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
戚继光走的是一条注重实效的军事道路。从他留下的著述和一生军事行为看,他融会贯通古人兵法,战守实践中常有创新之举,但从不热衷于纯理论性的阐述,尤忌自己的观点陈述“夸诞以误阅者”〔1〕,所思所想所言所措,都在解决实际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他只做不说,凡举他在南北军中的言行、著述中的言论,不是在落实战守之策,就是在争取落实战守之策的路上。因此,他纯理论方面的言论传世不多,而尽蕴于他的兵书和军事行为浩瀚的细节之中,非细心揣摩,难得其妙。这是讨论戚继光军事思想的一个特殊之处。
近期,笔者在梳理明天启二年刊刻的《重订批点类辑练兵诸书》时,发现后14 卷中有48 条查不到出处,经过研究,确认是戚继光的佚文。其中一篇题作《守论》,从守的视角讨论战守关系,这为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戚继光战守思想提供了新的可能。
此文载于《重订批点类辑练兵诸书》卷一二“哨守”,共652 字(不含标点)。谨录于下:
守论
善守者,不在城之有无。何也?城也者,不过用之以设险焉耳。使吾而善守也,有城固可,无城亦可。若守之不善,则虽有城亦陷而已矣。故守之难易虽在于城之有无,而其善守与否则在乎人。曰何谓善守?曰战是也。战守非二道,能战而后能守,未有不能战而可以言守者也。盖御敌在战。敌之来也,以攻为其志也。吾于四郊度贼来处,札野营、修野战以待之;器械精明,士习雄猛,粮饷充备;号令严肃,赏罚明信,贼冲不动,贼饵不贪,贼走不追。贼人远来,欲战不得,欲掠不能。吾常用计以挠其逸,使饥不得食,劳不得息;多方以陷阱之,张疑以皇惑之,设伏以要截之;以饱待饥,以逸待劳,以日增月益之兵待其有限之众。彼将闻之而知惧,望之而知避矣。
巷战之法若何?曰:不难。或升屋掷瓦,或潜伏两傍门屋中,横而冲之,皆是也。然须于巷口用力。若容贼入巷,则贼先升屋,或放火,难捍御矣。街阔者,战卒不可自塞其路,每人执枪单摆,或于街左,或于街右,鱼贯而列,俱斜向前立,枪头皆向外畔,常空半边街道,待贼入而攻之。自不敢前进矣。
戚继光一向遵循传统兵家“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26〕信条,凡事不论战守,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基础上寻求战胜和歼灭敌人,或致敌人胆寒不敢来犯。
场景是通过综合运用五种关键技术得以实现并快速发展的。其一,移动终端设备,是场景体验的载体;其二。全面记录整个世界的大数据;其三,探测收集数据并报告变化的传感器;其四,提供高精准服务的定位系统;其五,用于获得个性内容的社交媒体。
图3展示的是行人在跑步机上以4 m/s的速度前进时第2 000个采样点至第2 500个采样点(第20 s到第25 s)之间的峰值检测效果。每两个星号之间定义为一个单步。从峰值检测的结果中获取每一步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返回惯性数据中取出每一步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和三轴角速度数据。不同速度下的单步惯性数据均按照上述方法获得。
在已出版的戚继光兵书中,虽然记载的都是战守之措,但是关于战守关系的理论提法不多,通常是在议事前作为铺垫提及,且都十分简略。例如:“御戎之策,惟战守二端。”〔2〕“自古防寇,未有专言战而不言守者,亦未有专言守而不言战者,二事难以偏举。”〔3〕“战胜之军,未有守不固者。”〔4〕“道愈行而守愈密,则固之不以城郭。”〔5〕应用性的说法如:“夫摆边之说,须驻重兵以当其长驱,而又乘边墙以防其出没,方为完策。”〔6〕“今之车营,战中之守也;沿边台垣,守中之战也。二者相需不悖。”〔7〕
而这一篇《守论》,从守固未必据险说起,认为战守是一回事,“御敌在战”“能战而后能守”〔8〕,善守是因为善战,进而得出“守之难易虽在于城之有无,而其善守与否则在乎人”的结论。接下来阐述积极防御的另一个方面,运用智谋,掌握战场主动,“多方以误之”〔9〕,以“待敌之可胜”〔10〕。文章后面一段所论,已不限于“守”的范畴。在指出被动防御的危害之后,将积极防御概括为“以正合,以奇胜,以分合为变,以有意而制不意,以有备而攻无备”〔11〕,突出“人”的因素在“能战”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指出,“能战”不仅需要军队有高昂的士气和高超的战斗技能,更重要的是将领要能够合理运筹和指挥。认为“战”有天战、地战、人战三个层级,作为战斗技能的“戈矛击刺,不过人战中之一端焉耳”〔12〕,层次更高、作用更强的天战、地战有赖于将领能力的发挥,所以将领要熟知天文、地理和人情、物情;而能够使用这种将领的人,才可以为“将将”。最后得出结论:“将也者,战必胜、守必固者也。”〔13〕
他的鸳鸯阵“长短相杂,刺卫兼合”〔27〕,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实现战胜目的;他的车步骑营“行则为阵,止则为营;以车为正,以马为奇;进可以战,退可以守”〔28〕,也是攻守兼备而以战力取胜的阵战之法。
敌强我弱,不胜奈何?曰:所谓守者,非徒填门守堞之谓;所谓战者,非徒戈矛击刺之谓也。填门守堞,敌易视我,我军之气先怯,乃痴拙之将一筹不展,以贼不攻为幸,毋怪攻即破焉耳;戈矛击刺,勇力相格,非己即彼,安危不保,亦痴拙之将以三军之命为侥幸,故易于取败者也。吾闻古之善战者不然。其战也,以正合,以奇胜,以分合为变,以有意而制不意,以有备而攻无备,无形者胜,有形者败。其战也,不脱乎金、木、水、火、土之五器,而五器之中各藏三战之妙。曰:何谓三战?曰:天战也,地战也,人战也。戈矛击刺,不过人战中之一端焉耳。是故不知天文,不知地利,不谙人情、物理,不可以为将。不用通天文,知地理,谙人情、物理之人,不可以为将将。将也者,战必克、守必固者也。
由于攻、守都基于战,所以中国古代早期兵家讨论“攻守”时,“战”是语中之义,不言自明。《孙子》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32〕这是从战的视角看待攻守,先确保自己无虞,再寻找战机制胜。在孙武看来,攻和守是“战”的两端,只是目标、取向和作用不同,都以一定的战斗力为基础。稍晚成书的《尉缭子》说:“将能立威,卒能节制,号令明信,攻守皆得。”〔33〕其意是,如果将有威望,军有节制,令行禁止,军队就会有战斗力,就能战胜守固,保卫国家。
配制化学镀镍溶液:六水合硫酸镍30.00 g/L(换算成镍的质量浓度为6.701 g/L),柠檬酸10 g/L,乳酸10 mL/L,次磷酸钠36 g/L。吸取11份1 mL的化学镀镍溶液,分别置于300 mL烧杯中,加水80 mL稀释,各加10%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0.8 mL,然后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成不同的pH,再向各烧杯中补加水至100 mL。沉淀60 min后用定量滤纸过滤,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滤液中镍的质量浓度,结果列于表1。
在东南沿海,他任宁绍台参将走上抗倭第一线时,正是倭患复炽之际。身负守土之责,面对嚣张横行的倭寇,明军“兵无节制,卒鲜经练,士心不附,军令不知”〔17〕的孱弱状态暴露无遗,“守固”都做不到,遑论其他!于是戚继光提出练兵之议。从嘉靖三十七年(1558)二月开始,训练拨付给他的三千临观兵〔18〕。经过两年多训练,这支队伍“颇入彀率,军容咸整,然终怯于短刃相接”〔19〕。戚继光意识到,“缘兵皆市井之徒,性殊狡猾”〔20〕,问题出在兵源素质上,想要获得更强战斗力,必须从源头抓起。于是又上《练义乌兵议》,得到上司同意后,于当年九月亲赴义乌,选募矿徒、农夫三千余人。经过一年多严格训练,这支队伍在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抗击入犯台州倭寇的战阵中经受了考验,终于形成令戚继光满意的战斗力,从此在抗倭战场上所向披靡。后来这支队伍多次扩编,戚继光也由参将升副总兵,再升总兵,负责保卫的疆域一再扩大,以至福建全省和包括浙、粤、赣三省一部在内的广大地区,正是依靠这支军队强大的战力,才最终清除了浙、闽倭患,尽到了守土职责。
隆庆初年他奉诏北上时,明朝正面临长城防线动辄被蒙古骑兵突破的严重局面。他提出请师十万出塞击虏的建议,欲“堂堂正正,平原旷野,青天白日之下,彼以此来,我以此往,短兵相接,使虏大势败衂”〔21〕,“使胡虏胆寒心破,一劳永逸”〔22〕。可当时明朝已经在走下坡路,负担不了庞大的军费,庭议结果是,“当以拒守为主,贼不得入即为上功”〔23〕,让他出任蓟、昌、保三镇练兵总理,不久又加兼蓟镇总兵,实际上是将他的作为最终限定于蓟镇一域。即便如此,他也一再强调“若不堂堂一战,即多方设敌,便得一胜,黠虏以为误中,非真势力不敌,必不革心敛畏”〔24〕。为此,他一直在为能够“堂堂一战”做着军事准备。他实行“驻重兵以当其长驱,而又乘边墙以防其出没”〔25〕的边防战略,举措指向都是提升边军战斗力:建立完善长城沿线哨守体系;调战斗力更强的南兵驻守长城;为城守军配备佛郎机、鸟铳等中远射程火器;组建车营、辎重营等重兵集团,创车步骑联合战法;制定全镇遇警应援预案;全面训练边兵,整饬边务,更置武器装备;理顺军中关系,鼓舞士气;倚重并培训将领,等等。经过数年苦心经营,蓟镇边军整体战力得到很大提高,并在隆庆六年(1572)十月为迎接朝廷大员巡边而组织的全镇兵马实兵实战演习中得到验证。演习期间,适逢关外部族使者途经,目睹了蓟镇边军严整军容和凌厉攻势。消息不胫而走,终戚继光在镇,边境宴然,甚至“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正是以强大的战力威慑,达到了守固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遗数十年北边宁谧之惠。
若水乡村镇如之何?曰:陆地以木城为野营,水乡以水兵船为野营,其以战为守一也。
曾经有人举办过一场“卓别林模仿大赛”,卓别林自己也偷偷匿名参加,结果只拿了第三名,他觉得这简直是人生中最大的笑话。
这是一个从“守”的视角看待战与守关系的完整阐述,语意明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战和守是一回事,即“御敌以战”,体现战守一体的积极防御思想;第二,能守是以能战为前提条件的,强调的是“能战”;第三,在影响“能战”的诸多因素中,人(将士)的能动因素更为重要;第四,在影响“能战”的人(将士)的因素中,将领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五,将领能力取决于熟知天文、地理和洞悉人情、物情的程度,能合理运用智谋统筹指挥的,才是合格将领;第六,能倚重和使用这种合格将领的人,才能担任统制将领的“将将”。
南方抗倭,他在建立海上巡哨、海滨墩堠瞭望和城堡防守三者一体防御体制先保己方不失的同时,还强调“倭非大创尽歼,终不能杜其再至”〔29〕。因此安排兵备、海防各道督促地方防守,自己则亲率戚家军机动野战,随敌向往,歼灭倭寇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以期从根本上消除倭患。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是成功的,他最终运用强大的战力,达到了目标。在北方蓟镇任上,虽有长城之险可守,但他认为“欲使虏一战而心寒胆裂,须伐其所长”〔30〕,主张针对敌人长项“因敌变置”〔31〕,采取别样方法去克制和战胜敌人。这些思想的实质,强调的都是战胜能力。将它们付诸实施——例如用中远射程火器应对敌骑擅长的弓矢,用车步骑营阵配合火器遏制敌骑大规模冲锋,都对提升战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戚继光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重视培养和依靠将领,发挥他们的作用。南方抗倭时,他带出了一批品格高尚、智勇双全的中层将领,像胡守仁、王如龙、陈大成、金科、朱珏、李超、傅应嘉、张元勋、金福、吴惟忠、丁邦彦等等。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他麾下有一水师把总名叫朱玑,嘉靖四十四年(1565)六月不慎败绩,被倭寇俘获,后来在一场战斗中救出,从此再未担任水师将领。从这一事件,可见戚继光对领兵之将的选用是十分严苛的。在北方,戚继光领边军十余万,更加倚重将领,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和培养,经常召集一定层级将领,讲授方略,督察戎务,释疑解惑,交流情感。这一时期,他明确提出了将领需要具备的德、才、识、艺素质标准,并建立了一整套培养将领的方法和制度。此外,他对“将将”者应当具备的素质也有了明确表述。这些练将思想和制度的形成与落实,标志着戚继光基于守而立于战的战守思想最终建构完成。
大修后对变压器进行调分接开关处理,发现该变压器分接开关无法旋转,工作人员利用工具对其旋转开关来回小范围旋转直至其分接开关可以调到触头位置。
这篇佚文虽名曰《守论》,通篇讨论的却是守中之战,强调的是战胜能力。“守固”不是最终目的,“战胜”才是。戚继光南北军事生涯中总是在不断提升军队战斗力,以应对严峻形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一贯努力,还有他“大创尽歼”“伐其所长”等思想观点,其崇尚更高更强战胜能力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能守只是他衡量军队战斗力的最低标准,是底线,他真正看重的其实是更高更强的“战胜”能力,这才是他战守思想的本质。这也正是他“大命所系在气”〔14〕、“练兵之要”在练心气〔15〕、“练将譬如治本”〔16〕等练兵核心思想的理论背景。
(2)从城市群与非城市群之间收入不平等扩大的速度来看,城市群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与非城市群有一个明显的时间点,在1986—1996年间城市群基尼系数小于非城市群地区,即1986—1996年城市群地区收入不平等低于非城市群地区,但是1996年以后城市群基尼系数增速大于非城市群基尼系数增速,即1996—2014年城市群地区收入差距要高于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差异应该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继续加速城镇化步伐的同时要控制城镇内部不平等程度加大,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帮助农户更好地就业和生活。
北宋成书的《唐李问对》有较多攻守议论。它借李靖之口说:“臣按《孙子》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谓敌未可胜则我且自守,待敌可胜则攻之尔,非以强弱为辞也。”〔34〕此说深得《孙子》要旨,所谓攻、守,并非根据战斗力强弱而采取的不同用兵策略。李靖最后总结道:“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35〕攻克守固最后都要落脚于依靠战力取胜,“战”依然是语中不言之义。
戚继光是一位注重实效的军事家,与前代兵家不同,他从实际出发,讲“战”而不讲“攻”。在他的五部著述〔36〕中,“攻守”一词只用了4 次,而“战守”用了41 次,这是耐人寻味的。他使用“攻守”一词都在叙述句中,用意多指“战斗”。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战守”一词多用在议论句中,或指积极防御的守中之战,或指攻守对立统一关系,或指短刃相搏的战术性战斗,或指战略性进攻。不仅于此,还使用许多与“战守”相关的词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守固战胜”“战胜守固”“战必胜,守必固”等等。可见他所说的“战守”,涵盖了对军队战斗力从“守固”到“战胜”的全部要求。总之,以守为主积极防御只是他战守思想的底色,而崇尚更高更强战斗力,能在任何情势下战胜当前敌人才是他孜孜追求的目标。许乃钊在《〈练兵实纪杂集〉卷四后跋》中说:“又此篇所言,不外战守两端。其言守,全在‘城车相恃,先保无虞’八字;言战,则‘算定战’三字尽之,而尤重在战一边”,点出了戚继光战守思想的精髓。
戚继光之所以讲战不讲攻,有三个原因:一是讲“战”更贴近练兵实际,因为他总是在为战胜当前敌人做着军事准备,讲战有利于衡量和掌握练兵形成的战斗力状态,符合他一向从实际出发的习惯;二是与他南北军事生涯一直在履行守土守边职责有关;三是当时历史环境下人们也多讲战,“当承平久,外寇以掠为务,而弗力攻,故多讲战”〔37〕。
与前代兵家比较,戚继光战守思想有一个不同、两点突破。一个不同:讲“战”而不讲“攻”,讲“战守”而不讲“攻守”,更贴近实践,更注重实效和可操作性。两点突破:一是主张“能战而后能守”,能守以能战为前提条件,强调的是“能战”,既说清了如何“攻守一法”,也说清了如何“攻守两齐”;二是对“守固”视角下的“能战”作出了全面解释,指出影响战力的重要因素是人(将士);而人的因素中将领作用是关键,进而对“将”和“将将”提出了素质和能力要求。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战守关系的思考闭环——这种对战守关系全面、系统的阐述,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将战守关系的理论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戚继光将这些战守思想付诸实践,就形成了以“练胆气”和“练将”为核心的一系列军队建设思路,随着体系化的举措逐步施行,军队战斗力得到快速提升,而且相当扎实,实现了他所追求的战力目标。而实践的有效性,又反过来证明了他战守思想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