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彩虹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咸阳 712000)
劳动的概念是贯穿于马克思著作中的一根红线,马克思著作的所有内容都围绕劳动而展开。只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才能准确理解他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2013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都会就劳动、劳动精神、尊重劳动、体面劳动等概念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劳动思想,究其理论基底,正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2022 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号召全社会热爱劳动、勇于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尤为重要。
马克思的劳动观念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著作中都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但细细梳理,发现最多、使用最多的还是自由自觉劳动、异化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雇佣劳动。自由自觉劳动是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最早提出的,它把劳动和人的本性结合起来,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劳动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将这种自由、自觉的劳动和私有的劳动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是被压迫、束缚和异化的,已经丧失了劳动本身的意义。“感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感性劳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常见的。在这一时期,劳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够满足人的根本需求的物质生产,而不是《手稿》中的那种把劳动看作人的本性的观念劳动。马克思通过对这一现实劳动的研究与探讨,为构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生活并不是一句空话,衣食住行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必须生产食物、衣服、房子、汽车等生活必需品,也就是说,生产自己的生活。尽管劳动在这个时候已经向“劳动一般”发展,但是马克思继续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劳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雇佣劳动”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劳动的一种表现,劳动是以资本为基础的,不是自由的、自觉的,而是资本家的一种手段。
传统经济学以对资本主义经济法则的探索为基础,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把价值描述为一种普遍的、无差别的、抽象的劳动,也就是劳动创造价值。不过,这种东西太过抽象,难以捉摸,究竟该如何衡量二者的价值,才能说明一只手表的价格高于一个馒头?因此,劳动时间理论就产生了,该理论认为产品的价值是根据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来确定的,劳动量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但问题就来了,一个学徒做一只风筝,所用的时间肯定要比自己的师父多,不过师父做的这只风筝的价格,却要远远超过学徒做的。一些现象,在经典经济学中是无法解释的。
马克思根据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劳动价值论。他用大量的定语来限定工作时间。回到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问题,他指出无产阶级工人的重复劳动可以产生价值,可以积累社会财富,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资产阶级是剥削无产阶级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阶级,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推翻他们。社会的发展不在于大量的工人重复劳动,而在于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进步。由于机械农具的出现、生产效率的提升,社会财富的积累与以往的传统农业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现代公司通过有效的管理体系所产生的财富,也是传统的小作坊无法比拟的。总之,由社会财富的积聚而成的社会进步,并非由无产阶级工人主导,而是由一小撮精英阶层领导,若要剥夺他们的生命,则等同于剥夺了社会发展的生命。
何为“人的本质”?黑格尔将劳动视为人的本性,他认为人的诞生是一个由上而下的、由下而上的“绝对观念”,即最高的主体、向下的异化,并在发展中将这种异化提升为主体。这是一个劳动的过程。黑格尔认为,人的本性是劳动,这是一种很好的论断,但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来自客观的、抽象的对象,所以它是一种抽象的劳动,而不能成为人的真正的本质。费尔巴哈(Feuerbach)还主张,劳动是人的本性,代替黑格尔的抽象的主体,把感性的人当作对象,赋予了人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但却不是能动的,是感性的、被动的,所以他只是从理性、意志和情感这一内在的特性中了解人类的本性。马克思通过对这两种理论中的理性要素的批判和吸纳,对人的本性进行了再诠释。
马克思在区分人与动物时,证明了人的“类”是“劳动”,“劳动”是“人”。马克思说:“物种的总体特征、种的类特征,都是生活的本质,而自由的、自觉的生活行为,正是人类的类特性。”动物的行为只是为生存而存在,而人类的生活却有着更高的含义,不仅是为了生存,而且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物种来生产,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同时,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必须改变自然界,把它按自己的意愿发展,而人类的主观意志就是把它投入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劳动中去,这种劳动本身就是他自己的,“只有在改造自然对象世界的劳动过程中,才能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现实和他的作品”。恩格斯还在对劳动的研究中对这个原则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劳动是人类所有生命的首要必要条件,并且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我们必须说,劳动造就了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苏醒,从对自然的消极适应,到对自然的主动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也会越来越大。恩格斯说:“没有一只猿猴的手能做出一把最粗糙的石头。”人类的工作不断前进,人类自身的进步,人类的自由和自觉的自由,自然也就日益带有人类的特征。
劳动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从事工作所消耗的智力和体力,另一类是生产产品的具体劳动,这两种劳动使产品具有两种性质。商品的价值属性是指满足需求的性质,也就是对人有用的,而价值属性则是集中于货物中的非区别劳动,即消耗精神和体力的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价值的产物,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结果,但利用价值并非靠劳动来产生。简单地说,就是物质的价值,光靠人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材料和资源。正像恩格斯说的:“政治经济学家说,所有的财富都来自劳动。事实上,所有的财富都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提供了劳动的原料,劳动使物质变成了财富。”
马克思在对劳动创造价值的研究中,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他相信,自由自觉的、能够充分发挥主观意志的劳动是人类的“类生活”、类本性,人类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潜力,而劳动是人类每天都要迫不及待必须去完成的一项工作,而活动后的成果则属于自己。然而,在私有社会,劳动并不能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而是一种权力的支配。这一异化首先表现在工人和他们的劳动中。劳动产品是人类的基本力量、思想情感和主体性的客体,本来是属于劳动者的,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不但要摆脱自己的劳动,而且要被自己所支配,因为工人的产品越多,被其支配,他就越贫困。其次,劳动者的劳动行为与自身的劳动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劳动者在劳动中得不到肯定与激励,身心俱疲,无法充分发挥自我,劳动成了一种苦恼与束缚,工人只能做一具行尸走肉而遵从简单的命令。再次,人的类本性和人的相异。人类的类本性最初是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改造而得以证实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不能拥有劳动成果,因而不能确认其类本质,劳动失去了其自由自觉的属性,从而使人与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最后,人们的相貌发生了变化。人与人的类本性的异化,意味着人与人的异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性的角度,把劳动作为人类的基本属性进行了哲学界定,并在对现实社会进行分析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是造成人类本性丧失的元凶,并据此设想了自由、自觉的未来社会的劳动。但这并不是乌托邦的胡思乱想,而是从实际出发,分析出了原则性和可行性。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我们不会以教条的方式去预言未来,而是希望通过对旧的世界的批评,去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远景和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哪个民族,在将来的社会中,首先要满足的是劳动。在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劳动变成了人类的一种痛苦,工人不能占有自己的生活资料,而别人却能占有他们的财产,而他们的劳动报酬则取决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的数量,也就是劳动的时间,劳动变成了他们讨厌的维生的工具,他们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本真。然而,将来的社会却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人民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私有制,从劳动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使劳动成为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使他们能够自由自觉、快乐自在地活动,即自由劳动,享受劳动带给他们的无穷快乐。这就是一个新的社会,它取代了旧的资产阶级,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展。这种联盟,又称自由人联盟,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工人摆脱了压迫,他们为自己而生存,而非为资本家,他们受到尊重,他们可以自由地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发展,社会控制着整个生产,这就给了我今天和明天我想做的事情的机会,早晨去打猎,下午去钓鱼,晚上去放牛,吃完饭再去批评。”人们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而劳动才是最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尽管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中形成的,但是它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基础,而且有利于广大人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攻坚克难的转型期,面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和增添经济效益的压力与机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无疑是跨越关口的不二选择。而建设这一体系的落脚点还在于实体经济,因此要继续推进和逐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扩大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但是在各级政府化解产能过剩、扩大优质供给的过程中,劳动关系这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各种劳动矛盾开始凸显。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因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和谐劳动是指公平正义的、快乐自由的、十分体面的劳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吸收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因素,首先就要学习马克思关于劳动和谐的观点。进入新时代,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劳动关系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客观分析、沉着应对,全面深化改革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机制,切实做到为民谋利益、维权益,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所谓劳动观,就是人们对于劳动这个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具有发展性,会随着人的社会实践、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升华和完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脉脉相传、代代发展,铸就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气神,创造了博古通今、内涵丰富的古代文化,形成了中国人最雄厚丰饶的思想底蕴,比如对劳动的敬重热爱、对仁义的忠诚坚守和对天下太平的殷切盼望,等等。然而,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人们被分成了许多阶级,每一个阶级都不能越界行事,平民工人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而封建主即皇帝,统治着所有人,同时他们还在宣扬天人感应论,以此来维持其统治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最底层的工人自然也是最低微的,没有参政的权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等观念。新中国成立后,底层的劳动者被解放出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而确认了他们的劳动对国家的贡献;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工人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两次大的历史浪潮中,传统的、封建的、腐朽的劳动观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但这种腐朽的观念却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观念。比如,拿到同等的工资,有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白领”,而拒绝成为从事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他们觉得“白领”的工作潇洒、体面、优越,是比“蓝领”更优越的劳动。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和改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工作,不管是体力的,还是智力的,都应该受到尊敬和鼓励;所有的创新,不管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都应该受到尊敬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