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肺泡灌洗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3-09-08 08:12纪鑫付洪杰邢秀桂姬敬华李玉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大叶灌洗性肺炎

纪鑫 付洪杰 邢秀桂 姬敬华 李玉娇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呼吸科 256600

大叶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高发于3岁以上〔1〕的小儿肺部急性炎症及炎性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最初为肺泡〔2〕的局部病变,随后迅速感染咳嗽,蔓延至肺部大叶甚至是全部肺部组织〔3〕,在疾病迅速进展的过程中,会伴有肺部实质性病变、呼吸困难、肺不张等〔4〕,其进展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尤其在小儿患者中病情进展迅速,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一定程度的感染〔5〕,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临床上多予以抗炎、雾化、抗病毒〔6〕,使用肺泡灌洗进行处理也是改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患儿年龄较小,大多对于外源性刺激耐受程度较差,并且理解接受能力普遍不高。尤其在肺泡灌洗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支气管镜插入肺部〔7〕,不仅会导致患儿出现相关的不适症状,患儿还会出现排斥,拒绝接受治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不良的医患关系,如何改善对于小儿大叶性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和依从性,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课题。因此,本研究拟探讨综合护理在肺泡灌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大叶性肺炎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176例。按照盲选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88例。对照组男49例,女39例;平均病程(4.5±0.8)年;年龄(6.79±2.03)岁。观察组男43例,女45例;平均病程(4.2±0.7)d;年龄(6.72±1.4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综合检查,符合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8〕;②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家属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均能够配合研究;③经临床检查,符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指征〔9〕;④均知情了解且愿意参加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⑤肺部影像学改变均为一叶。排除标准〔10-11〕:①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10〕;②存在严重的危重症疾病,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合并其他进展性疾病;③治疗期间不配合或者拒绝治疗,或研究期间要求退出研究;④合并真菌、结核等感染情况;⑤存在医源性免疫功能降低者。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3〕伦审字(LW-53)号。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肺泡灌洗相关护理。包括术前有效的对症、抗感染;待患儿的炎症改善、呼吸道症状有所缓解、其临床体温无明显高热的情况下,进行肺泡灌洗的操作。在肺泡灌洗过程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且术中及时清理患儿的咽喉部呕吐物等。术后及时进行护理,改善患者喉头水肿或黏膜变干等情况,确保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同时监测患儿的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同时每日查房时,给予患儿机械排痰,帮助患儿肺部痰液的排出。在护理期间,叮嘱患儿及其家属合理饮食,术前少吃油腻食物、术后2 h内禁止进食,直至其麻醉完全消除方可进行半流质饮食。

1.2.2观察组 予以综合护理。治疗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相关知识宣讲。叮嘱患儿家长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同时强调患儿大多对于外源性刺激的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在护理期间需要家长适当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并取得理解。

入院时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及病情变化进行及时记录,并对病情进行有效评估,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临床相关检查;存在呼吸困难的患儿,大多存在一定的焦躁、甚至大哭等,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沟通后,及时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儿呼吸顺畅。在进行肺泡灌洗术前禁食4 h,并且动态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以确保肺泡灌洗术的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及时向患儿家长介绍肺泡灌洗的相关操作,提高其心理接受程度,避免家长因不理解或配合度差,影响患儿的治疗。

肺泡灌洗术过程中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操作,患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喉头水肿、异物感以及鼻黏膜出血等情况,术前及时向患儿家长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定时巡视,加强术后护理,同时通过吸氧心电监护等措施,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避免肺泡灌洗术后低氧血症的出现。肺泡灌洗术过程中严密配合医师的操作,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并且每3 min向医师汇报一次。如果出现低氧血症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及时告知医师,以帮助医师在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否需要终止手术。本次研究纳入的患儿年龄在3岁以上,故肺泡灌洗过程中每次使用的灌洗液为10 ml的预温过的生理盐水,以最大程度上减轻其对患儿气道黏膜的生理刺激。术中患儿出现呛咳或呕吐物时,及时检查储液罐内是否存在痰栓、异物等。在稳定病情的同时进行体位引流,以最大程度上促进残留灌洗液的排出;并在术后对患儿进行正确的指导咳痰及间歇性深呼吸,术后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其进食。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的护理临床疗效〔12〕进行观察并记录: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儿的临床咳嗽、发热等相关症状均消失,且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其病灶显著缩小;有效:患儿的临床发热症状消失,咳嗽症状虽然有显著的缓解但是还存在,且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其病灶缩小;无效:患儿的临床咳嗽、发热等相关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且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其病灶无明显变化。疗效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临床相关指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③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5 d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水平:PaCO2正常范围为35~45 mmHg,PaO2正常范围为60~100 mmHg。④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5 d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FEV1、FVC〕,FEV1/FVC的正常范围在70%以上。⑤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包括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术后短暂性低氧血症、鼻出血和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术后短暂性低氧血症+鼻出血+其他)例数/ 总例数×100%。⑥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依从性〔13〕:对患者治疗期间是否按时服药、饮食调节情况、治疗期间是否积极参与功能锻炼、自我监控方面进行比较,均以1~4分,分别为患者没有完成、患者在以上四个方面仅偶尔完成、患者在以上四个方面基本完成以及患者在以上四个方面完全完成,共对应为4个等级,其最终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5 d的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PaCO2、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5 d后,两组PaCO2、PaO2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护理5 d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CO2、PaO2水平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5 d的血气指标比较

2.4 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5 d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FEV1/FVC、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5 d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护理5 d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5 d肺功能指标比较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6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儿按时服药、饮食调节、自我监控、功能锻炼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分,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通过仪器检测或细胞学检查证实〔14〕,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严重感染之一。大叶性肺炎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大叶整体炎性改变,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若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会导致患儿的病情加重,还有可能导致患儿死亡〔15〕;此外,鉴于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好,在患病过程中,对于产生的气道黏膜以及纤毛排出的有效防御机制并没有完全的建立,同时,小儿的气道管腔较成人狭窄〔16〕,在出现痰液的情况下,排痰功能普遍较差,未能有效及时清除的痰液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道梗阻,甚至引起一定程度的低氧血症。因此临床上对于大叶性肺炎的小儿患者单纯依靠传统的药物治疗手段并不能彻底改善患儿的病情和症状。肺泡灌洗是当前用于此类患儿治疗的主要有效方式之一,但是肺泡灌洗属于侵入性操作,治疗的同时会造成一定的侵入性损伤,如喉头水肿、出血等〔17〕,又由于患儿大多会对该操作产生内心上的排斥和恐惧,家长在面对患儿哭闹的情况下,大多不能接受这种治疗方式。因此,对实施肺泡灌洗的患儿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说明综合护理减少了大叶性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鼓励患儿积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防止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出现,促进了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另外,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对实施肺泡灌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有良好的疗效。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通过有效的综合干预,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缓解,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这也与黄凤娟〔18〕的研究观点一致。此外,护理后观察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显著改善,说明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护理人员在肺泡灌洗后能够及时给予氧疗和支持性呼吸治疗,并保证患儿处于合适体位,提高了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和通气效率;肺泡灌洗时液体的使用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19〕,护理人员监测患儿的液体平衡和电解质指标,给予必要的纠正治疗;护理人员鼓励患儿主动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并及时进行吸痰,将残留的痰液和分泌物清除,增加了患儿肺部通气量,改善了患儿肺部氧合能力〔20〕。

本研究发现肺泡灌洗术前进行有效宣讲,对于肺泡灌洗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向患儿家长讲解手术操作,并取得理解,可提高家长对操作内容的了解程度以改善对肺泡灌洗术的配合情况,以最大程度上改善患儿的配合程度,同时提高肺泡灌洗的治疗效果。此外,还通过术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时向医师汇报术中情况;术后予以对应的干预措施,对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情况,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如排痰、拍背;并且根据术中存在痰液的患儿,根据痰液的性状,对患儿是否出现术后内出血的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及时调整术后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还在稳定病情的同时进行体位引流,以最大程度上促进残留灌洗液的排出,加强术后护理,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以避免患儿出血、低氧血症等发生。

综上所述,在大叶性肺炎肺泡灌洗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并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儿临床康复。但本次研究未对患儿出院后进行回访,因此无法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仍需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大叶灌洗性肺炎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浅谈家畜大叶性肺炎的诊治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