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
育人的关键在于育心。在2021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由此观之,基础教育应当积极从“教”转向“学”,奔向“育”,将教育发展为“高品质教育”,将学校建设成为“高品质学校”。潘裕民指出,建设一流高中,除了要有自身特点、中国特色外,还必须有国际视野,对标世界一流中学,筑牢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这里的“质量”,其标准包括达到“启智润心”。换言之,任何一所学校,要想建设成为高品质学校,无疑需要努力践行“润心教育”,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从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此,在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道路上,践行“润心教育”应当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路径。
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看,“润心教育”来源于“心本管理”,或者说是“心本哲学”。所谓“心本管理”,是指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在管理学研究和实践出现的一股“重视感觉、知觉、情感、思想、意志等多种心灵力量的挖掘与整合,强调内在心性修炼和心灵自觉”的思潮。它是超越物本管理、人本管理与能本管理三大范式的最新管理范式,被誉为管理学界的第三次革命,是指“以心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的总和。“以心为本”的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人的心品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注意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加强心品教育;另一方面,要重视人心的管理,并确保管理活动围绕着关心、管心和治心来展开。心本管理思想的本质特点在于“以心为本位”“以心为中心”。它强调管理要管事,管事要管人,管人要管心。逆之,只有管好了心才能管住人,才能发挥出管理的最佳效能。
与“心本管理”相对应的教育理念,是“心本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心本教育”视为“润心教育”的基石。要正确理解“心本教育”或者“润心教育”,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心”的内涵。所谓“心”,指的是“心品”,即人的心理品质,抑或个体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个体的人格、心态和心理素能等因素,还包括自信、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心”,更指一种“感悟”,一种“主客体合一”的感悟。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在《答季明德》中指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又在《传习录》中提到“人心与物同体”。在他看来,“心”是关乎“天人合一”的一种“道”,是一种“明悟”。由此可见,“心”是极其重要的,“心力”具有庞大的力量。
基于此,和“心本管理”相一致,“心本教育”的核心同样在于强调“以心为本位”。一方面,它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心品培养;另一方面,它倡导学校教育与管理要以心为本、以心为先,从“心”开始。具体而言,“心本教育”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良好心品的塑造为目标,以学生的良好心品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它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甚至最基本的学会做人,其先决条件在于要拥有良好的人格、个性、心态、自信、认知、情感、意志等心品素质。同时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必须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和自尊,从“心”开始,充分考虑学生在学科教学方面心理接纳的意愿。
有别于“心本教育”,“润心教育”的关键字是“润”。它是对“心本教育”的一种具体实践。“润”者,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中的“润之以风雨”,意为“加油或加水使不干燥”。在素质教育不断得以推进的当下,一个“有目共睹”的“悲剧”是教育者与教育受众,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其“心”在“倾向”于“干涸”。因此,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着力于解决此问题是当务之急。
综合而言,我们可以作出基本界定:所谓“润心教育”,是指“以学生的‘心’为本”,侧重于利用多渠道“滋润”学生的“心”,积极构建教育领域的“和谐人”,实现学生与自然的人天和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人际和谐,以及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并确保学生在取得精神财富的同时能够将之转化为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的教育理念。
“润心教育”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之心为本”。之所以有此要求,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一是心品会影响道德表现。良好个性、情绪、心态的缺失,学生容易会产生叛逆心理、逆反行为和违纪、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二是心品会影响学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心态、意志、动机等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记忆能力及学习效果。三是心品会影响人际关系。学生的学习效能与道德行为表现会受到来自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学友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影响,而这些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又需要个体的个性风度、交往心态、自信气质、爱心、孝心等心理品质。因此,“润心教育”强调,育人先育心,教育要以心为本,从心开始,利用多渠道、多载体“滋养”学生之“心”,为学生的“心本”人生奠定良好基础。据此而言,“润心教育”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一是有助于尊重学生、教师、教辅人员的存在,维护三者的自尊,充分调动其积极能动性以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二是有助于尊重行为体共同利益,利于构建共同目标,并使之得以实现;三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特别是,它将有助于将素质教育不断细化、深层化,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宗旨。
“润心教育”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着自己的体系架构。如同“三足而立”之“鼎”,“润心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三根支柱”。
“养心”之“养”,指的是“滋养”以“萌芽”,并加以“培育”,使之“长成”。最通俗的解释莫过于“保持心理健康,使内心强大”。“养心”的主体,固然是个体自己。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受教育者,其学识有限。因而,“养心”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校、教师以及教辅人员。
“养心”,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养成什么样。健康的心,至少应当有乐观、仁爱、坚强、恬静等四个特点。“养心”教育的目的应当在于使受教育者心底一片阳光、春意盎然,善良,充满爱而坚定、柔韧、上进、顽强、自在、从容。二是怎么养。《孟子·尽心》里提到:“养心莫善于寡欲。”这里的“寡欲”,即控制欲望、减少欲望。在笔者看来,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而言,存“求知欲”即可。从这个角度上说,“养心”教育的关键在于“授”“学生”以“控制欲望之术”,使学生之“正心”不会“干涸”。
“暖心”之“暖”,是“温暖”之意。学校在教育工作中要实施“暖心”工程,使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温暖”。这种“暖意”,会使得受教育者由衷地“爱上学习”,从而使自己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进而为自己能力的提升“蓄势”。如何“暖心”,根本点在于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尊严,尽最大力量解决其在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当然,所“暖”之“心”不应当只有“受教育者之心”,还应包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之心。事实上,“暖”了教师之心,才会使得其真正爱上教学工作,才会使得学生之心得到更好的“滋养”。
“润心教育”的第三根支柱,也是最具直接现实意义的一根支柱是“亮心教育”。“亮心”之“亮”,意为“点亮、照亮,使明亮”。从生命哲学的角度上说,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心里永远为自己点燃一盏照耀前方的明灯,学会珍惜拥有,懂得欣赏享受沿途风光,更要懂得创造上进的生命轨迹,那生活在路上的感觉才会依然美妙,平凡的生命过程也才会因此而决然精彩。基础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其“心灯”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奖惩措施等)去“擦亮、点亮”的。但是,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正如美国学者戴维·伯恩斯所说,“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是会使得受教育者形成一种“只有你尊重的人先认同你,你才会认同自己”的自挫性的习惯。打破这种习惯的关键,是形成“自我认同”。因此,“亮心”教育的重点应当在于强化对学生的自我认同教育,使之“认可”一个“有用的自己”,并使这个“自我”不断成长“壮大”。简单而言,初始阶段,可以通过外部奖励与惩罚,使学生做好事,而后逐渐“诱导”学生在外力“消失”的情况下去做自己“认可”的事,“关注”自己“好的方面”,使自己不断“积极向上”。概言之,“亮心”者,指的是助学生自己“点亮”照亮人生路之“心灯”,亦指“亮”“教师之心灯”。其核心在于,解决主体自我认同问题。
总体而言,“润心教育”所要解决的是人的“心”得到“滋养”,得到“温暖”,“心灯”得到“点亮”的问题。可以说,基于“养心”教育、“暖心”教育、“亮心”教育三根支柱,“润心教育”这个“鼎”才能真正“站得稳”。当然了,这是理论性问题。它的效能要能够得到充分展现,还需要积极付诸实践。
实践“润心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将“素质教育”推向深层。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润心教育”的实践也不例外。要将“润心教育”“落到实处”,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设计作为基础,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作为支撑,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及人才队伍作为运营条件,更需要通过引入高新技术等途径优化教育载体。
事业的成功,往往需要以遵循成功规律的行动目标作为前提。也就是说,行为主体要在“办事”上取得成功,需要有很强的“目标意识”。这里的“目标意识”,指的是行为主体头脑中要始终有清晰的行动目的,如同被准确控制的导弹一样,一直“咬”住目标不放,直至击中目标为止。一般而言,目标的设定,需要依据主客观条件和众多可能性加以展开。不同的事业,面临的条件不同,目标也难完全相同。不过,目标的设计路径是相同的。
与很多事业目标设计相同,“润心教育”目标的设计需要“符合社会需求”,需要“适合自身特点”,需要“高低恰到好处”,需要“幅度适宜”,需要“长短配合得当”,需要“总分得当”,需要“明确具体”。从当前教育背景上看,“润心教育”的总体目标自然是“培养出新时代人才”,但这一目标能否得到成功实现,关键还需要遵循上述要求加以具体设计。
“符合社会需求”,指的是要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 年修订版)》指出,我们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润心教育”从目标上首先就是要培养“五育”并举人才。而从当前的社会态势上看,“润心教育”还需要培养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筑梦者”,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
“高低恰到好处”,指的是最高目标与最低目标的设计适宜。“幅度适宜”,强调的是最高目标与最低目标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长短配合得当”,指的是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实现密切配合。“总分得当”,指的则是将总体目标拆分成若干易实现的“分目标”,“化整为零”,逐一击破。“明确具体”,要求的是各目标,尤其是各细分目标要具体明确,不能模棱两可。需要注意的是,在全过程中,学校“润心教育”目标设计还需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
制度是“任何一定圈子里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简单来说,制度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用以协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当制度生效,制度的多重价值会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是制度的文本价值。当制度得到有效施行,制度设计主体的思想才会被人们接受,才能成为人们的理念和规则,从而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和人类文明发展,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对应到教育界,“润心教育”制度,诸如教师考评制度、学生学习考核制度等得到有效的施行,“润心教育”思想才会深入“人”心,从而展现出其突出的社会价值。
其次是制度的秩序价值。有了制度规则,社会就会有序,关系才会和谐,效率才会提高。制度存在的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要使得制度所表达的规则思想成为人们头脑中的理念、习惯和行为自觉。制度中的“处罚规则”的存在,其实也是为了警示人们要更好地执行制度。施行“润心教育”的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无疑可以更好地确保“润心教育”秩序的稳定,从而使之得到充分“践行”。
再次是制度的育人价值。从社会管理规律上说,以“强制力”使人们执行制度,在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制度中的规范思想会成为人们的理念、风尚和习惯,并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润心教育”育的是“心”,是“初心”。“润心教育”相关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会将“润心教育”这一思想实化,另一方面可以使“润心教育”“初衷”得到很好的实现。
最后是制度的社会历史价值。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文明,它是其他文明的基础和保证。制度是承先启后、历史发展的。每一次制度创新,都会使得人类社会文明更进一步。与素质教育的推行相似,“润心教育”也将会经历一个相对长的“历史过程”。不同时期,“润心教育”的有效施行,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创新。
综合而言,制度的存在,有助于“事业”的顺利开展,有助于“目标”的早日实现。从这个角度上说,“润心教育”的践行,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为支撑。只有如此,“润心教育”价值才会得到充分展现。这是因为,制度安排会影响到行为主体的劳动付出和所得,并由此影响、决定着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制度的存在,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约束行为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
机制是指“事物在运动中,各相关因素(包括内部结构与外部条件)有一定向度的、相互衔接的作用联系”。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运行机制”为“在事物有规律的运动中,对这种运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功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原理和产生影响、发挥作用的过程及其运行方式的组合”。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说,它是实现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良性循环的保障。由此可见,一般地,为保证既定目标、任务的真正实现,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灵活、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润心教育”也是如此。
从系统论上看,“润心教育”运行机制实际上是若干基本功能的组合、联动和统一。具体来说,至少包括五项基本功能的组合、联动和统一。一是整合功能。“润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各种组织结构,也涉及人才队伍的作用。“润心教育”的践行,显然需要政府、学校、学校内部各组织机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专业人才等多主体在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二是动力功能。“润心教育”得到有效的推行,其动力主要在于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学校在这一方面需要积极地按照规律办事,兼顾相关行为主体的利益。三是定向功能。与“应试教育”有些相似,“润心教育”同样需要考虑学校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学校在这一方面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润心教育”的具体施行上加以积极的引导和约束。四是调控功能。作为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调控功能需要通过监督机制等方面来实现。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当“润心教育”运行机制在运转中出现偏差时,学校能够予以调控并使之恢复正常。五是发展功能。学校的“润心教育”系统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需要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不断的能量交流与交换。伴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该系统也会通过改进各方面的机制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润心教育”机制的建构从根本上需要考虑到“人”的作用,特别是“人才”的作用,更需要遵循“禀承包容的心态”“开展充分的理性讨论”及“给予适当的及时的引导”三原则。
在教育领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载体被理解为:“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按照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将“润心教育”的载体界定为:在实施“润心教育”的过程中,“润心教育”主体用于承载和传导“润心教育”内容信息,促进“润心教育”主客体有效互动的符号系统或物质实体。教育的载体一般包括课堂及课堂之外。在应试教育阶段,教育的主要载体主要是课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的载体渐渐拓展到课堂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渗透,教育的载体也在得到不断扩充。因此,践行“润心教育”,学校需要积极引入高新技术,实现课堂内外结合,开展慕课等,不断优化教育载体,并遵循教育规律,实现“人”的“视”“听”结合。从而,“润心教育”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借助多种工具,充分接受“润心教育”。
“润心教育”不是有别于“素质教育”的“新范式”。而是“素质教育”框架内育人方式的转变与创新。也就是说,“润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实践深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学校要建设成为“高品质学校”,就要确保学校的“素质教育”“高品质”。何谓“教育高品质”?它其实指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品质”。“人才高品质”的衡量标准,并不局限于智力层面,它包括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中,“德”为先,即“心”为先。因此,在建设“高品质学校”的进程中,必须重点关注这个“心”字,需要积极践行“润心教育”,真正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落到实处,只有教育对象真正从“心”实现了“高品质”,学校才会真正成长为“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