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指数:★★★★
反调指数:★★
最新票房:1.38亿
(截止8月30日)
好题材不等于好电影
文 牧溪
《我经过风暴》的结尾,大银幕上打出了12338妇女维权公益热线,这是一个对很多人而言陌生的号码,就像很多人面对家庭暴力的时候会首先选择噤声,只有当事人知道,在已经接通的电话线那端,正连接着怎样的“风暴”!
佟丽娅饰演的女主徐敏向前夫陈均疯狂地砸下石头之前,她的“故事”一直被亲友们认为是世俗夫妻生活的日常:儿女双全、高知体面、偶有小吵。没有人会把婆婆手臂的烟疤、玄关处的戒尺、卫生间里的毛巾、鱼缸里的石头和一个家庭三代人的生命连连看。生活的真相却是:烟疤是爷爷留在奶奶身体上的家暴烙印,戒尺是奶奶留给爸爸的暴力记忆,垫一条毛巾是深谙医学知识的爸爸之于妈妈的家暴技巧……电影最让人心悸的是,终于离婚的徐敏在幼儿园的滑梯旁,眼睁睁看着儿子把小朋友推倒。她上前阻止,儿子却平静认真地回了一句:要用毛巾吗?暴力就这样在代际间遗传。相比之下,徐敏作为家暴的受害者,作为善的一方,即便拥有比婆婆更富裕、高知、体面的都市女性人设,却丝毫没有迭代出比婆婆更高阶的治暴能力,家里处处都是案发现场,家外她无法通过法律程序有效维权。电影在101分钟的篇幅里揭示出的生活残酷——“恶已经代代相传,善却只进化到同归于尽”。
《我经过风暴》由佟丽娅、吴昱翰主演,两个在大银幕上都有成功喜剧作品的演员诠释这样严肃的社会题材多少有些捉襟见肘。倒是艾丽娅饰演的恶婆婆戏份不多、却把一个伤害与被伤害的女性演绎得掷地有声。电影是演员和角色相互靠近的过程,演员用个体的生命体验靠近角色,在演员停止的地方,导演和编剧有责任让角色向前一步,比如徐敏的角色职业如果设计成一个舞者,那么演员的表演空间和电影的造型空间,女主台上光鲜台下噤声、丈夫善妒等情节是否也会更加合理且有戏剧张力?
《我经过风暴》是秦海燕的导演处女作,题材的选择既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开掘空间,也有极致的类型化、作者化呈现可能。但是,就像很多金牌编剧拿起导筒后一样,有《刺杀小说家》《万里归途》《找到你》等多部优秀编剧作品加身的秦海燕似乎并没有找到“开麦拉”这支笔的正确使用方法。于是,大银幕上女主本该包含恐惧、掩饰、犹豫、绝望、反抗的多维度心路历程统一被替换成恐惧,男主的童年创伤、性格成因只能靠女主在结尾的庭審环节生硬喊出,主线情节各种磕磕绊绊、直角转弯,小律师初出茅庐的副线情节缺乏跟主线的有效互动、直接拉跨。当然,你也可以说电影正以这样的相貌呈现出一种与生活的互文,置身风暴中心的故事就是这么进退无度、冷暖失衡。正因如此,在好题材和好电影之间,观众对于该片的口碑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