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3-09-12 10:32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美陆小学宋雨倩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毛线学案探究

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美陆小学 宋雨倩

高效的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是教师追求的梦想,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于是,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已成为教学的迫切需要。下面,笔者就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出几点拙见。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引人入胜的情境导入可以扣人心弦,唤醒学生的好奇心,燃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对有趣的人、事、物充满着探索欲,所以相比于中学生而言,兴趣对小学生的影响更大。一个精妙绝伦的导入,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完整的知识应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需要学习主体——学生与教师的平等互动,真正促进学习主体的思考、实验、练习、发问、协作、交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线段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考虑到本课是学生学习用尺量物体长度的基础,更是今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储备。因此,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都爱猜谜,上课伊始教师以一个谜题引入:一条条,一根根,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少不了。当学生读完谜面时,谜底也就显而易见了。这时,教师要乘胜追击,让谜底“毛线”真正地出现在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摸一摸、玩一玩毛线,初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沉浸在“玩毛线”的快乐中时,教师随即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手中的毛线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有点弯弯曲曲的”;有的学生说:“有的人拿的毛线长一些,有的人拿的短一些。”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接着提问:“那怎么把你们手中弯弯的毛线变直呢?”学生在听到教师的提问后都跃跃欲试,摆弄手中的毛线。此刻,学生的求知欲被充分地激发,开始主动地探索新知。

数学课要注重知识本质的揭示,每个活动的设计都要以此为根据。教师围绕“探究线段特征”这一数学本质,通过猜谜语,利用生活中的毛线引入,既有趣又自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线段知识的兴趣与探究欲。在创设课堂情境时,教师应综合学情和教学内容,科学设置学习情境,如数学类小故事、实物、图片、模型等,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二、设置问题,引导自学

“导学案”是教师为高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有关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案。课前准备“导学案”,教师既要明确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包括学习什么内容,需要多长时间,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使其在学生的能力水平范围内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使其明确自学的要求与方法。“导学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成功的“导学案”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使知识真正地扎根于学生心田,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圆的认识”一课中“圆的基本概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导学方案。

自主探究1:

分组自学,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当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可以与同伴讨论)

(1)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用字母怎么表示?

(3)在自己画出的圆中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自学以上问题并非难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汇报自学成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生初步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圆”进行二次加工(画一些未穿过圆心的线段),让学生回答:“在这个圆中,哪些是它的直径和半径?”大多数学生都能快速回答,而判断依据也能不假思索地叙述。由此看出,学生的自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在学生了解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后,教师乘胜追击,继续设计以下导学案。

自主探究2:

请利用手中的圆片、直尺和圆规等,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当教师下达这一指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被点燃,仔细观察后教师发现,优秀的学生暂且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探索,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一探究内容并没有头绪,像是“无头苍蝇,乱飞乱撞”。究其原因,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太过于空洞了,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过高。

因此,“导学案”的编制并非“心血来潮”,更需要教师“瞻前顾后”,充分了解教材与学生的学情后,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安排,并合理、合适、合乎情境地开展活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当代社会,合作能力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间、生生间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平台。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群性,也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造了适合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并非局外人,而更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中,观察学生探究的进展,询问探究中遇到的难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在小组合作的尾声,教师也可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对成功的小组给予适当的表扬,对失败的小组给予合理的建议。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时,课前学生准备了2个正方体实物,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把一个正方体纸盒按照图示的步骤剪开,得到一个正方体展开图。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沿其他的棱剪一剪。小组随即开展活动,教师适时参与其中,对小组给予相应的指导。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较好地体会3组对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在总结正方体展开图的种类时,各个小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提供本组的探究成果,补齐所有展开图的可能情况。由此看出,高效的合作学习是达成高效课堂的“助燃剂”。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可能性”的内容时,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观察世界,获得数学思维。因此,“可能性”这节课旨在让学生体会“一切皆有可能”的意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内涵。多数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均会设置许多游戏,如掷骰子、摸球等,通过“不等可能性”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分析、判断游戏的公平性。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感受随机现象的发生。

合作的目的就是在研究活动中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样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还有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处理,教师要适时地在学生的小组学习过程中给予帮助与指导,在学生展示小组成果时给予充分的评价与肯定。

四、注重评价,提高效率

课堂评价是高效数学课堂中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好的课堂评价可以启迪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新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课堂评价的内容既要包含学生课堂学习成果,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剖析。课堂评价形式既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评价。课堂评价呈现形式不应局限于语言表述,表格、图示等可视化的工具均可以辅助评价过程的高效开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时,教师在课程结束时请学生畅所欲言谈体会,大多数学生能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板书的重点,因此,学生能回答出来并不难。高效的课堂评价更关注的是学生所达到的学习水平,包括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等,因此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谈一谈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谈一谈在研究“商不变的规律”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的,也可以让探究过程较顺利的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成功经验。丰富的自主评价与互相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要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要作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创造者,与此同时,教师也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但也不能忽视生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练习课的价值所在是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课的质量并不是学生做了多少练习题,正确率有多少,而是真正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建立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初步感受函数思想,为其第三学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在数学新课标引领下实施数学教学新理念的深入推进。学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做好学生的“助手”。此外,要想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建构,还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毛线学案探究
暖心的毛线球
毛线绕呀绕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你懂毛线的快乐
毛线大改造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