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文化起源、内涵及建议

2023-09-13 04:08梁精华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萱草黄花母亲

□梁精华/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萱草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具有很深厚的内涵。近年来,山西大同在发展黄花产业过程中,不断深挖萱草文化内涵,领悟其精髓,即:萱草文化是汇入中华文化海洋的涓涓细流,独具魅力与特色。本文对萱草文化起源、内涵及建议展开研究,以期能让大众对萱草文化有所了解。

1 萱草品性及文化起源

萱草(拉丁学名:Hemerocallis fulva (L.) L.),阿福花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从西伯利亚到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适应性强,喜湿耐旱,不怕盐碱,不畏严寒。黄花是萱草的典型代表,俗称黄花菜、金针,别名忘忧草、宜男草、忘居、丹棘、疗愁、鹿葱、鹿剑等。它叶片似兰,花苔高俏,花蕾细长,每株日开一朵,连续四十多天。黄花花型窈窕秀长,舒展奔放;花色或金黄耀眼,或鹅黄明亮,使人明目,令人清新;花香甜馨诱人,沁人肺腑,令人爽心;新鲜黄花菜肴,有一股特有香甜味道,入口绵软,嚼之嫩爽,令人难忘。

萱草文化历史悠久,以最早记载萱草的《诗经》来说,至少2500多年前,西周卫国一带(今河南濮阳)萱草忘忧文化已经流传,《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这里提到的“谖草”即指萱草。而萱草的观赏、食用、种植历史还要更早。

萱草不仅是名花佳卉,也是重要的中药材。《滇南本草》记载:“治乳结红肿硬痛,乳汁不通,乳痈,乳岩,攻痈疮,汉中产者,其性补阴血,止腰疼,治崩漏,止大肠下血。”萱草自古以来就为历代诗人所吟咏,留下了很多名诗佳作,三国曹植《宜男花颂》:“草号宜男,既晔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晔伊何?绿叶丹花。光采晃曜,配彼朝日。”唐李商隐《牡丹》:“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宋苏辙:“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觜。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纤纤吐须鬣,冉冉随风哆。”明代张宁《沈启南萱草》:“楚楚清芬老,别来犹尔芳。不须多种植,对此已忧忘。[1]”

萱草作为食品是指黄花,也称黄花菜、金针,与木耳、蘑菇合称“素三珍”,是宋明以后航海必带之蔬菜。宋王之道《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羹》:“谁将忘忧姿,撷芼等蘋藻。充肠固甚慰,入鼎可堪扰。”明徐渭《梅桂谖草》:“金陵梅桂馅酥蒸,北地黄花掺肉羹。一吸葡萄春五斗,旋移狂墨写刘伶。”民间招待客人最后要上一道美味的黄花汤,因此“黄花菜凉了”表示宴席结束,引申为等待太久之意。孙中山先生从营养学角度推荐的“四物汤”,就是由金针菜、黑木耳、黄豆芽、豆腐组成的汤菜。

由此可见,萱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并存,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条溪流恰如其分。

2 萱草文化内涵丰富

萱草文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内涵,流传至今,发展演变,形成了诸多释义。

2.1 忧思文化的寄托

萱草文化最常见的是表现忧思心情。人有七情六欲,忧是其中之一。萱草从食之安眠、忘忧,上升到文化层面,作为寄托忧思的一种象征。

(1)表示夫妻或男女之间相思。如《诗经·卫风·伯兮》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描写妻子思念远征的丈夫。明朝张泰:“萱草生竹间,幽根相屈盘。虚通美人意,秾悦此君颜。庭隅会别鹄,堂背栖双鸾。愿结连枝好,忘忧至岁寒。”讲的是男女之间的相思。

(2)疏解和疗愈自身忧虑。如三国时期蔡琰:“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南北朝孙擢:“处处多谖草,赖此慰人心。”唐白居易:“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唐李中:“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宋黄庭坚:“琼枝虽疗渴,萱草忘人忧。”明杨士奇《题谖草》:“对此谖草,粲乎有章。我自陶陶,何忧何忘。”明江源“归鸿浪说能传信,谖草谁云可疗愁。”

(3)表现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唐钱起《送郎四补阙东归》:“劝酒怜今别,伤心倍去春。徒言树萱草,何处慰离人。”明欧大任:“安得谖草花,宽我长忧戚。”明魏学洢:“从君乞谖草,使我心弥忘。”五十年代,董必武公差外地给夫人何连芝信中写道:“贻我含笑花,报以忘忧草,莫忧儿女事,常笑偕吾老。”

(4)表示忧国忧民之心。唐代孟郊:“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唐崔湜《大漠行》:“北堂萱草不寄来,东园桃李长相忆。”宋苏泂:“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惊心不要开。焉得儿男备征戌,等闲挈取版图回。”表现战士出征,为国解忧的雄心壮志。宋林洪:“春日载阳,采萱于堂。天下乐兮,忧心乃忘。”宋石延年《萱》:“移萱树之背,丹霞间缥色。我有忧民心,对君忘不得。”宋韩琦:“合欢萱草两含芳,一见令人乐兴长。唯是忧边与忧国,对花终日不能忘。”表现对人民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的期盼。

2.2 孝母文化的载体

自唐代开始,萱草花逐渐被赋予母亲花的含义,用以表现子女对母亲的孝敬,进而将萱草借代为母亲,称母亲为萱亲,其生日为萱辰,住处为萱堂。宋叶梦得:“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弄孙那得见,将母竟难谐。”这里萱堂指的就是母亲住处。

(1)植萱敬母。传说唐代李世民在母亲堂前种植萱草,以减轻母亲对他外出征战的思念。后来演变为植萱敬母的佳话。子女远行前在母亲堂前种下萱草,春暖花开时,母亲见花如子,减轻思念之苦。唐代孟郊《游子》:“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宋代家铉翁《萱草篇》:“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苏东坡:“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芳心”指的是母亲慈爱之心。

(2)感恩母亲。宋代王十朋:“有客看萱草,终身悔远游。”元代王沂:“阶前萱草绿,屋上慈乌飞。慈乌啼朝阳,萱草含春晖。”元王冕《墨萱图》:“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元陆仁:“焉得谖草,殖殖其庭。子兮子兮,靡依匪母。”元刘仁本“幽幽萱草树堂阴,慈竹堂中慈母心。”明代杨荣:“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大量的唐宋元明文学作品,都借萱草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感恩。

(3)为母祝寿。萱草是草本植物长寿者,生长期十五到二十年。因此在祝愿母亲健康长寿时,人们常常献上萱草花或含有萱草的诗书画作品表达心意。明代唐寅《萱草图》:“北堂草树发新枝,堂上莱衣献寿卮。愿祝一花添一岁,年年长庆赏花时。”明金幼孜:“岁岁对谖草,愿母长不衰。”明邵宝:“百年日短子心长,我为谖花爱此觞。”明倪谦:“兰萱开作黄金花,母心忘忧颜不老。”元代刘善守《萱蝶图》、明代李在《萱花图》、文徵明《松萱图》、清代胤禛《行乐图》、李鱓《萱石图》等都包含为母祝寿之意。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萱草花出现在北京建国门的一组“开天辟地”大型花坛中,也是表达的“献给母亲”之意[2]。

2.3 多子多福的寓意

三国到晋代战乱频仍,人民期盼人丁兴旺的愿望强烈,把萱草赋予了生男孩、兴家族之寓意。最早记载是三国时期曹植的《宜男花颂》。晋代周处《阳羨风土记》记载:“鹿葱,宜男草也,高六七尺,花如莲,宜怀孕妇人佩之,必生男。”南朝萧绎《宜男草》:“可爱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时如此叶,结实复含花。”唐代于鹄《题美人》:“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宋代以后的绘画中,常用萱草石榴寓意“宜男多子”,用萱草寿石寓意“宜男多寿”,用萱草与牡丹结合寓意“宜男富贵”。

2.4 典雅美丽的化身

自古以来,萱草就是美的化身。南北朝阳休之:《咏萱草诗》“朝朝含丽景,夜夜对华池。”南北朝徐勉《萱草花赋》:“华而不艳,雅而不质。随晦明而舒卷,与风霜而荣悴。”隋代魏澹:“云度时无影,风来乍有香。”唐韦应物:“从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宋代宋祁:“修茎无附叶,繁萼攒庭首。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宋司马光:“叶濯宿露翠,花迎朝日黄。”宋徐似道:“莫讶萱枝小,能施宫样妆。只缘沾染足,绝似杜兰香。”宋晁补之“春风百卉芳菲尽,长夏幽花却称情”。明倪谦“萱花倚慈竹,色与兰争妍。”等都是赞扬萱草的美丽芬芳。

萱草还常常是景色优美的象征。唐温庭筠:“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宋蔡伸:“梅雨初晴,画栏开遍忘忧草。”宋欧阳修:“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宋裘万顷:“谁言春去花事歇,萱草石榴情更多。”宋王之道:“谁言四月芳菲尽,萱草葵花觉昨非。”明李昌祺:“芳茎挺清脩,嫩叶纷葱茏。”明薛瑄:“绿带春深近北堂,更看红锦烂天香。国风千古遗诗在,对此应知百虑忘。”萱草也用来比喻人物靓丽。宋王之道:“玉骨冰肌软更香,一枝丹棘映青裳。”

2.5 指代古代大理寺

古时狱外种九棘,也称丛棘,以防犯人逃跑。丹棘是其中的赤棘,故古人也以丹棘指代大理寺。如唐沈佺期《伤王学士》:“恨予在丹棘,不得看素旗”,说的是作者在狱中不得自由。唐李白“苍鹰搏攫,丹棘崔嵬”,反映其狱中的遭遇。

2.6 农耕文明的载体之一

萱草从野生到栽培到成为产业,与农耕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是农耕文明的载体之一。宋苏轼:“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表明黄花自古就是农业产业。宋陈傅良:“萱草须锄莫放深,竹须剪伐待成林”描写萱草的耕作管理要求。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宿豫区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被认定为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总而言之,萱草文化早已渗入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正如宋末元初林景熙《萱草》所说:“千年入风雅,一草寄纲常。”明代何维柏称赞:“瞻彼萱草,灼灼其华。”萱草文化不仅悠久灿烂,而且光耀千秋万代[3]。

3 弘扬萱草文化建议

萱草文化故事,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源,值得发扬光大。为此,建议:一要深入研究萱草文化。鼓励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建立专门机构,开展萱草文化学术研究。二要设立萱草文化论坛。在黄花主产区鲜花盛开之际,设立萱草文化论坛,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形成观黄花、品美食、研文化的热潮。三要弘扬萱草母亲花文化。设立中华母亲节,发展母亲花艺术、标志、纪念品等文化产业,形成全社会孝敬父母的良好风尚。四要扩大萱草文化传播。鼓励创作包含萱草文化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广泛传播萱草文化故事,使其深入人心,普及全国,走向世界。五要广泛利用美化生活。发展萱草花卉园艺产业,在居家、庭院、公园、花坛、路旁种植观赏萱草,建立忘忧草公园,美化生活,疗愈心情,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引用

[1]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黄花诗词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21.

[2] 董国文.萱草文化的前世今生[N].光明日报,2021-11-14(12).

[3] 寇福明.萱草与家国情怀[N].山西日报,2022-07-13(9).

猜你喜欢
萱草黄花母亲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四月节令百草之萱草 谁言四月芳菲尽 萱草葵花觉昨非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给母亲的信
北堂种萱草
秋叶有情,萱草有爱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