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如中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宝应成为新四军苏中抗日根据地和人民解放军苏中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在宝应的辉煌历程,展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浓烈的军民鱼水情。
初到宝应:军民关系的建立
为了巩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策应江南新四军部队向北发展,八路军南下部队向东发展,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原局决定新四军五支隊和四支队七团,八路军第五纵队第六八七团,共同开辟淮宝根据地。根据江北指挥部命令,1940年8月2日,由罗炳辉、周骏鸣、张劲夫、冯文华组成淮宝战役指挥部,发动淮宝战役。8月15日,韩顽三十三师大部被歼,开辟淮宝的战役胜利结束。随后,淮宝县委和民主政府淮宝办事处同时宣布成立,驻地岔河镇,由周爱民任中共淮宝县委书记,邱同樵为县参议长。
淮宝战役的胜利,震惊了日伪军。8月下旬,日伪军共1.7万余人,在2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发动“九月大扫荡”。根据江北指挥部的部署,开辟淮宝的新四军部队,除留十团保卫淮宝新区外,七、八团返回路东。在开辟淮宝之前,淮宝地区百姓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还不甚了解,加之国民党反动派散布了一系列攻击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恶毒谣言,当地群众十分恐惧新四军的到来。当新四军初进淮宝时,大多数群众东躲西藏,害怕被新四军抓起来。后来,当他们看到新四军处处为老百姓做好事,官兵和蔼可亲,才接近新四军。罗炳辉部在攻打受到国民党反动宣传欺骗的“小刀会”时,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不开枪,即使被迫开火,也只打击刀会反动头子。这使老百姓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是自己的队伍,是真心打鬼子保卫国家,解放受压迫人民的军队。会徒家属们纷纷劝亲人退出刀会,原刀会中许多穷苦人家的子弟参加了新四军,有的参加了淮宝抗日地方政府的建设工作。
同年9月,新四军一师二旅六团一营组成的淮宝支队进入高宝地区活动。不久,新四军一师一旅二团,即“挺进支队”进入该地区活动。苏中抗日根据地初步建立。为了巩固苏中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密切党群和军民关系,调动苏中地区广大人民抗日的积极性,苏中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共高宝工作委员会,简称高宝工委,陈干任书记。高宝工委建立后,又在临北地区发展了一批党员,并建立了大尹庄、团庄等党支部。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浓烈的鱼水情开始在宝应建立。
经略宝应:加深军民鱼水情
1941年新四军一师正式进入宝应,开始经略宝应地区,党员干部和广大指战员同宝应人民相依为命、打成一片,加深了业已建立的军民鱼水情。
1943年开始,苏中抗日根据地进入对敌斗争最为艰难、最为尖锐激烈的时期。针对日伪的政治“清乡”,苏中区党委实行了比较彻底的新乡制,由群众民主选举乡镇长,由工农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宝应人民一致认为“还是共产党好、新四军好”“共产党、新四军为民作主”,新四军在宝应根据地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
1943年春,新四军一师五十二团驻扎在安丰区绿草荡。有一天煮中饭时,突然发现烧草没有了,管理员找到乡长,乡长带着管理员来到村民马维驹家借了5斤草。当时管理员身上没钱,又不识字,就请乡长打了5斤烧草的欠条。管理员下午带钱要赎回欠条,马维驹婉言谢绝,坚持要留下作个纪念。管理员请示上级后,将这张欠条留给了马维驹老人。这一事情深深地感动了马维驹一家,他们认为共产党、新四军是老百姓真正的贴心人。马维驹老人告诉子女,要永远跟着共产党和新四军走。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马维驹老人的子女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他的女儿马春萱参加了历次战役的支前服务,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她自愿充当挑夫,积极主动地帮助解放大军运送物资。
宝应安丰地区人民在车桥战役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安丰镇太仓村地处绿草荡南面,渡过荡去就是淮安的泾口镇,泾口与车桥仅隔数里。车桥战役发起前,粟裕将大量兵力隐藏在太仓村周围。为了能在战役发起时让新四军官兵迅速安全地通过,太仓村全民动员,将全村所有的100多条农用木船和铺板、门板、跳板等200多副集中到太仓渡口,甚至村里的老人将自己的棺材板都拿了出来。最感人的是一位头天刚结婚的新娘子,隔天就拿出自己的床踏板,送丈夫上前线,为新四军架起一座连心桥、胜利桥,为我军奇袭车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深耕宝应:军民鱼水情更浓
1944年后,新四军一师整体搬迁至宝应地区,苏中党政军领导机关及直属单位从东台整体搬迁移驻宝应安丰、射阳湖一带。宝应成为苏中抗日斗争的政治、军事中心和指挥中枢。这一时期,新四军与宝应人民联系更加紧密、接触更加深入,军民鱼水情更加深厚。
宝应西安丰镇集丰村东与射阳湖相连,东荡有上万亩水面。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家家都是茅草房,屋前屋后堆满了从东荡割来的芦苇,这导致当地火灾频发。1944年,新四军入驻西安丰镇,想办法买来了5台“水龙”,成立了3个“救火青年突击队”帮助村民灭火。村里有了“水龙”,遇到火情,灭火的效率就高得多了,再不用一盆一盆接水去泼。为了减少火灾的损失,新四军还教会了村民怎么高效地灭火,部队离开时,将“水龙”留在了村中。
1944年冬天,村民何志龙才17岁,在一次灭火中,被一位新四军班长的勇敢所折服,和这位班长成了朋友,后来经班长介绍,参加了新四军,被分配在淮宝支队。1948年何志龙参加淮海战役,壮烈牺牲。新四军一心帮助村民,令不少村民感动,一些年轻人主动要求参加新四军,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宝应人民应有的贡献。
新四军在宝应地区战斗生活中,与人民群众结下深厚的鱼水情。他们帮助老乡春耕、垦荒、治病,他们心连心、肩并肩。当时区党委书记粟裕住在固晋村五组乐夕之家。乐家腾出东厢房让粟司令夫妇居住,堂屋给粟裕及师部作办公用。在固晋村的日子里,粟裕发现农民缺少农具,水网地区最需要的是水车和农船。他即安排部队的能工巧匠收集木料,制作了几十条木船和水车,分发给缺少农具的农民。
区委副书记陈丕显住在固晋村三组乐恩达家。邻居曹云英做月子时,家里揭不开锅,孩子没奶吃。陈书记很同情他一家的困难,让夫人买了一挂肚肺送给曹云英,还带去一口袋大米,救了他们家的急。后来曹云英老人时常谈起这件事,感谢陈丕显夫妇的深情厚意。
暂别宝应:军民鱼水情依然浓
1945年底,为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新四军陆续离开宝应,走向更广阔的战场。(新四军)人虽暂时离开,但历史凝结成的深厚情谊丝毫不减。
在1948年9月后,随着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部队被解放军消灭在长江以北。1949年4月22日,解放军准备渡江,一张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引人瞩目。在波澜壮阔的水面上,小姑娘的背影成了最美的一瞬。她叫颜红英,宝应县广洋湖镇杨林沟村人,当年只有19岁,船上还有她的亲人。父亲颜建发坐在船尾掌舵,妹妹颜根兄坐在她的前面,准备随时接替她摇橹,一家人都在冒死运送解放军过江。4天前颜红英与解放军一道训练渡江作战时遭国民党飞机的袭击,一颗炸弹在船边爆炸,溅起的弹片和水浪击中了她。颜红英顿时血流满面,昏倒过去,耳朵听力也受到严重损伤,但她轻伤不下火线,发誓要把亲人解放军送过江去消灭敌人。在众多船工舍生忘死的支持下,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颜红英一家被授予二等功。直到1999年4月27日,报纸、电台展开寻找大辫子姑娘时,照片拍摄者邹建东事隔50年才寻找到颜红英、颜根兄姐妹俩,并相约北京,放大照片以作留念。1959年拍摄的电影《柳堡的故事》就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水乡宝应柳堡的感人故事,它既是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又是一个体现军民鱼水情的故事。
新中国新时代:续写军民鱼水情
一曲《九九艳阳天》让“柳堡的故事”传唱祖国大地。1959年,为继承革命优良传统,以电影《柳堡的故事》主人公“二妹子”为名的柳堡“二妹子”模范民兵班成立。从此,她们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谱写出新的拥军爱国篇章。
历任民兵班长都是自强自立的模范。第一任班长严凤英,与《柳堡的故事》里的“小英莲”是同时代的人,在丈夫去世后不到20天,她便毅然把儿子送到了部队,选女婿也要选个当兵的人。她说:“这辈子打心底里都有一份拥军情结。”第三任班长郑秀华,嫁给了一名伤残军人,叫郑继贵,是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受的伤。面对受伤后的郑继贵,郑秀华顶着人们的议论,还没有结婚就住进郑继贵家里,帮他种田,做饭,料理家务。
“柳堡二妹子”民兵连(2014年2月民兵班扩建为民兵连)的女战士们爱红妆更爱武装。她们曾多次出色完成訓练比武、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任务,更活跃在征兵宣传、慰问军属、国防教育、便民服务等战线,受到部队官兵、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妹子民兵,是民也是兵,她们来自各个岗位,原来民兵班成员来自柳堡镇,现在民兵连涵盖了全县的企事业单位。民兵不像解放军一样是24小时管理的,平时会有自己的工作。二妹子民兵姑娘们都奋斗在生产的第一线,她们勇立潮头,大显身手,从这里走出去的59名姑娘,有11人是生产能手,28人成为企业骨干,6人进了事业单位,她们用美丽的花季耕耘着家乡的春天,用巾帼的豪情奏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强音。
新时代,宝应人民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亮出宝应的鲜红底色,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和新四军“铁军精神”,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基础上续写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