的奇迹。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以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稻谷和小麦的自给率接近100%[2-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不仅加强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成为世界粮食安全的稳定力量。

(四)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呈逐步升级趋势,为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提供了客观需求条件。第一,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上涨趋势。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第二,城乡居民用于食物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逐步缩小,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2022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比1978年下降27个百分点,达到30.5%。其中,城镇为29.5%,农村为33.0%[4]。第三,主食消费量稳中稍降,副食消费量趋增。通常被称为主食的大米、白面等多年来消费量稳中趋降,而被称为副食的肉、蛋、奶、果蔬,以及水产品等优质化“菜篮子”食品需求旺盛,市场容量巨大。在城乡居民口粮保持基本稳定稍有增加的同时,现代畜牧业必需的饲料粮消耗量呈现增长态势。第四,居民食物消费出现新特征,主要表现为:食物消费规模扩大化、结构合理化;食物消费品种多元化、质量标准化;膳食模式科学化、营养平衡化;消费行为文明化,尚德节俭常态化;追求消费绿色化,食物生态安全化;消费方式便捷化,越来越个性化。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我国城乡消费市场将逐步恢复,升级类商品消费以及新型消费等均会较快增长。如今,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以上。中国已成为世界商品第二大消费市场,网络第一大消费市场[5]。

(五)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

我国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分布广泛、高度集中统一的市场体系,具有超大规模、完整结构和发展潜力,并拥有“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优势,为落实大食物观创造了“内循环”条件。近10年间,我国净增各类市场主体1亿户以上。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市场主体超过1.69亿户,堪称世界之最[6]。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人数大幅增加。截至2022年12月,全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7]。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显现出强大的韧性,即具有解决农产品市场体系遭遇到各种问题的客观条件和能力。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虽然面临严重困难和多种挑战,但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条件依然存在。这是由以下客观条件所决定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供给量和市场流通量庞大,客观需求旺盛;农产品市场分布全国城乡,回旋余地广大;新兴市场主体大量涌现,素质全面提高,促使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成熟度不断提升;市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技术产业化应用,使市场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从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看,新建市场主体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以及科技、信息服务业,空间广阔,行业众多。这些可产生内在动力的基本因素,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落实大食物观的强大物质基础与活力源泉。

二、贯彻大食物观的深远意义

实施一定的经济发展方略与方针、改革与改制、创新与创举,一方面应以一定的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另一方面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这两个方面来衡量,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贯彻大食物观的理论意义

大食物观是新时代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人们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它是人们对什么是“大食物”,为什么要树立大食物观,以及怎样落实大食物观的看法与形成的系统理念。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是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方位上,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科学答案。

首先,大食物观坚持人民主体性,即以人民为发展主体和中心。大食物观以人民福祉为宗旨,完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这意味着,贯彻大食物观的唯一出发点和归宿点,就在于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大食物”全产业链开发,不断有效开发要素资源,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让人民群众的食谱更丰富,餐桌更多彩,生活更幸福,身体更健康。

其次,大食物观坚持内生主因性,即以事物内部矛盾运动为发展主因。通过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提高和改善食物供给质量,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满足居民对于优质化、多样化、营养化、绿色化、保健化、方便化、安全化食物的需求。

再次,大食物观坚持实践整体性,即把“大农业”“大食物”“大营养”和“大健康”四大产业辩证统一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一方面,落实大食物观,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发展“大农业”,科学开发多种多样的食物,使之具有“大食物”“大营养”的优点;另一方面,大食物观倡导科学膳食,即以现代营养学原理和人体生理需要为引导,澄清对营养概念的误解,采取科学膳食方式,改善居民营养平衡状况,实现居民“大健康”的目标。

最后,大食物观坚持发展的生态性,即推动“大食物”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在此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本改变。贯彻大食物观,在多途径、全方位开发利用要素资源过程中,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采用生态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同时,坚持“优、节、保、建”四大原则,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样,把资源消耗浪费、环境污染损害降到最低限度,而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提到最高水平。

综合上述,贯彻大食物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以加强粮食安全和大食物安全为目标,以充分开发利用全要素资源为途径,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调节手段,提供了构筑大食物格局的新途径以及新时代农林牧渔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融发展理念与宗旨、发展方略与重点、发展目标与途径为一体,堪称丰富和创新发展经济学的重大成果。

(二)贯彻大食物观的实践意义

贯彻大食物观,具有政治、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有利于解决当代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开发利用全部资源,增加粮食和“大食物”产能;有利于改善食物供给结构和质量,增强确保“大国粮安”的能力;有利于满足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实现科学膳食和营养平衡;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有利于发挥资源替代作用,缓解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足的压力;有利于开创农村新产业,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增强乡村振兴动力。具体来说,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将会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效果。

1.开发广阔国土,发挥资源替代作用

我国国土资源的结构特点是耕地、林地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少,森林约占13%,耕地约占10%;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大多禀赋较差,交通闭塞,利用难度大。显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后备土地资源利用难度大是必须弥补的短板。其途径之一就在于开发广阔国土,发挥资源替代作用。贯彻大食物观,就是广开视野,全方位、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开创新产业,包括向森林、草地、山地、江河湖海、设施农业索要特色食物;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增产多样化、优质化产品;发展生物科技,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索取热量、蛋白质等优质食物。采用比喻的说法就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树上粮仓”,增产优质、特色木本粮油产品;发展蓝色经济,建设“海洋牧场”,增产高价值水产品;发展白色经济,建设“蛋白工厂”。鉴于此,落实大食物观具有替代土地资源、丰富市场供给、改善居民膳食、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等多方面的作用,需要在珍惜、保护与有效利用耕地的同时,积极扩大开发耕地以外的国土资源。

2.打开森林宝库,建设“绿色粮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巨大的森林宝库和食物资源库。森林食品被公认为人类第四大食物来源,它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原料,遵循动植物和微生物自然生长规律生产加工,无人工合成添加物的食品。森林食品以森林的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具有原生态、无污染、保健、安全等多种优点,是比普通农产品更天然、更绿色的食品。现今人们初步了解、开发利用的森林食品有十多类,主要包括:森林药食资源、森林坚果资源、森林水果资源、森林蔬菜资源、森林油料资源、森林淀粉植物资源、森林花卉资源、森林香料资源、森林色素植物资源,以及森林食用菌资源等。迄今,我国主要通过开发木本粮油资源及振兴林下经济两条途径开发森林食物资源,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1年,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已超过6亿亩,各类经营主体超过90万个,从业人数达3400万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总数达649个。按照《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25年)》,到2030年,林下经济的经营和利用林地总面积达7亿亩,实现总产值1.3万亿元[8]。可见,对于主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压力巨大、资源和环境约束严峻的我国而言,开发森林食品资源可发挥巨大的资源替代作用。

3.开发广袤海洋,耕耘“蓝色牧场”

我国是世界水域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港湾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能源等海洋自然资源。内陆水域有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总面积约2700万公顷的淡水养殖基地,近海海域有总面积约4.73亿公顷的海水养殖空间[9]。海域拥有2万多种海洋生物,渔业资源丰富。就鱼类而言,全世界约有3000种鱼类,中国约占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淡水鱼类居多,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广。这些构成了我国浩瀚的“蓝色国土”,生产的海产品是营养价值极高的蛋白食品,具有极大的食物资源替代作用。近年来,我国通过科学利用广阔海域空间,提升海域生产力,建立生态化、良种化、工程化、高质化的渔业生产与管理模式,实现了“陆海统筹、三产贯通”的海洋渔业新业态,海洋经济规模总量不断取得突破。2012—2021年,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海洋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特别是新兴海洋产业的增速超过10%[10]。

4.开发广袤草原,建设“肉库奶罐”

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3%以上,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比重高达40.9%。历经改良和建设,我国广阔草原变成现代大牧场,目前全国草原划分为五大新牧区,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各大牧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各异,适宜于发展多种特色牧业,盛产多种动物蛋白食品和珍贵畜产品,像肉、奶、皮、毛、羊绒以及产量可观的杂粮等。如今,我国畜牧业转型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保供给,肉蛋奶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4亿吨以上,畜禽养殖综合规模化率达到60.5%;保安全,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6%,质量安全水平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保生态,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4%,绿色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11]。2022年,我国的肉类、蛋品、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的总产量都高居世界第一位,奶类总产量高居世界第三位。其中,牛奶、牛肉和羊肉总产量依次达到3932万吨、718万吨和535万吨[12]。这表明,贯彻大食物观,借助生产手段、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等方面的显著进步,将促使草原成为动物蛋白食品“肉库奶罐”。

5.科学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过去单一、粗放型的农业经营方式,造成对耕地、水资源等的过度和不恰当利用,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峻挑战。大食物观强调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等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贯彻大食物观,必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绿色技术缓解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农业环境污染的压力,实现粮食绿色低碳生产[13]。以草原为例,广阔草原的物质生物地化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的作用不可替代,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系统,不仅承担着为人类提供各种植物和动物蛋白食品及原材料的基本功能,而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食物观指引下,对草原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将使其防风蚀、固沙漠、防治沙尘暴、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净化空气等保障生态环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同时,健康的草原生态系统可以抑制温室效应,以及减缓噪声、释放负氧离子、吸附粉尘、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生活与生产环境的作用。

三、大食物观的落实举措

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和多领域,必须辩证处理好落实大食物观与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改革、与改善居民食物营养、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保护资源环境、与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关系。在处理好上述重大关系的过程中,要着重采取以下五项必要举措。

(一)坚持辩证思维,用好“两点论”和“重点论”

运用辩证思维,全面处理好落实大食物观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关系。一方面,粮食属于“大食物”的范畴,粮食不仅是食物,也是生产其他食物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食物的多样化不仅可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让居民吃得更好、更营养、更健康,而且有利于开发全部国土资源,减轻耕地资源不足的压力。鉴于此,在落实大食物观过程中,必须坚持用好“两点论”和“重点论”。

1.粮食在食物系统中占据首要地位

食物系统由来自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和生物的多样化食物资源的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制备和消费等整个产业链条所构成。根据所含主要成分不同,食物大体可以划分为五类:谷类、薯类及杂豆;动物性食物,包括猪、牛、羊、禽等肉类,以及禽蛋、奶类和鱼等;油脂类食物,包括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果蔬和菌藻类食物;木本粮油和坚果等特色食品资源,包括茶子油、橄榄油、牡丹油、核桃油、棕榈油等木本粮油和板栗、大枣、柿子等坚果。由此可知,第一,作为生活资料,粮食是人类口粮,是维持民众生计和生存的根本。第二,作为生产资料,粮食是多种工业原料,包括现代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及燃料乙醇工业等都不可缺少。第三,作为军用战略物资,粮食对于“备战备荒”和巩固国防不可或缺。第四,作为重要后备物资,粮食是抵御严重自然灾害、防灾救灾的压舱石。第五,作为特殊商品,粮食是防范市场风险、稳定市场的稳定器。从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启示:在大力开发利用全部要素资源中,必须把确保和加强粮食安全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决不能以“大食物”替代粮食,更不能不要粮食。

2.粮食在居民食物营养平衡中起基础作用

食物具有明显特点:第一,各类食物分布广狭、产量高低、作用大小及生长的环境条件等各不相同。第二,各类食物的构成结构、组成成分各不相同,所提供的营养素及其比重也不相同。第三,各类食物以不同比重提供人体必需的七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第四,人体生理发育和健康保障对各种食物的需求量及营养素摄入量各异。各类食物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实践证明,粮食(谷物、薯类和小杂豆)的生产总量、销售和消费总量,在各种食物中都高居首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主要膳食谷物与薯类是人体所需能量、多种微量营养素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提供的总能量约占50%—65%,这表明,粮食在居民食物营养平衡中起基础作用。

3.粮食是生产动物蛋白食物的基础原料

所谓的动物蛋白食物基本上是饲料粮转化而来的。以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动物食品为例,目前一般饲料转化率(料肉比)为:生产1斤猪肉,大体需要消耗3斤多饲料粮;生产1斤牛肉,大约需要消耗6.5斤以上饲料粮;生产1斤禽蛋,大约需要消耗2斤饲料粮;生产3斤奶,至少需要1斤饲料粮“催奶”。此外,还需要配入相当大数量的、不同比例的蛋白饲料(大豆、菜籽蛋白等)。如果削弱或缺少粮食这个基础保障,膳食结构的重要构成内容肉、蛋、奶、鱼,以及果、蔬、菌等多样化食物都将成为无木之林和无源之水。因此,为落实大食物观,必须打好粮食安全的粮食基础。

从以上阐述中可进一步认识如下逻辑观念:只有确保端牢14亿多人口的饭碗,并增强其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的体力、智力和劳动能力,方可振兴和发展各项事业。为此,需要高质量发展“大食物”产业、草原“绿色食物”产业、海洋“蓝色食物”产业和生态型林业食物产业;优化农业粮食供给结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商品市场流通体系及“无缝连接”的物流系统;构建粮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然,在客观认识保障粮食安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大食物”的价值和作用,从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推动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二)坚持供给侧改革主线,注重数量提升质量

一部农业粮食发展史,就是一部由低到高、由传统到现代的农业结构转变和升级的历史。包括农业粮食在内的经济结构问题,极具普遍性、复杂性、变化性和长期性,因此农业粮食结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客观环境的变迁,农业粮食经济结构必须相应转变和改革。

1.农业粮食产业进入了结构改革的关口

21世纪初,国内粮食市场多重矛盾交织,新老问题叠加:部分粮食品种供过于求,相对过剩;普通品种储粮滞销,去库存任务艰巨,收储制度亟须加快改革。这表明,我国粮食供求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同时,我国农业粮食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其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紧要关口。鉴于此,必须推进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粮食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快农业粮食转型升级,在注重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朝着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转变和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落实大食物观,就是顺应以供给侧为重点、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向而行的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工程。供给侧和需求侧必须保持协调、平衡的比例关系,否则就会出现农业粮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的情况。例如,有些产品供不应求,造成消费者“买难”;有些产品过剩或不足,造成生产者“卖难”,过剩与短缺并存,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和严重浪费。鉴于此,实施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需求侧结构的变化,具有极大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着力补齐农业粮食供给结构的短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是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即提升其供给的总体质量及其相应的服务能力,以达到规定的标准与品质要求。第一,要补齐产品的质量短板,确保优质粮食持续稳增。目前要调动一切资源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第二,要补齐食用植物油料短板。基于食用植物油市场需求量大,而供给缺口大、进口数量大的状况,当前要因地制宜扩大大豆、油菜籽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第三,要补齐农业粮食生产结构的短板。合理调整农业粮食生产布局,抑制“南粮北移”扩大的趋势,注重发挥南方地区积温高、土壤肥、水源丰沛的优势,合理扩大优质稻谷的生产,严格防止耕地“非粮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3.提高食物有效供给质量

深化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提高有效供给质量,包括健全产业产品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品位档次、品牌形象。第一,转变发展理念,从偏重于数量扩张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优先提高质量。第二,创新体制机制,具体包括建立农业粮食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的防控机制,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农业生态补贴机制等。第三,转变农业粮食发展方式,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道路。要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禀赋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第四,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建立农业功能区,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立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等。

(三)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重心,实现物流双循环

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的整个进程,攸关局部与整体、数量与质量、生产与生态、城与乡,以及国内外等方面的重大关系。从实质上讲,这些关系可以归纳为如何处理好粮食和“大食物”的产业链、供应链顺畅问题,即落实大食物观,必须解决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与国外双循环相配合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以大格局和大视野,创建国内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条件,即必须创建国内现代市场流通网络和完备的物流系统,又必须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畅通国际物流通道。

1.切实做强粮食和“大食物”产业

一方面,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关系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决不可放松或削弱。要牢牢掌握粮食主动权,保持粮食基本自给,特别是确保14亿多国民的口粮(大米、小麦)完全自给,或者说口粮自给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另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大食物观,开发多样化特色食物。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因地制宜开发全部国土资源,增加猪、牛、羊肉以及牛奶、禽肉、禽蛋等动物蛋白食品供应,开发更多鱼类和水产品,同时要积极开发木本粮油等森林、园艺产品和菌类食品,向“不与粮争地”的“海洋牧场”“林下经济”索要特色食品。在增产初级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振兴畜牧品、水产品与森林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有效增加附加值。如是,就为粮食和“大食物”建立国内大循环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2.建立国内粮食和“大食物”的大循环体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经济逆全球化的环境条件下,国际农产品供应链遭到“隔阻”甚至“断链”的冲击和挑战。为此,必须进一步发挥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体系优势,建立国内食物大循环体系。在此过程中,要采取“四引入”措施:一是引入新理念,促进食物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发展;二是引入新平台,推广“互联网+”平台,提升粮食等农产品特别是“大食物”市场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三是引入新技术、新装备,把各种物流要素、设施节点有机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的现代物流系统;四是引入新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威力,探索产业链、供应链的新形式,在提高粮食和“大食物”的大循环效率和效益中发挥关键作用。

3.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进一步开拓多元化市场、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增强竞争新优势,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特别是要进一步优化对新兴市场出口产品结构,扩大新兴市场的占比。二是加快自贸区建设,完善合作机制,搭建各类平台,畅通贸易渠道,提升贸易质量和效果。三是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四是谋划建立国际大循环新体系,建设国际营销体系,持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大背景出发,可设想:第一,继续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提升农业粮食的合作水平,向产业链供应链的广度、深度拓展和提升。第二,继续扩大与俄罗斯的贸易规模,特别是中国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兴办大豆农场,促使其成为我国优质大豆的主要来源之一。第三,继续优先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粮食合作,积极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扩大优质大米、热带水果、棕榈油等产品的进出口。第四,继续与中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国保持稳定的大豆等农产品合作关系,与北美、欧洲进行农产品正常贸易。第五,积极“走出去”,促进要素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例如,到俄罗斯、非洲等地创建农场,因地制宜种植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总之,要从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出发,建立和形成我国农产品贸易布局,使其在落实大食物观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形成粮食与多种食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基础的生产环节更加强大化与现代化,作为关键的流通环节更加市场化与效能化,作为终端的消费环节更加合理化与平衡化。

(四)以“大健康”为目标,倡导科学膳食模式

保障粮食安全和贯彻大食物观的基本目标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大健康”水平。“大健康”的内涵包括:以国家健康价值观为核心,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及生态和谐,遵循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实现“大健康”目标,必须倡导科学膳食模式。

1.科学膳食是一种食物消费模式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存在多种弊端:一是城市居民对猪肉及油脂的消费量偏多,油盐过量,导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有升高趋势;二是居民膳食中米、面精度过高,杂粮、豆类制品消费量偏低,由此造成钙和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三是居民每日饮水量、运动量均不达标。居民膳食构成与生活方式不合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消极影响,导致慢性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消除这些弊端,采取科学膳食模式是必由之路。所谓科学膳食,不是指具体的食物品种,而是一种根本区别于传统的、非理性食物消费的消费模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全面、均衡、适度”六个字。“全面”是指食物消费多样化,既包括谷物、薯类、豆类等多种植物性食物,又包括适量的动物蛋白食品,如猪牛羊禽蛋及鱼类等,这是构成科学膳食的基础;“均衡”是指人们食用的各种食物及从中摄取的必需营养素比例合理、相互平衡,即营养平衡,这是科学膳食的核心;“适度”是指消费的各种食物及摄入的营养素量,都要与人体的合理需要量相适合,不可过度或不足,这是科学膳食的原则。

2.营养平衡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基石

科学膳食模式涉及多样化的“大食物”与谷物豆薯等“主食品”之间的关系。客观而言,这两类食物,即主食与副食之间既有互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禾谷与杂粮类食品及动物蛋白食品合理搭配,营养平衡,是有效加强人体健康的基石。正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的十条基本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适量奶类、大豆或制品;经常吃鱼、禽、蛋和瘦肉;少油、少糖、少盐;饮食适量,不可过量;坚持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吃的零食应适当;每天饮水要足量,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必须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落实大食物观旨在让居民吃得更丰富多样、更优质营养、更俭约文明、更科学保健。要实现这个目标,科学膳食是主体,营养平衡是核心,合理消费是途径,人体健康是目的,而其中的营养平衡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石。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2年就提出的,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视为人体健康四大基石。落实大食物观,必须坚持合理膳食、营养平衡的现代营养学原理,消除误解或错误认识。例如,有人认为吃动物蛋白食品越多越好,甚至误以为可用多样化食物替代粮食。这不仅违背大食物观的本意,而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五)扩大对外开放,更广更深开拓国际市场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既是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大食物观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面临全球肆虐的疫情、经济全球化的逆流,以及俄乌冲突对农业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的严重冲击,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仅没有关闭,而且越开越大。从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高度出发,落实大食物观,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发展总体上,既要注重擘画完成落实大食物观的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建立健全对外开放的制度体系、产业体系及组织经营体系;在发展原则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在发展路径上,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从单一产品国际贸易到资源的国际配置,乃至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具体地说,要采取以下五项措施:一是加大开放力度。要进一步开放农业粮食乃至“大食物”市场,放宽外资准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二是提高开放质量。要从农产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紧密结合,以国内带国际,以国际促国内。三是扩大开放包容度。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倡导“和而不同”与“和合共生”理念,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四是保障开放安全。要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有机结合,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健全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五是严格把好国门安全关。海关处在对外开放国门安全“第一线”,承担着把好“国门关”的使命,必须筑牢国门安全防线,把不符合准入要求的商品和食物拦截在国门之外。

这里要特别强调,在提升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必须进一步优化进口结构和布局:一方面,按需求扩大进口。在确保粮食安全、口粮完全自给的前提下,扩大优质农产品进口,提高市场有效供给。适量进口非转基因大豆、油菜籽及优质奶类等农牧业产品,以有效弥补国内食用植物油、饲料蛋白和乳制品市场供应的不足。另一方面,合理调整布局结构。适应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和价值链的巨变,合理调整国际贸易的地区布局,打造更安全、更畅通、更互利的对外开放渠道和平台。

结 语

深刻探讨大食物观的内涵、提出依据和深远意义,就会认识到:“大食物观”之大,在于“国之大者”。大食物观的内涵与精髓,充分体现了“国之大者”的本意与本质,即关乎治国理政的重大事务。然而,“国之大者”的内涵和底蕴是随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国”不同,“大者”也不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条件下的“大者”也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全局和发展等多个视角观察、认识和把握“国之大者”的时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食”关国运民生,确保以粮食为重点的食物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美好、更健康、更文明生活的需求,是我国当代“国之大者”底蕴的重要体现。社会经济科技愈发展,“国之大者”赋予大食物观的内涵和底蕴就会愈丰富、愈深刻,践行路径也会愈来愈宽广。

大食物观之“大”,在于视野广大:面向全部国土,放眼全部资源,胸怀全体人民;大食物观之“大”,在于思路远大:着眼发展“大食物”,着力创新“大农业”,着意追求民众“大健康”;大食物观之“大”,在于格局高大:统筹促进“五链”深度耦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食物观之“大”,在于目标宏大: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大食物观之“大”,在于担当责任重大:确保端牢自己的饭碗,增进人民幸福安全感。这意味着,必须贯彻执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六大责任。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优质化、全面化、均衡化的食物需求,包括对食物品种、品牌、品味、品级的要求,提高我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和“餐桌上的幸福”。这就是落实大食物观的初心和真谛。

猜你喜欢
粮食食物资源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我的粮食梦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