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鹏,张 明,王会蓉,张 健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
定丰20号是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育品种8668为母本、引进品种CNO79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和系谱法选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2015-2016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17-201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9-2020年参加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2022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220002。
定丰20号为春性品种,生育期111 d左右。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色,苗期分蘖能力较强。株高105 cm左右,旗叶平展,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群体整齐度一致,田间落黄好。穗型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饱满度较好。穗数481.5万·hm-2,穗粒数48.2粒,千粒重46.0 g。耐青干能力强,抗逆性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
2019年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产量为4 953.60~6 935.55 kg·hm-2,平均6 127.9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5.43%;2020年区域试验产量为4 774.50~7 126.50 kg·hm-2,平均5 845.5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8.8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986.5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7.05%。2021年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产量为4 453.50~6 910.50 kg·hm-2,平均5 760.0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11.30%,增产均显著。
2020年和2021年兰州温室苗期混合菌接种鉴定和甘谷小种圃成株期分小种及混合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定丰20号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当前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号和条中34号表现免疫,对条中33号和中四致病类型(ZS)混合菌表现中抗。2020年和2021年兰州温室苗期人工接种混合菌和甘谷大田成株期自然发病鉴定结果表明,定丰20号苗期对白粉病混合菌表现感病,成株期表现免疫,总体表现抗病。
2021年哈尔滨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定丰20号容重788 g·L-1,粗蛋白含量15.47%,湿面筋含量34.0%,稳定时间7.0 min,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吸水量64.6 mL·100 g-1,面团形成时间5.0 min,粉质质量指数91 mm,延申性217 mm,最大拉伸阻力450 EU,能量126 cm2,R/E比值2.1。
定丰20号适宜种植于降雨量400~600 mm、海拨1 700 m~2 200 m的生态类似区域的中低水肥、二阴阴湿、灌溉地区等。
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195~255 kg·hm-2,合理施用种肥。出苗至分蘖期及时松土除草,分蘖期到孕穗期拔草1次。灌溉区域在苗期时喷灌一次,灌水量600~900 m3·hm-2,追施纯N 75.0~90.0 kg·hm-2。抽穗开花期及时防治蚜虫、条锈病和白粉病,严格控制病虫草害发生。人工收获应在蜡熟期,机械收获应在完熟期。收获割后及时晾晒,防止发芽或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