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瑜
摘 要:“文论期刊”的提出,是基于学术期刊尤其是文艺理论评论期刊的三个发展向度,即传播媒介的信息化、理论成果的普及化,以及传受模式从“静态-单向”到“动态-双向”的转变。这其中既有期刊面对“纸媒已死”呼声时的自省,又有文艺理论长足发展的内在自律与自为,身居出版、学术、文艺三者的交集处,“文论期刊”一语基于共相,更基于殊相。编辑队伍作为重要纽带,推动了整个期刊系统的运转。编辑队伍身份焦虑反映着文论期刊定位所面临的症结,而编辑队伍的转型也是文论期刊发展的关键。换言之,探索編辑队伍转型的可能性,也是在摸索文论期刊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结合个例与行业现象,总结了文论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了面临的难题,并提出未来发展路径,旨在从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职业发展的变化中,窥见由人才队伍转型带动起来的文论期刊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文论期刊;文艺理论评论;编辑队伍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078-06
“期刊”伴随工业文明的出现而产生,是文化知识传播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态。文论期刊,是期刊的一种重要类型。“文论”是中国传统语汇,有三个意思:1.指文章、著作,如《后汉书·儒林传下·服虔》:“有雅才,善著文论,作《春秋左氏传解》,行之至今。”2.指汉应!的《文质论》,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应!《文论》,陆机《文赋》。”3.专指文学理论方面的论文或著作,如《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国近代文论选》;《宋书·颜延之传》:“凡有知能,预有文论。”因此,文论作为期刊的限定词,可以较好地厘清文艺理论评论期刊的定位及其特征。
作为传统期刊概念的一种延展,文论期刊一般指文艺理论评论期刊,是将文艺研究理论性成果作为分析工具,对文艺作品及现象进行观察、评述的期刊。当代文论期刊的特质,一方面,体现在刊物是以时代与人民的关切为主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延展性,沿着多媒介、多门类文艺现象的涌动不断延展;另一方面,是在更广泛的时代平台上,刊物将成为一个能引导创作与评论、现象与作品以及不同文艺思潮的思想场域。文论期刊具备理论特征,但内容更为大众化,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延展性。它的提出,是基于学术期刊尤其是文艺理论评论期刊的三个发展向度,即传播媒介的信息化、理论成果的普及化,以及传受模式从“静态-单向”到“动态-双向”的转变。这其中既有期刊面对“纸媒已死”呼声时的自省,又有文艺理论长足发展的内在自律与自为,身居出版、学术、文艺三者的交集处,“文论期刊”一语基于共相,更基于殊相。
信息化、普及化、动态化三个层面的实现,归根结底,仍有赖于期刊建设中作为关键触发点与动力机制的编辑队伍的建设和转型。因此,文论期刊的建设可以说是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互联网内容生产之海量、传播速度之快捷,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也被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在“学术人”“期刊人”之外,编辑是否还承担着知识生产的“把关人”角色?是否是带着互联网底色的“媒体人”?身份焦虑之问指向价值认同、角色定位,不仅对所有学术期刊编辑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折射出了文论期刊建设的关键症结。
学者孟令梅从学术期刊的发展出发,基于编辑角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期刊转型与编辑工作方式的改变、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为“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提出了独到见解与基本指向[1]。本文结合传统纸刊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实践、成果与面临的问题,以及期刊行业整体的发展状况,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探讨,探究在“文论期刊”视域下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可能性。
一、发生与定位:“文论期刊”的具体指向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生发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中,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2]的话语起点,发轫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3],后经理论界、学术界对言说困境、理论自觉和话语体系的思考及争鸣,最终得以形成。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了其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4]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共同关切,更是对文艺评论领域部分人“套用西方话语来剪裁中国人审美”[5]这一怪象的精准“把脉”。
因此,在话语构建上,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建构,应当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自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中,已经可以看到新时代对文艺评论事业新的期望、新的指导、新的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的多次论述、讲话,“既回望历史又紧贴现实、既高屋建瓴又娓娓道来……不仅创造出许多新的理论话语,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勾勒出一个新的发展纲要,搭建出一个逻辑严密、特色鲜明的框架结构。”这些“论述”“讲话”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们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评论体系的有力支撑。然而,话语建构是一个系统过程,不仅包括从经验性“名称”向规定性“概念”的升华与转化,是基于问题意识自下而上对现实需求的提炼和反思,也包括从顶层设计的概念演绎到大众认知的引导普及,是重归人民生活和问题场域接受检验的过程。正是在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建构的价值运行逻辑中,文论期刊作为桥梁沟通学理话语和通俗阐释的角色才凸显了出来,且理应在这一话语场域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换句话说,相比致力于概念辨析和经验提炼的文艺理论研究刊物,文论期刊贯彻的是“下行”路径,通过话语建构,实现聚焦理论成果的学理话语转化,实现再次回归问题场域的过程。
在工具向度上,文论期刊要建立媒介之间的合作、互补、共生关系,构建媒介生态圈。自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理论以来,与此相关的阐释与评论可谓如过江之鲫。倘若从他“印刷术的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条性原则”[6]的观点出发,报刊媒介作为一种印刷品,从口耳相传的复杂传播系统中延伸出新的尺度并催动内容革命,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事实上,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来说,正是以现代印刷技术为支撑的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在晚清时期的繁荣,才改变了传统文学生产、传播、阅读及评论的模式,进而创造出新的文学理论形态,肩负着启发民智、挽救危亡的宏大使命。因此,在建构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过程中,期刊阵地发挥着独特、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互联网去中心化进程的加快,再谈文艺期刊、编辑坚守,总有几分日薄西山的意味。然而,媒介更迭是渐进式的,总有人偏爱纸张的温度,新兴媒体的快速分发也依赖着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不过,倘若据此薄弱优势不思变革,逆潮流而行,终归也是行不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文论期刊其实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它关注话语建构“下行”路径的价值指向,也要求它能够容纳新的媒介功能,并通过与多种渠道的协同发展触达更多受众。
从提高办刊质量方面来考量,文论期刊的提出其实也是对当下学术期刊身份固化问题的回应。经过长期发展,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数量相当庞大。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14年、2017年先后公布了两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单,共计6430种,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约2400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6年的统计,我国人文社会科學学术性期刊的数量达2700余种。学术期刊的定位有多项表征,最直接的可以从刊名、刊号、封面设计等方面来识别;从学科内容方面来看,有综合性学术期刊、专业性学术期刊等;从主办单位来看,有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社科院或研究所主办的期刊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期刊逐渐开始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专业评价机构按照“影响因子”等量化数据的分析遴选出“顶级期刊”“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一定程度上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问题导引和分析工具。然而,这种等级序列带着评价惯性,渐渐地产生了身份固化和评价错位等问题,即从“以文评刊”“以文评人”走向了“以刊评文”“以刊评人”。在影响因子指标体系中,变动空间极小的核心期刊名录加重了学术期刊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资源流动的滞涩使非核心期刊很难挤进渐趋固化的学术格局中。与此同时,一面是话语建构的价值导向要求期刊内容必须学理深厚、通俗传达;一面是万物互联的媒介新特点要求期刊整合要素,积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对一般文艺期刊来说,或许去绝对理论化、联结更多受众,在上层设计与公共话语、精英场域与大众诉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一种新的发展选择。
二、媒介·意识·能力:编辑队伍在期刊转型中的变革
“文论期刊”的指向,意味着期刊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编辑队伍联系着刊物的读者与作者,推动着期刊生产机制的运行,是期刊建设的关键纽带,需要在自身定位、能力、工作模式上进行相应的变革,而这种改变将带动整个期刊的转型。在新时代文艺工作新的导向中,如何通过编辑队伍的建设,探索文艺理论评论事业阵地与人才体系建设,促进文论期刊整体转型,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具有新媒体思维的编辑队伍:开拓新媒体平台,扩大作者群、读者群
万物互联的媒介新特点要求期刊整合要素,积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这不仅是媒介传播形式的更新,更是期刊联结更多受众,在上层设计与公共话语、精英场域与大众诉求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发展需求。开拓新媒体平台,引入新媒体思维、模式建设期刊,是“互联网+”时代纸刊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中国期刊年鉴》在附录中增设了主要刊物的新媒体平台名录,足见期刊的新媒体建设不仅是现实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导向。因此,编辑队伍也需要培养新媒体思维,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才能维系、扩大期刊的受众群,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如今,许多学术期刊颇为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积极打造自身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电子阅读平台,着力提升编辑队伍的新媒体技能,培养编辑的新媒体思维,不断提高编辑利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从形式上来说,许多文艺类期刊通过优化微信公众号图文排版形式,增强编辑队伍的互动意识,达成了留存老读者、吸引新读者的目标。例如,“中国文艺评论”“湘江文艺”“粤海风”等微信公众号,已基本形成了简洁文雅、内容丰富的风格。根据《粤海风》编辑部统计的数据,其微信公众号在近3年的建设中,粉丝增长至7万,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稳定在2000次左右。从内容上来说,新媒体编辑队伍善于推陈出新,结合学术前沿、现实热点,基于新媒体平台提供的资源和工具,针对性地推出专题征稿、专题专辑。例如,“探索与争鸣杂志”通过每日一更或两日一更,发布热点文章、特稿、专题征稿、会议预告等信息;“中国文艺评论”主推文章与研讨会信息,以高频率的推送保持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此外,还有一些期刊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扩大文章的传播范围。例如,《粤海风》与南方号、南方网“粤学习”展开联动,推出了专业性与大众性兼备的内容(如人物对话、作者访谈),收获了较高的阅读量。
通过对新媒体平台特点的把握,文论期刊积极推出与当下社会热点、文艺热点相关的内容,充分融合新媒介传播速度与文艺理论评论的敏锐性,使许多小而精的优质内容获得了业内好评。传统期刊严谨、专业、高质量内容等优势,与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传播力相结合,往往能提高期刊在各圈层、各群体中的知名度,不仅可以吸引读者,也能带来更多作者,为期刊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培养具有合作意识与联动能力的编辑队伍:建设专家库、工作坊,联动高校资源、青年学术人才与期刊平台
“互联网+”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结和互动更加紧密,资源的交流与调配速度也更快,这需要编辑队伍增强合作、联动意识,发挥自身联结作者、读者与各方资源的优势和能力。传统期刊以相对固定的作者群保证刊物的主要稿件来源,并在相对灵活的自由来稿中发掘优秀作者和稿件,既保证了刊物来稿的质量,又激发了稿库的活力。然而在这种模式下,编辑容易忽视和作者进行互动,对于推动作者之间的交流也缺乏助力,因此,期刊应积极建设专家库、搭建工作坊,重视培养编辑队伍的合作意识与联动能力。
建设期刊的专家库,不仅能使编辑更好地与专家、作者保持沟通联系,也能在作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学术共同体生态,为作者之间的交流、学习、进步增添一个入口。在专家库的建设中,期刊要注重覆盖老中青研究队伍,发现年龄梯度背后作者视野与问题意识的差异,在差异中生成新视野,发现新问题。以《粤海风》为例,近年来该杂志戮力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专家智库,带动文艺评论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探索新文艺评论人才工作机制,夯实大湾区文艺发展与交流的人才基础,已搭建起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段,成员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辐射全国各地高校及研究院所的文艺专家智库,拓展了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人才成长、交流、互鉴的空间。
工作坊是借助新媒体加强编辑与作者之间沟通、互动的新机制。借助新媒体的便捷、高效、高传播性优势,编辑与作者可以跨越时空距离,形成丰富、深入的互动,产生更紧密的联结。近年来,工作坊模式已成为学者开展学术研究、进行学术沟通的重要渠道。通过捕捉学术、文化热点,辐射青年研究人才与潜在科研人才,工作坊模式有效传播了学术前沿动向,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此外,工作坊中的期刊编辑队伍可以在学术活动中提升学术视野、锻炼编辑能力,这也为期刊培养了兼备专业能力与学术能力、合作联动意识的编辑后备人才。
通过建设专家库、搭建工作坊,作者群体与编辑队伍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为学术成果的生产蓄力。举办各类交流活动、搭建对话空间,则为学术成果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各类期刊通过举办、承办论坛,为编辑与青年学者搭建了优质对话空间。例如,《探索与争鸣》《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期刊,不仅通过论坛、会议为编辑与青年学者搭建优质对话空间,也在论坛论文中选择优质稿件发表于纸刊,以正反馈激发青年学者的创造力,提高了青年学者对期刊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期刊举办的各类文艺评选活动与人才培训班,也为青年学者搭建了学习、对话的优质平台。近年来,许多期刊都会阶段性地举办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比如,自2018年起,《探索与争鸣》每年都举办“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评选活动,以各年不同的前沿话题为主题,在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青年学者、在读学生中发起征文,不仅发现并凝聚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也提高了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南方文坛》每年会评选“年度优秀论文”,不仅激励了优秀作者,也提高了作者群的创作动力;《粤海风》开展了同类型优秀文艺评论评选活动(如“十年艺见·青年新声”评选),依托资深专家库与工作坊模式,举办了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文艺两新”拔尖人才培训班等形式多元、主题明确的培训实践活动,鼓励青年评论者对广东文学艺术10余年来的重要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等开展评析,在实践与对话中建立起一支优秀的青年学者队伍。
(三)培养具有问题意识与专业性、学术性的编辑队伍:培养问题意识、深耕专题策划
“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大众被拖入信息过载的洪流。期刊要在信息时代中生存和发展,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还要做优质信息的判断者、筛选者与生产者。编辑则需要具备问题意识,提高自身专业性和学术水平。问题意识指的是能够精准捕捉文化界、学术界以及整个时代存在的根本问题,能够提出、抛出这些根本问题,并对人们做出的回答保持敏锐嗅觉,及时回应,激发更多的讨论。从这方面来说,编辑队伍需要从传媒、传播、学术视野、学术脉络的角度,准确把握问题、抛出问题,引导讨论与研究。
文论期刊发展至今,单以栏目为题统筹稿件,对于凸显文艺评论的问题意识已稍显乏力。而通过灵活、精准的专题策划来组稿,可以基于相同的问题意识统摄不同稿件,呈现作者对相同话题的不同看法、不同思考,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讨论和交流。专题策划一面是“专”,是专注于某一问题深入探究;一面是“题”,是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是强烈的问题意识。专题策划是期刊传递自身价值、凸显自身独特性的重要途径,可以在“千人一面”的刊物大潮中打造自己的品牌。例如,《文艺争鸣》采用“固定栏目+灵活专题”模式,以【视点】【史论】【理论】【评论】【视野】五大部分为主线,根据每期需要增减大栏目下的分栏,并将专题放在不同栏目下专门的分栏中,因此,能够在同一期刊登多个专题,且做到精准分类;《粤海风》近几年策划并推出了“建党百年与文艺实践”“艺术乡建”“戏曲与俗文学文献的域外传播研究”等兼具前沿性、现实性、建设性的专题,在业界广泛传播,打造出具有鲜明风格特色的品牌。
编辑队伍可以通过专题策划来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提升自身政治定力、学术敏锐度和专业严谨度。“专”与“题”,需要编辑队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学术视野,这样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向作者抛出问题。因此,编辑队伍不只是游离于文艺理论评论现场的中介者、服务者,而是文艺理论评论生产的参与者和关键环节;编辑队伍不再是被动的文艺评论成果接收者、传播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近年来,文论期刊逐渐追求前沿性和现实性,“建党百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三十周年”“一带一路”等是它们专题策划的热门选题,但在这些大选题中如何凸显问题意识,仍然是编辑队伍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编辑队伍建设的难题与期待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刊在转型过程中展现出了巨大潜力,但是也面临着许多难题,这对编辑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编辑队伍存在着认同感不强、积极性不高、专业性不足、思想高度不到位等问题。如何激发编辑队伍的内驱力、主动性,让编辑队伍能够积极自发地提升自身技能、寻找优秀选題、完善栏目建设,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第一,编辑队伍建设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在制度与规范中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延展性。首先,既要从思想上提高编辑队伍的精神认同感,加强交流,减少内耗,又要以制度规范来增强编辑队伍的整体合力,助推编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其次,在编辑队伍转型过程中,既要重视实践与指导性理论的更新,也要为编辑工作提供动力,打造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模式。在规范与制度中增进经验、培养人才、形成共同体意识,并以经验、人才与意识反哺工作模式,才是长久之道。
第二,编辑队伍建设需要加大资金、资源投入。目前,由于纸媒的衰落与文化行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编辑这一职业所能获得的资金、资源并不充足,这在很大程度制约了编辑队伍的发展。因此,行业和出版单位要重视编辑队伍建设,为编辑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提供更多资源和渠道,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这个行业。比如,提高编辑队伍的薪酬与奖励,使他们能够在物质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为之投入充分的精力;为编辑人才设计、提供完善的培养体系,包括课程培训、外出访问交流等,使他们能够打开视野,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联动业内资源,搭建起属于编辑队伍的交流平台,为编辑队伍提供一个强大、稳定的发展共同体。
第三,编辑队伍建设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在新时代学术期刊转型的大背景下,编辑队伍的身份定位与能力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待。然而,仅靠期待与个人的内驱力很难吸引更多人才进入编辑行业,也难以持续性地为优秀编辑人才提供正向反馈与激励,激发编辑队伍的活力。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编辑人才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通过评价与奖励,提升编辑的职业认同感与使命感,进而激发编辑自身的内驱力,为编辑队伍的整体提升、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四,编辑个人要对自己的职业保持信念感与自豪感,科学定位自身在“互联网+”时代的身份,并且要与时俱进,转换思维,打开视野,在巩固专业技能的同时积极掌握新技能,以学习者与创造者的姿态投身新媒体浪潮。此外,编辑个人的发展与编辑队伍的建设息息相关、互相促进,编辑要意识到自身处于编辑队伍的共同体中,积极地为编辑队伍的建设建言献策、添砖加瓦,编辑队伍也要以良好的氛围、各方面资源为编辑个人提供有力的支持,共同成长进步。
四、结 语
“互联网+”时代,期刊的载体、生产机制、传播方式逐渐从单一、静态的模式转变为借助新媒体促进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读者和作者与期刊之间双向、动态交流的模式。作为读者、作者、期刊三方联结所依赖的纽带,编辑在“互联网+”时代的身份定位、工作模式都要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将带动期刊运行机制整体的变革,为期刊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也需要注意到,编辑队伍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文论期刊作为一个整体变革与转型的文化场域,仍需要在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协同性改变。
参考文献:
[1] 孟令梅.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定位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中国编辑,2022(5).
[2] 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03-21.
[3] 周济.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4]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6-05-18.
[5] 仲呈祥.構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J].红旗文稿,2021(16):41.
[6]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9:41.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