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 钱欢青 未央 苇虹
自古圣贤多寂寞
“古來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说起来,古语里面也有“孤独”这个词儿,但主要指的是客观状态,而不像现在这样倾向于心理感受。因此,上面李白说的“寂寞”,理应包括孤独感在内。也就是说,古来圣贤大部分都是寂寞和孤独的。
李白是不是圣贤另当别论,且看他的孤独:“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行路难其二 / 其一》)。你看,这态度是何等恃才傲物愤世嫉俗,一种笑傲王侯报国无门的孤独。即使偶尔顾影自怜,也写得上天入地不可一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鸣皋歌送岑徵君》)后两句简直有了孩子气:你们这些鸡聚在一起只知道争吃争喝,我李白所以孤单单老哥一个,是因为我是凤凰,独自翱翔的凤凰!李白的大前辈屈原就更孤独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是同流合污、还是清白自守,是一起喝得昏天黑地,还是甘于粗茶淡饭保持清醒?屈原断然选择了后者。“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全国上下一个知音也没有,真是孤独到了极点!一种悲壮、崇高的孤独。陈子昂的孤独更是尽人皆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一种气势恢宏、震惊千古的孤独。每次读之,无不唏嘘不已感慨莫名。
相比之下,杜甫的孤独是那么深切和悠长。“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孤雁》)“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那首《登岳阳楼》,尤其让人泪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戍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晚年杜甫的孤独,一种彻里彻外、身心俱孤的孤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亲朋信断,病卧孤舟。虽病卧孤舟,而又心忧天下,凭栏北望,泪下如雨。孤雁、孤月、孤舟,怎一个“孤”字了得!
再看辛弃疾的孤独。“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日影西斜,孤雁高飞,提剑登楼,哪怕一遍遍把栏杆拍遍,也无人知其心里想的什么。“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今,“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落日,斜阳,断鸿,断肠,拍栏,倚栏,无不是负面意象和举止,却丝毫不见患得患失的优柔寡断,鼓涌而来的只有壮志难酬的激越和悲凉。是的,辛弃疾很孤独。而孤独也是大丈夫的孤独,英杰的孤独,国士的孤独,弥天盈地的大孤独。
有你伴我欢歌 荒原都是天堂
生活的有些体验,有时候是挺让人丧气的。比如,城市很大,很热闹;网速很快,很喧嚣,但人却很孤独。
著名社会学家项飙因此主张一种“在地”行动——就是以你自己为中心,重构自我和周边世界的关系。比如在电梯里碰到你的邻居,你是不是可以先收起你那张故作冷峻的脸,主动去打招呼、去聊天;比如在社区里碰到一些人一些事,你是不是可以主动地、充满热情地去了解和介入。还有前些年文学界的一个“在场”文学奖,所谓“在场”,即是包含着介入性、当下性、自由性和发现性的内涵。而社会学意义上的“在地”,显然是文学意义上的“在场”的根系和支撑——没有生活层面的“在地”,文学层面的“在场”自然无从谈起。
而无论“在地”还是“在场”,其诉求或者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重新勾连自我和周遭的关系,把悬浮于空中的孤独、虚弱(甚而虚伪)的个体生命,重新拉回生机勃勃的大地。
在我看来,《千寻小姐》这样的电影,正是在这样的现代性生存语境中,获得了令人动容的力量。
影片中的千寻当然是孤独的,她独自一人,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要去往何处。她只是一个便当店店员。与此同时,千寻对周围的陌生人,又充满了善意。
如果说千寻对周边人的这种热情,是项飙所谓的“在地”行动,那么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这种“在地”行动所产生的“能量”,辐射能力也确实颇为可观。然而只有善良和对陌生人的热情吗?当然不是。影片之所以感动人心又意蕴悠长,还在于隐藏在这善良和热情背后,那个依旧孤独的灵魂。如果注定孤独而忧郁,你能否能如千寻一样,接受别人的热情和善意,并将其辐射给他人,你是否能够,即便漂泊,也不忘在漂泊中寻找生命的踏实?
不是痛苦不存在,而是要努力在痛苦中开出花来。这或许正是导演隐藏千寻幼时创伤的良苦用心。之前看许知远采访画家蔡皋,老太太脱口而出,引用了波斯文库里莪默·伽亚谟的一句话:“树荫下一卷诗章,一瓶美酒,有你伴我欢歌,荒原都是天堂。”蔡皋当过多年的乡村教师,此后又在出版社供职,无论工作还是退休,她都充满热情地用画笔记录着生活中所有的温暖和感动,当许知远问她曾经的“痛苦”,她没有说。她把痛苦过滤掉了,把痛苦压缩成画面中的黑色块,而画面中更多的色彩,永远是桃花源般绚烂的春天。
早在1993年,蔡皋的《荒原狐精》即获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展(BIB)“金苹果”奖,她是国内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人。清澈、纯净、温暖、优雅,人如其画,她在许知远的节目中开心地大笑,她领着许知远去看小区里那棵挺拔的树,她告诉许知远,这棵树其实原本被砍断了,但它硬是在伤口上重新长了起来,它硬是用新生的树皮,把伤口一寸一寸地包裹了起来。
真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人和树,或许本质上,都应该是一样的吧。
那年,高宗过寿张
老家前年由黄河滩区搬迁到黄河大堤守护着的县城附近。春节回家看望父母,从小区出来,北边那条路叫百忍路,南边叫访贤路,小区东边就是耕地,标准的城乡接合部。东边那个村子叫桥北张村,村南头有一所石牌坊,上书“百忍义门”。牌坊和村子之间排列着张公艺墓和百忍堂祠堂。原来我老家竟然与大名鼎鼎的百忍堂成了近邻。
百忍堂的故事, 最早记载于《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孝友》:“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勒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寿张”是指千年古县寿张县,该县19 64年撤销,金堤以北归了山东阳谷县,黄河南边归了梁山县,中间一段即张公艺的故居所在成了今河南省台前县,即我的老家。《旧唐书》这段文字大意是说,张公名艺,历经北齐隋唐三朝,九世同居,唐高祖封禅泰山途中专门看望他,探究家庭和睦的秘诀,老先生连书百余个“忍”字,感动了皇上。
后世的记载与此大差不差,只是多了些细节。《新唐书》记载:“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东安王永乐、隋大使梁子恭躬慰抚,表其门。高宗有事太山,临幸其居,问本末,书‘忍字以对,天子为流涕,赐缣帛而去。”说了书“忍”字,但没说写了多少个。光绪《寿张县志》记载:“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东安王永乐、隋大使梁子恭慰抚表其门。高宗有事泰山,临幸其居,问本末,书忍字百余以对。天子为流涕,赐缣帛而去。今祀于乡贤祠。”记载入了乡贤祠,还记载了“唐张公艺墓:在县南十里,明正德六年,参政史公立石志之。”
据记载,唐高宗这次从东都洛阳前去封禅泰山是和皇后武则天一起去的,不仅登泰山祭天宣示正統,去曲阜祭拜孔子表示尊儒,还去了亳州幸老君庙以示奉道,去泰山前还驻跸灵岩寺以示崇佛,儒释道三家照顾周全。他沿途通过祭祀、造访等方式,为国树立了两个楷模,一是忠君救主的汉朝将军纪信,二是以修身齐家著名的张公艺。这么说来,高宗寿张访贤,武则天皇后应该是一同去的。老家小区附近的两条路一名“访贤”、一名“百忍”,原是颇有来路的。有意思的是,张公艺墓196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归河南后1982年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保单位。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高宗那次封禅泰山,沿途阵仗颇大:“丙寅,上发东都,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列营置幕,弥互原野。东自高丽,西至波斯,鸟长诸国朝会者,各帅其属扈从,穹庐毳幕,牛羊驼马,填咽道路。”
彼时月缺
这段时日似乎一直都是晴朗煦暖的早春天气。黄昏时分间或站在窗边瞄一眼西天的晚霞余烬,色彩从橙红色、橙粉、蔷薇色、玫瑰紫直到宝蓝大幕上只剩下一小片鸭蛋青簇拥着米黄色,然后一钩金色的新月初上,是一枚笑眼弯弯的上弦月,恰似金钩挽起夜的深蓝帷幕。
路边的三两棵国槐树细密的枝条映衬着嫩蓝和浅玫瑰粉的天幕形成曼妙的剪影,疏密有致,优美至极,让人想起中国山水画中表现木叶尽脱、寒林萧疏的蟹爪画法,一时让人驻足仰望欣赏。出门去超市,归途中抓拍了几幅月上寒林图。
某日凌晨,信步走到北面客卧窗前,又遇见了多年以前我便在散文里描述过的月亮,一轮圆月,挂在西北方向的一幢楼前上空,与走到北窗前的我恰好撞了个满怀。它像煮熟的蛋黄,又如一颗黄熟的杏子,多年以前我用的比喻是孩童弹着玩的一只杏黄色的玻璃球。
然而看罢月亮,想起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反复阅读过后开始坚信他的阐释:“生活的最终目标是生活本身。”也许是他的启示下,复又折回卧室,拉严密密实实双层窗帘的主卧房,此时还是一片沉睡海底的宁静幽深的蓝黑,感觉自己就像一滴刚想飞溅一点浪花的蓝墨水,复又在墨水瓶里缓缓沉淀下来,又躺回连日晒太阳而愈显暖和厚实的羊毛被下。
又一个早早起床的凌晨,挽起厚重的矢车菊蓝的窗帘,感觉到阳台上沐浴在冬日清寒的月华里,抬头看见了半璧明月,不太规则的形状边缘,像是被孩童玩坏了的碎裂的半个玻璃弹子球。
某个夜晚散步行至路口处,一转头,不经意间瞥见了一枚黄月亮,半透明的姜黄色,映衬着深宝蓝的夜空分外美丽。它显然丰腴了许多,已经从最初的笑眼弯弯、媚眼如丝变成了今天的接近半圆,像是一枚让孩子咬下了大半块的黄杏,又让我一时间或许因为词穷而莫名想起半块和氏璧,出使的赵国使臣蔺相如捧着它那样无畏地站在秦国大殿上,人璧同在,人璧相映,最终完璧归赵。
又想起小区里那个孩子在夜色里的惊呼,让人心里为他的新鲜表达大呼惊艳,果然孩子都是天生的小诗人。彼时是一轮下弦月,孩子指着月天真地说:你看月亮瘪了下去。如果今日再赏月,他会不会说:你看月亮又鼓了起来?一个“瘪”、一个“鼓”字,可见在那孩子的眼里,月亮就像一只黄色的气球,能瘪下去,也能重新吹起来。
那是个初春美丽的黄昏,油画般质感的天空,每次经过时都要微笑着仰望那几株石蜡树,枝杈旁逸,疏影横斜,映衬着晚霞、天空和楼宇,每一枝柔柯、每一片树叶都形成了那么楚楚动人的优美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