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非蜀汉政权借刀杀人所致

2023-09-09 19:39宇宸尹琴
孙子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宜都东吴建安

宇宸 尹琴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东汉末年,逃亡到涿郡。这时,刘备在乡间招聚人马,关羽和张飞都去投奔,刘备任用关羽和张飞为别部司马,三人情同手足。建安五年(200),曹操东征,击败刘备,刘备投奔袁绍,关羽与刘备的妻小都被曹军俘虏。曹操喜爱关羽英勇,就拜关羽为偏将军。袁绍派河北名将颜良攻打白马,曹操派张辽和关羽前去迎战。关羽远远地看到颜良的旗帜车盖,就催马冲过去,在敌军的千军万马中,斩杀颜良,砍下他的首级返回,袁绍的众将不能阻挡勇猛的关羽。解了白马之围后,经曹操表奏请求,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虽然曹操对关羽很器重,并且对他礼遇优厚,但是,关羽不忘刘备恩情,在得知刘备下落之后,便护送刘备妻小离开曹操,返回刘备阵营。〔1〕关羽跟随刘备投奔刘表,赤壁之战后,驻守荆州。刘备入川,令关羽总督荆州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攻打襄樊,水淹曹操七路大军,擒获曹军大将于禁和庞德,威震华夏。关羽在围困襄樊之时,荆州防御空虚,东吴军队在都督吕蒙的率领下,偷袭荆州。失去后方的关羽只得领兵退往西川,在临沮(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被吴军擒杀。〔2〕关羽武功高强,人称万人敌,而且忠义无比,所以,被后世君王当作忠君爱国的典范大加推崇。老百姓把关羽当作忠勇的象征,尊称他为关帝,并且为关羽建关帝庙,年年瞻仰。〔3〕

明末以来,很多学者认为东吴背盟,擒杀关羽只是关羽之死的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蜀汉中央政权与荆州守将关羽关系不睦,所以借助东吴之手除掉关羽。明清之交大思想家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认为,赤壁之战中,“(关)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诸葛)亮。刘琦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关)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鲁)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4〕。清末民国初年的历史学家章太炎的《訄书》第三十六《正葛》认为,“临沮(关羽被擒杀之地)之败,葛氏不以一卒往援,昧者讥其无远略,而或解以败问之未通。苟罗骑斥堠之疏如是,则政令愈慢矣!”〔5〕章太炎不认为诸葛武侯是“无远略”“败问之未通”和“政令愈慢”,他认为:“关羽乃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席益厚而将掣挠吾大政,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非媢之也。一国之柄,无出于二孔;出于二孔,其所举虽是,而宰相因以不能齐人心,壹法令,则国已分裂矣。虽杀之而疆易侵削,终不以易内讧。其故事则有萧何之戮韩信。何公用之于韩信,而葛氏阴用之于关羽。”〔6〕著名魏晋南北朝历史学家方诗铭指出借助东吴除掉关羽的是刘备,因为关羽在袭杀曹操和晋封黄忠等问题上与刘备不一致,而且把矛头直指刘备,所以刘备认为关羽傲慢跋扈,在自己在位时尚且难以制约,易代之后,将更加难于控制。〔7〕当代魏晋南北朝史学家朱子彦认为,魏蜀襄樊之战,两军相持半年,曹军倾巢出动,而刘备和诸葛亮没有从蜀地派兵相助。在关羽被魏军和吴军夹击,形势危急之时,蜀国也没有派一兵一卒救援关羽,导致关羽被擒杀。朱子彦断定,关羽屡次破坏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所以,诸葛亮借助东吴之手除掉关羽。〔8〕以上论断大胆而且奇特,然而都有漏洞,不能令人完全信服。本文通过对刘备和诸葛亮是否想杀关羽的研究以及对前人疑惑的解答,得出如下结论:蜀汉中央政权并未借刀杀关羽,导致关羽被擒杀的原因是刘封和孟达拒绝救援。

一、刘备不想除掉关羽

(一)刘备和关羽关系亲密

对于刘备与关羽的关系,《三国志·关羽传》有载:“先主与二人(关羽和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9〕一些近现代学者以为,刘备与关羽的关系是貌合神离。刘备与关羽的关系是近现代的学者更清楚,还是三国时代的人更清楚呢?答案很显然是后者。刘晔是曹魏的重要谋臣,与刘备和关羽生活在同一时代,刘晔在建安四年(199)孙策击败刘勋之后投奔曹操,建安五年(200)曹操击败刘备于徐州,关羽被俘,在曹操帐下效力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关羽与刘晔是同僚。刘晔对关羽和刘备更为熟悉,对他们的关系更为了解。在关羽败亡之后,魏国讨论蜀国为关羽报仇攻打吴国的可能性,刘晔说:“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10〕此外,还有两条史料可以佐证刘备与关羽的关系紧密。第一个佐证是刘备赐死刘封。刘封为刘备义子,为刘备政权效力十几年,立下汗马功劳,黄初元年(220)刘封从上庸败退回成都,被刘备赐死。原因仅仅是“易世之后终难制御”〔11〕吗?诸葛亮、张飞和赵云岂不更是功大难制吗?为什么不除掉?难道仅仅是因为丢失上庸一个城池吗?建安元年(196)张飞丢失下邳,刘备的妻子儿女都被吕布俘虏,为什么不处死?建安二十年(215)关羽失掉半个荆州,为什么不杀关羽?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又丢掉半个荆州,为什么不追罚关羽全家?怎么有关兴袭位,关兴的儿子关统娶公主的家族荣誉呢?赐死刘封,从刘备的角度来说根本原因是刘备恨恶刘封不援救关羽,导致关羽败亡。第二个佐证是刘备讨伐东吴。刘备的根本目的是消灭曹魏,兴复汉室,建安二十四年(219)夺取汉中之后,蜀军主力和重要指战员已经集于汉中附近,(张飞、黄忠、赵云和马超都在汉中前线附近〔12〕〔13〕〔14〕,魏延为汉中太守驻守汉中〔15〕),等待北伐的时机。黄初元年(220)曹操已死,曹丕新立,曹彰拥重兵回军争位,政权不稳。曹丕代汉自立,被天下看作王莽一般的贼人、奸臣,在义理上不被人们支持。刘备在前一年击败曹军,攻取汉中,魏军对蜀军颇为忌惮。这时,北伐时机已成,获胜的把握要比向东攻打孙权的把握更大。刘备已经把主力军队部署于汉中附近,要攻打孙权,必须重新部署军队,而且需要把主力部队从汉中调往荆州,改变国家大战略,如此则劳民伤财,将士疲惫。孙权不仅得到了荆州的精兵,而且军队在荆州随时防备蜀军的攻击,以逸待劳,刘备对于孙权不占优势。然而刘备不惜放弃更有吸引力的中原,改变国家战略,劳民伤财,出兵荆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关羽报仇。

(二)关羽对刘备十分忠诚

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度很高,可以从以下几件事中看出来。第一件事是,建安五年(200),刘备兵败徐州,关羽被俘,曹操重用关羽,先拜偏将军,礼之甚厚。在解白马之围后,曹公即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这时的刘备丢掉根据地,投奔袁绍,前途不明。张辽询问关羽是否留在曹营,关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关羽尽封其(曹操)所赐,拜书告辞,去追随刘备。〔16〕第二件事是,关羽走麦城,在退路被东吴堵死之后〔17〕,自己和一行将领全部被擒杀,这里还包括儿子关平,关羽的另一个儿子关兴并没有被擒杀,而是继承了关羽的爵位,官至侍中、中监军,这说明关兴在荆州被偷袭之前就已经被关羽送到了蜀中。关羽与关平驻守荆州,坐镇一方,如果不忠诚,等待自立的机会,怎么能将关兴送往蜀中呢?〔18〕第三件事是,孙权曾经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如果有意自立,应当保持与孙权的良好关系,即使不同意这门亲事,也应该婉拒。然而,关羽拒绝通婚而且辱骂孙权使者,实际是要与孙权划清界限〔19〕,刘备高兴才是,岂能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呢?

(三)不惜丢掉荆州,借东吴之手杀关羽在逻辑上行不通

在这里,本文要分析一下,不惜丢掉荆州,借东吴之手杀关羽对刘备是否有意义。

第一,建安二十年(215)的湘水之分后,刘备拥有荆州西部,根据“隆中对”战略,“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20〕是蜀汉政权北伐曹魏与东击孙吴的战略要地,有百姓可为士兵,有粮草可供军需,曾经为刘备提供粮食、草料和士兵,进取益州。此外,荆州有长期追随刘备和关羽,并且在赤壁之战前后参加过抗击曹军、平定江南等大战的指战员和优秀战士。荆州的水军精良,能与东吴的水军抗衡,水淹七军,是曹操的水军不能相比的,如此水军东可制吴,北可防魏,即使要除掉关羽,难道要丢弃战略要地,并且牺牲半个荆州的土地、地产、人民和军兵吗?

第二,即便关羽尾大不掉,要除掉关羽,刘备和诸葛亮有很多资源,可以既除掉关羽,又保住荆州。可以借用汉高祖夺韩信兵权的方法,趁着关羽不在指挥部,夺取关羽的印信和兵符。也可以命大将从西川带兵至关羽驻地附近,趁着关羽出城巡查,率兵进入城中,关闭城门,除掉关羽近党,阻止关羽进城,关羽带领少量士兵出城,而且携带粮草不足,突然袭击,可以擒杀之。刘备入蜀之后,刘备妻子的兄弟糜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刘备的同乡傅士仁屯公安,都可以助刘备一臂之力。如果除掉关羽是刘备的愿望,糜芳和傅士仁可以与刘备合谋除之,这就是大功劳,身为蜀国的皇亲国戚,又为刘备所亲信,还需要投降吴国自取其辱吗?糜芳投降吴国之后,虞翻尝乘船行,与糜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21〕

第三,即使关羽很难控制,当时是用人之际,刘备和诸葛亮的根本目的是灭亡曹魏,光复汉室,保留一个对曹操和孙权都有威胁的关羽和荆州,岂不更有帮助?即便要反对刘备,荆州处于三大势力的中心,三面受敌,很难对刘备的西川有实质的威胁。倒不如保留关羽,使其牵制曹魏和孙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不惜丢掉荆州,借东吴之手杀关羽对刘备有害无利。

二、诸葛亮不想除掉关羽

(一)诸葛亮位置比关羽高,权力比关羽大

有的学者说,诸葛亮因为刘备更信任关羽,而且关羽权位比诸葛亮高,阻碍了诸葛亮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位,所以诸葛亮要除掉他。刘备确实很信任关羽,如同兄弟。以全荆州托付给关羽,可见信任程度。但是关羽的位置是否有诸葛亮高,这个需要探讨。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追击刘备,“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22〕刘备要进取益州,“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23〕。刘备取得西川后,“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竺、简雍为宾友”。〔24〕群下推举刘备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25〕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虽然在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没有爵位,不及关羽的亭侯,但是,诸葛亮实为刘备的股肱,蜀国内部排名在关羽之前,管理权力也大于关羽。可以这样说,刘备确实信任关羽,把荆州托付给他,但是更信任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的时间比关羽晚了二十余年,刘备却委任他军国大事。而且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后,一直是刘备阵营中的核心人物,实际的权力一直比关羽高,关羽并不能阻碍诸葛亮的晋升。

(二)关羽并未有意破坏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认为,关羽破坏了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战略,从而导致“隆中对”兴复汉室的目标不能实现。〔26〕后代学者以此为诸葛亮借刀杀关羽的原因。以下分析一下关羽是否破坏了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战略。

破坏诸葛亮联吴抗曹战略的是东吴的孙权和吕蒙等人。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入蜀,孙权即派人迎孙夫人回吴。〔27〕建安十九年(214)诸葛亮率领张飞和赵云入蜀,一年之后,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吕蒙偷袭并占领了长沙、桂阳和零陵,关羽率领三万人与率领一万人的鲁肃在益阳对峙。在前线甘宁只有一千三百军士,关羽并未因此就不顾联吴抗曹的大计而奋力攻打东吴,而是停军在前线,没有发起进攻,承认了湘水之分的事实。〔28〕〔29〕〔30〕另外,在益阳对峙之时,鲁肃约请关羽会谈,关羽乃是万人敌,曾在万众之中取颜良之首,如果他真是像王夫之所说的“以忌诸葛者忌(鲁)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关羽就会袭击鲁肃等吴国军政大员,从而彻底破坏孙刘之盟。但是,关羽并没有这样做。〔31〕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袭取荆州,又是吕蒙与陆逊通过欺骗的手段,使得关羽骄傲,从而把重兵调往襄樊,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被擒杀,从而导致孙刘交恶。两次荆州之争,关羽虽然看不起东吴,但是,都没有主动攻击东吴,他只是尽力保卫荆州不被曹操和孙权攻击。所以,关羽只是一个荆州之争的受害者,并没有有意破坏联吴抗曹的大计。

(三)关羽在积极践行“隆中对”联吴抗曹的战略

什么是联吴抗曹?是彼此交好,如同一家,永不改变吗?诸葛亮和刘备的根本目的是兴复汉室,统一全国,孙权的江东也在被统一的范畴内。联吴抗曹战略的意义是随着刘备集团实力变化而改变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是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提出来的,这时,刘备寄人篱下,屯兵新野小城,兵微将寡,没有实力四面出击,欲成霸业,就需要夺取荆州和益州,外结孙权,北拒曹操。联吴抗曹战略在赤壁之战前、赤壁之战后到夺取西川前以及夺取西川之后这三个时间段有不同意义。赤壁之战前,在刘琮投降后,刘备兵败当阳,丢失了根据地,随时有灭亡的危险,刘备集团为了生存,联吴抗曹从纸上战略变成势在必行的外交行动了。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大部,但是仍然是北有曹操、西有刘璋、东有孙权,刘备希望先拿下西川,扩大势力范围,之后再进取中原,统一全国。这时仍然没有足够力量与三个势力同时交战,所以,需要稳住孙权,同时如果曹操攻打荆州,危急的时刻还需要东吴帮助。拿下西川后,联吴抗曹的概念继续改变,刘备的羽翼越来越丰满,在西川可以依靠险恶的地势抵御曹操,但是孙权咄咄逼人,要索取荆州,这时,联吴抗曹的意义变为守住荆州,不被东吴偷袭,如有机会,便攻打曹魏,进取中原。

有的学者认为,关羽在各国政局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贸然北伐,违背了诸葛亮“隆中对”中的待天下有变,再进取中原的战略,所以,关羽兵败,诸葛亮因恨之而不救援。现在我们就探讨一下,关羽北进襄樊时是否为天下有变之时。“隆中对”言“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32〕什么是天下有变?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是曹操去世,北方叛乱才算天下有变。如果曹操寿命再延长几年呢,蜀国因为曹操不死,就不能北伐了吗?曹操去世,北方政权就一定不稳,发生叛乱吗?实际上,在建安十年(205)左右,曹操就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治理有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到曹操去世的建安二十五年(220),北方政权已经稳固发展十五年了,绝对不是曹操去世就能动摇的。事实也证明,曹操去世之后,北方仍然很稳定,政权得到顺利交接。

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天,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汉中。后刘封与孟达夺得上庸。刘备自称汉中王。刘备集团实力提升,获得两个重镇,曹军兵败,刘备称王,军心大振,实际这就是天下有变之时啊。前文讲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夺取汉中之后,刘备已经将主力军队和重要指战员集于汉中附近,张飞在阆中,黄忠和赵云都在汉中前线,马超在汉中附近,魏延为汉中太守驻守汉中,刘封和孟达在上庸。这说明,蜀汉中央政权认为,天下有变的形势已经成型或者即将成型。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是笔者推测,关羽围攻襄樊很可能是刘备和诸葛亮的谋略。因为襄樊被围,曹操定会派主力部队前往救援,这样关中便会空虚,刘备就可以进军秦川,成就霸业了。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曹操连派了五支部队前去解围。第一批是于禁、庞德等率领的七军;第二批是徐晃的精兵;第三批是徐商、吕建的部队;第四批是殷署、朱盖的十二营;第五批是从与孙权对垒的合肥前线赶来的张辽的部队,曹操也在洛阳准备征讨关羽。曹操先后派遣满宠、于禁、庞德、徐晃、赵俨、徐商、吕建、殷署、朱盖、张辽、裴潜、吕贡等十二名文官武将(其中将领八人、参军一人、刺史二人、太守一人)参加此役。〔33〕〔34〕〔35〕所以说,这时,关羽北进,是不违背“隆中对”战略的,诸葛亮又怎能因此忌恨关羽,希望除掉他呢?

此外,从军事地理角度看,房陵(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和上庸(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向东已经直接威胁到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和襄阳郡(湖北省襄阳市),如果南阳郡被蜀军攻取,就打开了进军汉都洛阳的大门,汉光武帝即起于南阳而终成大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驻军于襄樊之南的荆州,如果关羽从荆州北上,刘封从上庸东进,夹击襄樊,襄樊可能会被攻破,蜀国的西川和荆州就能进一步连为一体。如此良机,即使天下无变,关羽北进襄樊也无可非议。通过以上讨论,可以发现,关羽不仅没有破坏联吴抗曹战略,还在积极执行该战略。如此深刻地理解“隆中对”战略,如此坚定地执行“隆中对”战略,诸葛亮怎能自断膀臂,谋害关羽呢?

(四)诸葛亮和关羽家族关系较好

诸葛亮和关羽家族的关系较好,我们可以从以下事件中看出。

第一,马超归降刘备,关羽询问马超情况,不问刘备和张飞,只问诸葛亮。这说明关羽与诸葛亮关系较好。关羽信任诸葛亮,相信他不会在得到书信之后添油加醋、四处宣扬,显得关羽心胸狭窄。关羽认可诸葛亮,认为上至刘备,下至群臣,在识别和任用人才方面没有一人能与诸葛亮相比。《三国志·关羽传》记载:“(诸葛)亮知(关)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36〕这则史料说明,一是,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情非常了解,以至于一句话就能点到关羽的痒处。二是,诸葛亮与关羽平日关系比较亲密,所以,信中不称呼关羽为关将军或云长,而称他为美髯公。

第二,诸葛亮不仅与关羽关系不错,而且与关羽的儿子关兴的关系也不错。《三国志·关羽传》记曰:关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37〕根据《后汉书·百官三》,侍中官秩等同二千石,与九卿相同,负责随侍皇帝左右,辅佐引导各事,并备咨询垂问。〔38〕根据《历代兵制》,蜀国置五军,为左、右、前、后、中军,中军主要负责警卫皇宫,拱卫京师,中军设监军、护军、典军、参军各一人,以监军为首。〔39〕很难想象,诸葛亮忌恨关羽,乃至想方设法除掉关羽,却会器重他的儿子关兴。诸葛亮就不怕关兴与后主关系越来越亲密,离间后主与自己的关系,使用掌握的京师部队,借机会除掉自己吗?一定是诸葛亮与关羽关系很好,看到关羽为了国事被擒杀,怜惜关兴年幼,又欣赏他的才华,所以在关兴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把他的官职提高到九卿一级的位置,并且给予他陪王伴驾、护卫京城的重要任务。

三、刘备和诸葛亮没有派兵接应关羽的原因

有的学者很疑惑,为什么关羽攻打襄樊,曹操举全国之力抵抗关羽,而刘备和诸葛亮没有派军队接应关羽?因为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所以认为刘备或诸葛亮是希望借刀杀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八月,关羽水淹七军,十月徐晃败关羽,不久吕蒙偷袭荆州,十一月关羽走麦城,十二月孙权斩关羽,后传首洛阳。〔40〕一些学者认为,从八月到十二月,刘备有足够的时间集结大军,送往荆州前线,帮助关羽攻打襄樊,至少也不至于使关羽被东吴擒杀。

这里分析一下蜀汉政权没有派兵接应关羽的原因。

第一,八月,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前文已经论述,刘备和诸葛亮在汉中附近布置军队,正准备北伐,现在正好借此机会吸引曹魏主力救援襄樊,蜀国便可以从秦川打魏国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蜀中也应该得到吕蒙因病离职,陆逊接替吕蒙的信息。陆逊这时名不见经传,不为人知。所以,蜀汉政权认为虽然目前与吴国关系不理想,但是吴国现在应该不会偷袭荆州。

第三,糜芳是刘备妻子糜氏的兄弟,傅士仁是刘备的同乡,二人与刘备关系密切。刘备一定认为,即使吴国偷袭,荆州也会奋力抵抗,给关羽回救争取时间,所以,没有派兵到荆州的意义。

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曹军倾全国之力讨伐关羽,蜀汉中央政权没有想到东吴这时会偷袭荆州,也没有想到与刘备关系亲密的两位重臣会投降孙权,这两个意想不到的事件打乱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北伐计划。

四、关羽被擒杀是刘封和孟达拒绝救援所致

有的学者不理解,关羽被吕蒙偷袭直到被杀,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蜀国为什么不救援?

刘备拿下汉中之后,一路军队又拿下上庸,蜀国北伐的机会呈现出来了。这时蜀国西川部分的主要兵力部署在汉中附近,去救关羽可以走两条路,一条从汉中出发经过成都,到达宜都附近,因为陆逊驻守宜都,所以必须攻克宜都之后才能救援关羽;另一条从汉中出发经过上庸,再南下麦城救援关羽。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两条路径解救关羽的可行性。

汉中到成都有大约900 里路,成都到宜都(湖北省宜昌市)有大约1800里路。从汉中到宜都共有约2700 里路,在东汉末年骑兵快马送信一昼夜最多能走300 余里路。有一条史料可以佐证这个快马的速度。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不希望刘备占领粮草军备充足的江陵,就率领轻骑紧急追赶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41〕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太白此言不虚。从汉中到成都,在东汉三国时期有三条道路,其中栈道最为便捷,从汉中经汉寿(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四川省剑阁县)、涪(四川省绵阳市)、广汉(四川省广汉市),到达成都。汉寿有大漫天岭和小漫天岭,都是险要之地。在剑阁有大剑山,东北三十里为小剑山,两山相连,山势险要,被称为剑阁,剑山之下有隘路,称为剑门关。蜀中一些险要之处,军兵只能一人一人逐一通过。〔42〕从汉中到成都快马送信一昼夜行300 余里不容易实现。按整数算,一昼夜走300 里,汉中到宜都2700 里,需要9 天时间到达。吕蒙偷袭荆州,陆逊率军攻克宜都,断了关羽由江州(重庆市)退入西川的后路,将消息封锁了,信息很可能不能及时送往成都。朱子彦认为,消息可能会在陆逊攻克宜都,宜都太守逃跑之后,被送到成都。〔43〕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一月,宜都失守,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44〕,宜都到成都有大约1800 里路,300 里加急,需要6 天。假设关羽被困的消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一月初一从宜都被送出,快马送信,十一月初七可以到达成都。由于公安和江陵全部丢失,荆州的粮草、武器、指战员和士兵全部丢失,刘备要出兵救援关羽,需要做很多准备,出兵太少,不能救关羽。为了救援关羽,必须组织足够的兵力,这样就需要筹措大量粮草、携带大量武器装备、选择优秀的指战员。可是,蜀国这时的主要兵力集中在汉中附近,主要的将领也集中在汉中附近。如果从成都出兵,需要将汉中的主力部队调往成都,再从成都出发,到宜都。假设十一月初七关羽被围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马上调汉中的部队,成都到汉中大约900 里路,3 天调令到达汉中,汉中用1 天的时间选拔主力部队,准备粮草,之后急行军向成都行进。步兵一般行军速度为每小时4~5 公里,一天可以行进30~40 公里。急行军速度要快一些。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司马懿平孟达,从宛城到新城1200 里,急行军8 天到达,平均每天150 里。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地形地势的情况下,步兵一天正常的行军速度最快为80 里,急行军最快为150 里。以每天行军150 里的速度计算,军兵从汉中需要6 天到达成都,继续按照每天150 里行军,再用12 天才能到达宜都,关羽走麦城(湖北省当阳市东南五十里)在宜都以东,只有迅速攻下宜都,才可能对关羽进行实际的救援。也就是说,在不考虑筹措和运输大量粮草的时间、携带大量武器装备运输和行军的时间以及选择优秀指战员的时间,不考虑蜀中有大小漫天岭等行军困难的地理形势的情况下,疲惫行军,得到十一月三十日左右才能到达宜都。这时部队到达宜都,就需要休整了,如果直接攻打东吴,必然由于过度劳累而失败。《孙子兵法·军争篇》云: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损。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诸葛亮熟知兵法,赤壁战前,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心,促成联吴抗曹,孔明对孙权指出曹军的轻骑一日夜三百余里,“……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45〕蜀国不会如此急速地行军,这样,不仅不能救援关羽,而且会把蜀中救援的精兵也葬送掉。而如果按照正常的士兵可以接受的行军速度进军,即每天80 里,需要34天才能把汉中的主力部队调往宜都,也就是说,在不考虑筹措和运输大量粮草的时间、携带大量武器装备运输和行军的时间以及选择优秀指战员的时间的情况下,十二月十六日左右才能到达宜都,此时陆逊已经坚固了宜都的守备,很难迅速攻破。关羽实际上在十一月时就兵无斗志,士兵逃亡了,在十二月关羽就被擒杀了。这样讲,蜀国从汉中经过成都到宜都的救援方案不可行。

我们再分析一下从汉中出发经过上庸,再南下麦城救援关羽的路径。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北攻房陵(湖北省十堰市房县)〔46〕,后刘封自汉中乘沔水而下,与孟达共同攻克上庸(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十月吕蒙偷袭公安和江陵。十一月,关羽走麦城。从房陵到麦城直线距离360 里左右,步兵一天行军80 里路,5 天即可到达。就算是十月底丢掉荆州,关羽可以用300 里加急送信,一天多就可到达,也就是说十一月初一即可到达,如果刘封和孟达马上决定救援,孟达熟悉道路(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西川后,即封孟达为宜都太守,孟达在宜都任太守已经五年。建安二十四年五月从秭归北攻房陵、上庸,所以从上庸到宜都、麦城的道路,孟达很熟悉),5 天即可到达,就算需要前线换防,调拨粮草,十一月十日也可到达。关羽虽然被困,但是仍然有军队可以据守城池,只要派部分军队把关羽和重要指战员解救出来,带往上庸,也就成功了。

在荆州已经丢失,东吴把主力部队和主要指战员都部署在荆州的情况下,刘备出江州向东攻打东吴,不占优势,而且把主力部队从汉中附近调往荆州,劳民伤财,又破坏北伐大计。所以,把损失降到最低的办法就是上庸出兵营救关羽。为了防止在刘封和孟达出兵救援关羽,上庸兵力空虚之时被偷袭,刘备只需从汉中调部分军队驻守上庸。然而,刘封和孟达并没有救援关羽,而是任其自生自灭,导致关羽兵败被擒杀。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推测,刘备一定下过命令,要刘封和孟达从上庸派兵救援关羽。我们可以从刘备赐死刘封这件事做出这样的推测。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因为与刘封关系不睦,孟达投降魏国,魏国派遣夏侯尚、徐晃和孟达攻取上庸,刘封战败,逃回成都。《三国志·刘封传》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凌(孟)达,又不救(关)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47〕

刘封在刘备到荆州投奔刘表之后,就投奔了刘备,在刘备还没有刘禅的时候,被刘备认为义子。建安十二年(207)刘禅降生,所以,刘备收刘封为义子当在建安十二年前。到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被赐死,刘备与刘封有超过十三年的父子情谊。怎么会因为丢掉一座城池,就被刘备赐死呢?建安元年(196),张飞失下邳,为什么不处死?建安二十年(215)关羽失掉半个荆州,为什么不杀关羽?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又丢掉剩下半个荆州,为什么要为其复仇?为什么要在关羽死后令关兴袭爵,且在关兴只有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封他为侍中、中监军的要职呢?所以说,刘备赐死刘封的最主要理由不是刘封丢失上庸,一定是在得到关羽被围的消息之后,刘备下令刘封救援关羽,而刘封拒绝救援,导致关羽败亡,才会引发刘备的愤怒。

另外,诸葛亮认为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纵观刘封一生,哪些片段可以让诸葛亮认为他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呢?平定益州,刘封所在战克,表现良好,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出兵汉中,平定上庸,被封为副军将军。〔48〕这些表现很显然是刘封服从刘备与诸葛亮的命令,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是符合刘备和诸葛亮的心意的。之后,发生了三件事:第一件,关羽围困襄樊,要求刘封共同攻击襄樊,刘封拒绝;第二件,关羽败走麦城,刘封近在咫尺,却不救援,导致关羽被擒杀;第三件,刘封与孟达忿争不和,孟达叛逃,引魏军攻打上庸,导致上庸失陷。〔49〕第一件事是刘封不听从叔父关羽的命令,第二件事是刘封不听从刘备和诸葛亮的军令,第三件事只是刘封与同僚关系不好罢了。第一和第二件事才是诸葛亮认为刘封会易世之后终难制御的原因。所以,刘封拒绝救援关羽是先主恨他乃至处死他的原因。

刘封不救关羽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这时襄樊仍属于曹操,而且为了守住襄樊,曹操五次增兵,主力都在那里。孙权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全部荆州,而且封锁了宜都。刘封害怕救援关羽被曹操和孙权的军队夹击。

第二,关羽与刘封和孟达关系可能不好。《三国志·关羽传》载:“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关)羽自轻己。”〔50〕《三国志·张飞传》说,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51〕陈寿又评价道:“羽刚而自矜。”〔52〕关羽不会处理与同僚的关系,很多蜀汉臣僚与关羽的关系不好。孟达原为宜都太守,在关羽管辖之下,当关羽要求其协助攻打襄樊的时候,没有听从关羽的命令。这样说,关羽兵败困窘之时,刘封和孟达可能因为与关羽关系不好,故意不救,坐观其败。

第三,刘封和孟达关系紧张,不能同心营救。《三国志·刘封传》载:“(刘)封与(孟)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53〕刘封和孟达争权,关系紧张,即便与关羽没有过节,也很难同心营救关羽。

第四,山郡初附,未可动摇。〔54〕房陵和上庸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之后被攻取的,此地原为曹魏地盘,攻取之后,需要一段时间稳定蜀国在此地的统治。

五、蜀汉政权在关羽败亡一年多之后才讨伐东吴

关羽被擒杀的时间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二月,而蜀汉集团在魏文帝黄初二年、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七月才出兵讨伐东吴,其间大约一年半。一些学者有疑问,既然刘备与关羽情深义重,要为关羽报仇,为什么却在关羽败亡一年多之后才讨伐东吴?

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使得刘备不能马上东征。

第一,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汉祚将终,刘备必须称帝,延续汉家统治,才能够继续使用复兴汉室这个口号,号召天下,讨伐曹魏。刘备称帝,关乎政权的合法性,一定要在为关羽报仇之前完成。所以,刘备在魏文帝黄初二年、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四月丙午即帝位。

第二,蜀汉内部对于讨伐东吴有不少异议。例如,根据《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翊军将军赵云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55〕《三国志·法正传》记载,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222),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56〕法正卒于关羽被杀的第二年,即魏文帝黄初元年(220),从诸葛亮的话中可以揣测,可能法正也曾劝谏刘备放弃东征。《御批通鉴辑览》卷二八记载了诸葛亮谏阻刘备东征,被留在成都辅佐太子,而不令同行的事。〔57〕这就是说,蜀国从股肱、谋主到大将,有不少重量级人物竭力阻止刘备东征。蜀国重臣的反对,延迟了刘备东征。

第三,蜀国的主力部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夺取汉中之后,就部署在汉中前线。在短时间内调集主力部队,运送充足的粮草,送往东征前线江州,比较困难。

第四,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阵亡之后,蜀国中几位最重要的谋臣武将相继去世。法正、黄忠和刘封卒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张飞于章武元年(221)被杀,马超因为亲族多被曹操杀害,颇为痛心。《典略》云:“正旦,种上寿于(马)超,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58〕马超身体一直不好,到了章武二年(222)四十七岁的马超就去世了。诸葛亮和赵云不希望讨伐吴国,魏延要镇守汉中,这样,刘备就处于要出兵却无将可用的尴尬境地。所以,刘备需要一段时间寻找合适的将领。当然,最终刘备也未能有很合适的人选作为大将,只得带着年轻又勇敢的将领如张南、冯习和傅彤等人讨伐东吴了,结局可想而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刘备早有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的愿望,但是因为继承汉朝统治、蜀国重臣的反对、主力部队不能迅速调集以及将才匮乏等原因,延迟了讨伐东吴的时间。

六、总结

综上所述,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彼此信任。关羽积极执行诸葛亮“隆中对”的大战略,在刘备取得汉中,称王,刘封、孟达攻取上庸斜侧威胁襄樊之时,接受刘备和诸葛亮的命令,出兵攻打襄樊,吸引曹军主力部队救援襄樊,而刘备则寻找时机,出兵关中,进军中原。关羽在水淹七军,围困襄樊之后,兵力不足,关羽急于攻克襄樊,被吕蒙和陆逊的计策欺骗,调走荆州主力部队以加强攻势,结果被东吴偷袭,导致荆州失陷。消息传到西川之后,蜀汉政权军事会议认为荆州已失,东吴有备,主力部队很难迅速出江州攻取荆州、救援关羽,所以,等待机会,再讨伐东吴最为合适。救援关羽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刘封和孟达出上庸,但刘封和孟达拒绝救援,由此导致关羽被擒杀。

猜你喜欢
宜都东吴建安
东吴·名家
建安区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响水洞村的梦——湖北宜都“路民捆绑”织密交通致富幸福网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条例》颁布一周年 宜都行资模式迈进2.0
未来面临的挑战:语言学与中国——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
宜都资产处置羊年首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