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佰洋
仰慕书法,却一窍不通。读《肚痛贴》,就嘿嘿偷笑;读《出师表》,就气壮山河。乃知书法也是一种烟火,也是一种人生况味。
王连忠,又号衡恒山人,三门道人,云山。曾任三门峡黄河书画研究会名誉主席。我与他是故交。知他在城西古玩城有一工作室,路过便进去小坐。两杯清茶,一席对话,还觉有趣,浮录于兹。
我笑着对王兄说,今日肚痛,却写不出字。张旭肚痛,写就天下第一草书《肚痛帖》。王羲之肚疼,写出《夜来腹痛贴》。大书法家多为病号乎?君不见还有《寒食帖》《鸭头丸帖》《干呕贴》《官奴贴》等等,让隔壁老王倍感亲切,写的全是柴米油盐、头疼脑热,姿势满满,人间烟火,你如何看之?
王兄说,不懒,不懒。你说不会写字,却看过如此字帖,说明是会写字之人,懂字之人。再者,你从帖子内容来看待书家性情,书家喜怒哀乐,也是另辟蹊径,耳目一新。你说甚对。古之书家却是普通之人,柴米油盐书写甚多,正是在轻松之间,无意之时,无数家长里短,方济天下,无意插柳柳成荫也。如张旭《肚疼贴》:忽肚疼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自己给自己当上医生了,确实可爱可笑,却成千古第一绝帖。乃至一切艺术皆来自烟火,皆来自生活也。
我说,我是外行,也只看帖子内容,常忽略书法艺术之美也。有表演家悲切朗诵,无数人泪下。其朗诵内容却是菜谱。可见表情之重要。张旭写肚子痛,但每个字美学角度都达到了至善至美的程度,于是许多人记住他字之美反忘了他肚子痛。这进一步说明了书法艺术之魅力。
王兄说,正是,正是。
我说,我未得门庭而入。王兄乃书家获奖专业户也,据说获奖60余次,还获得河南省一次篆刻大赛的头筹。书法来自生活从专家角度君又作何解?
王兄说,此问刁钻但所问甚好。我习书法,亦来自家传家教。我祖籍洛宁厥山,爷爷的爷爷卖竹货定居在陕州李村庄河。父亲小时候在陕州城被人拐卖到洛宁上戈。学业勤奋,河大毕业。他的文学史的功底较深,关键是字也写得很好。受父影响,我从小习字、画画,爱不释手。也学过中医。又钻研周易。过去皆苦,啥都想学,想有个一技之长。参加财政工作后,同时考上河南电大中文系和中国书画函大书法系,三年同时毕业,算是入门。书法史、书法与美学、诗词文章、篆隶草行楷也都涉猎,便知书家断无天上掉下之理,亦需勤浇水勤剪枝方能壮大。
我说,我终不能成书家也。我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不懂书法,导致我成书盲了也。
王兄急赤白脸说,大错特错,这是自找借口。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其二是书家来自生活,来自勤学苦练,有家教家风固好,无家教家风成大器者亦数不胜数。我主要在于勤学苦练。我读帖临摹的苦你不知道。我天天苦练,见报纸上有征稿,就一马当先投展。几次获奖后,便有了心劲。选名家字帖,心摹手追,苦练功夫,历年不辍。至今,脑子里常浮现古人字帖及书法史图,挥之不去。
我说,家风家教勤学苦练制胜之宝也。但“退笔冢”多多,王羲之少少。故学习、创作书法,除方法、功夫外,还须有极大灵光悟性乎?
王兄说,信之则有,不信则无。学习书法,首要有极大长久热爱之情。再要有方法。各种字体之特征、笔法、结体、格调、气息等都很重要。临摹既久,手头自然出功。悟性乃道。凡事皆有道。道从自然来,理由物象生。学习书法,要懂得汉字的演变发展史。来龙去脉,纵观横看,便知汉字书法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
书法之悟性,亦来自生活,道法自然,书法自然也。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八陣图”曰:点如悬崖墜石,横似千里阵云”。唐代狂草家张旭,从“担夫争道”扭来扭去中丰富了布白构体的构思;从“闻鼓吹”中得到了笔法快慢、轻重、徐疾、粗细的启示;从“公孙大娘剑器舞”中找到了紧凑有力、节奏合理、飘忽多变的狂草书法神韵;观“夏云多奇峰”而悟感物象,使书法有质之飞跃。由此可知,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从大自然的万象众生中感悟书法之道,做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正好契合了老庄思想中的“自然”之道。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其实,一切艺术皆为阴阳对立统一之变化。书法亦然。书法线条的粗细、曲直,结构的长短、宽窄、疏密、方圆,字形的奇正、收放,行笔的迟速,头尾的藏露,章法的开合、布白,墨法的浓淡枯涩等等,皆为阴阳之变化。
我顿感恍惚,说大学问待慢慢消化。随而问之,古人云,李白斗酒诗百篇,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何在,书写性情怎说?
王兄说,与你痛饮读骚,操觚作文同理。书法艺术最高境界是心灵性情的抒发。一是神形俱佳,达到浓厚神韵风采。二是随兴所至,自由撇捺,此即你之所谓烟火也。从作品来看,神形俱佳,手下无死字,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神游万仞的状态时完成,这种书法作品一定是神品。你所谓病号产佳作,乃真性情,他真的痛,真的不舒服。此谓心手双畅,手写我心,书为心画矣。
我说,此乃大烟火大生活也。
王兄说, 亦不得刻意而为之。真正秘籍乃在真情实感,性情中人。在唐代,诗仙李白、剑圣裴旻、草圣张旭,并称“三绝”。“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他们自身随兴所至,自由驰骋,无拘无束。如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等。书圣王羲之书《兰亭序》时,也是在酒后因情所致,随性而为,成天下第一行书。当然,酒是助兴工具,如果不具备很高的书法艺术能力,开怀畅饮一百斗酒,肝喝出两洞亦写不出一个好字来。颜真卿所写的《祭侄文稿》,是他祭悼为国捐躯的侄儿颜季明所写,抚念摧切,震悼心颜,其兄战死,侄儿只剩头颅安葬,怎不叫人痛彻心扉!由行变草,由草变狂,涂涂抹抹,改改写写,狂悲痛惨之情感喷涌而出,虽一些涂抹之字无法辨认,亦为天下第二行书矣。
门口树上的知了不再鸣叫。我为王兄盏中添茶。王兄轻呷,说,当然,平静亦能成大作。钟繇 、褚遂良 、八大山人、弘一法师 、谢无量 、鲁迅 、刘罗锅书法,静穆沉稳,隐藏变化,这是静态下书写出来,也是个人心性的写照。
我说,我没有根基,想学写字,需具备哪些柴米油盐,有无具体可操作的路径?
王兄回答说,孙晓云说,书法有法,非常对。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代冯武《书法正传》云:“学书者,既知用笔之决,尤须博观古帖,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帖中来,然后能成家数。”显然之,学习书法,一须持爱,二须选贴,三是对临,四是背临,五是意临,六是牢记特征。做到刻苦认真,心摹手追,年月不辍,功到自然成。这是学习书法的初始阶段,也是伴随书法之路的终生。
我说,临摹是学书法之必由之路。做到“三临”即能成书家乎?
王兄说,当然不行。必须学会创新。学以致用呀!只会临摹,不会创新,学它何用?创作时,就要注意作品格调、笔墨技法、谋篇布局、形神意境、筋骨血肉、立姿取势以及开合关系、墨色变化、气息节奏、阴阳辩证、对立统一等方面。既像法帖,又有自己的性情,方出佳作也。
我说,我己垂垂二毛,但求所字不甚丢丑。只问我练何种字帖为妥?
王兄说,古人云,俊男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自然界有泰山之魏然,华山之险峻,有风云之变化,有江海之翻滚。雷鸣电闪,河流滚石,树木花草,鸟兽虫鱼,喜怒哀乐,静动曲折,尽可表现于书。无论何体,无论何派,只要写得好即可。状如算子,呆如木鸡,死气沉沉,无精打采,软弱无力,故作姿态,邯郸学步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尽随你意吧。
我说,老兄不愧王姓。真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也。
又说,在这高科技人工智能时代,与戏剧、美术一样,书法的实用性愈来愈小,我偏欲学,前景如何?
王兄笑着说,当前,在高科技时代里,書法的前景,我也时常疑虑。但我相信书法艺术千古永存。有生活在,就有书法艺术在。历史上每个字体的演变,都是从生活中实用性创新变化的。我十分佩服王羲之,他将书写不便的篆隶旧体字,总结创新出了艳美流变的新体字,没学过书法的人,随意写几个字,都是王羲之体,这说明自然书写的天然本能。也佩服虽然不是书法艺术但却非常实用的宋体字。这两种字体千余年来对文书文化交流传播起着巨大作用,而且没有衰落的意向。当今,书法的比赛展览一向是“圈里人写,圈里人看”,局限性小,且多是“意临”作品,无味道。我想,书法的前景,应该是入古,入远古。借鉴岩画以及山河风云山水花草大自然,走向“意象书法”“情境书法”,创作出意象情境、精气神足、富有情感的艺术作品。当前情景,囯学日盛,传统文化日盛。央视正播《中国书法大会》,你可细观之。
我感叹道,一日不读书不写字,心如枯井矣。君之一席话,虽不全悟,亦觉受益。定当学之审之践之。
见一只猫儿门口路过扭头窃视,又见几丝阳光照耀荷坛水面呈阴阳爻之变,忽又说道,兄深耕易学,算人天数无数,你算算我之学书,我之余生之荣华圆缺——
王兄急道:打住打住。跑题跑题。
又说:回家抱孙,下次再叙,下次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