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婷,黄宝珍 ,陈 睿,陈玉娥
(1.三明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三明 365000;2.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宁德 352000;3.龙岩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龙岩 364012)
近些年,高校大学生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被迫中途休学甚至退学的数量逐年增多。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较大,极易产生情绪波动。由于刚踏入社会,缺乏经验阅历,加上生活与学习方式等的转变,开始出现迷茫、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产生心理疾病。因此,要解决、突破以上难题,仅依靠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心理咨询或者“5·25”心理健康月活动,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应当调动多方力量,利用一切有效途径与方法来解决问题。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的“隐形课堂”,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对于学生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也重视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教育部先后多次颁布相关文件,明确强调高等学校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心理辅导与服务、预防干预以外,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等学校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与渠道,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一抹“心”色彩。然而,当前高校举办心理健康活动还需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以及心理需求,做到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二课堂活动,涵盖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等方面,其中也包含心理教育中心所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首先,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主体性、独立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1]。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以大型文化活动、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新颖丰富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当前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相符合,因此,受到许多学生的欢迎。其次,校园文化活动是调适学生心理的有效渠道。学业困难、人际关系欠佳、家庭贫困、感情问题等因素也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若仅靠心理健康中心单一部门难以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效地进行调适,而校园文化活动能弥补课堂的不足,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心理调适等[2-3]。
校园文化活动在普及心理知识、培育健全人格、调适心理、完成角色社会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要全面认识、努力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逐渐形成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效应。已有研究表明,听音乐、跳舞、绘画等文体活动有助于人缓解消极情绪、摆脱压力等问题[4]。然而在实际活动开展中,传统观念、管理机制、活动相关等层面的问题,却严重阻碍了校园文化活动所发挥与彰显的心理育人功能。
2.1.1 过度强调学生的专业学习 许多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正向思考,片面认为活动仅仅是“娱乐休闲”,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意义不大,影响自身的专业学习,获得优异的成绩高于一切,拒绝参与社团、学生会等娱乐活动。事实上,适度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不会影响专业学习,还能加强时间管理能力,在丰富大学业余生活的同时,既能拓宽知识面,又能增强体质。
2.1.2 师生对心理健康存在误区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侧重于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片面强调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帮扶救助、危机干预等内容,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认为心理健康中心举办的文化活动主要是面向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种片面的认知,会使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误解,如大多数学生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因此,参与心理相关的文化活动,部分学生会选择逃避。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是普及性的教育,要把多数学生纳入心理健康工作范围,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1.3 忽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心理育人功能 一方面,学校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布局与建设缺乏系统性,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不足,开展的活动无法达到学生的预期要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所发挥的心理育人功能和意义并未凸显,针对心理健康开展的活动被认为是心理健康中心的职责。
2.2.1 缺乏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包括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过程的执行、活动结束的评价等。在校园文化活动与心理健康相融合的过程中,高校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导致活动难开展、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低下。
2.2.2 缺乏部门联动机制 高校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部分院校片面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只是社团组织、心理健康中心的责任。开展活动的重担往往压在学校社团组织身上,活动的效果不尽人意。此外,活动的策划与制定者通常以学校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活动计划制定过程中,缺乏上下联动机制。
2.2.3 缺乏合理的保障机制 以心理育人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虽然提高了心理危机干预成效,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以及教育者的工作负担,削弱了师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缺乏相应的关怀、帮扶、激励机制,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诉求和教育者的发展需求。
2.3.1 活动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学生参与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形式较为单一、载体不够丰富,加上有些活动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往往停留在常规的讲座、机械沉闷的演讲比赛等形式上,难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厌倦,活动的育人功能被忽视与弱化。2.3.2 活动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高校开展活动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受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高低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思想特点、价值观念、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学生对活动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大多数校园文化活动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性,仅是将他们“一锅端”放在一起,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预期,难以达到活动的真正目的。
2.3.3 活动过程的育人效果不明显 高校精心策划组织的任何一个活动,都需要有人员参与才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又希望可以短期内通过一些校园活动达到“心理育人”的预期效果。但活动的开展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任务,心理问题亦是如此,而是在摸索中逐步、深入了解学生需求,人性化设计以心理育人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才能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结合当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应以问题为导向,从传统观念、管理机制、活动相关等方面为切入点,探索一条以心理育人为导向的针对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路径,以此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1.1 创新活动阵地 新时期,高校应当重视校园文化活动所发挥的心理育人功能。首先,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发挥校园网站、广播站、校报校刊、图书馆等阵地的作用,利用校园板报、班级板报、宣传橱窗、教学楼通廊等场所创设校园文化墙,创新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其次,高校要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仅依靠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无法达到心理育人的目的,需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补充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心理压力与危机、自我调节,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3.1.2 转变过程观念 转变观念,注重过程。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与活动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展活动时,不但要重视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最终形成的效果进行分析;形成性评价则是对活动开展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例如前期活动准备、活动宣传、人员协调等方面是否做到位,同时也要发现活动策划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开展活动的不足之处,通过诊断与分析,不断提升活动质量。
3.1.3 转变管理观念 以往高校开展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较少挖掘校园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意义,针对心理健康开展的活动基本上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事,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所开展的校园活动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等原因显得势单力薄,导致活动影响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心理效能,学校各部门应逐步形成合力,心理共同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活动落地。
全员参与管理强调活动的“全员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心理育人功能离不开活动的“主人公”。简单地说,校园文化活动的“全员性”必须建立在心理教师、学生工作队伍、社团组织、学生等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利用人才资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如在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时,将活动策划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活动;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共同参与;学生工作队伍负责制定活动的考评奖励机制;心理教师负责活动的指导与总结工作。从传统的“服从-命令”单线交流过度到“参与-合作”双向交流,形成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系统[5]。
3.2.1 加强协同合作机制 当前高校举办心理健康活动需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以及心理需求,不断完善班级心理委员、二级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学工部四级心理预警机制[6]。由心理健康中心牵头,联合校团委,结合当前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情感恋爱,网络成瘾、学业压力、经济困难等,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活动。此外,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也可以增加一些人际交往、毕业求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乐观开朗地度过大学四年生活。
3.2.2 加强广大师生的培训力度 高校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人需求和专业特点,开展系列专题培训活动,给予他们专业指导和辅导培训,进而提高学生心理素养[7]。此外,高校可以带领心理教师、学生工作队伍到其他高校进行参观、访谈、调研等,使其在与其他院校的交流中,提升自身开展活动的能力。
3.2.3 构建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当引入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心理健康更好地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譬如提高教师作为活动指导教师在职称评聘、教师评价中的比重,或者提高活动奖品的丰厚性,打造具有纪念价值的活动奖品,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3.1 活动目标上渗透 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创设活动情景,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悟与交流。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目标以娱乐为主,更注重活动的形式,忽略学生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心理需求与人格发展。倡导以心理育人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注重活动目标,还要考虑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高校在设计活动时,要将竞技、情感、行为目标三者进行整合与统一,才能培养健全人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
3.3.2 提升活动质量 高校只有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才能确保其始终具备生机活力。一方面高校要整合多方资源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另一方面还要打造属于具有校本文化的愉悦性和传播力强的心理文化活动[9]。例如,高校可以从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为着力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又让学生以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贴画、微视频、情景剧等)来展现家乡的精神风貌与人文底蕴。
3.3.3 增加活动吸引力 单调、枯燥、形式单一的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自然会影响到心理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活动吸引力,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实践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为大学生提供沟通交流、展示自我、协调紧张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平台,诸如加强心理情景剧、心理微视频拍摄、宿舍文化节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应用。此外,也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心理需求设计活动,将大学生自主设计活动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更能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多样性。
3.3.4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离不开互联网,他们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程,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方法。因此,以心理育人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应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心理文化活动充满活力与魅力。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传播性广、时效性强、交互性强,有效拓展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传播途径,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心理育人功能[11-12]。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堂”,将校园文化活动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拓宽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渠道与方法,增强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时效性。然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高校应当以心理育人为导向,结合实际需求,从传统观念、管理机制、活动相关等层面切实发挥校园文化活动所拥有的心理育人功能和作用,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