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的制造业产业链转型升级
——现阶段广西制造业产业现状剖析

2023-09-11 15:27毛永青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7期
关键词:产业链升级供应链

毛永青

一、前言

中国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基于此,本文就数字经济下的制造业产业链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并谨以此文为业内相关人士提供借鉴或参考。

二、广西制造业产业现状剖析

我国制造业总量多年居全球第一,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依然较低。由于历史发展因素及地理位置等原因影响,广西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相较于国内发达地区的企业差距仍然较大,处于中国制造业的中下水平。近几年来,虽然广西及时出台了多项促进工业延链增产扩能系列政策措施,全区工业经济得以持续恢复,增速达到预期目标,工业振兴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持续提升。但广西制造业仍然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的依赖度高,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第二,产品多数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盈利能力有限;第三,企业各自为战,未能形成规模化的供应链集群、更加不用说产业链集群;第四,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能力薄弱;第五,升级改造资金不足,债务负担重,优质资产少,抗风险能力较差;第六,用人及薪酬等管理机制不灵活,高素质人才短缺等[1]。因此,广西制造业产业如何依托于国家战略聚集,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的转变,推动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数字经济下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特征

一是创新能力要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核心支持力。制造业的整体发展过程中,需要技术的推动,而技术的更新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持,由此形成不断产出、不断改进的正向循环,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益。二是实现行业配置的优化。制造业要结合数据支持的可复制与共享的特性,不断提升智能化的技术水平。三是行业组织结构的优化。需要从要素的关键点入手,按照从小到大,微观到宏观,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深入了解供需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四是优化供需匹配的质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减轻成本和产业负担,增加实际收益,提升质量。五是能够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下,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结合,实现服务型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形态的出现奠定有利基础[2]。

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的内在机制

(一)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质量升级

在数字经济影响下,制造业引入了数据元素作用于生产、消费等,从而提升制造业的质量。其具体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数字经济的引入,能够为制造业提供较好的成长性与技术方法,能够帮助行业实现理想规模的建设。但这个过程中,需要投入人力与技术支持,对经济系统的要求较高。二是大数据的引入,能更好地实现数字化监控,主要是制造业的生产环节。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产品质量管控力度,降低不良产品的出现率。另外,互联网社区等新的业态与模式,支持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环节,结合自身对产品的理解,推动制造业在包装、产品研发以及营销方面的创新,并逐步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三是数字技术可保障集中式能源供给和分布式能源消费有机分配,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最后实现社会的生态化发展[3]。

(二)要素配置与制造业质量升级

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是确保制造业质量升级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针对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能够提升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制造业质量升级。在传统的劳动要素对比中,以往的能量密度较低,技术与人力资本有更好的能量与产出[4]。由此通过这种高端要素的加入,优化组织结构,能够实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转型。二是在行业与区域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能够更好地节约产能,促使要素实现由低到高的转化,推动各个要素逐步实现高生产力的进化,更好地进行要素升级,推动制造业提升效率。三是基于要素配置主体分析,政府与市场能够作为要素配置调节的主体,在之后的范围拓展中,实现灵活度的提升,推动市场主体突破创新,最后完成质量升级。

五、数字经济下的制造业产业链转型升级

(一)统一战略转型方向

制造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各细分产业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协同等,转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各细分产业上下游也就是其供应链各家企业的转型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整体战略决策的体现,企业需要基于产业链、供应链现状及发展战略来定义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企业的转型升级不是口号、空话,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企业决策层尤其是最高决策层要提高站位,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现状与未来战略有清晰的认知,管理层与执行层对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理解到位,宣贯到底,企业干部员工上下思想统一,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方能决胜。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由“一把手”亲自挂帅推进,成立转型升级委员会或指定机构,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分清权责按计划实施推进。

(二)打造产业链生态圈

2020 年5 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指出:“拥有产业链集群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杀手锏”。在的新发展格局下,广西制造业企业应研究国家政策方向,依托“一带一路”、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等相关政策支持,结合现有产业链与价值链情况,找出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链条。围绕三个方向推进:一要制造业聚焦主业,在主打产品上做强做优,集中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二是补链、固链,围绕龙头企业进行上游延伸拓展,研究定位招商范围,并购或投资在供应链上游中的关键高科技零部件、高附加值的产品,往专业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专精特新”上榜企业、具有未来成长性的新材料相关产业,在并购和投资的实际操作上相对较容易,由此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打造供应链生态圈,形成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协同效益;三是分析企业下游的市场格局及自身优劣势,不宜盲目进军,形成恶性竞争,影响与现有的客户关系。对市场的新动向、客户新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方向转型,从技术与服务上发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更好的用户体验,与客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供应链生态圈[5]。例如,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成功转型,由单纯设备销售商成功转型为集设备供应和工业气体供应为一体的供应集团。四是广西的各行业应“抱团共进”,在企业管理、融资、物资购销、宣传等各方面上更进一步合作,形成防控风险的产业链,避免各自为营,孤立作战。比如炼钢—零部件—发动机—汽车—物流运输、仓储—基建/港口—商贸链条。

(三)推动产业链瘦身强体

1.现有产业链的加减法

一是逐步退出与主业相关度不大的产业单位,降低资产负债率;处置或转移产业链上附加值低或亏损的产业单位,实现资金“止血”减亏;二是整合现有产品、工艺相同或类同的业务单位,化零为整,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降低集群内企业之间分工协作的交易成本,避免重复投资导致增加管理成本、设备,或相互竞争同一市场形成恶性循环;组成产业集群后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推进现有产业链“瘦身强体”,将有限资源集中扶持重点单位,增加集群外部上下游企业的谈判议价能力,避免制造业企业“多差弱”的状况;三是整合贸易业企业,将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贸易企业整合起来,利用好信息资源服务于主业制造业,形成产业生态圈中一环。

2.创新商业模式

谋划产业链布局要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式多样化:或以区域优势降低人工成本,比如苹果供应链的全球制造模式,在制造成本低的区域进行生产组装;或以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来提升产品价值,比如青岛红领实现客户订制的智能工厂;有的产线投资动辄千万或上亿,中小企业投资不了,大企业在生产订单不足时又形成资产闲置,因此可以“云制造”方式来降低产业链各企业固定成本的分摊,对外提供制造产线、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同类的模式还有“云仓”;或搭建工业互助共享平台“云制造”,提供相关信息,同类企业不必有自己全套设备,可以在平台上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获取这些能力,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四)强强联合科技创新

科技日新月异,仅靠企业自身的研发很难赶上时代需求。因此,联合外部强手进行科技健身也是重要途径之一。企业一方面可以联合供应链上其他优质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资本,发挥各自优势资源,组成更大的产业链集群,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可以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组成研究平台,联合攻关研究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瞻技术,促进产学研各方人才、技术、信息的交流和融合,培养必需的智能制造、数字化专业技术人才,将单一产品优势扩大为区域优势、技术优势,借助外部机构使企业快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好时机,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产业基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利用云计算、系统平台等信息技术实现业务的“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加强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以数据驱动研发、生产流程的再造,重新构建质量、成本、效率新体系,防止信息“孤岛”。企业向科技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比如集团内部企业可通过区块链构建一个信息平台,各子公司都是平台中的节点,购销经营等多重信息可以快速提供到位,减少沟通成本及停工待料的损失,建设智慧物流仓储平台,进一步提高资产运转效率。数字经济将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以信息链拉动供应链,使企业在市场营销和商业模式上更为灵活,对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更加敏锐,实现快速反应。比如青岛红领的智能工厂,采用大数据驱动个性化大规模定制模式,是“互联网+工业”模式的实践和输出。在数字经济时代,还要重视数字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建立数字信息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规范使用数字信息。

(五)改革助推转型升级

2022 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得到明显改善,组织活力增强。但面对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链内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现有层式机构的组织管理模式、信息部门定位等问题均会影响转型升级进程,需要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比如,解决完成当下业绩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的矛盾,中长期薪酬激励与短期激励矛盾、科技人员参股等问题。在激励机制中,采用共享型(合伙、混改)、分享型(共享计划)要比传统的项目奖励更有激励作用。比如,海康威视的核心员工跟投创新机制,有利于激发其改革创新动力,有助于企业转型升级。

(六)利用政策进行产业升级

对国家推出的政策,制造业企业要充分运用。如2022 年1 月RCEP 正式生效,会带来更开放的市场、更为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机会,对广西企业的中长期发展非常有利。研究RCEP其他成员国各产业领域的优势,在产业链补链上做文章谋出路,构建智能化产业集群。企业利用政策升级原有的产业循环,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倒逼制造业进行转型和升级,进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但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广西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转型中的“痛点”和“难点”,制造业应紧密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找出问题根源,并结合市场发展方向,明确制造业的转型方向和路径,合理运用数字化手段,凸显科技创新的突出优势,助力制造业突破困局,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产业链升级供应链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回暖与升级
产业链春之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