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具体应用

2023-09-09 19:13:40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

张 鑫

(作者单位:宣城日报社)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是一种典型的信息技术,通过具有互动性的虚拟环境影响受众的感知与判断,让受众能够从中获得极强的体验。VR技术通过方向、视角上的转变,可以营造出能与现实媲美的场景,处在这一场景当中的受众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官获得丰富的体验。VR技术自诞生以来,凭借生动直观、形象可感的优势,在各个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同时也引起了各个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1]。随着V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大量运用,受众也通过这种新兴方式对新闻事件形成独特的感知,整个新闻行业发生着深刻变革。

1 VR技术与VR新闻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工作组首次指出,通过VR技术,能够搭建一个具有极强交互性质的虚拟场景空间,让受众沉浸其中,并启迪受众主动思考。VR技术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而且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虚拟军事战场、设计应用、公共教育等方面。在新闻领域,主要通过虚拟视频的方式处理新闻素材,可以全景式重现新闻现场,其主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沉浸感,二是交互性,三是实时性。与传统的新闻相比,VR新闻能够为受众提供身临其境般的独特感受。当受众身处VR虚拟空间当中,可以从不同角度认真地观察新闻场景,还可以借助相应的技术干扰场景,可以说,受众在观赏新闻的同时还可以主动进行探索,受众所做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得到响应。随着VR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新闻领域的运用也变得更为广泛,无论是国家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在积极地参与试验。比如2019年央视网所推出的VR专栏,就将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与VR技术相结合,然后全部搬至线上,全景式的呈现让无数受众为之称奇。之后爱奇艺和新华社共同合作,推出VR节目“云端游珠峰”,让无数受众“现场”见证了测量珠峰的整个过程。可见无论是在内容呈现上,还是信息渠道上,VR技术的运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并且成为新闻界令人瞩目的一项新兴技术。

2 VR新闻特点

2.1 主观化视角

与普通的新闻相比,VR新闻能够从不同维度“还原”新闻场景,还能够弱化“第三人”的视角,让受众可以从“幕后”登上“台前”,使受众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新闻现场的“见证人”[2]。在这样的模式下,身处VR新闻场景中的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视角,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接收信息并进行整合。以VR新闻《带你到战地——央视独家VR呈现被IS炸毁的叙利亚千年神庙》为例,受众A可以选择从炸毁之后的时间点切入整合信息,受众B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神庙四周的场景上,受众C则可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前往“参观”神庙的游客身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进入VR新闻场景后,受众虽然可以更加自由地“行动”,但是因为失去了文字介绍的引导,传统新闻“统一信息”的功能也会被减弱。

2.2 沉浸式体验

与传统的信息呈现形式相比,VR新闻能够极大地增强受众的体验感[3]。当受众浏览VR信息时,只需要借助一些简单的设备,就可以获得身处新闻现场的感受,从而获取大量的信息。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VR设备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随着VR技术的日益成熟,受众只需要应用相关设备,就能够十分轻松地接收VR新闻,从而与新闻事件当中的人物一起“亲历现场”,获得更为强烈的沉浸式体验,这种独特的感受是其他新闻形式无法具备的。

2.3 全景拍摄

传统新闻在报道事件时,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新闻记者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保全面记录新闻事件,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突发性事件新闻现场,往往存在一些无法预知的变故,由于传统拍摄方式镜头视野的限制,很容易错失重要的新闻素材。VR全景拍摄对记录新闻事件的全貌和捕捉高价值新闻素材有着重要的实际运用价值[4]。另外,基于VR技术的支撑,新闻报道可以打破传统拍摄视角的限制,弥补新闻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原本平面的报道变得立体化,让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现场的动态。观众可以灵活地选择观察新闻的视角,观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自主挑选想了解的新闻要点,从而极大地增强新闻传播的效力。

3 VR技术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具体应用

3.1 运用VR技术重塑新闻报道流程

传统新闻报道通常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即获取新闻线索—采集相关资料—编辑处理信息—创作新闻作品—审核作品内容—通过平台发送,但是随着新闻行业的发展,新闻报道的题材也越来越丰富,传统的报道流程已经难以满足新闻报道需求,媒体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流程进行操作,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影响报道的效果。而合理运用VR技术,能够优化改进传统新闻报道的流程,增强报道作品的沉浸感,让新闻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新闻报道实践当中,媒体可以借助VR技术简化新闻报道的流程,在短时间内实现从选题策划到最后的上传发布,带给受众丰富体验的同时显著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除此之外,现代新闻报道从最初的信息采集到最后的审核发布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记者、编辑等相关人员在处理信息时,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加入其中,所以,新闻报道最终呈现的内容很可能会受到新闻人员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所报道的内容内涵有失偏颇,从而引发受众的质疑。但是VR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新闻采访方式,在运用VR技术开展新闻报道时,新闻人员与技术人员会共同参与其中,不仅采访的过程更加透明,最终呈现的内容也更为客观。在具体的报道当中,媒体可以摒弃常规的做法,通过VR技术详细记录现场的情景,然后再呈现给受众,让受众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了解新闻的内容。与此同时,媒体还可以在报道过程当中随时关注受众的动向,根据受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信息,实现双方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借助VR技术将受众引入特定的场景当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共同完成一场“体验式”新闻报道。

3.2 运用图片式VR技术展现新闻场景

图片式VR技术也即通过360度全景式的拍摄方式,从不同角度拍摄新闻现场的图片,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呈现。传统的新闻报道通常都是从一个角度对现场进行拍摄,如果需要抓取重要的场景,就要采取特写,但是有些场景出现的时间极短,还可能存在危险,在这种情形之下,媒体可以运用VR技术解决拍摄过程当中遇到的难题。与此同时,全景式图片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并不高,新闻人员只需要掌握好角度,就能够获得实时报道的效果[5]。在具体的操作当中,新闻人员要找好角度,通过VR设备全面、系统地进行拍摄,从而更加全面地向受众展示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比如2021年11月沈阳暴雪,为了让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真实的情况,新闻人员在暴雪中负重前行,将镜头对准仍然在第一线与灾害抗衡的各部门人员,包括清洁工、交警、城管等,甚至将全景相机直接搭载在扫雪车上,一方面全方位记录了交通道路工作者们辛勤劳动的身影,另一方面让受众通过云端数据库实时了解了路面清除的实况,为更多受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这场盛大的全景式报道,不仅让广大受众深刻地体会到了VR新闻的特殊魅力,也为更多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新闻,实现了通过新闻报道服务受众的目标。

3.3 运用展演式视频增加报道深度

展演式视频也即运用VR技术载入引导模式来表现整个新闻事件,在这种报道当中,观众如同固定在某一个特殊的角色身上,当角色在画面当中移动时,受众的视角也会随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当中,受众可以任意切换角度,场景也会随之切换,由于这种形式与视频新闻存在相似之处,因此也被称为VR-3D视频。在开展报道实践时,媒体可以利用展演式视频增加报道深度,引导受众深入了解事件的整个脉络。展演式视频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让新闻内容显得更为真实可信,同时还能够向受众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受众可以深层次地解读新闻的内涵,了解整个事件的脉络,进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感。在新闻报道实践当中,媒体通过运用VR技术,可以将大量的新闻报道元素融入视频之中,一方面能增强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能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从而创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新闻作品。例如,《得梅因纪事报》拍摄制作的VR新闻《丰收的变化》,该视频以视频展演作为主要的报道形式,为了让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报道的内容,编辑团队在大量采用展演视频的同时,还利用了多种信息呈现形式,具体包括文字、图片、数据表格,甚至是具有交互性的地图等。编辑团队通过视频展演的方式,将不同的表现元素融合为一体,全面还原了艾奥瓦州传统农场在不同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当中的变迁。《得梅因纪事报》官网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报道作品共包含文字16 400词,转录的音频共计17小时,采用的各类图片总计超过240张,为了能够带给受众更为丰富的体验,新闻人员在农场总共进行了长达320小时的拍摄、记录与采访,所有资料占用空间达535 G,整个报道的参与者共计22人。在如此庞大的数据支持之下,新闻人员通过后期处理,将所有资料转变成展演式的视频,全方位为受众呈现报道的内容,让受众全身心沉浸于其中,通过不断移动的视角接收更多的信息,深化对新闻内容的理解。

3.4 运用现场式直播丰富受众体验

现场直播是新媒体较为突出的特色,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媒体纷纷推出直播的功能。比如QQ、抖音等,都可以借助网络进行直播,但上述直播形式仍然属于二维性质,观众获取信息时依然只能跟随主播的镜头,听主播讲解镜头拍摄的内容。如果受众希望主播切换镜头拍摄角度、展现希望看到的内容,需要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诉求,主播在快速滚动的互动信息中看到受众的诉求之后,再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满足该受众的诉求。这个沟通环节粗看比较高效,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及时完成沟通闭环,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之下,媒体在直播时可以采用VR技术,尤其是重大节庆活动大型展会一类的新闻报道中,采用VR技术进行直播,让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观看的视角,随心所欲地观看新闻现场的情况,有效提高受众的自主性,给予受众更优质的沉浸式体验[6]。比如2022年3月18日,武汉大学里樱花盛开,但是很多受众无法亲临现场观看盛景,于是武汉大学联合国内众多媒体开启“云赏樱花”模式,从3月16日开始至3月25日,通过VR镜头实时呈现武汉大学樱花盛开的美景,向广大受众传递正向能量。此次大型直播由中国移动咪咕全程提供技术支持,通过7路视角全方位呈现武汉大学樱花盛开的美景,VR镜头覆盖鲲鹏广场、人文路、马院顶楼等多个著名的景点。受众在观看之时,既可以选择通过樱顶视角俯瞰整个珞珈山的风光,也可以观看VR全景镜头下的人文路,还可以选择到3路视角锁定的樱花大道。即使身处千里之外,受众也可以通过VR技术“零距离”感受樱花盛开之时的缤纷绚丽,亲身体会樱花随着微风落下亲吻武汉大学著名建筑的温情与动人。通过VR直播,受众欣赏到了一幅幅平生罕见的美景,同时也体会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惊人魅力。除部分具有观赏性的新闻之外,在报道体育赛事、农业生产、节庆活动之类的新闻时,同样也可以采用VR直播的方式,让受众按需求选择观看视角,沉浸式感受现场的氛围。

4 结语

VR在我国虽然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在新闻领域的运用仍然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新闻媒体还需要结合新闻实践,不断探索如何才能在新闻报道当中充分发挥VR技术的沉浸性与交互性。VR技术快速进步的同时,VR新闻也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但是VR新闻的发展也会对传统的新闻行业造成极大的冲击,进而导致部分新的问题出现。因此,媒体在运用VR技术进行新闻报道时,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还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要根据新闻报道的选题、新闻现场的情况以及内容传播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全景式镜头、展演式视频等,通过VR技术更好地将受众引入新闻场景之中,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媒体的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