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三”工作法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2023-09-10 02:00张以标
民族大家庭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文/张以标

湖北省黄冈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133 所,各民族学生105 万人。近年来,黄冈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创新“三三”工作法,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取得良好成效。

建好三个机制,推动工作全面落实

建立统筹联动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统战和教育年度工作计划重要内容一起谋划、一起推进,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会商,研究具体推动措施。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通知》,分不同类型不同学段,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召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推进会议,现场参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黄冈市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全面部署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压紧压实各地各学校工作责任。

建立调研督查机制。明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每年市委统战工作督查和全市教育督导内容,将课程开设、基地建设、宣传教育等情况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组织各县(市、区)对前期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形成自查报告,补齐问题短板,提升工作质效。2023 年3 月,黄冈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组成联合检查组,赴各县(市、区)部分学校开展专项检查。检查表明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意识明显增强、措施明显强化、氛围明显提升。

建立命名示范机制。重视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作用,在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上,推动形成以市县思源学校、职教中心(理工中专)两个系列为主,在黄冈高校和其他学校共同参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格局。开展联合命名表彰,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组织有力、活动丰富、氛围浓厚、成效较好的39 所学校予以命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表现特别突出、获得社会各方面一致好评的学校,积极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形成良好激励机制。

抓好三个重点,推动工作全面融入

落实班子主责。指导各学校党组织书记带头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民族工作专题学习、研究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上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麻城博达学校面向全体师生提出了“八个一”要求(一次国旗下讲话、一次教师培训、一节思政课、一次民族工作调查研究、一堂团课、一项体艺节活动、一部电影、一台节目),有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开展专题培训,对各县(市、区)统战部和教育局分管民族工作领导及部分重点学校负责人开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政策理论培训,同时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培训中,对全市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重点学校负责人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编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读本,供全市教育系统培训学习。加强考核保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督促学校党组织积极履职,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纳入年度考核,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

融入工作主业。积极探索制定分管校领导、班主任、少数民族辅导员、心理教师组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协作制度,组建以思政课老师为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师共同组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育人团队。组织学科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学习研讨,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到各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专题授课,组织教师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培训,提升授课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水平。强化队伍保障,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师队伍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课程评定等保障工作。

激活学生主动。通过融入课堂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各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族基本知识常识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准确把握“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大力挖掘选树校园内各民族学生优秀典型,以先进带动全体学生共同成长,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将民族感情融入每名学生心里。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普遍实行学生混合编班,混合居住,常态化开展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联谊交友活动,尊重少数民族学生饮食习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校园生活。

用好三个平台,提升宣传教育质效

突出引导性、全面性,夯实教研平台。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语文、思政、历史、美术等课堂教学,与学科教学深度结合,与立德树人高度融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小学高年级、初中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中小学各个时段不少于12 课时。创新开展宣传教育,各学校结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及新课标的要求,定期组织各科任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进一步细化各学科、各年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结合点,适时融入、补充和延伸,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深化课题课程研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夯实宣传平台。利用橱窗、展板、墙报以及广播电台、网站等各类宣传阵地,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营造浓厚宣传教育氛围。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宣传精品,取得良好成效。黄冈师范学院全力打造“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创作大型史诗音乐剧《红色薪传》、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等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艺术作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黄冈艺术学校创作红色题材大型现代黄梅戏《铸魂天山》,讴歌中共一大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同志光辉事迹,在省内和新疆等地巡演,反响热烈。

突出互动性、融合性,夯实活动平台。加强社会实践,积极组织学生赴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麻城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竞赛、征文演讲、民族工艺品手工制作、剪纸、文艺表演等活动,在培养兴趣中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开展“红心向党,做新时代追梦人”党史宣讲报告会、“民族风采日”“黄冈红色工匠大讲堂”“青海格桑、绽放黄冈”等品牌活动,深受广大师生欢迎。黄冈市委统战部连续四年举办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各民族参赛选手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感情,以身边人、身边事,从不同视角表达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浓厚感情。开展云端交流,麻城市第三中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高级中学通过网络连线的形式,共同开展“‘五四’联动话鄂疆友谊 云端交流促民族团结”线上联谊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课活动,极大增进了两地师生间感情,创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网上模式,社会反响热烈。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