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用类文体写作备考指导

2023-09-10 21:46:22吕嘉兴
作文新天地 2023年14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演讲稿读后感

◎吕嘉兴

备考2023 年的中考作文,在注重一般记叙文和议论文训练的同时,我们依旧需要重视实用类文体写作模式和写作规范,掌握其写作要领和技巧。

实用类文体种类繁多,一般大作文考题有:书信类(含一般书信和特殊书信)、讲稿类(演讲稿、讲话稿、主持稿、辩论稿)、观感类(读后感、观后感)。小作文考题有:启事类(通知、寻物、招领)、条据类(请假条、收条、欠条、借条)、邀请信、介绍信、道歉信、慰问信、颁奖词等。

以下对比较常见的实用类文体进行解读与高分亮点揭示。

演讲稿写作

演讲稿的主要特点:第一,现场性。它是在人与人之间当场进行的。第二,鼓动性和说服性。演讲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听众,从而达到鼓动的效果。

格式要求:题目居中,称呼顶格写,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问候语下一行开始写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写完后要表达对听众的谢意,谢意可以接着主体部分,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高分亮点

》》》1.主旨要明确,心中有听众

演讲稿要根据题意立意,提出观点和主张。观点一般在演讲的开头就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文中多层次、多角度加以阐释,结尾再次申述。稍纵即逝的演讲词必须新颖、有时代感、有辨析度,给人以新的认识和启迪。

如有一篇关于宪法的演讲稿是这样开头和结尾的: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宪’在的美好,我们一起见证”。和“宪”初相识,是在语文课上!它的繁体字为“憲”,看,这是多么智慧的汉字啊!它教我们用明亮的眼睛、睿智的内心,扫除一切有害的东西,维护和谐与幸福。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宪”字。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演讲的题目以及“宪”字的演变。

宪法乃国家根本大法,法律效力它至上。当家做主心欢畅,公民权利有保障。人人自觉守宪法,美好和谐国兴旺。同学们,让我们共创美好“宪”在时,做一个新时代好少年!结尾用押韵小诗,再次申述主旨,朗朗上口。

撰写演讲稿要置身情境,做到心中有听众。要根据听众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心理需求,合乎听众的理解水平,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

》》》2.材料要精选,条理要清晰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演讲稿写作的关键。要选择新颖、典型、真实的材料来突出、烘托主题,材料选择尽量贴近听众的生活,这样不仅易于听众理解,也更能产生共鸣,提升演讲效果。如在《特长,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演讲稿中:

嘉兴女孩冯琳,高考差清北80 多分。她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庆祝大典上,作为四名领诵员之一的冯琳,第一个发声,声音传遍全国,响彻寰球。北京冬奥会,冯琳以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代表的身份发言,展示了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自信响亮的声音,甜美阳光的笑容,吸引了包括清北学子在内的亿万观众的眼球。

冯琳的例子,可谓新颖、真实,主题表现得深刻、有力,又易于听众理解,更能产生共鸣。

条理要清晰。议论性的演讲稿通常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帮助听众迅速抓住演讲的重点。开头要别出心裁,或先声夺人,或设置悬念,针对演讲主题亮出核心观点,正文内容要具体充实、条理清晰,每个段落最好有中心句。故事性的演讲稿要注意夹叙夹议,在讲故事过程中要不时地借分析来阐述演讲主题,聚焦核心观点。结尾要呼应开头、深化主旨,富有感召力。

》》》3.语言要锤炼,增强感染力

“上口”“入耳”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所以演讲稿语言要通俗易懂。多用短句或常式句,少用长句或倒装句;多用双音节词语,少用单音节词语;多用浅显风趣的大众化的口头语言,少用深奥的书面语言,避免同音词带来的歧义,切忌晦涩的文言词语;多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有意锤炼“金句”。

如前文关于宪法的演讲稿的用语: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红绿灯前,停停脚;各种垃圾,分类倒;反诈防骗,擦亮眼;学法用法,记心间!短句加押韵,“上口”“入耳”,通俗易懂。

观感类作文

观感类作文就是观后感和读后感,其写法是一样的。观感类作文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引”即引用,可以直接引原文,也可以扼要概述;“议”即对所引述的材料展开议论;“联”即联系实际,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也可以联系古今中外发生的与之关联的种种事件;“结”即总结全文,升华感受点,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高分亮点

》》》1. 要抓准感受点

选择感触最深、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感受来写。这个“感”可以是读(观)中领悟出的深刻道理或感想,可以是由此启发而引起的联想和思考,可以是由此而引起的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感触和评论,也可以是由此而激发出来的感情、理想和决心……

当然一篇读(观)后感不能千头万绪都写,而要加以选择。选择时,考生要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如,学生杨彬茜在读颂扬青春美好的小说《花滑》,当读到书中的主人公张珏在最高层次比赛的冠军领奖台上,接受鲜花、赞美的最辉煌的时候,猝死在台上……她感慨万千,于是在写读后感时,独独挑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死亡。杨彬茜的读后感这样写道:

我觉得欣喜,又有些遗憾。我想起了去世的爷爷。

这样的景象,爷爷再也看不到了,他再也没办法看到这个世界的样子。他不能在清脆的鸟鸣声中迎来新的一天,不能在嘈杂的蝉鸣声中度过炎热的夏天;他看不到每天升起的朝阳,看不到银杏叶铺满街道;他也闻不到秋天桂花的芳香,闻不到炊烟中的饭菜香。

今天我所感受到的一切,爷爷再也感受不到了。

我庆幸我活着。我可以继续看这个世界的样子,看着太阳升起落下,听着海浪奔腾呼啸,见证着日夜交替、四季轮回,感受着自己皮肤下的脉搏跳动和一天的情绪变化。

字里行间流露出“活着真好,要且行且珍惜”的真情实感。全文既有初看小说时对死亡的困惑,也有感悟后的豁然开朗。这便是作者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选择感触最深的点。

》》》2. 要把握好结构特点

读后感的行文结构和顺序是先简述与原文有关的内容,再亮明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即引进原文,提出感触点,联想发挥,归纳题旨。也可以夹叙夹议,层层深入。如下文:

你我都可成“哈姆雷特”——读《哈姆雷特》有感

◎孙涵皙

生存与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懦弱与正义,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与邪恶在黑暗中对抗,还是与恶灵在泥潭中共舞?合上手中的《哈姆雷特》时,答案呼之欲出。

哈姆雷特作为丹麦王子,终其一生都在黑暗的王室中徘徊、挣扎、抵抗。在大学读书的他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却发现叔父克劳狄斯已经代替父亲坐上皇位。在父亲的葬礼仅一个月后,母亲急不可耐地就与叔父结婚了。事后,哈姆雷特得知是克劳狄斯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哈姆雷特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注定以“死亡”为终点的复仇不归路。最后,他在临死前终于亲手杀死了“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克劳狄斯,为这条复仇之路画上悲壮的句号。(引)

哈姆雷特为何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复仇”之路?因为他明白复仇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替父申冤,更是为整个国家的人民伸张正义,是为赢得光。生于皇室的他深知险恶的王权——“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所以,他复仇的对象不仅仅是人——叔父,还有神——皇室至高无上的权力。

哈姆雷特俨然是正义的化身、信念的写照、为人的圭臬。他在我的世界里获得了永生。(议)

放眼现在,我知道坚守正义的“哈姆雷特”就在我身边:倪德藏,我的乡人,一位年近九旬的老爷爷就是。

春末夏初,凉风湿润,河水涨满。晚饭后正散步的倪德藏看到有孩子从桥上掉入水中,快步走到桥边,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就我一个人看到,肯定要救的。”耄耋之年的他不顾风凉水冷,未想自己年事已高,瞬间成了正义的化身。用饱经岁月的双手,打破体力的极限,救起了一个年幼的生命。(联)

正义,与年龄大小无关。只要你拥有坚定的正义信仰,那它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议)

义气犹久存,彼方荣光在。不顾安危拦劫贼的王亚龙,舍生救学生的殷雪梅,不惧炸弹勇擒劫匪的顾建民……透过这一个个平凡的名字,我感受到一股深沉的力量,是恒星的光芒穿透几万光年抵达地球,是阳光牵扯着万物葱茏生长,是月光唤醒潮汐汹涌澎湃……他们永远给人温暖,使人振奋。(联)

一场暴风雨过后,阳光终会穿过云层,将光明与温暖洒进每一颗晦暗或炽热的心中。但愿你我都成“哈姆雷特”。(结)

点评

读书以解惑,以明智。读时常怀疑惑,读后恍然大悟。本文再现了这个过程,巧妙地回答了“我们如何与黑暗相处”的问题。耄耋老人尚且以身维护正义,何况我们青少年?“正义,与年龄大小无关。只要你拥有坚定的正义信仰,那它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有力的证据、铿锵的言语、扣人心弦的比喻,让正义的回声响彻你我心中。相信经常读书的你我都会成为“哈姆雷特”。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演讲稿读后感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3:18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小读者(2020年2期)2020-03-12 10:34:12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怎样写好演讲稿
消失的演讲稿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