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扬州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嵌入式开发研究

2023-09-08 01:45徐一水
中国水运 2023年8期
关键词:大运河扬州研学

徐一水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全域旅游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支点,动员空间范围内所有可发展要素,对全域自然资源、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社会人文等进行全方位融合发展,以达到实现区域内资源有机整合、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增长、文明素养提升的新型发展理念。大运河,通常指京杭大运河,而京杭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文化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区域是江苏段大运河。大运河江苏段贯穿南北全长790 公里,占大运河总长的五分之二,从北向南依次流经江苏省的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八个城市,占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的78%。本文以江苏的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依托全域旅游发展背景,希冀于通过合理和务实可行的路径进行研学旅行的开发,鼓励中小学校计划实施,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打造集科研、教学、旅游深度融合于一体的大运河校外综合实践项目[1]。

1 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嵌入式开发意义

1.1 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开发层面

从资源开发层面分析,一方面大运河扬州段本身文化底蕴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依托大运河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扬州市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和转型升级。从旅游体验方面来看,全域旅游背景下扬州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嵌入式开发可以为青少年带来情感共鸣,提升了旅游体验感;目前,包含大运河沿线景点在内的全国旅游景点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景区的文化底蕴没有被深入挖掘;相反,大运河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紧扣“研学”二字,通过深入研究中小学生的偏好和特征,深挖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魅力,让研学者在体验文化魅力的同时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了大运河文化带的旅行体验。

1.2 国民教育改革创新层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国民教育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研学旅行作为推进国民素质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新教改”内容。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运河扬州段的研学旅行中,“研”的过程是一个认知、挖掘的过程,“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究、认同的过程,研学的最终走向是文化的内化,即将文化融入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利用大运河扬州段开展研学旅行,可以带领学生攀上城墙,为其讲述大运河沿岸王朝更迭的历史故事和大运河在其中发挥的政治功能;走进农田湿地,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研究船闸和通航原理,学习必要的科技知识;探究扬州园林,研习传统园林美学;用脚印丈量土地,磨炼精神意志。利用大运河文化带开展研学旅行,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多感官体验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增加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教育教学方式扩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江淮文化在青少年群体间的传承,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2 大运河资源与研学嵌入的耦合性关系分析

2.1 自然生态基底分析

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790 公里,占大运河总长的五分之二,从北向南,全线通航,依次流经江苏省的八个城市,货运量占大运河全线货运量的80%,又依靠其他河流和运河一起组成了覆盖整个江苏省的水网系统[2]。同时,大运河扬州段水质清澈,穿城而过,所经河流、湖泊、湿地众多,水网密布,自然景观优美壮阔,沿途的主题公园和生态景区为大运河研学旅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旅游目的地;依托独特的湿地、河道闸口等生态资源,可以充分地将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到大运河研学旅行过程中去,提高学生对自然审美的敏感度,满足学生增长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的客观需求[3]。

2.2 文化底蕴分析

世界大运河的第一锹落在邗沟,邗沟的出现标志着扬州市的诞生,扬州与运河共生2500 余年,大运河拓宽了扬州的地域面积,也为扬州的发展贡献不可替代的力量。如今,它依然是重要的水运交通,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就物质文化资源而言,唐代扬州城门遗址、宋大城遗址、大运河水工建筑等都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优质的研学地点;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扬州市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 项,在江苏省各地级市中名列前茅。例如,扬州运博馆和淮扬菜博物馆展示了大量关于运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展品,可直观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科普。除此之外,大运河沿岸扬州城丰富的自然景观、城乡生态、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习俗风尚都可为中小学生内在性格的发展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大运河所带来的独特地域特征和人文风采作为研学内容,对中小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心与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4]。

2.3 国家政策分析

基于宏观调控,国家旅游和教育部门印发了一系列关于大运河文化推广和研学旅行健康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从国家层面保证了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在研学旅行方面,2013 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概念;2014 年7 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为研学旅行建立标准;2018 年6 月,邗江区教育局发布《关于推进全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2019 年以来,扬州市政府和教育局共相继发布四份关于扬州市研学旅游的规范性文件。

在大运河文化建设与保护性发展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系列政策。2013 年7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大运河(江苏段)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14 年6 月,大运河申遗成功;2014 年11 月,省政府颁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大运河风景路规划的通知》;2019 年2 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2019 年11 月,《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通过,于2020 年1 月1 日施行。扬州市政府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也十分重视。扬州市出台《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强调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各项政策推动大运河旅游景区建设多元化落实,推动了大运河文化带的全域旅游开发。

3 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嵌入式开发现状

3.1 江苏省研学旅行发展势头强劲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20 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56 亿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4163 万人,符合研学旅行年龄段学生总人数约为19763 万人,2018 年全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为400 万人。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8 月,全国共有教育部批准的超过1600 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177 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各类市场化运营的基地和营地数量依然飞速增长,目前仍有很多基(营)地的建设仍然在进行中。研学旅行参与率数据显示,江苏以53.45%的参与率位列2018 年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参与率榜单第二名。从数据分析可得,我国研学旅行市场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江苏省中小学对研学旅行的需求量相较于其他省份较大,江苏研学旅行市场潜能远未得到真正挖掘。

3.2 大运河文化遗产亟需内部推力

研学旅行是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优质载体。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目标正在逐步推进,顺应此趋势,研学旅行普及性越来越高。高普及性将带动中小学生全面了解大运河文化,并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目前,大运河文化传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传承人的断层,而发展研学旅行以向中小学生普及大运河文化是拓展传承人规模、带领其走出这一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3.3 大运河扬州段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2021 年江苏省共接待境内外游客7.07 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672.72 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 年的80.3%和81.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恢复程度分别高出全国23.3 个和28.5 个百分点。文旅消费总额居各省份之首。同时,在后疫情时代,短时间、近距离的旅行成为旅客首选。旅客对于短距离内旅游资源多样性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流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因此,在扬州市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嵌入式开发,有助于扬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挖掘。

4 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开发路径

4.1 课程开发遵循教育学原则

首先,在大运河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中,要遵循四步走原则: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经验、组织教学经验、评价学习结果,不能将研学旅行等同于常规的观光式旅游,而应将其视为中小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实践课程。其次,要认识到青少年的个体差异,大运河研学课程必须依据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开发建设,利用扬州大运河沿岸各文化类型、联结各学科内容、联结学校教育和现实生活,将扬州大运河沿线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审美文化相融合,研学课程的开发要打破各个学科的界限与限制,以综合课程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教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大运河研学课程不得与学校课程脱节,需要形成以学校课程为基础,现实生活为背景,研学实践基地为技术手段的全面课程体系。

4.2 教学目标的选择和界定

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有两种认知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认知水平,另一种是通过指导教学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研学旅行课程的设立应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层次,通过教育教学将学生能力提升到新一层次,再立足于新的能力水平继续推进学生能力发展和进步。不同阶段学生都有不同的生理发育程度、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结构特征,教学目标的界定也应有所区分。

具体来看,对于小学生,考虑到安全性和兴趣,应设立时长较短,以人文体验为主的研学路线。以走进水运民俗,品鉴淮扬美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为核心内容。对于初中生,应考虑到课程的沉浸式体验,适当延长时长,以博物馆体验和江淮文化讲述和水运知识科普为主。对于高中生,应给予个人主动探索文化的机会,带领其深入运河非遗文化,培养创造能力。

4.3 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构建

首先,扬州大运河研学旅行的组织构建需要分析中小学生心智特点,在确保研学旅行课程效率性和研学路线的安全性下,合理安排每条研学路线中的课程形式。其次,要进行课程配套设施构建;研学旅行项目开发应注重信息资源的整理归纳,将教育资源融入大运河主题公众号、APP 中,借助高新技术构建研学旅行新智库[5]。除此之外,大运河IP 也可以考虑与高质量综艺有机串联,推动大运河文化平民化,更好地融入面向青少年的扬州大运河研学课程。

4.4 研学课程的执行和驱动

由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大运河文化带地域的广阔性,中小学生在大运河研学旅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如形式杂乱、组织混乱、行为无序等现实性问题。这就要求研学计划的制定者、监督者和教师为中小学生划定活动区域、制定多角度观察目标、利用群体约定实施管理、给予个别指导、收集观察结果记录与反馈并组织学生对扬州大运河文化的内涵进行交流研讨,从而引领中小学生全方位挖掘大运河文化,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影像、活动随笔、文创实物等,可以优先采用非遗文化学习成果交流会和运河相关知识解读报告书等方式对研学课程进行总结回顾[6]。

4.5 管理机制的完善和保障

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有助于保障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序推进;扬州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中管理运行机制的优化可以分为三个板块进行,即安全保障、政策保障、反馈保障。安全保障是整个环节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大运河景观的特殊性容易带来溺水、坠落、踩踏等风险,要求学校、家长、研学旅行企业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监督、保险选择等工作。而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脆弱性,更要求活动各方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也要保护文物古迹不受损坏。政策保障是指保证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规范性文件支持,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教学标准、研学服务、研学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制定提供依据。反馈保障是检验研学旅行学习效果的标准和专门监督机构的构建。监督机构协调各方合作并在研学过程中实施课程监督,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反思整体方案,以提升扬州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旅行的品质和教学质量。

5 结语

大运河文化带具有文化特征分布区域集中性、文化要素内涵丰富多样性和文化价值转换方式多元性等特点,要建设健康完整的扬州大运河主题生态圈,推动全域旅游背景下扬州大运河文化带研学资源的开发,就要立足各文化资源特殊性,统筹扬州市文化产业生态圈,通过精准规划,构建灵活保障机制,充分扬州大运河沿线内自然与人文资源,重视大运河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组织、构建和监督反馈,方能推进扬州大运河文化共建共享,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打造高品质大运河研学产品。

猜你喜欢
大运河扬州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扬州的秋日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