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时代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数字转型的新要求。本文依据谢弗的文化理论,探讨影视作品文化素材语料库的素材发掘、框架设计及社会功用等内容,为外语学科的数字化改革做出新尝试,为课程思政提供新资源。
关键词:语料库;数字化;影视作品;文化素材
2017年麦肯锡公司在其报告中第一次提出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这一理念随即被教育领域接受并获得广泛推广。建设高性能的数字教育生态体系,提高数字技能和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体系发展的共识。为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政策文件。2019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一文中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1]2020年版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2]在这些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外语学科随即在各个层面展开数字化教学改革,语料库建设便是改革进程中的一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间优秀影视作品的交流变得愈发频繁。这些作品作为不同社会文化的集中缩影,不仅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也成为外语教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对这些影视作品进行提炼和加工,发掘其蕴含的语言文化价值,构建内涵丰富、使用便捷、功能强大的文化素材语料库,为外语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是当前外语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理论依据
语料库建设先要明确的是采集对象及标准。影视作品文化素材语料库的采集目标是具有文化标记的视频资料。文化属性便是语料库建设的基本标准。因此,在探索语料库的构建方法之前,需要先明确文化的内涵。
第一部专门对文化概念进行诠释的著作 《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此书中被提及的文化概念就已多达160余种。之后,随着各学科领域对文化研究的深入,对文化内涵的界定更是众说纷纭。加拿大文化学者保罗·谢弗在对不同文化定义的主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将众多版本减至八种,即哲学概念、艺术概念、教育学概念、心理学概念、历史概念、人类学概念、生态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接着,他又从宇宙学视角提出更为全面的新定义——“与人们看待和解释世界、把自己组织起来、处理自身的事务、提高和丰富生活以及与在世界上定位自身等有关的有机的和动态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中,谢弗特别强调了文化的价值性、有序整体性、统一性和动态性,从而使文化获得了更广泛的解释权。
谢弗的文化定义涉及七种关系: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物或被造物、人与自文化、人与他文化、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人与自身的关系涉及人的内部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人与人的关系指的是个体、组织、种族、国家、大陆间的可見或不可见的纽带;人与物或被造物的关系涉及人生活的技术环境和物质环境以及支配人生活的各种政策;人与自文化的关系是指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从属感和疏远感;人与他文化的关系涉及人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与所有形式的动植物和矿物的生态联系;而人与超自然的关系则主要指人与宗教、神学及神话的联系。[3]谢弗的文化观不仅为文化素材语料库的构建标准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语料库的设计与搭建提供了思路指引。
二、语料库的构建思路
(一)内容框架设计
参照谢弗的文化理论,影视作品文化素材语料库在内容的设计方面采用三类图谱和四级范畴模式。
1.关系图谱
一级范畴为关系图谱,表现为七种关系形态,即自我关系、人人关系、人物关系、人与自文化的关系、人与他文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超自然的关系,主要用于标记材料内容所体现的基本关系属性,为后期的价值识别提供借鉴。
2.内容图谱
内容图谱涉及两级范畴,包括内容领域 (二级范畴)和具体素材 (三级范畴)。其中,内容领域涉及哲学、宗教、政治、经济、规范、风俗、艺术、科技、教育、自然和心理等十一个方面,主要为数据采集提供具体导向;具体文化素材则根据内容特点被纳入相应的内容领域,进而构成三级范畴。
需要提及的是,二级范畴与一级范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需要根据素材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应关联,如艺术类内容就对应自文化和他文化两种关系形态。
3.价值图谱
语料库内容的四级范畴为价值导向。价值是文化的固有属性,“为充分地理解文化提供唯一基础”。四级范畴的设定旨在发掘文化素材的价值内涵,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服务。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 《纲要》)指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需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等重点对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进行优化,尤其突出价值塑造的重要性。[4]根据 《纲要》要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语料库将全新定义的智、勇、仁、信、忠、礼、义、法等概念作为文化素材的价值导向标注。
其中,智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辩证逻辑思维、国际视野、独立性思考和精湛学识;勇代表勤奋、坚韧、勇敢的品质,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对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的争取;仁包括爱己、爱人与爱物,是自尊、博爱、平等的代名词;信代表人及组织间的诚信关系;忠表示对他人、组织以及事业的情感和责任;礼则是指符合社会规约的行为规范,表现为人对社会风俗规约的适应以及人自身修养的提升;义是对道德规范的遵守,是人对自身行为的克制;法是对社会法规、法纪、政策的遵守以及对社会制度的认同。
在这八种价值导向的标注中,智、勇属于个性类价值标记,仁、信、忠属于关系类价值标记,而礼、义、法则属于规范类价值标记。
总体来说,语料库三类图谱、四级范畴的设计不仅从关系、内容和价值三个方面确定了语料库的整体构架,也为语料库的后期使用提供了多重保障。一级范畴为查阅者提供素材的宏观定位,二级和三级范畴提供主题的筛选,四级范畴则提供价值的精准甄别。各个范畴共同作用,最终确保了语料库使用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二)形式细节设计
在形式上,语料库的设计抛弃盒式设计,选用单层设计结构,以保证高效查询的需要。层层文件夹的盒式设计虽然布局整洁,但使用烦琐,反复的开关流程对浏览型使用者来说尤显冗余。单层结构设计是指总库内所有素材均按名称依次排序,不再下设其他层次。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所有素材一次性展现于查阅者面前,便于快速查阅。
而素材在内容方面的层级信息则通过文件名称体现出来。所有文件名以 “关系—分类—主题—作品来源 (影片标题缩略格式)—国家—语种—价值导向”的七级标记格式进行编写。
以俄劇 《战斗民族养成记》中阿列克斯送花的视频片段为例,可以采用 “他文化—风俗—送花—战斗民……—俄—俄双—礼”的形式进行标识。其中,“他文化”代表素材内容的关系属性,说明素材的跨文化特性;“风俗”代表内容分类,反映出素材的社会规约特性;“送花”则是对视频内容的主题描述。
第四项将来源视频名称 《战斗民族养成记》标记为缩略形式 “战斗民……”,主要是考虑到文件名称的字数限制问题。来源视频名称的简化标记便于使用者识别视频的具体内容及风格。
第五项标注来源视频的产出国,目的在于明确文化所属。
第六项为语言标注,包括发音语种和字幕语种。若字幕语种为双语,则用 “双”字标记,若没有字幕,则标 “无”。通过语言标注可以满足使用者对语料语言的查询需求。
第七项为价值导向。示例视频讲述的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休克现象,是对社会风俗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因此标记为 “礼”。
总之,对素材使用名称标记法,一方面,可以清晰显示视频素材的所有信息;另一方面,借助任一关键词进行查找,均可快速实现对相关素材的精准定位。
(三)数据采集加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文影视作品在传播数量、质量和速度上都得到大幅提升。由专业团队制作的影视作品配套字幕 (包括单语、双语乃至多语)极大提升了受众的观影感受,促进了文化交流。从外语教学视角来看,这些影视资料的辅助因素极大提升了原视频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构建文化素材语料库的重要来源。而要实现从影视原材料到素材半成品的转换,通常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式。
1.通过外网下载或录屏。在外网搜索引擎输入相关影片关键词,能迅速查到不同平台的相关资源,然后进行下载或录屏。但这种方式受地域限制严重,因此,视频采集首选国内网站资源。
2.通过国内网站下载加工。目前,国内各种网盘平台、外语学习公众号、字幕组公众号以及视频平台均有大量外文影视资源。无法直接下载的素材可以采用Python编程获取,或根据网站特点下载缓存。但通过两种方法下载的内容均可能造成影音分离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需先将视频和音频文件分别改为对应的MP4和MP3格式,再借助相关软件 (如快剪辑软件、花瓣剪辑APP等)进行合并和剪辑。
3.借助录屏工具获取。素材获取还可通过录屏工具 (如迅捷屏幕录像软件、WPS录屏功能)获得,但由于是全程录制,制作效率通常低下。另外,录屏前还需注意设置好各项系数配置,否则会出现清晰度较差的情况。
4.借助人工智能获取。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素材的采集带来了便利。除上述三种传统的素材收集方式外,现已逐渐成熟并开始投入使用的OpenAi和ChatGPT等技术将视频的采集处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只需输入采集诉求和具体加工要求,便可获得相应的成品效果。如果此类技术能够普及,那么将大大降低语料库建设的难度系数。
(四)素材配套体系
根据视频的功能导向,语料库的文化素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级原始素材、二级辅助素材和三级分析素材。
一级原始语料是由原影视作品经提炼、剪辑、命名后形成的文化素材视频集。
二级辅助语料是一级原始语料对应的单影、单音、单字及无字的素材副本,其命名特点是在原始语料名称的基础上加注素材特征标志。
三级分析语料是一二级语料的索引数据表。数据表中,除素材名称的要点信息外,还包括素材内容的文化诠释、价值提炼、评价视角等内容,为教学素材的调度提供有效参照。
三、语料库的功用设定
影视文化素材语料库的设计大大拓宽了其后期的使用范围。
首先,素材使用课型的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充当视听说课程的训练材料、文化国情类课程的情景实例外,还可以作为其他课型的拓展内容,增加课程思政因素的融合度。
其次,语料库素材不仅可以融入课上主题,还可以丰富课前课后环节。语料库的使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思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最后,语料库除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当前流行的网络平台,为更多语言文化爱好者服务,充实大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外语学科要适应当前数字化教育的新生态,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基础建设。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技术手段,建设框架合理、使用便捷、内容丰富的语料库,是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而影音作品文化素材语料库的建设,不仅为外语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和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资源保障,也为学习者的兴趣培养、视野开阔、能力提升、价值塑造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23-04-25].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D.保罗·谢弗.文化引导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3-04-25].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临沂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与俄语视听说课程的融合研究 (G2020SZ095)资助。
作者简介: 周丹丹,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