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助力破解“三重压力”冲击

2023-09-13 14:00寇文利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15期
关键词:对象经济管理

寇文利

(自然资源部财务服务中心,北京 100812)

十八大至今,中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年GDP总量将达121万亿美元。但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改变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整体经济出现下行,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各级政府适时提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对“需要紧缩、供应压力、预测转弱”三个问题的科学评估,党和国家及时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高质高效发展,坚持大局稳定的策略。内部审计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积极服务改革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公平,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风险管理、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等方面的自身优势,帮助社会各组织及时适应“三重压力”,提高内部审计监管水平和服务效率,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社会监管和经济服务功能。

一、内部审计在“三重压力”下应发挥的作用

(一)促进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十四五”计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领明确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制”,提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内部审计作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被审计对象贯彻落实我国重要政策措施的状况及时开展审计工作,是有效调动审计和监察的协同力量,保证我国重大政策措施在被审计对象内有效贯彻落实的关键力量。内部审计人员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拓展审计方式和思维,开拓审计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规范审计项目执行,关注被审计对象政策法规贯彻措施等情况,促进国家有关的重要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作用

面对经济市场普遍存在着的“三重压力”,保持推动被审计对象的经济业务持续发展是内部审计的光荣使命,更是内部审计面临的重要职责。内部审计人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围绕被审计对象的年度经济业务、管理任务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对影响经济业务、管理质量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供了富有指导性、建设性、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降低经济环境影响,促进被审计对象安全、稳定和有效持续发展,为经济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三)完善经营管理保障作用

面对“三重压力”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被审计对象的经营管理体系,以发掘其内在潜能。内部审计的管理评价、经济评价、风险控制职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管理约束保障作用。内部审计熟悉被审计对象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深知其内部管理流程及管理特点,准确揭示经济业务管理中的疏漏和问题,发现体制上、机制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并向管理者提供建设性意见,有利于被审计对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效率,确保运营管理体系良性循环,促进经济业务顺利开展和事业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发掘被审计对象内在管理潜能,增加经济业务效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三重压力”的影响。

(四)防范经济业务风险预警作用

外部市场经济转弱,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经济业务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内部审计在协助被审计对象预防经济业务风险中发挥预警的重要功能。内部审计对于辨识、评估、管理新型的经济业务风险,以及防止各类经济风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经济业务活动的风险点,并检验经济业务活动的正确性和合规性,及时发现严重背离法律和监管措施规定的情况,从而确保经济业务活动在法律和监管措施的规定范围内正常开展,进而减少被审计对象经济业务风险。

(五)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作用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可是由于我国当前的某些关键部件、科技,或者重点产业的对外依赖性较高,使得中国当前亟待科技创新来推动中国高新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中国工业升级。为实现全产业链科技化、现代化、尖端化的管理水平,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和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的占比,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国家和各行各业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大量投资,科学创新投入的资金如何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就需要内部审计来推动。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对象创新的流程、业绩以及管理制度做出审计和评估,通过查找被审计对象科技创新过程中经济业务管理上的缺陷与差距,提出完善建议。监督被审计对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增强被审计对象科学创新资金有效合理使用。

二、做好内审工作,破解“三重压力”冲击

(一)开展内控审计,防范经营管理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有效开展被审计对象各项活动、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保护资本安全完整有效,提升和优化运营的效率效果而制定的各项策略和流程的规章制度。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被审计对象改进内部管理的必要措施和关键手段,通过审查内部规章制度,对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辨识与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关键点加以防范,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审计通过监测并评估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执行是否有效,以帮助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较清楚的认识,进一步完善被审计对象的管理行为,完善内部监督制约体系,防范经济业务风险,促进经营管理理念和被审计对象运行规范化、效率化、科学化,降低“三重压力”带来经营管理风险。

(二)开展绩效审计,提高经济效能

绩效审计是法律赋予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绩效审计开展有利于建立良性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促进管理规范、制度科学、公开透明。开展绩效审计,实现绩效精细化管理,有利于防范经济业务风险,强化绩效导向,加强投资方案论证,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有利于促进增强国家、被审计对象竞争力,促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能,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经济业务的安全性。促进预算按照既定预算目标使用,发挥预算资金效能。推进经济业务、经济决策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地防范和降低“三重压力”带来的经济业务风险和冲击。

(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升治理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特色审计制度,自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建立以来,对保障国家改革开放的正常推进,保证政府组织的合理运行,维护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健康增长,依法理政治国,维护国家政令畅通,有效制约政府领导权力具有重大意义。内部审计部门开展所属被审计对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常规化、规范性、制度化,可以进一步坚持党管干部、维护党纪、推动依法治国、保障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推动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经济治理方式的现代化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的职权管理,健全领导评价激励机制,为考核和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助于从根源上、机制上防止干部滥用权力的行为,从机制上增强领导干部的管理意识,进一步降低“三重压力”的影响。

(四)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夯实管理机制

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促进被审计对象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加强资金和财产物产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保障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内部财务收支审计可促进完善健全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机制,保障被审计对象经济管理有序稳定地运行,可以保证被审计对象财务信息真实性、合法性,提高财务收支管理水平,提高被审计对象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实现财力、人力、物力的最大化利用,防止资源浪费,提高被审计对象运行效率。利用被审计对象内部的财务收支审计制度推动被审计对象资金有序运行,合理引导被审计对象资金的正常流转,有效促进资金稳定增长,有效维护被审计对象财务状况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推动被审计对象财务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抵御“三重压力”下经济业务不确定性带来的财务风险。

(五)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保障自然资源资产安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专业化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信息丰富、考评指标多等一系列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负债表,2016年国家明确提出了对领导干部必须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确定了领导党员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实施方案。

2017年6月,经过调整并补充出台了领导党员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办法。这是全国第一个依据法律、具体规范地界定了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审计领域、审计事项、评价条件、责任界定、审计结果运用等相关工作,为正确、规范地开展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明确了目标任务。内部审计以科学自然资源资产的理论指导审计实践,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法和审计途径,重点审计被审计对象落实执行本地区、本部门有关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宏观政策情况;审计自然资源监督管理情况,领导干部是否积极履行职责,管理到位情况;审计被审计对象自然资源专项资金收取和使用情况;审计涉及自然资源资产国家安全内容,保证国家规定红线不能逾越。促进被审计对象在经济管理中要重视新能源的研究与应用,确保国家矿产储备安全、土地使用安全,进而助力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自然资源资产安全。

(六)加强研究型内部审计,强化重大风险隐患揭露工作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认为,新时代必须创新审计理念思维,内审机构应积极有效实施研究型审计,通过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和掌握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重要经济决策布局的制定历史背景、规划意愿、调整效果等基础性、重点性的情况,强化对经济运行中各种重要风险隐患的发现力度,强化对重要民生投资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力度,并适时发布重要警示,以维护安全,保护人民利益。为加大风险隐患揭示力度,维护被审计单位利益,开展研究型内部审计时,政治站位要更高、政策方向要明确,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既善于发现问题,也有效解决问题。

审计项目入驻前,围绕阻碍被审计对象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风险点,统筹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系统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审计风险管理项目体系。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研究探索被审计对象经营管理活动的背后动因、行为规律、问题成因。

在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提出改善性意见,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从而促进其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既定目标。可以加大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审计信息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创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提升审计产品质量与工作效率。强化审计整改与审计成果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寻找影响审计整改质量的新难题和问题,积极建立审计整改的协调机制,扩大审计成果应用的范围和规模,切实提高整改效果,进一步发挥审计报告的服务性功能。

三、结束语

为适应新时期的审计需要,内部审计机关必须狠抓队伍建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把提高政策洞察力、政策领会力、政策实施力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认真贯彻以科学审计精神立身、以改革创新制度立业、以自我建设能力立信的基本准则,建立和健全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团队,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形成结构完善、科学现代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审计技术,坚持审计科学技术创新。加大内部审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技能。建立内部审计信息数据库,建立有效、完整、系统的审计信息数据库系统。研究现代审计技术和先进的审计方法,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网络技术,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为降低“三重压力”影响,为新时代新发展被审计对象经济平稳运行做出新的贡献。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用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指引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坚持把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志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猜你喜欢
对象经济管理
神秘来电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