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规模化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2023-09-11 01:06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鸭场鸭舍粪污

张 超

(张家港市畜牧兽医站 215600)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沿岸,域内河网纵横,是传统的肉鸭养殖地区。传统的肉鸭养殖模式以地面和水面结合放养,但这种放养模式土地利用率低、设施装备条件差、养殖效率低,不利于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和江苏省生态健康养殖的要求,张家港市肉鸭养殖向舍饲、架养、笼养等方式转型。本文结合张家港实际,就肉鸭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1 肉鸭立体养殖技术

1.1 网床架养技术

肉鸭舍网床建设可用红砖先砌成宽3 m、长5 m、高0.5 m的空间,用木棒做横梁,在横梁上用竹子编成2~3 cm 的网孔,圈舍四周加设护栏。网床也可以用铁丝或硬质塑料替代。舍内地面硬化打平,便于收集粪污及处理。舍内每个网床以12~15 m2为宜,育雏期可分成2~4 m2的小格。

1.2 发酵床地面平养技术

发酵床地面平养鸭舍外形与常规鸭舍基本相同,发酵床以锯末、稻壳为主要垫料,拌入发酵菌混匀后铺设成发酵床。发酵床地面平养鸭舍,采用双列式,舍内中间为走道,左右为高约0.6 m 的发酵床。在东西两侧山墙的头部安装风机和湿帘,通过湿帘负压通风,南北墙保持自然通风,安装卷帘。在实践中,需特别注意水管线路漏水问题,避免发生大面积漏水造成发酵床霉变和死床问题,可以增设耳墙,鸭头伸出饮水,避免漏水在鸭舍内出现。

1.3 发酵床网上养殖技术

网床养殖因为刮粪板不能完全清理鸭粪,容易产生氨气等刺激性气体。使用发酵床养鸭,高温时期容易产生热应激。使用发酵床和网床养殖相结合,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在发酵床的基础上,设置网床,发酵床翻耙可采用全自动网床下发酵床翻耙机。在实践中,要注重舍型与网床规格、网床与发酵床的操作便利化,以及容易忽视对气流和温度的影响。同时,及时翻耙发酵床,防止鸭粪累积,对控制舍内有害气体非常重要,随着鸭日龄增加翻耙频率增加,达到30d 时应每天翻耙。发酵床养殖成功的关键,不能简单理解和机械执行相关技术指标,还要注意养殖密度、垫料厚度、翻耙次数、鸭粪湿度等之间的关系,总的原则是鸭粪越多,要相应增加垫料厚度和翻耙次数,确保充分发酵。

1.4 多层笼养技术

多层笼养可分为二层、三层和超高层等方式,目前三层是应用较多的立体养殖方式。笼养棚舍对机械化和自动化要求较高,夏天配套风机、湿帘,冬天有地暖等加热设备。常见的设备系统由鸭笼系统、喂料饮水系统、清粪系统、通风温控系统组成。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棚舍内部环境可实现自动智能控制。舍内配备饮水、加料、清粪等智能设备,降低鸭病发生概率,降低人工成本,规模效益显著提高。

1.5 稻鸭共生技术

也叫做稻鸭共作,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已推广应用多年,取得一定成效。搭建简易鸭舍要因地制宜,推荐在离田1 m 以上田埂或者田埂中间位置搭建,简易鸭舍作为投喂补料和休息场所。有的农户直接搭建在田间边缘处,导致鸭舍容易潮湿,滋生病菌。简易鸭舍可用木板或塑料地毯铺设,按照每平方米12~15 只设计。放鸭前,应在简易鸭舍内暂养1~2 d,以适应新的环境后再放养。

2 规模化养殖饲养管理要点

2.1 选址。鸭场一般要求选在地势高爽、交通便利的地方。要求水源充足,同时考虑水质清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严格遵守禁养区、限养区规定。优先考虑周边环境、防疫等条件因素。鸭舍以南北朝向为佳。

2.2 品种选择。选择品种上,应选生产性能好,同时耐粗饲、性温顺、抗病强的肉鸭品种,比如高邮鸭、北京鸭、樱桃谷鸭等。

2.3 育雏。在进雏鸭前1 周,对鸭舍和饲养用具进行消毒。育雏期内饲喂雏鸭专用饲料,第1 周内育雏室室温28℃~30℃,以后每周下降2℃~3℃,每周应分几次降温,不可突然直接降温,让雏鸭缓慢适应,直至降至20℃时开始逐步脱温。有的使用笼养育雏时,上下层会出现不同温度,应在上下层各放置温度计。育雏时,除了关注温度等指标外,更要留意雏鸭的状态,及时调整。一般温度过低时,雏鸭会聚在热源点,聚集成一堆;温度过高时,雏鸭会离热源点较远,寻找凉爽处,大量饮水但食欲下降。较好的状态是雏鸭均匀散开,食欲旺盛。育雏室相对湿度60%~70%,随着日龄增加,逐步降低,到第三周时,可降到55%。光照:3d 内23~22 h,以后每天降0.5~1 h,直至10 h 后保持恒定。光照强度10~20 Lx。雏鸭较为胆小敏感,育雏室内保持通宵弱光光照,光照强度5~10 Lx。

2.4 饲养密度。科学合理的密度,可以提升肉鸭生长发育性能,提高经济效益。鸭舍过于拥挤,影响肉鸭休息、采食,且地面潮湿,容易滋生病菌,降低成活率。一般育雏结束后,地面平养每平方米5~6 只,网上平养6~8 只。在环境控制较好的封闭式的鸭舍内,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增加到8~11 只。笼养肉鸭每平方养殖可达16~19 只,土地使用集约化程度高。肉鸭合理的饲养密度,要结合棚舍结构、季节温度、体型等综合考虑。比如开放式棚舍饲养密度低,封闭式高;温度低的地区或季节密度高,反之高些;体型大的密度,反之亦然。

2.5 生物饲料应用。重点推广使用发酵配合饲料,能显著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发酵配合饲料按2.5%添加到全价饲料中,肉鸭净增重提高,料肉比、饲料成本下降。在肉鸭养殖中全程应用发酵饲料,还能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控机体的生理代谢水平,使机体内环境长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提高抗应激能力。

3 舍内环境控制技术

肉鸭舍饲笼养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高度重视舍内环境问题。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是肉鸭规模化养殖成败的关键环节。例如,鸭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长时间存在于圈舍内,损伤人和动物的眼黏膜和上呼吸道黏膜,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有实验发现,在纵向负压通风时,检测空气中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数量,在进风口较低,在排风口附近高,且随着鸭舍长轴的延伸,下风口空气的有害菌数量不断上升。针对这一问题,封闭式鸭舍应适当缩短长度,鸭舍长度在50 m 以内。调整风机位置,将风机和进风口安排在延纵轴墙头上,采用横向而非纵向方式通风。

夏季高温炎热时,采用负压通风结合湿帘降温的方法降温,从而保持肉鸭的生产性能。在鸭舍内安装气流导流膜,将更大量的低温气流压低至肉鸭活动空间位置,提高热交换效率,也提高鸭舍内空气流动均匀性。

4 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4.1 鸭场生物隔离

鸭场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进行改造和完善,重点推广两项生物安全技术。一是运输工具消毒技术。运输工具是鸭场疫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项目组推广运输工具消毒方法,即拟进场运输工具车内外表面和空间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 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 min。二是病死鸭化尸窖掩埋法处理技术。化尸窖应位于鸭场主导风向的下方,每万只肉鸭场配备20~25m3的化尸窖,窖壁及池底防渗防漏,窖顶部加盖密封。

4.2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强化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小鹅瘟、鸭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对疫情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督促养殖场/户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强制免疫。对不具备抗体监测条件的鸭场,推荐免疫程序。做好消毒灭源,加强重点场所、关键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

4.3 强化常见多发病的防治

对大肠杆菌病、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呼肠孤病毒感染、鸭短喙侏儒综合征、腺病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等常见多发性疫病,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通过临床调查和病死鸭剖检,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选择使用微生态制剂、有机酸等抗生素替代品进行预防治疗。对常见多发传染病监测免疫效果,优化免疫程序[1]。

5 粪污处理利用技术

5.1 粪便异位生物发酵床处理技术

鸭场产生大量粪便是处理难题,根据好氧堆肥发酵的原理,将鸭场的粪便集中收集到黑膜暂存池内保存。建设阳光房,在阳光房内铺设发酵床,通过管道将暂存池内的鸭粪喷洒在发酵床上,并通过翻抛设备对发酵床床体进行翻抛,确保微生物菌种与氧气充分接触,进行好氧发酵,及时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发酵床主要用稻壳、木屑等作为垫料,此类物质作为微生物代谢,营养成分较低,鸭粪可以作为微生物菌种代谢主要养分。同时,好氧有益微生物在发酵床内繁殖发酵产热,进而杀灭病原微生物,形成以芽孢杆菌、放线菌等功能微生物为主的有益菌群,大量有益菌群起到了争夺养分和占位作用,同时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5.2 固液分离分相处理技术

采用网上养殖和笼养方式养鸭时,一般会使用水对圈舍进行冲洗,这时会产生含有大量水分的粪污,这种粪污不经过处理,将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般要通过干湿分离工艺经过特殊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干湿分离设备将水分和粪渣进行分离。液体进行沼气池发酵,固体进一步制作有机肥。常用的方法通过黑膜厌氧发酵池,产生的沼液可以直接就近还田利用。同时,沼气还可以作为生活燃料。沼气量充足时,也可以用于沼气发电,为养殖场供能。

5.3 有机肥制作技术

通过干湿分离得到固体粪渣,再添加秸秆粉末、发酵菌等物料,将固体粪渣、秸秆粉末、发酵菌种等混合均匀,在阳光房内发酵效果更佳。调整混合物料水分和碳氮比。将配制好的混合物料堆制成高1.0~1.2 m 的长堆体。堆体要注意翻抛均匀,充足供氧。需要注意的是,在适宜温度时,发酵速度较快,需要及时进行二次翻抛,既要保证充足供氧,也防止温度过高,降低肥效和有益菌活性。定期取样检测,以保证发酵效率及肥效,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即可用于农业生产。

6 讨论

6.1 肉鸭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生态养殖关键技术为肉鸭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技术体系除了解决传统肉鸭养殖生产效率低、效益差的问题,为肉鸭养殖转型升级、发展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外,还探索寻求解决传统肉鸭养殖对水体和环境污染较重、严重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综合方案和措施。重点在肉鸭舍饲笼养、舍内环境控制、生物饲料应用、粪污处理利用等技术都与节水减排密切相关,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改变对环保不利的肉鸭养殖方式提供了技术可能,为肉鸭产业绿色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6.2 肉鸭立体养殖技术推广验证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可行性。网床架养,离水饲养,因饲料浪费少、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表现出“节水、节地、节本、节工”的效果。发酵床地面平养,利用复合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做到污染物零排放,实现了肉鸭养殖与环境的友好。发酵床网上养殖,结合前两种模式的优点,既可提高养殖效率,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多层笼养,充分利用养殖舍空间,增加饲养密度2~3 倍,全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稻鸭共作,既可节约生产成本,也是绿色循环的复合生态种养系统。

6.3 舍内环境控制技术对养殖棚舍环境改善明显。在夏季对鸭舍进行负压通风和湿帘降温,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细菌和粉尘含量。在采用气流导流膜技术之后,舍内平均风速增加,提高了舍内气流均匀性。有实验表明,舍内空气总细菌浓度、金黄葡萄球菌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降低。

6.4 发酵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肉鸭养殖的综合效益。发酵配合饲料的应用能增强饲料的消化吸收,降解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改善饲料适口性,有效稳定饲料品质。长期使用发酵配合饲料,排泄物中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减少、有益菌群增加,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有效减少了肉鸭养殖中的抗生素使用和有害物质排放,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其对土壤、空气和水体的污染,利于健康养殖和保护环境。

6.5 疫病综合防控技术有效保障养殖防疫安全。以隔离、消毒和防疫为核心,以加强对人和环境的管控为关键,建立肉鸭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疫病预防控制效果显著,规模化肉鸭养殖场常见多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保障了肉鸭产业的健康发展。

6.6 养殖粪污处理利用技术经济高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鸭粪资源化利用是养殖污染治理的根本出路。粪便异位生物发酵床处理技术有效解决肉鸭养殖粪污难处理的问题,使得肉鸭粪污无需固液分离,简单高效,一步式处理,处理后的产物为有机肥料,促进了鸭粪更好地得到资源化利用。固液分离分相处理技术和有机肥制作技术,用于大型规模化肉鸭养殖场,切实有效解决粪污问题,通过有机肥厂建设,变废为宝,产生附加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鸭场鸭舍粪污
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舍春季环境参数监测及通风策略模拟优化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鸭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肉用鸭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鸭场疫病综合防疫措施及消毒管理
鸭场的环境控制
浅谈鸭病的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