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渝铁西苑党群服务站的百通岗。图/罗燕
“百姓的事,通通都晓得。”在重庆市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翠渝路社区,一位工作人员指着社区醒目的百通岗标志说。
百通岗,即“社区百姓事通办服务岗”,这是重庆正在探索推进的社区岗位建设。4年来,从综合岗到百通岗,为优化社区服务功能、增强社区服务供给,重庆社区治理不断创新升级。
百通岗到底为百姓提供了多少便利?岗位的“多能”与“专业”能否并行?相关问题值得关注。
社区综合岗在重庆试点实施已经4年多,初步转变了岗位行政化的状态。但在试点过程中,综合岗还存在“综合但不通”等问题,人员业务职责划分依然存在,而且岗位人员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岗位综合程度和群众办事效率。
两江新区较早开展了百通岗试点。今年1月份,两江新区全面升级综合岗为百通岗,着力提升百通岗人员综合能力,要求通晓各项业务,实现“一岗通办百姓事、百姓的事情都能办”目标。
“现在来小区党群服务站下下棋,看看书,还能把残疾证、医保、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这些事都办了,真省心。”住在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渝铁西苑小区的杨和平说。
杨和平今年67岁,有肢体残疾,以前办理这些事都得去社区居委会服务大厅,很费劲。
重庆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处长肖泽敏表示,百通岗要做到真正的“只进一门、只找一人”。它是在综合岗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规范了岗位设置、工作规范及服务内容,链接更多政务资源,增加直接办结事项,规定转办事项时限。
“百通岗不仅是一种服务方式的改变,也是一种服务态度,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肖泽敏说,推行百通岗遇到的一大难题是要打破专人专岗行业限制。
据了解,重庆市推行社区事务清单化管理,为基层组织减负,形成村(社区)组织“四清单一目录”,厘清基层政府与村(社区)权责边界,明确村级依法履职事项40项(社区33项),依法协助配合事项34项(社区35项),负面事项清单7项,不应出具证明事项32项,工作机制目录16项。
各街道和相关部门分别围绕社区百通岗设立工作,提供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指导等保障措施。
“我要办理生育服务证,但我上班不方便,怎么办?”翠渝路社区的工作人员接到一名年轻女士的电话。
他告诉这名女士:“没关系,您可以下班后把资料拿到小区百通岗来,明天再来取证。”
一直以来,“上班没时间办事,下班没地方办事”的问题困扰着很多居民。“百通岗”推出后,社区工作者全员轮岗,每天 一至两人在岗,并提供2小时延时服务,工作到晚上7点。
双休日、节假日也有人值班,这样居民下班后再来也“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在百通岗推行过程中,党员发挥了带头作用。比如,两江新区打造百通岗党员示范点,推出两江社保“无假之保”假日预约暖心服务,党员带头提供“周末不打烊”服务,居民群众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高频服务事项都可以在周末办理。
在社区建立一岗多责机制,整合党建、民政、社保、卫生、综治等事项,实现首问接待、全科受理、全能服务、全程负责。
有的社区工作者还在小区、公园、交通枢纽、大型商超设置“流动百通岗”,在写字楼设置“楼小二”。
比如,今年4月份以来,在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星湖路社区各住宅小区出入口,都有社区工作人员热情迎接前来咨询办事的居民。
“他们的服务很细致、很暖心,很多事情我可以直接在小区门口咨询办理,非常节省时间。”星湖路社区居民毛红对“流动百通岗”服务竖起大拇指。
社区事务从“专人专办”变成“一人办”,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挑战不小。如何在“百通”的同时保证专业性?这是百通岗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重庆在社区建立了一岗多责机制,整合党建、民政、社保、卫生、综治等事项,实现首问接待、全科受理、全能服务、全程负责,切实方便居民办事。
社区每周召开例会,主要包含工作安排、解决问题、交流经验等内容,每名社区工作者报告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以促进社区工作者一专多能、一岗通晓。
“我们要求社区工作者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学习讨论,交流分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有效经验,以干代学、以学促干。” 翠渝路社区党委书记刘仕荣说。
对新到岗社区工作者,采用“老带新”模式,一对一带教不少于一个月,辅助帮带不少于3个月,常态化指导不少于一年,不断增强社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两江新区尚格博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周洋便是在百通岗上从一名专职社工成为全科社工。
他记得,2021年底尚格博园云享·幸福集百通岗设立时,居民对百通岗不了解,也不知道这个场地是干什么的,甚至问“我们到这里来玩收不收费?”
为了让居民了解百通岗,周洋和其他社工上门挨家挨户宣传,同时了解居民的需求。他们还开始全方位学习掌握各条线业务、各方面政策,最大程度满足居民需求。
现在,周洋所在的百通岗不仅能为居民办理多种业务,还在小区开展了“新春集福”“亲子植树节”等活动,并成功培育了“幸福家庭聯盟”“羽你同行羽毛球队”等自组织队伍。
在重庆市翠渝路社区的黄桷树下,居民经常聚在一起聊天、议事。图/罗燕
原来是多人办公,现在是一至两人办公,百通岗设立之后,留在社区服务中心“坐班”的人少了,“不在岗”的社区工作人员都去哪儿了?
“百通岗的设立释放了72%的社区工作力量。”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民政事务中心副主任姚定立表示,“社区干部上门服务时间由30%提高到60%以上。”
姚定立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社区工作者积极开展走访居民活动,根据重点人员、重点事项清单,每季度走访辖区居民至少一次,每月走访重点人员至少一次,动态掌握社情民意,积极处理居民诉求,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社区工作者的组织下,社区居民活动更多了。“以前大家住对门都不认识,现在小区里有阵地了,常常举办各种活动,我们经常参加活动都熟悉了,也想为社区里多做点事。”在翠渝路社区的黄桷树下,一位老人说。
“黄桷树下话翠渝”已经成为翠渝路社区深受居民欢迎的活动,居民们在这里商议社区各种事务,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
《民生周刊》记者从重庆市民政局了解到,百通岗今年已经纳入目标考核。下一步,重庆将持续推进百通岗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将百通岗延伸至小区党群服务站,结合数字社区建设,链接更多信息资源,优化办理事项,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