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兰,金卫华*,王安奎,高月娥,李金存,刘美艳
(1.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106;2.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12;3.寻甸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52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接触性、急性和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疫情,将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将其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和强制免疫病种,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其列为A 类传染病之首。作为世界流行性的动物疫病,目前已发现了80多个口蹄疫病毒亚型,我国以O 型为主,少见A型。我国在养殖生产中对口蹄疫防控主要以预防为主,实施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口蹄疫疫苗,这是预防该病重要措施。
本研究前期通过在昆明市范围内随机选取42家规模养殖场(户)、采集854 份血清样品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仅为68.7%,低于国家标准。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免疫间隔时间过长,仅靠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不能做到口蹄疫抗体保护水平常年维持在70%以上,可能存在发生口蹄疫疫情风险的隐患。因此,本研究通过在犊牛和能繁母牛中开展O 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试验,免疫前后定期采集牛只血清,采用ELISA 方法实时监测免疫抗体水平,准确掌握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摸清口蹄疫抗体消长规律,进而制定科学的口蹄疫免疫程序并进行推广应用,有效提高口蹄疫综合防控水平。
2021 年8 月—2022 年7 月,在昆明市某规模养殖场开展口蹄疫免疫程序优化试验。该场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饲养管理规范,专人负责饲喂,实行定期消毒。每年3 月和9 月按国家要求实行口蹄疫强制免疫。
选择健康犊牛20 头,90 日龄左右、未接种过口蹄疫疫苗、体重120kg 左右,随机分成A 组和B 组2 个试验组,每组10 头;随机选取胎次为2~5 胎的健康能繁母牛30 头,试验期间均正常采食和饮水,观察并记录试验动物临床表现。
口蹄疫O 型、A 型二价灭活疫苗(OHM/02株+AKT-Ⅲ株,2021016)均购自天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4.1 免疫时间的确定
《2021 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中指出“口蹄疫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应常年保持在70%以上”。因此,为确保养殖场牲畜群体常年处于抗体保护状态,本研究将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降低至70%时作为为最佳免疫时间。
1.4.2 犊牛免疫程序试验设计
首次免疫。采集试验犊牛颈静脉血进行口蹄疫O 型母源抗体监测,确定犊牛首免时间,免疫剂量分别为A 组1mL/头、B 组2mL/头。首免后第30、60、90 天采集颈静脉血,进行口蹄疫O型免疫抗体监测。二次免疫。首免后根据免疫抗体水平消长情况,在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降低至70%时作为二免时间。A、B 组二免剂量均为2.0mL/头。二免后第30、60、90、120 天采集颈静脉血,进行口蹄疫O 型、A 型免疫抗体监测。加强免疫。二免后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降低至70%时作为加强免疫时间。A、B 组加强免疫剂量均为2.0mL/头。加强免疫后第30、60、90、120天采集颈静脉血,进行口蹄疫O 型、A 型免疫抗体监测。
1.4.3 能繁母牛免疫程序试验设计
首次免疫。通过监测基础抗体水平确定能繁母牛首免时间,首免免疫剂量为2mL/头。首免后第30、60、70、80、90 天采集颈静脉血,进行口蹄疫O 型免疫抗体监测。二次免疫。首免后根据免疫抗体水平消长情况,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降至70%时作为二免时间,二免免疫剂量为2mL/头。二免后第30、60、90、120 天采集颈静脉血,进行口蹄疫O 型免疫抗体监测。加强免疫。二免后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降至70%时作为加强免疫时间,加强免疫剂量为2mL/头。加强免疫后第30、60、90、120、150 天采集颈静脉血,进行口蹄疫O 型免疫抗体监测。
口蹄疫O 型抗体ELISA 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万博百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生产。
应用O 型口蹄疫抗体阻断ELISA 检测试剂盒对牛血清进行O 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具体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均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由表1 可知,犊牛在3 月龄时母源抗体合格率仅为15%,抗体水平几乎为零。为确定免疫剂量对抗体水平的影响程度,本试验设定A、B 两组犊牛分别免疫口蹄疫疫苗1 和2mL。A、B 两组犊牛首免后30d 群体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0%和70%,群体平均抗体合格率为65%,已低于70%的临界抗体保护水平。B 组犊牛免疫抗体水平略高于A 组,在免疫时应注射剂量应选择2mL为佳。首免后犊牛群体高抗体水平维护时间较短,应及时进行第二次免疫。
表1 犊牛首免后口蹄疫O 型抗体检测结果
选取犊牛首免后30d 作为二免时间。由表2可知,二免后犊牛的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迅速上升,在30d 时就达到很高水平,A、B 两组分别为90%和100%,群体平均免疫抗体水平为95%;之后又逐渐升高,在60d 时达到顶峰,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为100%,这种顶峰一直维持到90d;随后又逐渐下降,A、B 两组在120d 时群体抗体合格率分别降至70%和8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5%,已接近70%的临界保护水平,二免免疫期持续4 个月,这时应进行加强免疫。
表2 犊牛二免和加强免疫后口蹄疫O 型抗体检测结果
选取犊牛二免后120d 作为加强免疫时间。由表2 可知,加强免疫后犊牛群体免疫抗体水平在30d 时就达到顶峰,一直维持到90d;之后逐渐下降,A、B 两组在120d 时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降至80%和90%,群体平均抗体合格率为85%,免疫期持续了4 个月。
由表3 可知,首次采样时能繁母牛口蹄疫O型免疫抗体水平仅为63.3%,已低于70%的抗体保护水平,需尽早尽快进行免疫。在本试验中,通过对30 头能繁母牛进行口蹄疫首次免疫,在30d 时抗体合格率达到90%的高水平,之后在60d 降低至73.3%,70d 时降至66.7%,在第70d时进行二次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表3 能繁母牛首免后口蹄疫O 型抗体检测结果
选取能繁母牛首免后60d 作为二免时间。由表4 可知,能繁母牛二免后30d 群体免疫抗体水平为83.3%,在60d 时快速升高至96.7%,随后逐渐下降,在90d 时降至80%,120d 时达到70%的临界保护水平,这时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二免免疫期持续了4 个月。
表4 能繁母牛二免后口蹄疫O 型抗体检测结果
选取能繁母牛二免后120d 作为加强免疫时间。由表5 可知,能繁母牛在加强免疫后第30d、60d 群体免疫抗体水平逐渐上升,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3.3%和93.3%;在90d 时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群体抗体合格率达为100%;随后在120d和150d 逐渐下降,群体抗体合格率分别降至86.7%和73.3%,免疫期持续了4 个月。
表5 能繁母牛加强免疫后口蹄疫O 型抗体检测结果
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是科学评价口蹄疫疫苗免疫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科学制定口蹄疫免疫程序的重要依据。若体内抗体没有达到保护水平也就是处于免疫空白期时,容易受到口蹄疫病毒的感染。犊牛出生后随着母乳的持续摄入,体内会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量的母源抗体,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母源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甚至低于保护水平。为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四个安全”,结合当地动物防疫实际,根据实时跟踪监测犊牛和能繁母牛口蹄疫抗体水平,对现执行的口蹄疫免疫程序进行调整优化,提高规模养殖场牛群群体免疫保护力。
本研究表明,犊牛90 日龄母源抗体水平仅为15%,几乎为零,存在较大的疫病感染风险,犊牛需尽快进行首免[1]。首免后30d A 组和B 组免疫抗体水平分别为60%和70%,说明首免后抗体在体内存在时间较短,这与王雪伟等[2]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应及时进行第二次免疫,且免疫剂量以B 组的2mL 为最佳,后续A 组和B 组的免疫剂量均为2mL。二免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并在第60天时达到高峰100%,这与仇普斌等研究一致[3],随后逐渐下降,第120 天平均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降至75%,接近抗体临近保护水平,这时可以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高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在第120 天时群体平均抗体合格率依然达85%。
该场按照国家要求执行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首次采样时能繁母牛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已低于临界保护水平,首免后30d 群体抗体合格率为90%,在第70 天降至66.7%,这时进行第二次免疫,与王忠山等[4]研究存在一定差别,这可能与有些能繁母牛在生产后未能及时免疫,在这次免疫后免疫抗体水平维持时间短造成。二免和加强免疫后高抗体水平均能维持较长时间,一直到第120 天抗体水平才接近临界保护值。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规模场内90 日龄犊牛在首次免疫30d 后需进行第二次免疫,以后每隔4 个月免疫1 次。能繁母牛实施每年3 次的口蹄疫疫苗免疫,也就是每年3 月、7 月、11 月分别进行免疫,确保场内牛群可以常年处于高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