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惠
(兴仁市农业农村局 562300)
兴仁市地处黔西南州中部,境内农作物秸秆、天然牧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牛的优势。兴仁市素有“中国牛肉粉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兴仁市肉牛养殖业发展,紧紧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饲草资源,以培育养殖大户为重点,通过“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小黄牛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有发展、群众有收益的致富路。肉牛养殖时,初生犊牛饲养管理是一项重要管理内容,为保证初生犊牛健康成长,顺利出栏,获得理想的养殖效益,掌握初生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生犊牛的瘤胃、瓣胃、网胃,为前胃。初生犊牛前胃体积较小,暂无消化功能,皱胃体积大,是初生犊牛主要消化器官。初生犊牛吃奶后不经过瘤胃、网胃,直接进入皱胃消化。若吃奶过快、过急,乳汁极易溢入瘤网胃内,进而导致出现消化不良、异常发酵等现象,这对于初生犊牛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与此同时,初生犊牛胃肠空虚,胃蛋白酶及凝乳酶分泌不充分、不活跃,因此消化机能也就不理想。直至5 月龄以后,牛的前胃才基本发育成熟[1]。
初生犊牛尚未建立完善良好的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导致其并不具备较强的抵抗力。尤其是1 周龄内的犊牛,若饲养管理不当极易感染肺炎、下痢等疾病。为提高初生犊牛的抵抗力,应当让其及早吃上初乳,进而获得被动免疫,增强免疫力,提升抵抗力,进而防范初生犊牛疾病的发生。
初生犊牛体重一般在30~40 kg 左右,但出生后进入速生期,此时对营养方面的需求较高,对环境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此时若营养供给不足,卫生环境不良,会对初生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阻碍及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生长停滞成为僵牛。所以要认真做好初生犊牛营养管理及环境管理工作,确保初生犊牛健康生长。
为确保顺利产下犊牛,应当认真做好接生工作。犊牛接生之前应当将所需要的药品、器械等准备妥当,包括:止血药、缩宫素、消毒药、长臂手套、助产器等。母牛正常分娩时,让其自然分娩即可,每间隔10~15 min 观察一次,无需人工干预。若出现难产现象,要明确胎儿胎位、产道状况,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助产方法,如:注射缩宫素、调整胎位等,确保顺利产下犊牛。人工助产时要保持动作轻柔,不可粗暴使用蛮力,避免对母牛子宫及产道造成损伤[2]。
母牛顺利产下犊牛后,应当第一时间将其口腔、鼻腔内的黏液清除干净,避免初生犊牛吸入黏液引发肺炎甚至窒息死亡。若犊牛因误吸黏液或其他原因无法正常呼吸,但心脏正常跳动,应当及时进行急救处理。首先,可将犊牛后肢提起,让犊牛保持倒立的姿势,然后反复拍打胸壁,排出误吸的黏液。其次,可让初生犊牛保持侧卧姿势,然后实施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应当配合胸壁按压,每分钟30次,直至初生犊牛正常呼吸。最后,在初生犊牛的头部浇适量凉水,产生刺激感,促使犊牛呼吸。
初生犊牛脐带未自然扯断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断脐。犊牛断脐要点如下:在距离初生犊牛腹部10 cm 位置,两手紧抓脐带反复揉搓1 min,然后用手向下挤压脐带内部血液,然后用细绳扎紧脐带,在下端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并将其中的黏液挤掉,断脐处需使用10%碘酊消毒。断脐后残留的部分脐带1 周后接口自然脱落,期间建议每间隔2 d 消毒1 次,保持洁净,避免诱发脐炎[3]。
犊牛出生之后,要及时将被毛擦拭干净,防止着凉受寒感冒或引发腹泻。特别是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更要及时使用干净的毛毯擦干被毛,亦可让母牛舔舐犊牛被毛,增加母子感情,同时也有助于刺激犊牛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母牛子宫收缩功能,尽快将胎衣排出,防止引发胎衣不下等疾病。
初乳,指的是母牛生产犊牛3 d 内所分泌的乳汁,尤其是24 h 内的初乳营养价值最高,其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胡萝卜素、免疫球蛋白、镁盐、溶菌酶、K-抗原凝集素,对新生犊牛健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犊牛出生后及时饲喂初乳非常关键。尤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让初生犊牛获得被动免疫抗体,增强犊牛的抵抗力。镁盐则有利于加快排出胎便。初乳饲喂要点如下:
2.5.1 控制犊牛初乳饲喂时间
研究表明,出生后在6 h 内的犊牛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因此建议初生犊牛在32 h 内吃上初乳,越早越好。
2.5.2 控制初乳饲喂量
首次饲喂初乳时不可过多,以2 kg 为宜,要分3~4 次饲喂,过多会导致犊牛消化系统出现紊乱。连续饲喂1 周后,随着犊牛日龄、食欲的增长,可逐渐增加初乳饲喂量,或同时转喂正常牛奶。
2.5.3 掌握正确饲喂方法
初生犊牛习惯抬头伸颈吮吸母牛乳头,所以在饲喂时建议使用带有橡胶奶嘴的奶壶饲喂初生犊牛。亦可使用奶桶饲喂初乳,但需要进行调教,调教时将中指和食指洗净蘸奶让犊牛吮吸,然后逐渐将手指放入装有奶的桶内,让犊牛一边吸吮手指上的初乳,一边吸吮奶桶内的初乳,反复训练3~4 次之后犊牛即可习惯桶饮。针对瘦弱犊牛,可适当延长调教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奶桶及橡胶奶嘴每次用完后应当做好清洗消毒工作,防止产生细菌诱发疾病。
2.5.4 合理控制奶温
初乳挤出之后要及时饲喂,若温度低于35℃,应当将其加温至38.5℃再饲喂。禁止饲喂凉奶,避免刺激犊牛胃肠道引发腹泻。同时也禁止饲喂过热的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犊牛拒食。初乳存放时间不可过长,必须要存放时应当放置于干净容器内并低温储存。每次哺乳后1.5 h 可让犊牛饮用适量温开水,防止初乳浓度过高引发营养性腹泻[4]。
母牛因难产死亡、母牛患乳房炎的情况下,会影响初生犊牛正常吃乳,影响初生犊牛成活及生长。此时可用其他健康母牛初乳饲喂犊牛。条件不允许时亦可用常奶代替,但要添加适量的金霉素、维生素A,一般连喂1 周左右即可。首次喂奶时可同时饲喂液状石蜡油50 mL,加快排出胎便。
2.7.1 防寒保暖
初生犊牛不具备良好的体温调节能力,因此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非常重要。夏季气温较高,要保持良好通风,降低温度,避免中暑。冬季气温低,要将温度保持在20℃左右,必要时可设置取暖设备增加温度,设置厚实干燥的垫料,为初生犊牛生长营造舒适的环境。
2.7.2 卫生习惯
要保持牛舍良好的卫生条件,每日及时清洗槽具,清理粪污,减少粪污残留。定期对牛舍消毒,杀灭环境中潜藏的病原微生物。每天刷拭犊牛体表1~2 次,保持皮肤清洁,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初生犊牛每次哺乳后,要及时将鼻端残留奶渍擦净,防止犊牛形成舐癖。
2.7.3 训练采食
初生犊牛1 周龄时即可训练开食,10 d 后即可训练吃少量的优质柔嫩青干草,促进犊牛瘤胃发育。3 周龄时正常饲喂开食料,同时训练采食精饲料,并补充添加切碎的胡萝卜20 g,或者补充其他瓜菜类亦可,后期随日龄不断增加补充量。要控制好饲喂量,初期每日饲喂干粉料15 g,1 月龄时每日饲喂干粉料200~250g,2 月龄时每日饲喂干粉料600 g。
2.7.4 清洁饮水
水是维持初生犊牛机能正常运转的必需品,要确保所饮用的水清洁、卫生、新鲜、无污染。要饮用泉水、井水、流动河水、自来水,禁止饮用死水及污染物超标的水。要合理控制水温,出生10 d 内的犊牛水温控制在36.5℃,后期逐渐降低水温,饮用常温水即可,但最低不可低于15℃,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2.7.5 运动调教
初生犊牛1 周龄以前让其在栏舍内自由运动,1 周龄以后即可让其在运动场运动,每次运动30 min,每天运动2 次。后期随日龄增加逐渐增加运动量。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接受光照,加快钙质的吸收,增强抵抗力,预防犊牛疫病的发生。
2.7.6 去角
犊牛出生1 周后,即可去角,防止犊牛相互争斗造成损伤,影响生长发育。
2.8.1 新生犊牛窒息
新生犊牛窒息,主要是因吸入大量羊水、黏液引发的呼吸障碍,也被称之为假死。症状较轻的犊牛呼吸微弱、急促,口腔及鼻腔内积聚大量黏液、羊水,心跳速度加快,脉搏弱。症状较重的犊牛呼吸停止,黏膜苍白,全身松软无力,脉搏弱,有的只能听到心跳。
新生犊牛窒息防治措施如下:认真做好助产工作,一旦发现难产迹象,应当及时进行人工助产,防止产程导致犊牛窒息;针对已经窒息的犊牛,应当提起犊牛后肢让其呈倒立姿势,然后拍打背部和甩动,促使其排出羊水、黏液,刺激呼吸;上述操作无效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按压胸腔进行心肺复苏,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黏液,直至恢复正常的呼吸状态;配合注射山梗菜碱、樟脑制剂、咖啡因等药物,可刺激呼吸中枢神经,让犊牛更快恢复正常呼吸。
2.8.2 初生犊牛脐炎
脐炎是初生犊牛常见病,其主要是因断脐时消毒不彻底以及犊牛相互舔舐感染细菌所造成的。脐带发炎的初生犊牛,其脐周湿润、发热、肿胀,脐带中间溢出一些脓汁,有恶臭味,后期脐带溃烂。
初生犊牛脐炎防治措施如下:加强产房环境管理,保持良好卫生条件;合理控制断脐时间,不可过早或过晚,断脐后及时用碘酊进行消毒,断脐后做好防护,避免犊牛相互吮脐带;针对已患脐炎的病牛,症状较轻时可用高锰酸钾清洗脐部,然后涂抹10%碘酊;若脐周肿胀,可分点注射青霉素100 万IU;若患处脓肿,应当及时切开排脓,再用过氧化氢清洗消毒,最后撒施适量布碘胺粉,必要时应通过手术方式将坏死组织清除掉,然后涂抹碘仿醚;为避免病牛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应当肌注青霉素160 万IU,早晚各1 次,连用3~5 d[5]。
2.8.3 初生犊牛便秘
初生犊牛便秘,主要是因犊牛出生之后没有及时吃上初乳、体虚体弱所造成的。患病犊牛24 h 不排便,频频努责,惶恐焦躁,频繁作排粪动作但无粪便排出,症状较重的出现腹痛,食欲差,检查直肠可触到干硬的粪块。
初生犊牛便秘防治措施如下:犊牛出生后2 h 内应当让其吃上初乳,加快排出胎便;针对出现便秘的初生犊牛,可直肠灌注液状石蜡油300 mL,或内服植物油50 mL,同时辅以腹部按摩,加快胃肠道蠕动,尽快排出积聚的粪便。
2.8.4 初生犊牛衰弱
初生犊牛衰弱,主要是因妊娠期母牛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母牛患毒血症,产前瘫痪,犊牛早产,产双胞胎,均极易诱发初生犊牛衰弱症。患病犊牛软弱无力,无法正常站立,卧地不起,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为迟钝,耳朵、鼻子、嘴唇、四肢末梢等部位发凉,脉搏弱。
初生犊牛衰弱防治措施如下:初生犊牛应及时让其吃上、吃足初乳,并营造舒适的环境;患病牛及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500 mL,10%葡萄糖酸钙50 mL,维生素C10mL,10%安钠咖5 mL;辅以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 等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2.8.5 初生犊牛下痢
下痢是初生犊牛常见病,主要是因初生犊牛哺乳不卫生感染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所引发的。患病犊牛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粪便呈糊状或水样状,粪便中夹杂着一些血凝块、乳凝块以及未消化的饲料饲草,粪便散发出恶臭味,脉搏加快,食欲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后期极易因脱水致死。
初生犊牛下痢防治措施如下:每次哺乳前对母牛的乳房、乳头进行清洗,防止病从口入;每日对栏舍消毒1 次,杀灭环境中的致病菌;患病牛可口服痢特灵3 mg/kg,早中晚各1次,连用3 d;或肌注氯霉素0.02 g/kg,早中晚各1 次,连用3 d;为预防脱水,需口服补液盐(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钠3.5 g,葡萄糖20 g,水1000 mL),早中晚各服用1 次,连用3 d。
综上所述,初生犊牛作为牛场重要的后备力量,对饲养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广大养殖场户要增强初生犊牛饲养管理意识,掌握初生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提高初生犊牛成活率,加快犊牛生长发育和出栏,提高养殖效益,将养牛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兴仁市养牛业良性、健康发展,促进畜牧经济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