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 郑方园 赵敬辛*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2018 年9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将村庄发展归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和搬迁拆并四大类型,首次明确提出“城郊融合类村庄”的概念,可见这类村庄是进行优化设计的重要对象。南阳市卧龙区达士营村处在城市向北拓展的城郊区,依托独山风景旅游区,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属于典型的城郊融合类村庄。这类村庄因其开放程度大,影响因素多,外部压力强,在转型过程中不适用传统村庄的优化[1]。如何在诸多外部压力下存留村庄原有的风貌特色和历史记忆,保持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有序平稳地融入城市,是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城郊融合类村庄不同于其他类村庄,由于距离城市较近,配套设施使用便捷,人口流动幅度较大,信息交流相对灵敏,村庄的发展不断地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2]。基于不同的城市环境,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空间形态、人口特征、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出现了保留乡村性生产但生活习惯趋于现代城市的村庄,也形成了发展城市化产业但社会关系充满传统气息的村庄。除了城市的辐射影响外,其频繁开发利用导致了这类村庄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降低了村庄对自然灾害的抵御性和控制性,其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韧性”通俗来讲是形容人或事物受外界干扰后,保持稳定并能恢复原有状态的品质或能力。对于其理论的运用,最早于1973 年由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引入生态学。后来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又将其引入城市建设,也就出现了“韧性城市”这个概念。根据有关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的定义,可将其总结为“城市中的个人社区、机构、企业和城市系统在受到干扰时具有抵抗和吸收干扰的能力,并能够通过自身的恢复调整适应新的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3]”。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韧性的概念可应用于各个学科,并赋予衍生的意义。
根据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发展现状和对韧性理论的基本认知,构建城郊融合类村庄韧性的能力,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应对城市辐射和开发建设对村庄带来的干扰性影响,其次就是如何提升村庄内部自治组织的凝聚力和利益联合的保障性。解决上述问题,本质上可以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层面出发。
2.2.1 社会层面
村庄内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同时,强调多方参与,如城市居民的介入。深入挖掘村庄的历史风貌和产业形态,形成“村民可享用,市民可欣赏”的创意空间。城市居民与村庄的关系不是单同的休闲旅游而是循环往复的意识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中,增强村庄的经济韧性。
2.2.2 经济层面
经济层面的韧性提升主要关注点应在产业的深化方面,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承接低效高耗、用地需求大的城市产业,这不仅不能切实保障农户利益,也会导致集体土地破碎化。应依托资源优势和以民为本的理念进行发展,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可实施“家庭农场+ 合作社经营”“公司承包+ 合作社经营”等模式,对于以旅游为主的村庄可构建“休闲度假”等模式,这样既激发了乡村活力,提升了村庄的经济效益,也形成了产业聚集的优势[4]。循序渐进的发展,可令乡村经济得到振兴、内部组织得到凝聚,同时也构建了城市的配套服务,增强了乡村的经济韧性。
2.2.3 环境层面
城郊村庄土地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在此过程中原有肌理的保留和自然环境的防灾减灾是必不可少的。在用地优化设计的前提下,还应考虑现有环境的优化。对于自然环境部分,因开发缘故,生态系统的保护结构被破坏,其抵御和恢复能力也因此下降。应结合整体格局和地形地貌深化水系、湿地等生态的治理。对于公共空间部分来说,城郊村庄人口稠密,硬质铺装多,绿化空间少,对于雨洪灾害抗性弱。在满足公共功能的同时,应引入现代建造技术和打造树植保护景观,缓解建筑废料和自然灾害对环境的破坏,这样才能提升乡村的环境韧性。
达士营村位于南阳古城——独山森林公园的城镇发展主轴线上,整体呈现“山—水—田—村”的地形特征。据调研,达士营2020 年,户籍总人口3550 人,总户数848 户,外来人口633 人,下辖4 个自然村(包括达士营、桂花村、邢营和小南庄),13 个村民小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600 元。在村庄土地方面,达士营村范围内建设用地约443.2 公顷,除了宅基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外,其他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区域交通和乡村产业建设,如南阳月季博览园、达士营古寨建设,独玉开采加工,艾草医药加工,盆景花木种植。
达士营村的国土空间规划,既要服从独山景区总体规划,还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市政、水系、带状公园、景观提升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基于达士营村的旅游发展潜力,应该统筹安排宅基地布局并对村庄特色和风貌进行管控,即发展“特色小镇”,形成“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生活”的规划格局,强调地域特色的同时,增强村民自身的文化认同。避免村民在自身特色带来的城市空间、功能、产业等外溢影响中迷失,而是在适应城市的过程中逐渐转型,以此达到社会韧性的建设。
目前,达士营村虽然进行了种植业旅游、休闲度假、艾草和玉石加工等领域的开发,但村庄的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仍在村内集团。这避免不了受小农意识影响和经济来源单一而导致的发展思路混乱和发展资金缺乏的问题。
因此,村庄产业的多元融合才是经济发展的正解。对于农户的花卉植被等种植业,应将整个市场引入进行产业的整合和帮扶,农户不以个体形式进行产品生产和寻找销售渠道,而是通过“能人”带动并以集体资源发展产业。而对于度假、加工等行业,应采取村庄改造和行业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产业融合过程中,配套文化娱乐和医疗卫生等基本设施,引入模数装配等前沿思想。
只有这样,村庄的产业发展才能与村民的利益联动。在村庄的人均收益、意识形态和配套设施的提升中,巩固村庄的经济韧性。
3.3.1 村落水系的韧性设计
水系的韧性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雨洪韧性的提升。避免整个村庄的雨水因统一处理而造成流量增加,应就地吸纳,将大面积的汇水区域分散为汇水单元,即沿流域的走势和住宅的分布将雨水排出。第二是洼地、院落池塘、沟渠、蓄水塘等的合理利用。应将这些小水域与白河的分支水源连通,形成密集排水网络,改变村内死水的恶臭现状,并叠加慢行系统和农用空间来提升滞水能力。
3.3.2 公共空间的韧性设计
达士营村存在较多的公共空间(农耕文化馆、兵寨展示馆、艾草体验馆以及村民文化广场),这些公共空间承载着丰富的活动功能。虽然规模不同,但采用动态衔接、绿色节能等韧性优化思路是共通的。本文主要针对村民文化广场的韧性设计进行阐述。
3.3.2.1 村庄肌理提取与需求空间营造
村庄原有广场是由健身器材、文化雕像和休闲座椅组合。在此基础上应该融入因村庄的自然环境和村民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肌理,如街角巷道的玩耍交流空间、宅前院落的驻足休息空间等。将这些肌理进行提取,形成广场的道路尺度和空间的形态格局,再进行所需功能的组织,最终保证在时代的更迭中广场的韧性存留。
3.3.2.2 城郊区域衔接与乡村客厅构建
广场除了考虑到村民的需求外,还要考虑其自身的融合性。普通的聚集性广场已经不适用于城郊融合类广场的构建,应赋予广场一定的特质,与城市进行衔接并成为乡村的吸引点。广场位置优越、面积较大,可在部分区域营造实体性建筑作为乡村记忆。广场处在坡脚断面地段与城市相接,用“桥”的造型与城市相融,用阶梯处理来回应场地。并在“桥”的内部插入玻璃中庭,布置绿植。玻璃半透明的特质,可形成柔和的光线和丰富的光影效果,对村庄的感受由抽象的认知转化为具有情境性的认同,绿植可以弥补因广场硬铺较多而排水不利的不足。使广场成为乡村客厅,促进城乡交流。
3.3.3 居住空间的韧性设计
达士营村作为南阳市重点旅游项目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和村民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使得新建农宅成为必要。但如何满足村民需求并符合绿色节能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建筑结构与施工方法无法满足低预算、高效率的建造需求。在全寿命周期的考虑下,装配式的建造模式是最好的选择。将住宅分解为种植空间、餐厅、厨房、卧室和楼梯间等的模块,根据村民的使用习惯规定模块尺寸[4]。并结合每户村民各自的特殊需求,在现场建造不同的辅助模块,以达到村庄环境的韧性设计。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郊融合类村庄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应找到在城乡融合中的发展道路。本文以韧性视角出发,分析了城郊融合类村庄的韧性构建要素,并针对达士营村发展模式、产业模式、村落空间提出优化设计策略,探索韧性视角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发展模式,提升乡村抗灾能力乃至城市抗灾能力和乡村应对外来干扰的能力,以期为城乡协同发展提供不同的思路。但研究有一定的地理局限性,无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周密,随着今后研究的深入会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