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曹伟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增强高校思政课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创新形式,也是坚定新时代青年“四个自信”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深度聚焦中国故事,注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以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本文通过明晰提升“四个自信”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关联,阐述了中国故事提升新时代青年“四个自信”的叙事结构,并据此提出高校思政课通过中国故事提升新时代青年“四个自信”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国故事;思政课;四个自信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005-05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专项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SZ20221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涉农高职院校以‘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为导向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研究”(2023NLDJ-ZD08)。
一、引 言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1]。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度聚焦中国故事,注重把中国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思政课堂落地生根,让新时代青年通过高校思政课提升“四个自信”。
二、提升“四个自信”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关联
(一)“四个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力量之源
“四个自信”是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是在总结成功实践经验后形成的完整信念体系。只有坚定“四个自信”,坚信我们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新时代青年才有精气神,才能不受各种外界噪音的干扰,才能立足于中国大地;把一时一地一人的小故事与国家民族的大故事联系起来,才能以“亲历者”的姿态发现中国故事的丰富素材并从中汲取不竭营养。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青年,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从中国故事中深刻把握中国的现实国情,理性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甚至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投身社会实践,关注民生热点。在感悟“有字之书”的同时,更能融会贯通“无字之书”;在感悟时代脉动的同时,更能起而行之、勇挑重担。
然而,“四个自信”不会凭空产生,也无法轻而易举坚守,它既不是对历史结论的死记硬背,也不是自说自话的盲目乐观,而是建立在历史事实判断之上的情感价值判断。从本质上来说,“四个自信”源于对“必由之路”的信念和信心,只有让青年学生置身于历史的坐标系中,顺着中国发展的逻辑,通过自己的实践感悟得出正确结论,才能真正坚定“四个自信”。高校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阶段已经接受了中国的发展成就,萌生了为民族和国家而骄傲的自豪感,内心已经有了一颗自信的“种子”。因此,要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成为指导思想与行动的“大树”,还需要思政课教师为它源源不断地浇灌精神养分,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天然的精神养分。
(二)讲好中国故事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2]。这一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也为我们深刻理解坚定“四个自信”与中国故事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了指导和遵循。故事是文化的载体,故事是否具有吸引力,不仅仅取决于怎么讲,更在于讲述者能否选择和组织好案例素材,把理论观点通过案例素材翻译或转录为浅显易懂的叙事结构。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关乎谁来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和怎么讲故事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故事的讲述主体是思政课教师但不能只是思政教师,叙事的出发点是陈述事实但不能只是现实的呈现。
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增强思想政治课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主要手段,自然也是新时代青年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政课在承担知识教育职能的同时,还承担着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教育的职责。沃尔特·费舍尔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叙事、感情和美学构成人的信仰和行为的基础。叙事不是一种文体,而是一种社会影响方式[3]。因此,好的思政教育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青年学生是思政教育的主体,是具有创新思维意识的主体,他们可能很容易被一个精彩的故事吸引,却很难被严密的理论逻辑论证所说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全面架构故事要素,创新叙事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既能使知识更加生动,又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历史脉络,帮助新时代青年牢固树立历史自信、现实自信和未来自信。
三、中国故事提升新时代青年“四个自信”的叙事结构
(一)讲大国崛起的复兴之路,增强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在回顾历史和眺望未来中确立的,是在自我反思和国际比较中确立的。关于现代化,很多大学生会把它误解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或者西方化。事实上,中国的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有着天壤之别。准确来说,中国的现代化是对西方“以资本为本”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也是中国道路突破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路径依赖;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则是一个“串联式”发展的过程。中国要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后发制人,只能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叠加发展道路。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4]。
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自立自强在一些领域成为领跑者。中国太空站的全面建成,让自古以来就对遨游宇宙有着无限畅想的中华民族,一下子走进了现实;被全球誉为中国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杂交水稻研究,早已走出国门,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震撼全球目光的科技大桥———港珠澳大桥在克服了艰难险阻之后终于落成……这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证明了今天中国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的成功开辟和伟大实践,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的选择。因此,在高校思政课堂上,讲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推进和拓展历史,既有助于引领广大青年将人生道路选择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统一起来,将人生理想、职业理想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也有助于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讲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增强理论自信
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和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谁都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大国的崛起,也是一个大党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5]。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青年廓清思想迷雾、坚定理论自信的思想支撑。
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在一次次艰难地求索、一次次顽强地抗争、一次次勇敢地开拓、一次次深刻地改革中,完成了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6]。千千万万个党史故事是激活新时代青年赓续精神力量的细胞,通过这些故事他们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演进史,从党的百年历程中厘清和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
对百年党史的深刻认识是新时代青年前进的不竭动力,在高校思政课堂上,通过讲述百年党史不仅可以让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实践的伟大力量,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念,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可以使他们更加坚定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三)讲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增强制度自信
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实现的,是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团结奋斗取得的。因此,新时代青年要深入挖掘“中国之治”背后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奥秘。当然,其中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还需要在国与国之间的横向比较和纵向的历史比较中进行进一步说明。比如,在思政课堂上,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国际案例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横向比较,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今天中国身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发展环境以及确立的目标任务。反观中国的全过程民主,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相互衔接,使人民的呼声能够最大化地被听到,人民的愿望能够反映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7]。
当代大学生目睹和亲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地上是行得通的。而中国故事展现了我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和中国治理的显著优势,这正是思政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源。
(四)讲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8]。古往今来的中国故事,最能让新时代青年引以为傲的正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何以中国”的具体形成过程构筑了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源泉,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社会身份以及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当中,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内核的构建,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过去走来,经过风雨的洗礼,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使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有自信的理由和底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古代文明发展成就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成就滋养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融合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传承至今,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展示了一条不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革命文化、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信之路[9]。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汲取丰富营养,有助于新时代青年在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创新实践。
新时代青年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成长于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好时期,与祖国和时代同行。中华文明铸成了他们的精神底色和价值自信,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智慧,又以不同于前人的心态和视野为中国故事注入更丰富厚重、生动深刻的内涵。
四、高校思政课以中国故事提升“四个自信”的实践路径
好的故事能让新时代青年感知伟大的党,感知伟大的祖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进而坚定“四个自信”。然而,如何使中国故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内容解构和叙事策略的创新表达
高校思政课是公共基础课,面临着众口难调的困境,再加上思政课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若再采用单一的理论灌输,容易导致教学氛围的死板沉闷。近年来,叙事教学作为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新策略、新方式,以“讲故事”的策略设置议题,引发课堂讨论,传递价值观,让学生不自觉地接受了叙事化过程中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实现了“对谁讲”“讲什么”与“怎么讲”三者的有机融合。在高校思政课堂上创新中国故事的叙事和表达方式,不仅可以激发青年学生对“果”的追问,还可以深化他们对“因”的建设。
有效的叙事不仅是对现实的呈现,更是对现实的超越。构建高校思政课中国故事的叙事模式,意味着从内容创作到叙事策略都需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首先,思政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析,选择恰当的故事切入点和落脚点,从故事文本、主要人物、焦点矛盾、场景还原、叙事层次等不同角度去研发案例素材,并与教学内容、学生专业相适配。其次,在选取恰当的故事素材之后,思政教师还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阐述,将宏观叙事与个体叙事相联系,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地解读,引导他们从接受外部信息到认知主体的跃迁,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最后,在叙事技巧上,思政教师还要运用多元叙事策略,依托各种生动活泼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开放性空间内基于教学内容,聚焦具体实践,调动一切可以引发学生认知成长、思想共鸣、价值认同的因素。
(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耦合联动
要让中国故事的教育价值最大化,不是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引用一两个故事就可以的。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是思政课教师团队整体设计与协作的过程,应该是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整体设计、系统布局、有序推进的工作,应该是思政课教师团队和专业课教师共同携手整体设计的过程[10]。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思政课,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各不相同,这也意味着思政课必须要有整体的设计和编排,既要有整体的思政课教学目标,也要精心挑选出思政课中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最有感染力的故事,才能把故事讲好、讲透,讲出时代感和亲切感,才能把道理讲深、讲活,讲出落地感和获得感。
首先,收集集中反映新时代精神内涵的中国故事案例,并建立“中国故事资源数据库”,由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度阐释其中的新时代精神内涵和逻辑线索。其次,以中国故事为核心圈层,拓展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故事圈层,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挖掘中国故事内容和思政育人元素。比如,人文专业的学生要挖掘中国文化故事,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挖掘中国政治精神,经管专业的学生要挖掘中国经济故事,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挖掘中国科技故事等。最后,融合“历史、人民、社会”等价值要素和“知识、能力、素质”等专业要素,共同构成系列线性结构并进行重点归纳,细化故事要点,最终形成课程思政逻辑机制,即以中国故事为主线,以价值引领为基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联动,同向同行。
(三)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有机互补
中国故事内容丰富,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精神,承载着中国价值,承载着中国理论;而思政课又是融知识性、价值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如果没有百科全书式的理论功底,思政课教师将很难启人入道。当下,中国抗疫故事已经成为各地区、各高校思政课堂的“活教材”,学生们对它的认同正是因为这些故事来自学生身边,可感可触的现实故事具备强大的说服力。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故事思维”,借助真实可塑、有声有色的中国故事,深入浅出地诠释中国精神、中国制度、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等,让理论不再抽象,让问题更加明朗,让中国故事的光芒指引青年学生的成长之路。
中国故事不仅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要触动学生的行动,既要学生感悟和思考“我能做什么”,也要让学生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实践。要达到知行合一,就要破解中国发展很精彩,但是中国故事讲不好;中国发展很不易,但是学生感受并不深的教育困局。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组织思政教师讲、领导干部讲、教育专家讲,还要让学生自己讲,自己深入社会、沉入基层,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知时代、感受社会、体察人间,去接触榜样、靠近模范、学习先进。此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要进一步从叙事教学的角度出发审视思政教学实践要素,完善学生的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中国故事的叙事空间感,带学生去工厂车间、社区军营、田间地头、弄堂小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深入参与有助于他们切实地感悟和体会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从而真正把中国故事讲得引人共鸣。
(四)高校系统和外部资源的汇聚整合
中国故事本身是发生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国大地上各地区、各行业的真人真事,并不是人为杜撰或编造的虚假故事。新时代青年对世界的认知、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是一个多方位、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作用,不仅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索实践,还需要搭建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堂到田间的中介系统,以受教育者成长成才为落脚点,整合社会资源,为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支持和保障。唯有“大資源”的汇聚,才能真正感化、感染当代青年学子。
首先,高校要开门办思政课,提升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与中小学联合打造优质的“大思政课”课程,依托各地丰富的红色故事、民族文化故事,运用历史进程中的感人故事、典型案例,丰富思政课故事资源系统。其次,高校要结合时代要求明晰教育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规范教育过程,立足于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等综合情况,以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国故事为素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学生对中国故事的思想认识。最后,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最新成果、最鲜活案例从校内课堂带到校外大课堂,把中国故事的叙事形式从口头演绎转向情境体验、实践锻炼等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中国故事在思政教学中的鲜活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青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每一个思政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高校思政教师应积极探索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与中国故事叙事方式紧密结合的授课方法,融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以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提升新时代青年的“四个自信”。
参考文献:
[1] 刘亢,蒋芳,朱筱,赵琬微,许祖华.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N].新华每日电讯,2023-03-17(05).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刘蒙之.叙事传播:范式、理论及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分析策略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5):63-71.
[4] 谢海军,马昕蔓.中国现代化“并联式”发展道路的新特征分析———以西方发达国家“串联式”发展道路为参照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6):34-39.
[5] 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J].新长征(党建版),2023(3):4-13.
[6] 杨菲蓉,江传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 王永香,李忠鹏.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五重维度[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7(27):1-12.
[8] 杜黎明.文化自信的底气与根基[J].人民论坛,2018(4):127-129.
[9] 杜新宇.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10] 马海燕.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0(2):117-121.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