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的探究

2023-09-07 02:49陈红燕
英语教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三辅导课外

陈红燕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高三阶段,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差异日趋明显。随着学生两极分化扩大,英语教学愈发困难。究其原因,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无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基础薄弱的学生“吃不了”。长此以往,由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问题会愈发严重。另外,在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教学形式下,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因听不懂而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学优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很多学校从师生角度出发,按照学生语数外总分进行了分层教学,一般分成重点班(实验班)和平行班(肖连奇 2010)。但是,这样的分层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如下:

第一,有些学校在开学后不久就采用分层教学,过早地给学生定性。实际情况只是在同类生源中分了班,对学生的区分度并不明显,班级情况也不稳定,后期需要不断调整。但是,分班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打击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加重其教学负担和压力。

第二,有些学校在分班时兼顾的因素太多,即使实施了语数外总分分班,具体到某一学科时学生仍存在巨大差异。

鉴于高三学生面临高考,时间非常紧迫,教师需要探索更贴切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课外走班制”教学应运而生。

二、理论依据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精准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它主要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探讨和研究,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程标准,通过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从而实现精准的教学目标(赵建平 2018)。精准教学一般有Precision Teaching和Precision Instruction两种译法。Teaching主要针对班级教学,Instruction不仅包括班级教学,还涉及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刘军荣2019)。下面主要针对教学组织形式展开研究,注重针对性差异,关注个别化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新知识,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他们学习时遇到的瓶颈不同。这时,教师的点拨也应有所不同。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做到精准教学,摒弃“一刀切”的方法。高三英语“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因材施教理念,是一种补偿教学。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创建了特殊的时空环境,无需耗费过多的精力和物力,却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三、实践操作

经过近几年对高三英语复习教学的摸索,实施高三英语“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具体建构如图1所示:

图1

(一)准备阶段

1.下定义

高三英语“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不是打破原来班级的设置,而是作补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自愿申请,在课外精准地对部分学生进行分层次授课,分成“扶强”和“扶弱”两个班型,其余学生则在教室自修。

2.定生源

一般来讲,这两部分学生分别占班级人数的20%左右。也就是说,每个班级参加“扶强”和“扶弱”走班教学的学生分别有10人左右。把同一任课教师所带两个正常班的这两部分学生分别合并,形成两个班级,每班20人左右。这样组合而成的小规模班级人数较少,学生水平接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需兼顾多个层次,针对性更强,使其得到较多的个别关注与辅导,从而更好地解决其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难和问题。

3.定师资

“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的教学任务由这些学生的任课教师担任。因为任课教师非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对教师也熟悉,所以可以实现互动对象的精准,便于有效开展互动。这样,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近期的学习状况,了解其学习需求,以便作出正确、及时的教学调整,使其受益。

4.定时间和场地

因为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张,所以将“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安排在课外,且不占用过多时间。考虑到这一情况,学校和相关教师商定一个星期辅导一次,并把辅导时间放在自修课和自修教室。“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虽然占用的时间不长,但是学生和教师在这种特殊的时空里可以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实施阶段

1.授课有差异

因为参加课外走班的这两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要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授课辅导,提高其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这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度、作业等与平时的课堂相结合,即维度相同,高度不同。那么,教师就要多加思考,挖掘和准备适合这两个层次的学生的教学资料,使其“尖得出来,提得上去”,达到迫切需要提升的位置。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平时的课堂设计。

【教学实例】

对于学生而言,写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除了要平时适当地布置应用文和续写任务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翻译一些句子,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设计。实例如图2所示:

图2

对于句子翻译题,学生在课外很难独立完成,个别学生认为教师应给出正确的句子,直接读、背就可以了。因此,在课外走班分层辅导时,教师会布置一些句子翻译题,要求这两类学生体验翻译句子的过程,确保练习效果。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不同。

对于句子1,“扶强”班的学生不会有太大困难。因此,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改写成用not until引导的倒装句。在实际操练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错误,如:

(1)Not until the rabbit completely disappear in our sightdid we not chase it.

以上两个句子的下画线部分存在错误。学生提出疑问: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不曾见到倒装位置出现否定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we didn’t chase it中的not去掉。换个角度思考:“不追”=“___ 追”,答案是“停止追”,即“We stopped chasing it.”。于是,改成正常的部分倒装,即“Not until the rabbit disappear in our sight did we stop chasing it.”。

“扶弱”班的学生基础薄弱,很难用英语进行正确、精准的表达。因此,为了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他们运用英语语言的成就感,教师要尽可能提供一些词句的铺垫,要求其正确写出句子成分即可。针对句子1,在学生翻译前,教师和他们一起确定谓语动词,即“追”和“消失”,然后引导其在谓语动词前、后补充相应的主语和宾语,即“我们不追兔子”“兔子完全消失”,也即“We didn’t chase the rabbit”(学生)或“We stopped chasing the rabbit”(教师 补 充)、“the rabbit completely disappeared”(学生)。接着,让学生用not...until...合并这两部分。学生给出的句子如下:

(1)We didn’t chase it until the rabbit completely disappeared.

(2)We didn’t stopped chasing it until the rabbit completely disappeared.

细读句子能发现错误。not...until...意为“直到……才……”,要求学生翻译所写句子,得出结果:(1)直到兔子完全消失,我们才追赶它。这与句子1的意思恰恰相反。(2)直到兔子完全消失,我们才停止追赶它。这恰恰与句子1的意思相符。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让“扶弱”班的学生分析not until的倒装句,使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跳一跳”“够一够”。

硬文化是指教室内设置的英文标语、英语墙报、英语画刊等;校园里开办“英语角”,这些能够体现和强化一种英语氛围。

2.形成“抓两头、促中间”效应

“扶强”班的学生往往是班级中英语水平较好的,想有所提高,且对英语学科学习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可再升空间和潜力,如阅读理解的强化训练和个别重难点语法知识的分析。

“扶弱”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成就感不足,但想提升英语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其建立学习自信心,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如重点进行短文改错的辅导、基本句型的译写和写作指导;定期检查和指导他们的纠错本,使其不犯同样的错误,理清楚、弄明白不懂的知识点。

中等水平的学生虽然不参加课外辅导,但是迫于“两头”齐飞的压力,会比以往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会挤出部分课外时间进行英语复习。这种集中授课与课外分散走班辅导相结合的双层教学有助于“抓两头,促中间”良好氛围的形成,达到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提高英语学科整体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制胜点。具体如下页图3所示:

图3

3.加强交流和培养情感

从教学环节来讲,“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扶弱”班、“扶强”班的学生层次相同,且课堂内容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其表现欲大大提高,课堂氛围较活跃。久而久之,学生能逐渐找回学习的自信和乐趣。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有奉献精神,学生也产生了感恩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他们的人格,关注其个体差异。因为这些正是这两类学生最需要的,所以他们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

4.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重要的教育手段。“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评价的核心是正确的质量观,比较注重班级互评和增量评价,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以分数为准。

5.对学生的评价

首先是学生自评,要求准确地为自己打分,明确自己所处状态,同时提醒自己在下一阶段改进不足,继续保持优点。其次是班内互评,由于人数较少,很容易开展评价。最后是教师评价,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评价,须折算成分数,分出等级。

6.对教师的评价

教学常规方面:包括到岗辅导的出勤率、课堂教学的备课情况、课堂组织的过程及效果的达成情况等方面。

教学创新方面:包括课堂教学材料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结合课改理念和学生需要在教学方式中作出的调整和改变等方面。

教学质量方面: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环节作出的反馈,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作出的总结和反思,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成绩的提高及对该课外走班辅导的感受等方面。

四、成果和反思

在高三学期结束后,参加辅导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他们在平时课堂上更积极,学习更刻苦,参与课堂活动的次数也更多了。

随着课外“扶强”“扶弱”教学的不断开展,班级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都朝好的方向发展。“扶弱”班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扶强”班的学生,教师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课外补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在课堂上“吃不饱”的问题。

“两头”和“中间”部分学生的相互带动和激发,营造了良好的班级英语学习氛围,并在“学生肯学,教师肯教”的状态下形成了教学制胜点。可见,高三英语“课外走班制”精准教学是对正常教学的有效补充,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高三辅导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