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2023年6月2日
豆瓣评分:8.5
中国内地票房:3.57亿元
系列中国最高票房:《蜘蛛侠:英雄远征》14.17亿元
失利原因:抽离剧本的视觉“光污染”,面向庞大市场难以破圈
辉煌时刻
国内影史漫威单人超级英雄电影榜首
漫威电影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巨无霸IP宇宙,十余年来,中国观众便跟随着他们一起“出生入死”、见证成长,超级英雄与观众的情感通过大银幕连接在了一起。而蜘蛛侠,作为经典漫威形象与新阶段的核心领衔人物,其衍生作品多达几十部,包含真人、动画电影与剧集等。2019年,由第三代蜘蛛侠扮演者汤姆·霍兰德出演的《蜘蛛侠:英雄远征》国内票房突破14亿元,荣登国内影史漫威单人超级英雄电影榜首。全球票房更是高达9.75亿美元,创蜘蛛侠系列电影首周票房最好成绩。从烂番茄的满分开局,到如今的系列全球票房第一,蜘蛛侠显然又创造了新的历史。动画改编方面,作为2018年索尼和漫威馈赠给影迷的贺岁大礼,《蜘蛛侠:平行宇宙》呈现出几乎完美的视听效果。本片接连擒获奥斯卡、金球奖与安妮奖等国际顶级奖项,成为近年来最耀眼的动画电影。作为其重磅续作,今年在内地上映的《蜘蛛侠:纵横宇宙》却因观影门槛极高的极致画风,将无数普通观众拒之门外,口碑也仅是在“二次元”影迷圈层中发酵,总票房遗憾停留在了3.57亿,不及前作动画4.27亿的表现。
扑街姿态
未完成的“预告电影”
2018年,《蜘蛛侠:平行宇宙》横空出世,拿下当年奥斯卡年度最佳动画。五年后,续作《蜘蛛侠:纵横宇宙》上映,再次激起热议。虽然自古续集难出新高,但《蜘蛛侠:纵横宇宙》还是平稳接续了前作极具开创性的动画风格。上映时在动漫圈内口碑爆棚,被不少人称作“漫威最佳”、“神作”,不论豆瓣还是IMDb开分都在9分以上。上映不到一周,《蜘蛛侠:纵横宇宙》的豆瓣评分便下跌至8.5。
相比文艺片的复杂叙事,商业片更注重突显画面冲击力和情节流畅度,在叙事上并不会有太多的曲折微妙,所以商业片大都是性格鲜明的角色和二元对立的正反派斗争,已然成为了观众约定俗成的认知。大家去电影院看的不是“深刻的思想”,而是“爽、刺激与爆米花”,可《蜘蛛侠:纵横宇宙》却连基本叙事任务都未完成,直到一个小时处,主人公迈尔斯的动机才被建立起来——他要阻止斑点怪、保护父母。与之对应的,影片的结局却是,迈尔斯穿越到另一个宇宙,遇到了42号宇宙的自己,且此时父母仍旧生死未卜。他要如何脱险回到本来的宇宙?如何打败斑点怪救回父母?所有的核心矛盾都以悬念的方式放在了下一部,造成影片本身节奏的失衡。不论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故事都是电影的内核,也是电影的基础。整体看来,《蜘蛛侠:纵横宇宙》就像是一流视效搭配三流剧本的“超长预告”,搬上银幕的只是“半部电影”,制作上虽有惊喜,可经典IP所能发酵的影响力远不应止于此。
超级大片的“商业正确”
鲜花、掌声伴随着的还有质疑,在首作《蝙蝠侠:平行宇宙》的视觉奇观被放大到极致后,观众期待阈值已经被调到很高了,而《蜘蛛侠:纵横宇宙》本质上并未带来比预期更进一步的东西,再加上略显冗长的文戏使得140分钟的體量容易视觉疲劳。想象力丰富、画风大胆、色彩绚丽的确是影片的创新之处,每个蜘蛛侠及其宇宙都有不同的画风,格温又飒又酷也尤为出彩。但过于漫画化的画风,终究还是对普通观众制造了一定的观影门槛,包容度高的观众在如此体量下也会视觉疲劳。
如同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评价的那样,这是一种“商业正确”,“就像大公司那种处心积虑的绝对正确观,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技术的炫耀上,已经杀死了电影的美学灵魂。”这取决于创作者的姿态,而这一切都在票房上得到了反噬。尤其是无数彩蛋的植入,说到底是过度商业化的表现,从蜘蛛宇宙的构建角度来讲,可以理解创作者想将各个世界的“联系感”和“真实感”塑造出来。这样的设计对于系列作品影迷而言无可厚非,但对于单部电影而言,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剧情的独立性和完整度。不过,《蜘蛛侠:纵横宇宙》以及整个背后的漫威宇宙持续挥洒想象力、所造就的那一座座流行文化“大观园”,该如何正确的面对观众,突破自身限制的影迷圈层,是其长期延展IP之路上的核心之问。(文 刘知铨)
影迷吐槽
? 字幕组:“又一部光污染大片,视觉的绚烂掩饰不了叙事节奏的失衡。”
? 漫威观众:“不如第一部。视觉是先锋艺术家做的,故事感觉是喂饱了爆米花数据的人工智能写的,大家各干各的。只凝聚最表层力量的电影,况且还只有一半。”
? 动画影迷:“想起普罗米亚的视疲劳梦魇,以及我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动画等于动起来的漫画此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