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错误资源 演绎魅力数学课堂

2023-09-09 21:34:53马玲玲
小学生 2023年18期
关键词:魅力错误题目

☉马玲玲

当代哲学家波普尔曾经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可见,错误也是我们宝贵的学习资源,如果教师合理、巧妙地运用这些错误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因“错误”而精彩,从而演绎出魅力数学课堂。

一、借助错误资源,让知识得以巩固

(一)巧用错误,展示错误的魅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错误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意识到错误,并且巧妙运用错误,错误就会变成一剂高效的良药。教师可以把这些错误抛给学生,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接近错误,认识错误,并且改正错误,从而带领学生走出误区,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也可以使学生看到错误的魅力,逐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使自己的数学素养不断得到提高[1]。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巧用错误来展示错误的魅力,使学生更加充分地去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且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并组织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可以进行分组吗?应该如何区分。面对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后面的两个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当然,这些看法中有对的也有错的,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立刻给出正确答案,而是逐步引导学生去剖析自己的看法,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如果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时候学生就要想方设法去寻找自己思维出错的地方,并且透过事物的表象来看问题的本质。这样,对数学的知识就会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加牢固。

教师巧妙运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剖析问题,看到错误的根本所在,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无论是从知识还是思维上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二)善用错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既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那么我们对这些错误就要坦然接受。作为教师,我们还要试着去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把这些错误剖析开来,展示在学生面前,带领学生真真切切认识到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应该如何去修正这些错误,如何才能快速走出这些错误的误区。这样学生在充分认识错误的同时,也可以触类旁通、充满激情地面对接下来的学习,信心十足,在好胜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不断探索,揭开知识的真相,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错误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不断地去深究,寻找问题的真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分析题意,并且尝试画出图形。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对题目的认识也各不相同。这时有的学生画出的图形是正确的,有的学生画出来的却不尽如人意。这时的教师不要急切地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的答案。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同桌之间适度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学生自己忽略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再不断辨证与探究,答案很快就会浮出水面。与此同时,答案错误的同学也充分认识到了错误的原因,当然,答案正确的同学也能深入理解相关知识。这时,教师再来演示标准画法,并且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效果会更加明显。这样,教师充分运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不断探究,打破自己原有的认知,掌握知识的要领。

教师充分运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使“错误”展示出自己的用途,演绎魅力数学课堂。

二、借助资源,让错误不可怕

(一)营造氛围,使错误不再可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需要充分发挥学生民主作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对与错,都不再惧怕课堂,从而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展现着自己的学习历程。当然,这时候的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大家平等交流,其乐融融。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见解。学生不会再有题目回答错误时被老师训斥的忧虑,也不再有回答错误时被同学嘲笑的烦恼[2]。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时,如果教师营造和谐的氛围,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开始时为了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亲身接触的事物来引入新课。例如,在体育课中,我们进行跳绳比赛,当时分了男生组和女生组,哪一组获胜了呢?你是如何进行判断的?我们又是如何进行评分的呢?面对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他们的感触会很深刻,很快大家就会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并且可以成功引发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学生各抒己见,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在正确与错误的理解之间,借助大家的不同意见,逐渐把错误暴露出来,增强大家的认识,使这类的错误不可怕。例如,有的同学就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在跳绳比赛中女生的最高成绩是186,男生的最高成绩是172。不应该是女生的成绩比男生的成绩高吗?为什么反而是男生的成绩高了呢?还有学生认为平均数不应该是这些成绩中出现最多的那个数字吗?为什么我们算出来的平均数反而在这些成绩中从未出现过呢?……学生激烈地争辩着,使这些问题一个个达成共识。在这些错误认知一个个得到重建的过程中,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

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舒适愉悦,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显露着自己的思维,教师从中捕捉到学生思维的方向,并加以正确引导,巧妙运用学生的错误认知,演绎魅力的数学课堂。

(二)预设错误,得到学生认同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经验也会“备”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会把这些“可能”精心罗列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就会由学生“自投罗网”,显露出来的错误与教师罗列的一一对应。当学生正中老师下怀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要草草收兵,更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逐渐设置梯度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是错误的,是有误差的,是不全面的。这样,当“错误”一点点暴露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且试着去避免这些错误,继而满怀信心地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精心预设一些以往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并且把这些题目呈现在学生面前,组织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讨论,看看你同意哪个观点?并且试着说说你的理由。例如,19×3 =37,19×3=57,19×3 =327。面对这些题目,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19×3 =37 是错误的,他把3×9 =27 的20 进位忘记了。有的学生说,19×3 =327 是错误的,他把3×9=27,直接写了下来,而后面的1×3 没有地方写了,就直接写到了27 的前面空位。有的学生说,他是不明白应该如何进行进位,3×9 =27,十位上的1×3 应该与“27”中的“2”相加之后落下来,直接写到十位上,所以19×3应该等于57。这样,在大家的讨论中,学生就明白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到底应该如何去运算,进位应该如何去操作,怎样才能避免出现错误。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预设“错误”是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试着避免这样的错误出现。

可见,教师借助预设错误这一教学方式,把学生常见的错误呈现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探究,找到错误的原因,把这些错误变成学生的巨大财富,使学生本人的思维障碍得到突破,从而借助错误资源,演绎魅力的数学课堂。

三、借助错误资源,让思维得以开发

(一)借助此错误资源,使学生思维得以暴露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各自的认知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无法正确把握,不能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更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活学活用,甚至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的错误思维得以暴露。这样经过自己的思考,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当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与此同时,学生的不当思维也得到相应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巧妙利用错误资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暴露。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题目: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2 厘米,5 厘米,你能试着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吗?学生看到题目后都积极地进入了计算状态,有的学生说应该是12 +5 +5 =22 厘米,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是12 +12 +5=29 厘米,有的学生认为,这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面对这样的结果,首先教师要给予肯定,孩子们的思维方向是正确的。求解三角形的周长要从已知条件中挖掘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已知条件已经告诉了大家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2 厘米、5 厘米,所以有的学生把12 作为了腰,5 作为了底;有的学生把5 作为腰,12 作为了底;有的学生把这两种情况都考虑了进来。可是,学生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道题目的答案只有一个,大家想想到底是22 厘米正确还是29 厘米正确呢?并试着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再次进入了深度思考,很快就会意识到是哪里出现了错误。在恍然大悟后也真正理解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师运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因势利导,组织学生不断探究与反思,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展示。教师适时引导大家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所加深,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了提升。

(二)借助错误资源,使学生的思维得以促进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尽管很多的错误都暴露出来了。但是,一些问题仍然隐藏了起来。这就会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形成错误认知埋下伏笔。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不仅要潜心研究教材,还要抓准每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摸清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盲点,防患于未然,把思维盲点容易引发的错误呈现给大家,并且引导学生去寻找其中的错误,找到改正的方法。这样,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就会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完善的认知结构,打造魅力数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错误资源,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应的促进。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面积来引导学生。教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且追问长方形面积应该如何去求。学生可以异口同声地回答:“长乘以宽。”之后,教师可以把长方形框架稍微压扁一些,使其变成平行四边形,并且追问该图形是什么图形?其面积应该如何去求?很多学生都认为它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还应该用原来长方形的长来乘以原来长方形的宽。这样就可以通过以上图形的变化,使学生思维的不足之处显露出来。其实,这时候的学生仍然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教师不要作出过多评价,需要用事实来说话。可以把框架压得再扁一些,尽量让上边与下边靠得越来越近,并且继续追问:“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与上一个的求法一样吗?应该如何去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出现了错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是不相等的。究竟应该如何去求呢?这就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可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设计出问题“陷阱”,使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呈现在大家面前,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发现自己认知上的不足,逐渐深入思考,接近知识的本质。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教师借助这些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前进是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演绎魅力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魅力错误题目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世界汽车(2022年3期)2022-05-23 13:42:12
在错误中成长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东方欲晓》的魅力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5:04:32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求知导刊(2015年15期)2015-05-30 00:51:54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