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子玉、张橹洋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必须尽量改进有关工作的改革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更好的融合进城乡规划建设的转型工作,同时,对城乡规划建设的目标进行调整和设定,使之与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态文明是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对环境进行着污染。然而,大自然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使得生态文明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就是要妥善处理好由工业文明所引起的各种冲突与伤害,将一切的经济、政治活动都控制在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限度内,维护并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努力与大自然重新实现和谐共存[1]。
城乡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城镇、城市和乡村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城乡规划应以政治、经济和文化为基础,在许多方面,如在日常工作中,着眼于长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着眼于未来统筹考虑,要正确对待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好发展关系,推动城乡的健康发展,对居民生活、工作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的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为了更好的满足目前我国社会的绿色环保发展要求,就必须站在生态文明的立场上,对城乡规划建设转型进行客观的认识。把环保作为出发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使之朝着绿色环保、健康化的方向发展,进行更具有生态特色的城乡规划设计,这也让它的建筑改造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通过设计等形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使人类的文明能够更加可持续地发展,并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在生产与生活方面的需求,对自然的尊重,才能使这一改造工作有更大的价值。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我们的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稳步固化的提高整体城乡经济收入,将重点放在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其布局的合理性[2]。另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与城乡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城乡规划工作脱离了生态文明,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损害,也会影响到城乡规划工作的合理性。要将生态文明的思想更好地与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相结合,从而使这项规划设计方案更具有现代化、绿色化的特征,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
生态与城乡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作用发展、共生共荣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持续、优良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城乡发展的结构优化和转型[3]。城乡规划的良性发展,将会促进城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同时,要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环保文明的建设。因此,生态与城乡统筹的转变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经济结构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
通过对城乡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都知道,当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时,人们更关注精神享受和更关注生活质量,这对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旅游的发展与城乡转型规划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城乡的环境资源能够使生态文明的建设变得更为充实,提高了人们的体验感,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的稳定发展,形成良性发展。因此,在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了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我国,由于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已远远超过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汽车日益增多的今天,人们过分关注汽车的使用,却忽视了汽车所带来的污染等问题[4]。另外,大部分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不注重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尤其是最近几年,城市绿色空间锐减,气候变化等问题更为严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工业发展的程度也相对较低,在过去的企业发展中,人们往往只是关注经济效益,把最根本的也是最大的经济发展作为最终的最大的目的,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在对资源进行毁坏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其它污染物,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由于城乡的人口不断增多,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使得各种生活垃圾和污水不断地被排放出来,给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5]。此外,由于私人汽车废气过量,容易形成“酸雨”,造成土壤、水资源酸化,对农作物、林木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不利作用。这些问题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相抵触,又导致雾霾、高温等灾害天气频繁发生,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产和身心健康。
从目前的土地资源使用状况来看,城乡资源分配不够均衡,城乡建设用地面积都超过了国家的规范标准和生态文明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乡村地区出现了很多的废弃耕地,因此,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再生发展,也阻碍了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一旦耕地遭到毁坏和侵占,将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会导致我国的粮食供给和需求失衡[6]。然而,当前有些地区为了一己之私,不顾耕地的重要意义,过分开发开垦,致使耕地面积锐减,因此,在城乡规划转型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在城市与农村的规划改革与发展中仍存在着盲目与不足。当前,合并村庄对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从理论上讲,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的合并,有利于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但实际上,在并村以前,因为对地方的现状不够了解,所以在进行城乡规划试点时,很可能会引发土地利用率下降、农民群众矛盾、拆迁补贴等多种问题。
我们有庞大的人口和充足的资源。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和农村的规划与土地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城市和农村建设中,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耕地不断被侵占,可利用的耕地越来越少。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必须对耕地资源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不但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且还引起了耕地的盐碱化,使耕地问题更加严重[7]。与此同时,在城市和农村规划的转型发展中,对地下水进行无节制的挖掘,很容易导致污水、废水排放到江河中,从而导致有效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
在城乡规划转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必须加快推动统筹规划的进程,使城乡规划转型所拥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得到综合协调,使这些特殊资源的优点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从而全面推进城乡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城乡地区所拥有的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与调查,包括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之后,在城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致力于对资源进行综合统筹,力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并且要主动将生态建设融入到工作当中。在提高城乡规划转型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开展生态文明的工程,充分利用城乡的工业和资源,推动城乡规划转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给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机和力量。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思想付诸实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切实贯彻实施生态文明的各项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城乡规划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要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转型的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先进的生态文明规划理念,才能保证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有目标地降低CO2的排放量,并且要更多地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这样,即使在城乡的规划和建设实施中,产生了对环境的污染,也能够根据当时的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既能确保城乡规划转型顺利进行,又能切实贯彻实施城乡生态文明,促进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保证在城乡的规划变革中,能够切实贯彻生态文明理念[8]。其次,对城乡进行规划必须以本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依据,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对规划过程进行优化,并进行规划方案的制定。同时,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有关部门应从整体上把握多方面考量,更好地确保优化的效果。比如:在对审批过程进行优化的时候,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要将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要在整个审批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严格确保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的严谨性和透明性,在切实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城乡建设的新思路。三是要协调好城乡的发展,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在城乡的规划变革中,要增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部门要更好地构建并完善城乡环境管理的评估体系,在构建整个城乡发展规划的评估体系时,要更加加强政府对城乡生态环境的评估,并将其结果用作制定城市生态转型发展规划和项目布局的决策参考与依据。更好地降低对城市环境所造成的各类污染风险与生态损害,保持城市转型发展政策的正确性和长期性,并积极高效地实施,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发展。四是强调不同地区的保护。针对我国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特点,在扩大土地利用面积的前提下,划分各地区的生态保护等级。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国土空间的价值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为保障国土资源的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
因为城乡规划转型的范畴相对广泛,因此,要在城乡规划中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必须把环境承载力纳入考量,对城乡规划的内容进行优化。如: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大绿化建设的比例,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绿色建筑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进而提升人类的健康度、舒适度和适用性。在城乡规划的建设中,要多种适合本地的绿化植物,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可以借鉴“海绵城市”这一建设思想,设置雨棚,铺设透水砖,使雨水得到很好的净化再利用,用于灌溉农田、清洁路面等,以增加水资源的使用效率[9]。在城市交通领域,有关部门可以发展电车、公共自行车等交通方式,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为防止城乡规划建设的盲目性,实现城乡的协调统一发展,必须借助先进技术,以适应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其中,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城乡的资源使用问题,保证了当地的因地制宜的原则能够落地。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已经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并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同。在使用ArcGIS 软件中,各地可以对城乡用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用地规划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是推动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有关部门在进行详细的规划时,应遵循适度紧凑的规划理念,以确保城乡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此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各地的实际条件各有差异,在进行改造之前,有关部门要对当地的基础设施、结构和自然资源等实际生产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有一定针对性的土地优化和调控,使土地和农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要把当前最广泛受到关注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切入点,要注重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好的规划设计和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引进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现代技术手段,从而推动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背景下,城市规划要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发展。由于生态环境与人民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所以要了解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期待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让环境规划更加贴近人民的需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更好地体现了凝聚民智的全过程,在规划的制定中体现民意,凝聚人心,侧重于环境,即人民群众最关注和最希望解决的环境问题。在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中,在制定完成后,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扩大公众的参与,广泛收集公众的意见;然后按照大家的意见和意见,修改方案,让方案更好地执行下去。在进行问卷调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宣传形式要多样化,要做好调查,通过各大自媒体宣传,对年轻一代的网络用户进行宣传,还可以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通过职能部门,来加强宣传推广力度[10]。(2)调查问卷的数目。要有足够数量的问卷,问卷的数量与问卷所完成工作的密集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研究成果,才能让生态计划变得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3)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问卷调查。在网上,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有关环保和环保的网站,使用者可以通过浏览网站中的问卷来查询,在网上的一个平台上完成一个调查表。对于上网不便的人群,也可以采用手动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4)调查问卷中的提问。问卷中的题目,不必很多,只需在比较短暂的时间里就可以了,如果题目过多,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公众的反感,从而导致答案的草率和敷衍,从而影响到民意测验的质量。(5)提出问题。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要注重问题的选取,所选取的问题一定要是当今世界上比较热门的问题,其中的备选项一定要清晰,但是不能过于概括和抽象,应该尽可能地向受访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备选答案,让他们自己进行抉择,从而提升问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我国城乡规划转型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受到了各种因素如空间尺度、刺激经济等的影响,在这样的双重需求的影响下,需要对城乡规划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从而对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行调整。有关工作人员要适时地改变传统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作为这一工作的基础,尽量保留当地的特点和文化,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和谐适宜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城乡的整体环境,促进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