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称心”中显境界

2023-09-09 20:55:28李俭
妇女 2023年8期
关键词:吉语万事境界

李俭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游览杭州灵隐寺,一副直白的对联引人驻足,細思触动人心。

素常,大家听到的大多是“万事如意”“万事胜意”等,这些喜词吉语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但也仅仅是愿望而已,现实生活中,能达到此境界者恐怕不多。

人生在世,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既有所得,也有所失。而人是情感动物,对一件事情、一种状态的满意度标准不一。同样一个馒头,饥饿之人拿到一定十分满足,而送给富足之人,却会招来嫌弃。吃喝拉撒睡、酸甜苦辣咸,说起来这百味人生,知足常乐,恰恰源于“半称心”。

人有七情六欲,有欲望很正常。但得陇望蜀,样样要占足,必然招灾惹祸。反之,抱定“半称心”,客观认识自身长短、环境优劣,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容易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使其不简单,从而不平凡。

曾有这样一首诗歌广为流传:“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放弃对欲望的过度追逐,才能步入“半人半我半自在”的佳境。

当然,我们说体验“半称心”,绝非提倡消极对待生活、被动对待人生,而是要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在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不自满、不泄气,自强不息。

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吉语万事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0
万事以勇为贵
万事以善为贵
万事以恒为贵
本期主题 万事以______为贵
品“境界”
中华诗词(2019年3期)2019-08-30 03:46:20
慎独的境界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4
清代“受天百禄”吉语花钱
收藏(2013年2期)2013-04-28 07:03:44
“乾隆通宝”背“福寿康宁”年号吉语钱币赏析
收藏界(2012年5期)2012-04-29 00:44:03
珍罕吉语钱:“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
收藏界(2012年2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