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角度与切入点探索

2023-09-07 15:02许光明袁志鹰贺卫和裴刚
现代盐化工 2023年3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切入点关联度

许光明 袁志鹰 贺卫和 裴刚

摘 要: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当前各级学校、各科课程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教学要求。如何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涵有机结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機结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历,阐述大学“分析化学”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的契合情况,探索“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关联角度,为该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思路和线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分析化学”课程;切入点;关联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形成协同效应,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正面影响[1-6],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是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课程思政内容的切入点和方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如果在授课过程中简单、生硬地切入思政内容,灌输与专业内容关联度较小的观点、说辞等,会让学生恍如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上,从而慢慢对课程思政内容、观点产生排斥心理,甚至会殃及池鱼,对专业课程产生反感情绪,导致整个教育行为的失败。只有保证专业课的授课有理有据,才能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内容传达给学生,正向引导其思想品质。这里的“据”就是要求课程思政的观点、内容和思维与专业知识的某些观念、内容和思维或有“神似”之处、或有“形似”之处,神形兼备则更好。因此,课程思政工作者深入研究并找出专业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的相通之处、内在共性和外在关联度十分重要,这也是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必由之路。

1  “分析化学”基本知识技能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分析化学”课程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化学相关的各学科领域,如物理学、材料学、电子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海洋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包括资源和能源的开发、环境监测、材料、制造业、医学诊断、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发展、应用等方面可提取出丰富的唯物主义辩证观、科学发展观、人民至上理念、实事求是的工作观、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

“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涉及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众多,不同的分析方法一般只能解决部分科学问题,优缺点十分明显。分析过程严格体现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精神,分析人员要充分认识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例如,紫外-可见光谱法适合简单样品的定量分析、简单的分子结构分析及定性分析,优点是分析过程简单,但分析对象局限于某些有紫外-可见吸收特性的分子,含量过低的成分难以测出;红外光谱适合分析有机分子官能团,推测分析骨架结构,但对样品纯度要求高,定量分析则很难把握和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有强大的分子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分析能力,但对样品纯度和溶剂要求苛刻、谱图分析复杂,难以掌握;质谱是超微量分析技术,有强大的定性能力、分子结构分析能力,但信号复杂、干扰因素多。总之,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分析化学”方法选择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

“分析化学”的两大主要任务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的关系与辩证法的质与量的关系结合讲述,能起到暗合“分析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作用。定性分析是指确定分析对象中是否有某种物质成分,定量分析是指确定某种成分的含量。分析检测技术存在最低检测限的问题,即某成分的含量低于该值则不能测出,被视为不含该种成分,定性结果为无;如果含量高于检测限则判断为有该成分,即物质的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定性结果,有了定性结果才有定量结果。这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产生质变,质变后又开始新的量变积累,没有无质的量,也没有无量的质”的规律高度契合。这样的课程思政教育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定性和定量的概念、关系,又能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很多情况下,某一分析技术和方法只能完成部分分析任务,因此,需要多种分析方法的协作和相互印证。例如,有机分子的分子结构和定性分析需要借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四大波谱技术,结合理化检验、性状分析等互相印证,才能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缺一不可;再如,针对中药、生物体内成分等复杂体系的分析,需要将色谱技术与紫外光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技术联用,方能解决分析问题。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需要多种技术的协同,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将这些规律与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相联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国家、民族意识,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自觉成为社会和国家的贡献者、建设者,而不是一味地骄傲自大或自卑自弃。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前提,贯穿了所有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精密度是指多次测量所得数据的互相接近程度,准确度是指测量值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与准确度的要求直接决定了数据的测量方式和技术以及待测数据的规模、范围等。数据的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但精密度高不一定能保证准确度高,同时,一组精密度高的数据即使准确度低,经过系统校正,也可以提高准确度。在教学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关系高度契合,正确认识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能帮助学生明确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互相转化的规律等,进而明确唯物辩证关系。

分析结果的误差、偏差情况是衡量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参数,也是分析结果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不同类的样品、同类但不同含量的样品,误差与偏差要求也不一样。生物样品的误差和偏差要求可以放宽,降低成分含量低的样品偏差和误差要求,提高成分含量高的样品偏差和误差要求。偏差和误差的内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概念,在承认绝对真理的同时要注意其相对性,但不能借口相对真理而否定绝对真理。在讲授偏差和误差的概念、关系以及解决办法时,师生重温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概念和关系,将思政教育具体形象化,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也体现了哲学对各门具体学科的指导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

“分析化学”教学涉及各种定量方法,包括外标法、内标法、标准加入法、标准曲线法等。这些方法的本质一致,即将样品预处理后,通过合适的方法、仪器测出目标成分的信号值,然后测出待测目标成分的标准品信号值,通过比对两种信号值,计算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含量。这些方法无一例外都借用了标准品进行比较以实现定量分析,由此不难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人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尤其要看到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涉及各种空白实验、对照实验,通过对照实验判断实验试剂、器皿、仪器操作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可靠性以及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同时为校正系统误差提供扣除值,使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人的教训,在作出工作决策前反复论证、预判,尽量避免错误。同时,一旦出现问题,也要及时、准确地找到问题根本所在,找出“系统误差扣除值”,及时纠正错误。

2  “分析化学”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在分析技术、分析仪器的发明与发展历史相关教学中,充满人类不断探索真理、认识并利用物质世界规律,不断解决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问题的事例。例如,质谱仪器的发明集合了电磁理论、麦克斯韦方程、溶液表面张力原理、电化学理论、电气原理、计算机原理、有机分子理论等上百种基本理论或原理,其他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发明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诸多思政元素由此产生:(1)只有努力学好各种课程、各学科知识,才可能形成自身能力和智慧,具备服务社会、做出成绩的能力;(2)在工作中要善于利用各种知识,整合成一个科学问题,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3)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果。

“分析化学”的各种分析技术、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新药发明、药品安全、医学诊断、司法鉴定等方面的检测分析。这些工作内容繁杂、技术要求高,工作人员常常敷衍应付了事。因此,除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分析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也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违背检测规则造成一定危害的案例开展思政教育。例如,某药厂的质量检测员在开展定量分析时,待测样的目标成分浓度不在工作曲线线性浓度范围内,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直接计算结果,造成了医疗事故,被查出法办。此类案例可教育学生秉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牢记自己的使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在分析技术中,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的信号与应用范围形成互补态势。有的分子(如非对称分子)有拉曼光谱信号和红外信号,有的分子(如对称分子)如果具备拉曼光谱信号就不具备红外信号、具备红外信号就不具备拉曼光谱信号。这些内容生动形象地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只有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保持谦虚、戒骄戒躁,发扬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才能心情舒畅、和谐相处、共同进步、有效工作。

“分析化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分析化学”仪器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各种现代分析仪器是由无数科学家、分析工作者大量付出才得以发明的,这些发明者的革命性工作也得到了人类社会的高度肯定和尊重,被授予科学荣誉。目前,共有28种分析仪器的发明者获得诺贝尔奖,涉及的科学家有30余位,从1901年首次用仪器发现X射線的威廉·康拉德·伦琴,到2002年约翰·本内特·费恩(电喷雾离子源的发明者)和田中耕一(基质解吸附离子化离子源的发明者)等,仅质谱仪器的发明者就有13位获得诺贝尔奖。这些科学家的传奇故事各有特色,但无一例外都具有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勤奋努力地工作、克服各种复杂艰辛困难的毅力和决心等优良品质,更有造福人类、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创新发明的能力和智慧等。同时也说明,人们不会忘记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被所有人肯定的荣誉感是最高追求。教师在相关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授课过程中讲好这些事例,能激励一大批青年学生努力学习,培养优秀品质和能力,追求被社会、国家、所有人肯定的荣誉感,起到较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静.理工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9(1):29-30.

[2]孙志伟.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2):93-97.

[3]姬晓婷,胡君晖.新时代高校“六位一体”课程思政践行路径—以“金融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5):13-17.

[4]朱彦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以“金融学”课程为例[J].经济管理文摘,2020(6):159-160.

[5]林丛.基于课程思政“货币金融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0(1):91-96.

[6]卢芳国,胡珏,魏科.医学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改革的策略与实践:以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为例[J].高教论坛,2020(1):8-10.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and starting point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Xu Guangming, Yuan Zhiying, He Weihe, Pei Gang

(School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train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urriculum integrat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current requirement that must be follow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and all subjects. How to organically combine course content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s, achiev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teacher must consider and solve. Based on long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coincidence situation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university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is expounded, and the entry points and correlation perspectives of the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re explored, which provides ideas and clu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ourse.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starting point; correlation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切入点关联度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水质评价分析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基于灰关联度的锂电池组SOH评价方法研究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TRIZ创新理论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