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性问题探析

2023-09-10 03:06:43田满园
西部学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端正入党动机

田满园

(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 716000)

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入新时代以来,许多大学生把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之一。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21 年12 月31 日,在我国党员队伍中学生党员共有305.2万名,2021 年发展的党员中学生为176.5 万名[1],这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已成为我国党员队伍的重要群体。 由于大学生尚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的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 毛泽东同志说:“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没有完全入党。”[2]这就需要从根源上解决入党动机多元性问题,引导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

一、端正入党动机是确保大学生入党质量的重要环节

入党动机是大学生入党前的一个关键考察环节,入党动机端正与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入党,也关系到党组织的先进性及纯洁性。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端正入党动机是确保大学生顺利入党的前提条件

按照党章规定,入党要严格遵循入党程序,其中对入党动机的考察是一个重要环节。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真实目的,是推动大学生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也是党组织发展党员的首要考量环节。 新时代大学生入党首要问题就是端正入党动机,这就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克服和纠正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 因此,作为大学生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勿忘入党初心,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端正入党动机是确保党组织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新加入党员的入党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影响党组织的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先进,主要体现在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高校承担着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责任,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是党的重要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 在新的形势下,要把大学生入党动机与党组织的先进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针对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个人利己主义、生活作风不端等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加以教育引导,确保党组织的先进性,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端正入党动机是确保党组织纯洁性的现实需要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党能够从成立时仅仅有50 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 600 多万名党员、在14 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关键在于我们党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始终如一地保持党的纯洁性。 大学生党员作为我国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入党动机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纯洁性,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就会污染党的组织,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难以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在关键时刻就有可能失去自己入党初心,与党的最终理想相违背。 因此,端正新时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端正入党动机是实现党最高理想的重要保证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的共产党人共同努力去完成。 如果新时代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意志不坚定,在接受考验时就有可能动摇目标,与党的最高理想相违背,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也会影响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党的战斗力。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来说,要树立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时刻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克服不良思潮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党组织的考验,真正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才能确保党最高理想的实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树立新时代党员形象,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新时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性的表现及原因

新时代大学生入党“热”在持续升温,这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强烈要求入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追随者、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有着正确的入党动机,但也有部分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良的入党动机。

(一)现实驱动型入党

现实驱动型入党就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企图从入党中获取对自己带来利益的入党动机。 这类学生入党的动机往往是企图通过党员身份来谋取自身利益,有的认为入党可以给自己的就业加分,给自己事业的发展奠基;还有的将党员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认为一旦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群中就有了话语权。 功利性入党动机不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对党组织的信仰,而是出于自身需要的目的,其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党性意识,“大学生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主力军,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性虽然没有成为主流,但是危害却是严重的,这将会腐蚀到广大年轻大学生纯洁的心灵和神圣的感情。”[3]怀着这样的入党动机就不会真信马列,当自己的目的或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对党组织的抱怨,存在一定的腐败风险。

(二)随波逐流型入党

随波逐流型入党就是在外界群体环境的影响下,为了使个人的行为同众人的行为一致而申请入党。这类学生中有的可能对党的性质、路线以及党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也具备了基本的入党条件。 但是这些学生对入党的兴趣并不浓厚,没有强烈的入党愿望,听别人说大学期间一定要入党或者由于身边舍友或班级同学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感觉不入党可能与身边申请入党的同学不合群,给他人留下不思进取的看法,因此也就随着同辈群体一起入党。 此类学生入党完全是受身边同学的影响,没有自己合理的规划与目标,带有盲目从众性,不是真正从内心深处向党组织靠拢,这无形中增加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难度。

(三)爱慕虚荣型入党

爱慕虚荣型入党就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别人注意,通过入党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大学也是一个小型社会,受各种荣誉的诱惑,同样存在一定的攀比现象。 在许多大学生心中中共党员是一个很神圣的荣誉称号,入党之后就能突显自己的优秀所在,赢来别人羡慕的眼光,受到别人的认可,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抱着此类入党动机的大学生多体现于那些荣誉心较强,注重外在评价的学生群体,他们希望通过入党给自己镀层“金”,以此来提高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

(四)消极被动型入党

消极被动型入党就是迫于所处的环境制度影响,按照政策可以入党,为了不放弃机会而入党,有一定的被动倾向。 曾经在一定时期,部分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都是从学生干部或成绩优秀的学生中选拔,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这也存在只关注到表现突出或经常和老师有接触的同学的盲区,忽视普通学生中群众基础好的同学的情况”[4],如许多高校按照学习成绩来选拔党员发展对象,成绩排名在允许范围的都可以申请入党。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思想觉悟较高、本来就有意入党的同学来说是政策的高效利用;有的成绩优异的学生本来没有强烈的入党愿望,但考虑到政策上自己可以入党,这样的激励政策不利用会浪费掉,他们通常趋于政策无论自身有无愿望都会申请入党。

三、应对新时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性的对策

人们的动机是思想和行为的内在推动力,新时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任务,大学生党员是党的重要后备力量,有效克服上述不良入党动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

(一)加强正面教育进行积极引导

大学生思想尚未定型,对入党的认识在不断变化,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聚焦重点问题,充分发挥正面引领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教育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要遵循知情意行的认知规律。 首先,“知”是端正入党动机的起点。 通过课堂教学、集体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党员权利义务等有深刻的认识,增强对党的认同感。 具体来说,从教育内容上要突出党性教育,坚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从教育对象上要突出重点问题,对于入党动机不端者,要着重教育引导,坚持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从教育形式上要灵活多样,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通过课堂教学、集体研讨、参观见学、观影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育培训效果。 其次,“情”是在“知”基础上产生的对党组织的主观体验。在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过程中,通过播放党史纪录片、组织党史专题讲座、传唱革命歌曲等,使大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使命。 同时,要全面系统梳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讲述我们党在面临重大危险和重重危机中如何浴火重生,引导大学生从中深刻感悟党在成长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坚定的执着力、顽强的拼搏力以及必胜的坚定信心,从内心深处厚植爱党情怀,增强对党组织的亲近感。 再次,“意”作为个人的思想观念与意志,是“情”的进一步升华。“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他们的精神之‘钙’。”[5]要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将个人意志与党的意志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认真阅读经典著作,从历史中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锤炼党性,强化理想信念,增强党的宗旨意识,真正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最后,“行”是知、情、意的最高表现和最终落脚点。 高校在对入党对象考察的过程中,应充分借助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机会,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日常表现加以甄别,通过实践锤炼来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二)有的放矢克服不良入党动机

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既要加强正面引导,也要防止各种错误入党倾向的消极影响。 第一,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防范现实驱动型入党。 部分大学生因受西方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存在扭曲、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为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深知入党不是谋利,而是为了更好地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从而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第二,用理论教育和榜样示范杜绝随波逐流型入党。 入党随波逐流学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 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从理论教育出发,要让他们明白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自主选择;要发挥好朋辈示范引领的作用,让他们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端正入党动机。 第三,加强荣辱观教育克服爱慕虚荣型入党。 爱慕虚荣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使他们明白入党不是为了谋取名利,做到自尊自重,追求内心的真实,不图虚名假利,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入党动机,成为自信自强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第四,优化入党机制消除消极被动型入党。 高校入党政策设计绝不能以“一好”代替“所有”,要始终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那些政策上允许入党但入党愿望不强烈的同学要及时了解情况,加强正面引导,确保入党质量。

(三)严格入党程序

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不仅要从思想方面引领,还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做保障。 一是要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培养体系。 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入党程序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分层培训教育。 二是学校应构建完备的入党考察制度,把好发展党员的入口关。 在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可以入党要综合考虑,严格把握入党政策,确保入党质量。 由于不良入党动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高校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不能搞简单的考试、答辩、投票等,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执行入党程序,深入发展对象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入党动机并加强引导。 三是要完善入党监督体系。 定期对各二级学院入党环节、入党材料进行检查,将入党工作纳入学校年终考核指标,做到谁接纳、谁培养、谁负责。 在接纳积极分子同时,对发展对象思想上有所懈怠的要建立退出再教育机制,让申请入党的学生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思想觉悟。

(四)加强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党员的重要责任,既是大学生入党动机的重要考察者,也是大学生入党动机的重要示范引领者,“培养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是搞好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障。”[6]第一,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思想理论素养。 作为党务工作者,要加强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学习,对党章、党规以及入党制度非常熟悉,具备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党史党建知识和培养经验。 第二,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 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的鉴别,需要具备综合的辨别分析能力。 高校在扩充党务工作者队伍时要注重专业背景,在进行党务工作者选拔时,要选出专业一致、工作能力突出的党务工作者,以提高党务工作质量,确保党务工作者能胜任高校党建工作。 第三,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身为党务工作者要率先垂范,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业务能力,以自身形象引导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防止投机分子入党带来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端正入党动机
门牙会长正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直则影端
领导文萃(2022年4期)2022-03-11 21:10:49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功能完善,声音端正大气,对得起售价 TEAC(第一音响)NT-505SE
憨娃入党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46
端正中蕴含大气的特质TARA LABS(超时空) The Echo Limited Edition电源线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6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