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劳赫图像叙事中的绘画空间研究

2023-09-10 16:46龚艺
雨露风 2023年7期
关键词:尼奥画家绘画

图像叙事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當今社会中受到广泛关注,图像时代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叙事”是人类作用于时空中特定行为的表述,指描述即将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对另一件事的预判,“叙事”包含了一连串完整的逻辑顺序,简单来说就是详细地解释事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的联系,作为媒介——“图像”若要达到“叙事”,首先也要建立这样的联系,详细分析图像叙事有利于剖析叙事性绘画的深刻内涵。本文围绕德国艺术家尼奥·劳赫(Neo Rauch)绘画中的历史“叙事”展开论述,画面中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场景要素重新排列,使之“并置”在同一个画幅上,完成了在单幅绘画空间中的叙事,形成了对传统叙事性绘画空间的突破。

一、图像叙事中的绘画空间关键概念

(一)图像叙事与绘画空间

“叙事”简单来说就是对故事的描述,作为人类一种表达方式,早期叙事理论对“叙事”的理解在于:“叙述事情(叙+事),即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事件。”[1]作为一种高级的语义词,“叙事”的阐述需要媒介,日常生活中语言、图像、文字都是常用的叙事媒介,“语言叙事”是最常用的,像所有观看的电影和舞台,演员生动的旁白和夸张的表演,作用于感官上的情感刺激使我们能更加感受到剧情,就是语言“叙事”的最大作用:引起“情感共鸣”。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普遍兴起,“叙事”不再只停留在书面与口头,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文、会话等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史诗、等”[2]。在叙事种类中,以“图像叙事”为首的类别慢慢成为主流,“图像叙事”是与“语言叙事”完全不同的表达,从狭义上来看“图像叙事”是指“广泛存在于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以多种传播媒介为载体,以影视、绘画、摄影等图像符号为基本表意系统的叙事表达,从广义上来讲,是当前文化的一种基本语言与表述,是当代文化的思维模式与逻辑表述”。[3]最大的不同在于“语言叙事则是借助其语言文字的意义,在人的想象力下参与描绘形象、情境和组织事件和行动来实现。图画是借助其物理图像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张力,凭借人的视知觉及想象力形成图象群落并加以串接完成的”。[4]绘画形式的展开,是图像叙事的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绘画的“叙事性”在画面上依托两个方面完成,第一:故事,是指画面中所隐含的图像信息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使观者达到对事情发展的了解;第二:画家,通过绘画空间的构造能够让观者想象、感受到与真实空间相类似的体验。比如“通过光线、线条、块面、明暗等造型元素来表现自然界的光和影以及物体的体积、位置、距离等属性”,由此来区分“空间环境”的存在[4],而叙事所需要的时间性“可以通过光线、明暗以及特定物体呈现的状态来体现”[5]这种还原事物的自然状态,让人在二维的平面上感受出三维的立体效果,获得与真实场景相类似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将有意义的图像信息串联,达到对事件发展顺序的讲述,最终传递。比如叙事性绘画作品《圣罗马洛之战》,画家绘制人物并将彼此并列在一起,但是由于前后站位问题产生了空间的距离(前方骑马的士兵与后方拿矛的士兵),而对于前方倒下的士兵,画家尽可能地进行了“缩短”以避免占据主体位置,从而呈现出凌乱的状态。但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战争的激烈程度,在画面的左右两侧,战士的长矛从不同的角度暗示了空间深度,画家在画面上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描绘还原了真实场景。

(二)图像叙事下的“场景”并置

“叙事”是发生在时空的故事,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延续性是完善故事的催化剂,比如在文学叙事中我们往往会以各种逻辑词来表现空间和时间,但是叙事学者认为同文学叙事一致,“图画是平面结构,是平面二维存在,它要是能够叙事,自然必须获得时间性与空间性”。[6]以照片为例,当照片在拍下的一瞬间,狭隘的空间就已经记录下“瞬间”的事件,这种包含在4K空间中的时间,算是短暂闪现了“时间”的存在,但是这并不表示就是“叙事”。哲学家怀特海(Alfred North)认为,照片是丧失了所有时间扩延的东西,只是“瞬间”的表达,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完成叙事的,因为“叙述”是完整,它需要时间和空间上下运动的彼此相连,就像文学叙事一样,表现出事情发生的细节,但是单幅的图像空间中虽然保留了“瞬间”,却很难承载太多的内容,特别是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不明确,很可能造成事件的歧义,所以是不完整的“叙事”,“不同于记忆……它仍是连续的,语境化的”[7],而照片脱离了生活之流,它是断裂的、去语境化的。但是这种专断与非连续性虽然阻碍了整体叙事,但也暗示了“图像”能通过重组语境造成“重述”的可能,比如拼贴艺术就会通过单幅图像多样的并置来诠释一个全新的主题。绘画是属于图像叙事的重要分类,同样如此,在绘画上一个画面只能表现一个统一的空间,这种空间要完成“叙事性”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以单一、断裂的形式出现,为了还原“叙事”,大部分画家会依靠两个方面,一是在单幅绘画制作中试图制造“错觉意识”绘画空间(对图像的制作,细节的描绘看起来能实现时间、空间的延续),二是多种图像形成“图像系列”(还原大语境下的叙事,以不同的时间、空间轨迹彼此串联达到叙事,从而使得事件发生具有逻辑规律,以“连环画”最为出名)。

在单幅绘画中,由于受到图像空间的限制,绘画空间的处理尤为重要,洛可可时期著名油画《热尔尚画店》(如图1)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极为精致的油画内部场景,其巧妙地被切割为三个部分,在左边的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贵人夫妇正在交谈,与左后方正在打包画作的年轻小工、右边部分直接分为两个场景(因为欣赏画作的三位绅士并没有加入前方的交谈中,所以我们将场景一分为二地来看),前方是热尔尚太太和几位绅士攀谈。在整个画面上,三个不同的场景彼此“存在”于同一幅画面上,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店内氛围,画家以平视的角度直接将场景放大,就像一个聚光灯直接照向了舞台中央。画面呈现出四平八稳的状态,在共时空间下人物之间的动态组合直接构成了店内喧闹的场景。场景与场景之间存在暗示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画面中呈现的叙事内容,只不过虽然是放置在共时空间下的表现,但是很明显这是采取多个场景并置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这幅作品将不同时间点上的场景或事件重新挑选重要者“并置”在同一个画幅上,在美术史上很常见,这种场景称为单幅绘画的“图像并置”,即在一幅单独的绘画空间中,把故事各个阶段发生的要点事件综合在一起,让人回味之下才发现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图1 《热尔尚画店》

(让·安东尼·华托 著,作于1720年)

二、尼奥·劳赫的图像叙事绘画空间呈现方式

(一)“独立”与“并置”的绘画空间呈现方式

尼奥·劳赫是当今德国最负盛名的艺术家。画家总是能透过图像完成对历史的递进,其笔下的工人、公民、士兵等各种人物形象以一种“混乱”的状态分布在画面的各个角落,使得画面看起来就像一台丰富的“舞台剧”。国内学者对尼奥·劳赫也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陆琦在《当代具象绘画》中评价:“他的具象绘画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和形而上的意境,让人想起前民主德国时期的创作特点。而彼此不相连的、拼贴画的构图组合,更增加了一定意义上的不确定性。”[8]在尼奥·劳赫的绘画作品《DieKontrolle》(如图2)中,我们通过背景了解这是一个发生在军营里的故事,绘画空间被分为两个场景,场景中的士兵身着军装正在整修,但画面中充满怪异的情节(在前景中身穿橙色衣服的士兵正在与身穿军装的士兵进行搏斗,左边后方一站一坐的两个士兵正在惬意地围观,粉红色的立壁分成两个空间(室内、室外)。在室内空间中,怪异人物正在整理内务。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每个情节似乎是独立的,很少连接在一起,没有一个时间发展的延续性,以至于我们很难通过一系列的图像信息在脑海中还原事情的经过,这一点与我们前面所讲的“场景并置”并不一样,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能找到彼此的时间相似性。在整幅作品中,画家通过将军营不同的情节并置在画面中,形成一个统一的空间,但是画家为了避免直述,在画面里增加了很多“陷阱”,让人对画面产生歧义,比如形体的一些夸张的表达和抽象的形态,打乱了原本的叙事情节,使内容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增加了叙事难度。值得赞叹的是,这种在绘画空间中“独立”的呈现方式依旧能达成“叙事”。画家试图制造一种错觉,即使并置的情节有可能并不相关联,但是依旧表现出“时间延续”的状态,换句话说,尼奥·劳赫图像叙事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在同一个绘画空间下,没有按照一定的线性连续的时间规律来叙述,而是彼此独立,共同完成“并置”,在这种并置的情况下,画家利用特殊的手法在画面空间上完成了对故事情节的转达。

图2 《DieKontrolle》(尼奥·劳赫 著,作于2010年)

(二)“时间延续”下的绘画空间

尼奥·劳赫为了营造画面的“叙事”所需要的时间概念,利用传统和现代绘画空间处理手法(近大远小的透视手法和现代绘画空间并置),共同营造了“时间”延续的幻觉,正是这种时间延续成为尼奥·劳赫绘画空间的一种特性。所以在尼奥·劳赫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多个空间的场景并置,虽然并置中所画的物体会有扭曲、抽象的表达,干扰我们对主题的把控,但是也不难看出场景与场景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这种联系的产生源于画面中视点转换的巧妙运用,突出了场景之间“运动”的特点,也就是说虽然画面显得破碎、凌乱没有章法,但是总有一些细微的表现告诉我们这是来自于同一个事件,这种来自部分关系多个场景的人物的穿插既是运动的载体,更是时间元素的映射,这就是尼奥·劳赫绘画空间呈现的特性。

如2014年作品《HUTER》如图3,左侧占据主要画面部分的场景是描绘了一个男人和女人在室内照看病人的场景,场景中女子戴着奇怪的手套,试图触碰躺在病床上的男子,表现出一种怪异的形态,而身旁站立的男子在打扫着房屋,焦虑地看向受伤的男子。而右侧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视点从“内转向外”,在一段乡镇小路上一对男女正手挽手走向远方。虽然在整幅画中,每个场景看似毫无关系,但是我们依然能从画面中看到“叙事”,之所以能看到叙事的原因在于,画家并不是将毫无相关的场景在画面并置,更多是将发生在时间线上的事件打乱,选取不同时间点的场景进行并置拼贴,再在单幅绘画上表现出来。左侧侧面到右侧远去的背影实质是指代同一对男女,改变的是“画面视点”,是尼奥劳赫画面中对绘画空间的构造,从室内到室外,从静止到运动,在时间线上的不同的场景的转换推动了叙事的前进。这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写照,一种解读是这是一幅关于梦境的场景,表达了尼奥·劳赫怀念父母团聚,渴望父母关爱,到最后不得不接受父母离去的事实。

三、结语

尼奥·劳赫的图像叙事中所呈现的绘画空间在当代绘画艺术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这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画家对画面空间处理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在尼奥·劳赫的绘画中,所选取的图像信息具有一定的“寓意”性,恰恰就是这种所隐含寓意,在结合画面的叙事策略能够达到对主题的深刻响应,使得其绘画作品不仅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也同步时代的脉搏。对于尼奥·劳赫来说,画家笔下表现出的麻木的家庭成员、机械化的工人,以及身着历史服装的人物形象等等这些表达都不再是简单的传达,其中隐含是画家对德国历史的“态度”,这一点上与其他艺术家绘画作品中人物的呈现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分,尼奥·劳赫将社会历史文化与当代的語境完美地结合,以个性化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完成对个人风格的延续。

作者简介:龚艺(1994—),女,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术。

注释:

〔1〕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张寅德.叙事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4〕肖慧君.图像如何叙事[D].武汉:武汉大学,2005.

〔5〕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6〕马生龙.图画叙事与文学叙事[J].南京社会科学, 2004(4):71-75.

〔7〕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J].江西社会科学, 2007(9):39-53.

〔8〕陆琦.当代具象绘画[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猜你喜欢
尼奥画家绘画
幸福的天使
酷炫小画家
雅克德罗邀请嘉娜·维什尼奥娃成为品牌形象大使
本期人物:莫里斯 · 尼奥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